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9383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化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化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化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化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

《化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工艺课程设计.docx

化工工艺课程设计

引  言

碳酸二甲酯(Dimethylcarbonate,简称为DMC)是无毒无公害的主要

工原料和产品之一,一种新型的绿色有机合成中间体,被称为/21世纪有机合成领域的新基块0。

它在农药、医药、高分子合成、燃料添加剂及溶剂中均有广泛用途。

由于生产和使用DMC的过程中,极少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因此,DMC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DMC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结构中含有甲基、甲氧基、羰基、甲氧基羰基,因而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能与酚、醇、胺、肼、酯类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许多重要的化工产品。

DMC可代替有毒的硫酸二甲酯作甲基化剂,制备苯甲醚(苯甲醚是重要的农药、医药中间体),还可用作油脂工业抗氧化剂、食用香料等,以及生产主要用于照相印刷中作显影液的四甲基醇(TMAH)。

可代替有剧毒的光气作羰基化剂,合成如聚碳酸酯等工程材料,也可用于制造磁带、磁盘等光电子产品。

另外,由于DVD等高档视听产品的普及,光盘需求量大幅提高,对以DMC为原料生产的聚碳酸酯的需求将不断增大,因而用在此方面的DMC用量会大幅上升。

DMC还可用于生产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ADC)。

ADC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固性树脂,可替代玻璃用于眼镜片和光电材料等新的领域,代替各种有毒溶剂(苯、甲苯)作涂料、油漆的溶剂,也可代替甲基叔丁基醚作汽油添加剂。

DMC的分子量含氧高达53%,且辛烷值高,可用作汽油添加剂,以增加汽油含氧量,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毒性尾气排放,这些方面都要优于MTBE。

DMC还是与环境友好的绿色化合物,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污染的日益重视,利用DMC的特性及将其作为合成中间体开发绿色化工产品,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市场潜力。

设计7万吨/年碳酸二甲酯的工厂设计,本次设计我选用甲醇氧化羰基法。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到了工厂设计一套生产碳酸二甲酯的工艺流程的整个过程。

1总论

1.1设计项目

本课题以某石油化工厂尿素和甲醇为原料,进行年产70000吨工业碳酸二甲酯装置的工业设计,并提交设计说明书及相关工程图纸。

配管设计采用PDSOFT三维管道设计与管理系统辅助设计,年工作时间大于8700小时。

1.2碳酸二甲酯的性质和用途

1.2.1碳酸二甲酯的性质

(CH3O)2C=O,无色液体,有香味。

相对密度1.065(17℃),熔点-0.5℃,沸点90.6℃。

不溶于水,溶于许多有机溶剂,可混合于酸类和碱类。

又称碳酸甲酯,简称DMC。

无色透明液体。

相对分子质量90.08。

相对密度1.0694。

熔点2~4℃。

沸点90~91℃、42℃(1.60×104Pa)。

闪点21.7℃、16.7℃(闭式)。

折射率1.3687。

溶于水(20℃时13.9)、丙酮、氯仿、甲苯,易溶于乙醇、无机酸和碱溶液。

化学反应性强,可以提供甲基化基、羰基化基及酰基化基,以取代对环境有污染的光气、硫酸二甲酯等,受到广泛注意。

通过对它的毒性进行研究后发现,DMC的毒性远远小于目前常用的化工原料(光气、硫酸二甲酯),与大白鼠、小白鼠经口致死中量LD50=6400~12800mg/kg,与甲醇(LD50=3000mg/kg)相比,应该认为是安全的。

以DMC为原料可合成食品添剂、抗氧化剂、植物保护剂、高级树脂、燃料和药物中间体、表面活性剂等,是有机合成的“新基块”。

1.2.2碳酸二甲酯的用途

它可作为溶剂;由于本品毒性极低,广泛用作医药原料,生产呋喃唑酮;农药的中间体,制备杀虫剂“西维因”(又称“胺甲萘”,Carbanyl)、杀螨剂“呋喃丹”,用于蔬菜、果树、棉花的病虫害防治;制备磷酸二苯酯,用作聚碳酸酯的原料,聚碳酸酯广泛用作工程塑料及光学材料;用作异氰酸酯的原料,由异氰酸酯可生产聚氨酯;用作生产热固性树脂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用作光学材料;用作生产对二氨基脲的原料,对二氨基脲是一种锅炉清洗剂;用作长链烷基碳酸酯及四甲基氢氧化铵的原料;制备苯甲醚、香料、N-甲基咔唑和均二氨基脲的原料;本身可用作汽油添加剂,以提高辛烷值;也用作其他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及甲基化剂和羰基化剂。

