温州环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9610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温州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温州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温州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温州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州环境.docx

《温州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环境.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州环境.docx

温州环境

温州沿海产业带环境承载力研究暨规划环评课题

研究报告简本

(征求意见稿)

清华大学

二〇一〇年三月

目录

第1章总论3

1.1项目背景3

1.2评价的对象与目标4

1.3评价范围与年限4

第2章评价区域概况5

2.1地理位置5

2.2行政区划5

2.3人口5

第3章区域资源环境现状评价6

3.1能源消费6

3.2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发展趋势分析6

3.2.1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6

3.2.2可吸入颗粒物分布情况分析9

3.2.3特征污染因子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0

3.2.4酸雨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0

3.3水环境与水资源10

3.3.1饮用水水源11

3.3.2入海河流11

3.3.3平原河网11

3.3.4近岸海域环境质量12

3.3.5水资源12

3.4声环境现状评价13

3.4.1道路交通噪声现状13

3.4.2区域环境噪声现状13

3.5生态环境现状评价13

3.5.1陆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13

3.5.2海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15

3.6固体废物现状评价16

3.6.1生活固废16

3.6.2工业固废17

第4章区域相关规划18

4.1沿海产业带规划内容概述18

4.1.1沿海产业带定位及发展目标18

4.1.2现代产业体系规划19

4.1.3空间布局规划20

4.1.4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1

4.2规划协调性分析21

4.2.1与产业发展相容性分析22

4.2.2与浙江省及温州发展规划相容性分析23

4.2.3与环境保护规划相容性分析24

第5章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评估26

5.1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26

5.1.1A-P值法计算温州市理想大气环境容量26

5.1.2城区控制区实际环境承载力测算26

5.1.3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27

5.1.4沿海产业带大气环境承载力测算27

5.2陆域水环境承载力分析28

5.2.1主要功能区河段容量计算统计28

5.2.2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29

5.3近岸海域水环境承载力分析29

5.4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29

5.4.1商住用地合理性分析与对策29

5.4.2工业用地合理性分析与对策29

5.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30

第6章区域资源环境压力预测31

6.1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预测31

6.2水环境污染物排放量预测31

6.3水资源需求量预测31

6.4固体废弃物产生量预测31

第7章产业及循环经济分析32

第8章综合评价结论33

8.1区域环境现状综合评价结论33

8.2沿海产业带实施规划综合评价结论35

总论

项目背景

党的十七大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明确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促进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通过近来来的不断努力,温州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生态建设工作得到加强,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不断推进,辐射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

到2007年,瓯江水系水质保持Ⅱ~Ⅲ类,瓯江干流(温州段)、楠溪江(瓯江一级支流)各河段全部满足功能水质要求类别;入海河流19个河段中满足功能要求的河段达到15个,占总评价河段的78.9%。

2007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市区达到功能要求的天数占98.9%。

噪声功能区中,三类区昼间以及二类区昼夜噪声均达到标准要求,城市交通噪声控制取得一定成效。

尽管温州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当前的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仍有部分河段不能满足功能水质要求,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环境保护的法制、体制、机制、投入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条件下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仍较突出,部分污染物排放量继续加大,环境突发事故增多,生态系统退化,环境压力依然严峻。

温台沿海产业带是省委、省政府规划的三大产业带之一。

依据规划,温台沿海产业带将布置先进制造产业带、海洋产业带、生态型产业带,形成金色、蓝色、绿色“三色产业带”。

温州沿海产业带是温台沿海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州沿海产业带建设的功能定位是:

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产业、城市与生态的融合发展,努力建设成为联动环杭州湾地区、辐射金衢丽地区、呼应长三角与珠三角开发的国际性产业集群集聚区、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和陆海联动开发先行区。

产业带的产业发展方向是:

在沿海快速通道以东重点发展临港工业和高新产业,以西发展集商贸、物流、科教、旅游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并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鞋革、电子电器、包装印刷等传统轻型加工业。

规划建设中的温州沿海产业带,北起乐清湾港区,南至苍南金乡,区域范围达1300平方公里、涉及6个县(市、区)的42个乡镇、220多万人口。

建设沿海产业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两创”总战略的具体实践,是实现温州第三次跨越的战略平台,是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

温台沿海产业带规划的启动和一批新项目的实施势必给资源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特别是一些大型石化项目的建设对环境影响更加突出,群众也更为关注。