1.2.3碳酸二甲酯的应用

(A)羰基化试剂

目前,羰基化试剂一般都采用光气。

光气(COCl2)的反应活性较高,但有剧毒,参加反应时易生成腐蚀反应设备的副产物,同时严重污染环境。

因此,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光气将逐渐被淘汰。

DMC具有和光气类似的亲核反应能力,当其羰基受到亲核基团攻击时,酰基--氧键即发生断裂,形成羰基化合物。

因此DMC可以代替光气作高分子合成材料等的中间体,如氨基甲酸酯、聚碳酸酯、异氰酸酯等。

(B)甲基化试剂

常用的甲基化试剂硫酸二甲酯(DMS)和CH3Cl不仅具有毒性和腐蚀性,且碱用量大,又存在产物分离难题。

用DMC作甲基化试剂可避免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危险、设备腐蚀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如用DMC代替DMS与苯酚反应生产农药、医药中间体的苯甲醚,产品收率高,副产物为甲醇和CO2。

(C)汽油添加剂

目前已应用的汽油添加剂主要是甲基叔丁基醚(MTBE)。

DMC可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氧含量,使汽油达到同等氧含量时使用的DMC的量比MTBE少4.5倍,从而降低了汽车尾气中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甲醛的排放总量;使用DMC还克服了MTBE易溶于水、污染地下水源等缺点。

此外,生产DMC工艺过程中DMC和CH3OH是共沸物,不需要进行分离,可直接掺入汽油中使用,这样既简化了DMC的生产工艺过程又降低生产成本。

(D)电解液

碳材料阳极电池的电解液所用溶剂一般含50%~90%的DMC。

将添加DMC的电解液用于锂离子电池中,电池具有高电流密度和良好的抗氧化还原性能,而且导电性能高、电池寿命长。

(E)溶剂

DMC是性能优良的溶剂,其熔、沸点范围窄,表面张力大,粘度低,介电常数小,蒸发温度高,蒸发速度快。

因此,它作为集清洁性和安全性于一体的绿色溶剂,可用作特种干油漆的溶剂及医药品的溶媒介质。

此外,DMC还可用于柴油添加剂,合成高级润滑油的基本材料长链烷基碳酸酯,生产香料、清洗剂、农药等新型化学产品。

2碳酸二甲酯的制备方法

2.1酯交换法

2.1.1碳酸乙烯酯法

1918年,HoodMurdock成功地用光气与甲醇制得DMC。

反应分两步完成,首先由光气与甲醇反应得氯甲酸甲酯,氯甲酸甲酯进而与甲醇反应得DMC产品。

以后DMC的合成方法不断发展,出现了酯交换法、甲醇氧化羰基化法以及以甲醇和二氧化碳为原料的合成方法。

C3H4O3+2CH3OH→CH3OC(O)OCH3+HO(CH2)2OH

该酯化反应催化剂通常为碱金属氢氧化物、醇盐或碳酸盐,如氧化钠、氢氧化钾、甲醇钠和碳酸钾等。

20世纪90年代美国Texaco公司采用二步法成功地由环氧乙烷、二氧化碳和甲醇高选择性地联产DMC和乙二醇,活性最佳的催化剂是由叔胺和季胺官能团作用的树脂,但是CH3OH与DMC形成的共沸物较难分离。

德国Bayer公司提出以双功能催化剂如ZnCl2+Bu4NI由环氧乙烷、二氧化碳和甲醇连续合成了DMC。

我国原化工部上海化工研究院和浙江工业大学采用碳酸乙烯酯与甲醇进行酯交换联产DMC和乙二醇,且已有中试成果。

2.1.2碳酸丙烯酯法

浙江大学化学系和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都是利用碳酸丙烯酯与甲醇为原料酯交换联产DMC和1,2-丙二醇,且在国内已经工业化,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都很高,产品收率可达到95%以上,而且DMC的纯度达到99%以上。

自从1974年,美国专利US3803201提出采用甲醇钠作为环状碳酸酯和甲醇的酯交换反应的催化剂,到目前为止,甲醇钠仍然是DMC合成工艺上最常采用的催化剂。

此法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收率高,但是原料不易得到,单位体积设备生产能力低,投资较大,产品成本高。

2.2甲醇氧化羰基化法

由甲醇、一氧化碳和氧为原料直接氧化羰基合成DMC,按反应相态可分为液相法、气相法和常压非均相法。

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法工艺先进,操作连续且简便,对环境污染较小,被认为是相当有前途的DMC合成工艺,目前国内外竞相开发此合成艺。

2.2.1液相法

意大利的Romano等对液相工艺研究做了很多工作,当以铜的化合物作为催化剂进研究时发现,CuCl2活性最好,DMC的收率最高,反应中可避免二甲醚和氯甲烷副产物的生成,从而使甲醇对DMC的选择性接近100%。

1992年Daniele等又提出以二乙酰丙酮钴作为新的催化剂用于甲醇的氧化羰基化合成DMC。

由意大利EnichemSyethetic公司1983年首次将液相工艺实现工业化,目前规模已达到1.2万t/a该方法中将CuCl2催化剂置于淤浆反应器中,反应温度120~130℃,压力2~3MPa,以CH3OH计DMC选择性大于98%,反应过程中氧浓度始终控制在爆炸极限以下[10]。

日本三菱公司采用甲醇溶液液相法建有1.5万t/a装置,我国湖北兴发化工集团采用国内开发的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法技术,建有4000t/aDMC生产装置Taxaco公司开发的DMC生产工艺是采用甲氧基氯化铜为催化剂。

当以丙酰胺为助溶剂时,在90℃,1.0MPa条件下反应,可以提高产率,同时使产品易于分离,从而降低了成本。

如添加磷酰胺为助溶剂时,可进一步提高DMC的产量。

国内原化工部西化工研究院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行了液相氧化羰基化合成DMC的研究,并进行工业大实验。

华中理工大学开发的液相法合成工艺也达到了中试水平。

该工艺成熟可靠,安全性高,无剧毒化学品的使用和产生,但是由于采用了液相催化剂,存在设备腐蚀严重,产品及催化剂分离、催化剂循环利用及失活等问题。

2.2.2气相法

1986年美国DOW化学公司开发了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法技术,该技术采用浸渍过氧化铜和吡啶络合物的活性炭作催化剂,并加入氯化钾、氯化镁和氯化镧等助催化剂,含甲醇、CO和O2的气态物流在通过装填该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在100~150℃,3MPa条件下合成DMC。

气相法避免了催化剂对设备的腐蚀,工艺简单,是极有发展前途的方法。

该合成工艺的关键是高效催化剂的开发,尤其是提高DMC对CO的选择性。

2.2.3宇部常压气相法

日本宇部兴产公司在长期研究羰基合成草酸及草酸二甲酯的基础上,从改进催化剂着手成功开发了低压气相羰基合成DMC技术。

该公司1992年建成一套生产能力3000t/a的工业化装置,并将扩建到年产3~5万t的大型工业化装置。

该法以钯为催化剂,以亚硝酸甲酯为反应中间体,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温度110~130℃,压力0.2~0.5MPa。

化学反应式如下:

2CH3OH+2NO+1/2O2→CH3ONO+H2O

CO+2CH3ONO→CH3OC(O)OCH3+2NO

该法优点是两步反应分别在两个反应器中进行,这样避免了由于甲醇及水的作用而导致催化剂失活,同时避免了甲醇和碳酸二甲酯以及水和碳酸二甲酯两种共沸物生成从而减小了分离的困难,该工艺的一个缺点是生成亚硝酸甲酯的反应是快速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3个组分易发生爆炸,且引入了有毒的NO,但总体来说,该技术还是有希望成为合成DMC的主要工业方法。