为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优化沿海产业带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规划布局,实现产业、城市、生态的和谐共融和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要求,需要对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温州市实施规划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本评价旨在进一步加强以环境承载力分析与区域发展生态适宜性分区为核心的分析研究工作;从环境保护和区域资源永续利用角度,论述温州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区域生态保育和环境保护方案;结合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化道路;确定区域开发和建设的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评价的对象与目标

本次评价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要求,对《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温州市实施规划》进行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对象以《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温州市实施规划》为主,以其相关专项规划为辅。

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目标为:

通过全面分析《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温州市实施规划》,在温州市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对《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中的发展战略、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环境保护目标等内容的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调整温州市今后发展战略和部署的建议以及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环境保护对策。

评价范围与年限

评价范围为整个温州市沿海产业带:

核心区北起乐清湾港区,南至苍南金乡,区域范围达1600平方公里、涉及6个县(市、区)的42个乡镇、220多万人口;

缓冲区为温州市域除核心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评价基准年:

数据以2007年为主,有条件的更新至2008年。

规划评价年限:

近期规划到2010年,中期到2015年,远期到2020年。

评价区域概况

地理位置

温州地处浙江省东南部。

全境介于北纬27.03'~28.36'、东经119.37'~121.18'之间。

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的缙云、青田、景宁三县相连,北和东北方与台州市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市接壤。

温州市北接长三角,南联海西经济区,西通皖、赣等内陆省份,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条件,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州港是全国24个主要港口之一,甬台温铁路、温福铁路、甬台温高速和104国道等均在温州市通过,温州永强机场规划为4E级的国内干线机场,对外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

本规划范围分为核心区和协调区两个层次。

其中,核心区为北起乐清南塘、南到苍南霞关,东至东海,西至沿海快速通道沿线及以东与陆域连接的临海乡镇,包括已围、在围和将围的滩涂;协调区为核心区以外的温州其他地区。

行政区划

温州市现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瑞安、乐清2市(县级)和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

有119、143乡。

30个街道办事处,5392个村委会,506个居委会。

温州市人民政府驻地为鹿城区。

人口

温州市是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城市,2007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64.57万人,常住人口790.1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40.56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42人。

区域资源环境现状评价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针对规划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区域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和两者耦合关系,以及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以本评价基准年2007年为主)评价。

能源消费

温州市能源消费以煤炭、电力、燃料油为主。

2007年度温州市工业消费能源总量为507.09万吨标准煤,其中温州市区消耗183.40万吨标准煤,瑞安52.6万吨标准煤,乐清193.04万吨标准煤,洞头9.81万吨标准煤,永嘉17.45万吨标准煤,平阳20.74万吨标准煤,苍南25.24万吨标准煤,文成4.12万吨标准煤,泰顺0.70万吨标准煤。

全市分行业能源消费结构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为213.8686万吨标准煤,塑料制品业为66.9775万吨标准煤,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20.1446万吨标准煤,其它各行业总量为206.0999万吨标准煤,各行业所占比例如图所示。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发展趋势分析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依据2007年的例行监测数据,分别对日均值的全年变化和小时均值全年日变化趋势进行评价。

日均值

(1)SO2

市站SO2的日均浓度变化范围为0.006~0.090mg/m3;南浦SO2浓度变化范围为0.002~0.105mg/m3;瓯海SO2的日均浓度范围为0.018~0.103mg/m3;龙湾SO2日均浓度变化范围为0.002~0.104mg/m3,各监测点SO2日均浓度均未超标。

四个监测点日均值年变化都呈“U型”,说明冬季SO2浓度较高,夏季浓度较低,这主要是受两季主导风的影响;冬季风主要由陆地吹向海洋,风带来了陆地上其他区域的SO2,因此受跨区域的影响比较明显;夏季风主要由海洋吹向陆地,风带来了海洋较清洁的空气,因此浓度较低。

较之四个监测站,市站SO2一年中的变化较大,其“U型”曲线也愈明显;另外,三个监测点的分布趋势比较相似,较之市站而言,三个监测点的SO2浓度变化相对平稳。

从月际变化来看,各监测点的SO2浓度在1、2和3月分布比较分散,变化较大,这个现象在市站表现的最为明显;7和8月各监测点SO2浓度分布比较集中,这个现象在南浦表现的最为明显;11和12月各监测点SO2浓度分布比较分散,这个现象在市站表现的最为明显。