浙江大学和中科院福州物质结构所首先开发用亚硝酸甲酯作循环剂,采用Pd/C催化剂(添加助催化剂),由CO、O2和甲醇在常压、70~120℃条件下合成DMC。

华东理工大学与齐鲁石化公司研究院合作,开展了气相合成DMC的研究,目前该校正准备进行中试。

近年来,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和复旦大学都进行了CO气相合成DMC的研究开发工作,在负载型催化剂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

2.3其它合成方法

2.3.1甲醇与CO2合成法

该方法原料便宜易得,CO2是工业中的主要排放物,也是引起全球温室效应的气体,更是一种潜在的碳源。

因此,从经济和环保角度看,开发前景较好。

但该反应属于平衡反应,平衡偏向左侧,因此如提高转化率是其研究的关键。

2.3.2尿素醇解法

由尿素和甲醇合成DMC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研究开发的工艺路线,其反应原理如下:

2CH3OH+(NH2)2CO→CH3OC(O)OCH3+2NH3

尿素与甲醇催化合成DMC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是尿素与甲醇反应生成氨基甲酸甲酯,然后氨基甲酸甲酯再与甲醇催化反应生成DMC。

对于该工艺而言,产物DMC的收率受到化学平衡的严重限制,目前从事此工艺的研究者主要以开发高效催化剂为突破口,已开发出多种不同类型的催化剂。

3.大工艺路线的比较

表1几种合成碳酸二甲酯技术路线优缺点的比较

Table1ComparisonofroutesforsynthesisofDMC

合成方法

优点

缺点

现状

光气法

流程短,收率较高,已工业化生产

原料剧毒,污染环境,安全性差,副产物腐

蚀设备等。

现已淘汰

二氧化碳直接氧化法

利用二氧化碳,流程短

受热力学限制收率很低。

处于基础研究阶段

甲醇氧化羰基化

气相法

引进了亚硝酸甲酯,避免一氧化碳和氧气直接

接触,减少了混合物爆炸的危险。

催化剂价格比较贵,反应过程中产生少量有强腐蚀性的硝酸,选择性差。

 

已工业化

甲醇氧化羰基化液相法

原料易得,技术成熟,投资较低,成本较低,利

用煤炭等非石油资源。

在处理产物时需要克服碳酸二甲酯和水,

甲醇形成共沸体系,产物提纯比较麻烦。

已工业化

酯交换法

技术成熟,投资较低,成本较低,安全性高,避

免了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易燃易爆气体。

原料碳酸丙烯酯受石化行业制约,单位体

积设备生产能力较低、费用较高。

已工业化

尿素醇解直接法

原料价廉易得,流程短,氨气回收使用,无腐

蚀,无污染。

甲醇大量过量、选择性差,产物中DMC的

浓度很低,分离能耗高,尿素和中间产物

易分解堵塞管道。

中试阶段

尿素醇解间接法

原料价廉易得,氨气回收使用,丙二醇循环使

用,无腐蚀,无污染,收率高,成本较低。

先合成碳酸丙烯酯,流程较长,消耗少量

丙二醇。

中试阶段

3.1本设计所选工艺方案

1983年意大利EniChem公司首先报道了液相氧化羰基化法合成DMC,并于1988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式如下:

2CH3OH+1/2O2+2CuCl→2Cu(OCH3)Cl+H2O

CO+2Cu(OCH3)Cl→(CH3O)2CO+2CuCl

该工艺以CuCl为催化剂,甲醇既为反应物又是溶剂。

反应条件:

120-13℃,2-3MPa。

3.2甲醇氧化羰基化法流程

反应是在一组(3个)装有甲醇液体的连续搅拌的罐式反应器中进行的,操作温度约100℃、压力25MPa。

氧和一氧化碳被压缩到反应压力后鼓泡进入第一级反应器的液体中。

从下游产物分离回收的催化剂(以新鲜和循环甲醇的泥浆形式)又送到该反应器。

氧只是部分送入该反应器,而一氧化碳则是以整个反应所需的量全部送入。

未转化的一氧化碳与蒸发出的液体和少量氧一起从反应器的上部被释放后送到第二级反应器,反应液靠重力流入反应器。

补充的氧以反应所需的量添加到第二反应器中,这一程序一直延续到送入第一反应器的甲醇又30%转化成碳酸二甲酯。

由于氧以这种方式送入,各级反应器的上部排出气均保持在爆炸极限以下,反应速率完全用添加氧的速率来控制,其他所有的参数均是恒定的。

另外,在该反应体系中,所有反应器的副反应大都减到最少,一氧化碳氧化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也降低了(这和水浓度有关)。

按一氧化碳计,碳酸二甲酯总选择性为90%,一氧化碳的单程转化率约67%。

整个液体的停留时间是4h。

反应器中只有少量液体气化到一氧化碳气流中。

通过反应器外部换热器的循环液流动移出反应热。

由于采用CuCl作催化剂,反应过程中有HCl生成,整个反应器和催化剂处理系统需要用抗腐蚀结构材料。

最后一级反应器上的部分气体被送到冷却器和分离罐,冷夜和夹带来的液体在分离罐分离后返回反应器。

气体被送到一个小的洗涤器与碱性溶液接触后去副产物二氧化碳,然后将来自该洗涤器的全部气体通过循环压缩机返回到第一反应器。

第三反应器的流出液进入闪蒸罐被闪蒸到0.1MPa并释放出溶解的气体,将是释放气升压返回到另一台压缩机的气体循环回路中。

而液体则进入两个平衡过滤器中的一个以分离出催化剂,截留在过滤器中的催化剂用甲醇冲洗出去(用该工序洁净的甲醇原料),收集到罐中,返回第一反应器。

无催化剂的液体送去萃取蒸馏回收系统。

萃取塔常压操作。

冷凝后将塔顶流出物碳酸二甲酯产物抽送到碳酸二甲酯塔。

送到萃取蒸馏塔顶部的水量大约是碳酸二甲酯的10倍,塔底产物基本上是含15%甲醇的水,来自萃取塔上部的碳酸二甲酯送到碳酸二甲酯塔。

冷凝的塔底产物注入有机相,然后分馏,而含有少量有机物的水相送去废水处理。

在接近塔底的侧边抽出碳酸二甲酯产物并贮存。

少量重馏分从塔底抽出作残渣处理。

来自萃取蒸馏塔底的甲醇溶液送到甲醇回收塔,塔顶甲醇返回反应部分,而塔底水则去废水处理。

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化工艺,避免了使用剧毒的光气,而采用甲醇、一氧化碳和氧气一步法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

该工艺的成功开发极大地促进了DMC的工业化进程,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该反应以氯化亚铜或氯化铜为主催化剂,在反应生成的水条件下,游离氯不仅影响催化剂的寿命和活性同时对设备的腐蚀严重,产品中氯离子难于去除,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反应需在高压条件下进行,设备投资较大,而且甲醇的单程转化率相对较低。

美国DOW化学公司CurnutGL等人提出以甲醇、O2和CO为原料,通过活性炭负载金属Cu和Pd等氯化物催化剂的直接气相氧化羰基化法合成DMC的工艺。

反应条件为:

温度110~125℃,压力1.5~2.5MPa。

将体积比为65:

25:

10的CO,CH3OH和O2混合气体通过反应器,碳酸二甲酯的生成速率为0.1L/(h·L),选择性为65%。

近年来对气相法的研究较多,王飞燕等进行了气相连续工艺实验,当铜基催化剂浓度为0.32g/mL,原料气CO与氧气摩尔比为2:

1,CO流量为400mL/min,O2流量为200mL/min,温度为368K,反应压力2.8MPa时,甲醇转化率达54.7%,DMC选择性达93.1%。

与液相法相比直接气相法工艺简单,环境污染小,避免了催化剂等介质对反应器的腐蚀,产品易于分离。

但是由于该法在反应过程中仍有水和CO2生成,导致DMC产率低且催化剂容易失活。

此外,由于在反应过程中同时引入CO和O2,所以在操作过程中有潜在的爆炸危险。

针对液相法游离氯对设备的腐蚀和气相法产物CO2影响催化剂活性和产品质量的问题,日本Ube公司于1992年开发了气相间接法DMC的新工艺。

该工艺以亚硝酸酯作为循环介质,其反应分两步进行:

2NO+2CH3OH+1/2O2→2CH3ONO+H2O

CO+2CH3ONO→CO(OCH3)2+2NO

反应在接近常压下进行,降低了设备投资,原料气中水的含量可降低到1000ppm以下,减少了副反应发生,避免了甲醇-水-DMC之间形成共沸物而难以分离。

该工艺的缺陷则在于引入了剧毒的NO并且第一步反应强烈放热,若不及时移走热量容易发生爆炸,因此Ube法的工业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3.3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尿素与催化剂和丙二醇在溶解釜中混合后从分段加热式活塞流反应器上部进料,在反应区发生反应,生成的氨气通过独立的气体通道上升到塔顶,去氨气吸收塔,外来水作吸收剂吸收气体中夹带的醇,经吸收后的氨气去氨气回收利用系统。

含醇的吸收液进入精馏塔分离,塔底丙二醇不经冷却作为循环剂回到尿素工段参与反应。

分离塔顶为氨水出装置作他用。

分段加热式活塞流反应器生成的塔底混合物补充进一部分催化剂后从反应段上部进入酯交换塔,甲醇从酯交换塔反应段下部进料,反应段发生反应生成DMC后,甲醇与DMC以共沸物形式上升到塔顶,经冷凝后不凝气去吸收塔,部分回流,另一部分经加热后以气相从萃取塔底部进入萃取精馏塔进行精制。

本设计使用的萃取剂为碳酸丙烯酯,与再生塔底的碳酸丙烯酯混合后从萃取塔上段进料,与塔底部上升的蒸汽逆向接触,共沸物中的DMC被萃取剂萃取。

塔顶为纯甲醇气体,冷凝后与新鲜甲醇混合后去酯交换塔继续反应。

塔底为DMC与碳酸丙烯酯的混合物,经换热后从萃取剂再生塔中段进料进行分离,塔顶得到DMC高纯度产品输出装置,塔底为碳酸丙烯酯,返回萃取塔进行循环。

3.4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见附录)

4主要设备计算和选型

4.1精馏塔的设计

精馏塔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其优缺点各不相同,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板式塔属于逐级接触式,在每一块塔板上两相呈均匀错流接触。

填料塔是微分接触式,填料塔应用也很广泛的,但是它操作范围小,对液体负荷变化敏感,不适宜处理易聚合或者含有固体悬浮物的物料,填料塔涉及液体均布问题在气液接触需冷却时会使结构复杂。

通常板式塔的设计资料更易得到,而且更可靠。

填料塔更适合塔径不是很大,腐蚀性物系,而且适合真空操作。

由于该操作中有微量尿素,在停车操作中易结晶,所以我们选用板式塔。

板式精馏塔设计型计算就是在给定生产任务的情况下确定塔板数。

先由全塔物料横算确定操作回流比,再将再沸器看做一块理论板,确定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由相平衡关系求出再沸器液体组成,最后进行逐板法或图解法计算该塔理论板数。

4.2精馏塔设计计算

理论塔板数

16

实际塔板数

30

塔效率

51%

塔径

2.4m

实际塔高

17.8m

液流型

单流行

堰长

0.84m

板间距

0.4m

降液管形状

弓形

堰高

0.025m

边缘区

0.04m

截面积

0.1m2

开孔区面积

0.780m2

安定区宽度

0.07m

降液管宽度

0.15m

筛孔直径

5mm

板厚

3mm

底隙高度

0.1m

孔中心距

17.5mm

筛孔数

2949

开孔率

7.4%

开孔面积

0.0577m

塔顶空间

1.5m

塔底空间

3.0m

4.2.1换热器的设计

本设计主要采取间壁式换热器。

间壁式换热器的冷、热流体被固体间壁隔开,并通过间壁进行热量交换的换热器,因此又称表面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应用最广,其分类见下表。

间壁式换热器根据传热面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管式、板面式和其他型式。

管式换热器以管子表面作为传热面,包括蛇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等;板面式换热器以板面作为传热面,包括板式换热器、螺旋板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板壳式换热器和伞板换热器等;其他型式换热器是为满足某些特殊要求而设计的换热器,如刮面式换热器、转盘式换热器和空气冷却器等。

(A)反应釜的计算与选型

(a)确定反应釜体积

根据DMC设计产量70000t/a,选定原料总进料体积流量为:

估算得到反应器的总体积

每一个反应器体积

设反应器的直径为D,反应器高度为H,则长径比

一般

=1~3,综合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