(2)NO2

各监测点NO2日均浓度变化范围为:

市站0.006~0.106mg/m3;南浦0.011~0.132mg/m3;瓯海0.019~0.140mg/m3;龙湾0.007~0.155mg/m3。

南浦,瓯海和龙湾三个监测点NO2上限均超标。

与SO2的变化相似,NO2的四个监测点日均值年亦呈“U型”变化,NO2浓度冬季偏高,夏季较低。

较之四个监测站,市站和南浦的NO2一年中的变化较大,且“U型”曲线也较明显。

瓯海与龙湾的NO2浓度变化较前两者而言,相对较平稳。

从月际变化来看,各监测点的NO2浓度在前三个月分布较分散,其值变化较大,且南浦最为明显;7和8月各监测点NO2浓度分布比较集中,这个现象在龙湾表现的最为明显;11和12月各监测点NO2浓度分布比较分散,且南浦最为显著。

(3)PM10

各监测点PM10日均浓度变化范围为:

市站0.009~0.198mg/m3;南浦0.014~0.236mg/m3;瓯海0.011~0.214mg/m3;龙湾0.031~0.232mg/m3。

四个监测站PM10的日均浓度上限均超标。

四个监测站日均值年变化曲线从线形上看,均较平缓。

从月际变化来看,南浦、龙湾两监测站的PM10浓度分布较分散;瓯海、市站的7、8两月的PM10浓度分布比较集中;11、12月南浦和龙湾的PM10浓度分布比较分散,而市站与瓯海则相对密集。

(4)O3

针对温州市2个监测站2009年7月下旬及8月份对O3的逐时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并计算出其日均值。

市站O3的日均浓度变化范围为0.009~0.081mg/m3;龙湾的O3变化范围为0.016~0.138mg/m3,两监测点O3日均浓度均未超标。

两个监测点日均值的变化都呈“U型”。

说明7月与8月下旬O3的浓度较高,月初浓度较低。

(5)PM2.5

两监测点PM2.5日均浓度变化范围为:

黎明西路0.017~0.061mg/m3;龙湾0.020~0.068mg/m3。

另外,比较目前我国其他各大城市的PM2.5的污染状况,可以看出,温州市目前PM2.5的浓度小于0.05mg/m3,较之其他各大城市,是PM2.5浓度最低的。

小时均值

(1)SO2

从整体上看,温州市4个监测点“市站”、“南浦”、“瓯海”和“龙湾”的SO2浓度范围在0.15~0.05mg/m3,远小于0.5mg/m3。

在一天之中基本呈一个“扁平倒U型”的变化趋势,即0:

00~23:

00,SO2先增加后减小,变化程度不大,呈较平坦的趋势。

从区域上的差异来看,“市站”的浓度变化趋势较小,且基本位于各曲线的下方,说明浓度相对较小;“南浦”与“市站”的变化趋势相似,其SO2浓度相对市站稍高;“瓯海”的变化趋势较为复杂,且浓度值比较高;“龙湾”是四个监测点中,变化趋势最为明显的,其“倒U”型比较明显,0:

00~23:

00,SO2浓度变化差异较大,最高浓度值出现在10:

00左右,即0:

00~10:

00污染物浓度增加,10:

00~23:

00浓度开始减小。

从单因子指数Pi来看,四个监测点的范围3.36%-10.48%,可见,温州市的SO2环境空气小时均值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的二级标准值的要求。

(2)NO2

从整体上看,温州市4个监测点“市站”、“南浦”、“瓯海”和“龙湾”的NO2浓度范围在0.03~0.09mg/m3。

四条NO2小时浓度值曲线轮廓十分相似。

在一天之中基本呈一个“先平坦变化,再增加最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即0:

00~11:

00,NO2基本变化不大,呈较平坦的趋势;11:

00~18:

00,浓度值显著增加;19:

00~23:

00,浓度值开始下降。

从区域上的差异来看,“市站”的浓度基本位于各曲线的下方,说明浓度相对较小;“南浦”与“市站”的变化趋势相似,其SO2浓度相对市站稍高;“瓯海”浓度值最高;“龙湾”是四个监测点中,NO2浓度变化处于“市站”和“瓯海”曲线之间,说明其NO2污染物浓度大于“市站”,小于“瓯海”。

从单因子指数Pi来看,四个监测点的范围15.12%~34.82%,可见,温州市的NO2环境空气小时均值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的二级标准值的要求。

(3)PM10

从整体上看,温州市4个监测点“市站”、“南浦”、“瓯海”和“龙湾”的PM10浓度变化曲线形状十分接近,基本呈“先增加再减少最后增加”的曲线,趋势比较平缓,即0:

00~9:

00,PM10平缓的变化略有增加;9:

00~15:

00开始减小变化程度不大,呈较平坦的趋势;15:

00~23:

00再上升。

从区域上的差异来看,“市站”的浓度变化趋势较小,浓度水平在4个站中属于中等水平,;“南浦”与“市站”的变化趋势相似,浓度水平相当;“瓯海”与“市站”的变化趋势相似,浓度水平最小;“龙湾”各时间点的浓度值都最大。

(4)O3

从整体上看,温州市市站和龙湾2个监测站的O3浓度范围分别在0.021~0.116mg/m3,均小于0.20mg/m3。

一天的浓度变化曲线基本呈“倒U型”的变化趋势,即0:

00~23:

00,O3浓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从区域上的差异来看,“市站”的浓度变化趋势与“龙湾”相似,但“市站”的浓度曲线在“龙湾”下方,说明“龙湾”的O3浓度相对“市站”稍高。

0:

00~23:

00之间,O3的浓度变化差异较大,最高浓度值出现在12:

00左右,即0:

00~12:

00污染物浓度增加,12:

00~23:

00浓度开始减小。

从单因子指数Pi来看,2个监测点的范围8.40%~73.8%,可见,温州市的O3环境空气小时均值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的二级标准值的要求。

可吸入颗粒物分布情况分析

针对大气颗粒物污染问题,弥补固定监测点位不够的缺陷,2009年11月17日至18日,利用美国TSI公司生产的便携式颗粒物浓度测试仪对温州市部分地区的PM10和PM2.5的浓度平面分布进行了测量。

从移动监测的数据判断可得出如下初步结论:

温州市PM10与PM2.5的比值主要集中在50~80%之间,在较清洁的地区的比值达到80%以上,绝对浓度值很低。

城区的颗粒物浓度比周边区域高3~5倍。

特征污染因子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污染因子的确定和评价标准

合成革行业是温州的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合成革企业主要集中在龙湾区,该区有合成革生产企业84家,产值超亿元34家,产量国内占有率达50%以上。

合成革行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DMF(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胺和甲苯等,在此选取DMF(二甲基甲酰胺)和甲苯进行评价。

DMF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推荐采用0.2mg/m3。

DMF的嗅阈值为0.16mg/m3。

甲苯的居住区大气中最高允许浓度参照前苏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CH245-71),标准值为0.6mg/m3。

监测及评价结果

2009年的4个监测点中,DMF9月份有3个点超标,10月份有1个点超标。

甲苯均不超标。

2009年数据和2007年数据比较,2009年环境中DMF和甲苯的浓度有明显的下降。

总的来说,由于合成革企业比较集中,龙湾区的特征污染比较明显,DMF超标现象比较严重,空气质量较差。

酸雨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参照浙江省酸雨污染程度划分法,根据PH平均值及酸雨率,将酸雨污染分为五个等级。

2007年温州市区、瑞安、苍南、永嘉、乐清受酸雨污染严重,均为重酸雨区。

水环境与水资源

温州市水环境主要由饮用水源、入海河流、平原河网、近岸海域、地下水、水库等六个部分组成。

其中饮用水源地主要是以温州市区及各县(市)区城关水厂的水源地为代表;入海河流指温瑞塘河、瑞平鳌塘河、江南河网和入闽溪流、乐清塘河及流域内有市控以上监测站点的水库;近岸海域是指温州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状况;地下水主要反映温州市区及瑞安市的地下水状况;水库主要反映市属水库水质状况。

饮用水水源

除淡溪水库水源地和瓯江水源地外,其余水源地水质全部指标均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评价标准以及地面水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标准。

但淡溪水库水源地总磷年均值为0.053mg/L,超标率为14%;瓯江水源地山根断面粪大肠菌群年均值为18586个/L,超标率为58%。

入海河流

温州市入海河流水质现状具有以下特征:

(1)水质优劣分明,瓯江干流(温州段)、楠溪江(瓯江一级支流)为Ⅱ~Ⅲ类水,各河段全部满足功能水质要求类别;飞云江水质Ⅱ~Ⅳ类水质,乌岩岭断面水质不能满足功能水质要求类别,其他河段水质满足功能水质要求类别;鳌江水质为Ⅱ~劣Ⅴ类水,埭头断面水质能够满足功能水质要求类别,其他河段不能满足功能水质要求类别。

入海河流共计水质满足功能要求的河段15个,占总评价河段的78.9%;不满足功能类别要求的河段4个,占总评价河段的21.1%。

(2)鳌江未达功能要求河段呈氮类污染特征

瓯江干流、一级支流楠溪江的所有断面、飞云江水系乌岩岭断面外的其他断面、鳌江水系的埭头断面水质全部满足其功能类别要求;乌岩岭未达到功能要求主要是溶解氧达不到水功能类别要求;鳌江水系的江屿、方岩渡、江口渡断面水质均不满足其功能类别要求,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溶解氧等,呈现明显氮类污染特征。

(3)入海河流水质类别变化不大

与上一年相比,瓯江干流的杨府山水质类别由Ⅳ类水上升为Ⅲ类水,飞云江干流的飞云渡口水质由Ⅲ类水上升为Ⅱ类水,其他断面的水质都持平。

平原河网

温州市平原河网水质现状具有以下特征:

(1)水质类别以Ⅱ类~劣Ⅴ类水为主,呈两极分化状态。

2007年度水质能够满足其功能要求类别的站位共有9个,占总站位的25.71%;其中非水库站位占据3个,水库站位100%满足其功能要求。

市区内河除九山断面水质为Ⅳ水外,其余断面均为劣Ⅴ类水,全部不能满足功能要求;温瑞塘河干流水质为Ⅲ、劣Ⅴ类,其中除郭溪满足功能要求外,其余均不能满足功能要求;瑞平鳌塘河水质为Ⅳ、劣Ⅴ类,其中除江南水厂满足功能要求外,其余均不能满足功能要求;江南河网及入闽溪流只有桥墩水库、交溪断面能满足功能要求,其余断面均不能满足功能要求;乐清塘河蒲岐、乐成断面为劣Ⅴ类水,不能满足功能要求,其余断面满足功能要求。

(2)超标项目集中,呈现有机物、污染和氮类污染特征

35个站位中,超功能标准要求的项目主要为:

氨氮(24个)、总磷(19个)、生化需氧量(19个)、溶解氧(18个)、高锰酸盐指数(8个)、挥发酚(2个)、六价铬(1个)、氰化物(1个)、pH值(1个)。

近岸海域环境质量

海水质量

全市近岸监测海域面积6220km2,水质均未达到清洁海域标准。

其中,严重污染海域面积559km2,占9%,中度污染海域面积729km2,占12%。

严重污染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与2007年持平。

轻度污染和较清洁海域面积4932km2,占79%,与2007年持平。

海洋沉积物质量

2007年,全市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总体较好,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低。

但局部海域沉积物受到重金属铜等污染,含量超过我国海洋沉积物质量(《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下同)第一类标准限值。

与2005年相比,重金属铜的污染略加重。

水资源

2007年温州地区水资源总量是179.92亿m3,产水系数为0.69,产水模数为152.68万m3/km2。

全市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2284m3。

市区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988.5m3,除泰顺、文成、永嘉、平阳四个县以外,其余各县(市、区)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均在国际公认用水紧张红色警戒线以下。

2007年温州市水源工程总供水量为18.0783亿m3,其中由飞云江跨流域调水如瓯江下游流域水量为1.4509亿m3;地下水供水量(开采量)为0.2758亿m3,约占总供水量的1.5%,比上年减少0.1408亿m3。

2007年总用水量为18.0783亿m3,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为6.3916亿m3,林牧渔业用水量为0.1775亿m3,工业用水量为4.8664亿m3,居民生活用水量为3.207亿m3,城镇环境用水1.7606亿m3,城镇公共用水1.6752亿m3(其中服务业用水1.0882亿m3,建筑业用水0.587亿m3)。

温州市人均综合用水量为229.49m3,万元GDP用水量为83.84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46.04m3。

声环境现状评价

道路交通噪声现状

2008年温州市区交通噪声监测共设测点59个,监测道路总长度为85.47公里,平均路宽28.4m。

道路交通噪声测值范围为66.2~83.5dB,平均声级值为73.4dB,比2007年升高了4.1dB;路段超标率为78.0%,比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