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大体积测温点后浇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9022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大体积测温点后浇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3#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大体积测温点后浇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3#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大体积测温点后浇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3#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大体积测温点后浇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3#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大体积测温点后浇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大体积测温点后浇带.docx

《13#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大体积测温点后浇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大体积测温点后浇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大体积测温点后浇带.docx

13#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大体积测温点后浇带

技术交底记录

编  号

工程名称

东环路颍新安置区一期工程13#

交底日期

2015年06月5日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13#楼底板混凝土浇筑

交底提要

13#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

交底内容:

1、施工准备

1.1技术准备

1.1.1材料的选择

(1)水泥

选用中低水化热水泥。

水泥水化热大小,对混凝土的温度起决定性影响,而水泥水化热量大小取决于水泥品种及其所含的矿物成份,水泥中硅酸三钙(简称C3S)及铝酸三钙(简称C3A)含量愈高,发热量愈大,水化速度也愈快,出现温峰值也较早,选用的水泥应采用低水化热低碱水泥,所使用的水泥品种的铝酸三钙含量应少于7%。

采用P042.5水泥和高效PCA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配合粉煤灰及矿粉的使用,可以减少混凝土配合比中总的水泥用量及混凝土水化反应时总体水化热。

水泥厂家一经选用,同一次浇砼必须用该厂家的同批熟料生产的水泥。

(2)粗骨料

采用以自然连续级配良好的粗骨料配制混凝土,如此配置的混凝土有较好的和易性,并可以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以及提供较高的抗压强度。

优先选用5~31.5mm连续级配的石子,符合筛分曲线要求,减少混凝土干缩。

其指标如下:

名称

指标要求

备注

压碎指标

<10%

/

含泥量

<1%

/

泥块含量

<0.2%

/

骨料中针状和片状颗粒含量

<10%

(重量比)

(3)细骨料

细骨料以中粗砂为宜,要求搅拌站对粗、细骨料进行冲洗,尽量减少含泥量。

其指标如下:

名称

指标要求

备注

含泥量

<1%

/

泥块含量

<0.2%

/

氯离子含量

小于0.03%

/

细度模数

2.5-3.0

/

1.1.2技术措施

(1)粉煤灰及磨细矿渣

掺加F类II级粉煤灰,置换部分水泥,降低水化热,达到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抑制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目的。

加入32%的粉煤灰及磨细矿粉掺合料,粉煤灰中的Na2O和K2O都能加速水泥的水化物反应,并且能够激发粉煤灰中的活性成分SiO2、Al2O3能与水泥浆中的Ca(OH)2进行二次水化反应,所以粉煤灰的有效碱可以抑制碱集料反应,同时粉煤灰的形态效应和微集料效应能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增加抗拉强度,减少收缩变形。

磨细矿渣作为混凝土的掺合料使用,活性可以得到很好的激发,混凝土多项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

混凝土的矿渣粉越细,掺量越大,则拌合物越稠,往往需加粉煤灰复合掺入,粘稠问题可以得到缓解。

考虑提高磨细矿渣粉对水泥的置换率,充分利用后期强度,不仅具有经济效果,还能降低水化热,对于底板混凝土是十分有益的。

其次,掺磨细矿渣的高性能混凝土对抗海水侵蚀、抗硫酸盐侵蚀及抑制碱骨料反应都是十分有益的。

另外,粉煤灰可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进一步保证混凝土质量。

(2)外加剂

减水剂选用HWR-R高效缓凝减水剂,初凝16~17小时,终凝20小时,缓凝作用可以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满足现场浇筑的要求,同时有利于推迟水化热峰值时间,使绝热温升曲线变缓,降低温升阶段内压外拉的造成的温度裂缝。

高效的减水性能将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密实度。

膨胀剂选用ZT-AA高效膨胀剂。

加入一定量的膨胀剂,可有效地补偿混凝土降温阶段和混凝土失水引起的体积收缩,防止混凝土收缩产生裂缝。

本工程掺量41公斤/立方米,占胶凝剂的10%。

但当底板温度超过80℃时,含硫铝酸钙的膨胀剂会失效,当温度降低时,膨胀剂产生二次膨胀,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底板混凝土的最高温度不得高于80℃。

(3)混凝土配合比

1)混凝土采用搅拌站供应的商品混凝土,因此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

2)混凝土配合比应提高试配确定。

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3)粉煤灰采用外掺法时仅在砂料中扣除同体积的砂量。

另外应考虑到水泥的供应情况,以满足施工的要求。

1.1.3施工缝的设置

混凝土浇筑宜连续,少设置施工缝。

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施工缝宜设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受力复杂的结构构件或者有防水抗渗要求的结构构件,施工缝留设位置应该经设计单位确认。

外墙施工缝防水做法如下图所示:

1.2现场准备

1.2.1施工人员准备

(1)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项目应该组织所有施工相关人员认真查看施工方案,对施工中的各项工序以及注意事项掌握全面。

(2)为了浇筑以及下料的一致,应在现场设立有效的指挥体系,负责对全场进行统一调度。

(3)施工人员分两大班,每班交接班工作提前半小时完成,人不到岗不准换班,并且明确交接班注意事项。

(4)施工时现场工长应该保证混凝土的下料时间、速度、浇筑顺序、振捣、找平、养护等各项工序严格按技术交底执行。

1.2.2机械工具准备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存在体积大、用量多,要求浇筑过程中连续施工,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性和施工质量。

施工前提前组织好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进场。

(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主要配备施工机械包括:

砼输送泵、地泵、砼罐车、振动棒、溜槽、吊斗、串筒、塔吊吊斗、对讲机、污水泵、潜水泵以及测温计等机械设备。

(3)夜间施工中要有足够的碘钨灯保证可以看到底层钢筋。

(4)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后,项目机电部门必须对各种机械设备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机械设备进场必须进行及时登记,建立机械设备台帐,随时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确保使用时处于良好状态。

(5)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泵管已搭设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1.2.3养护、覆盖材料准备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准备塑料薄膜、聚苯泡沫板、麻袋、彩条布等材料,以便在底板混凝土施工当中起到防雨、保温、养护的作用。

(2)对于混凝土施工所需材料物资,麻袋、塑料薄膜、彩条布等提前采购进场,以满足施工需要。

1.3商品混凝土的运输

1.3.1现场勘查运输路线

本工程选用的混凝凝土搅拌站距离本项目施工地点6km,10min内能够到达施工现场,而且沿线均为车辆稀少的宽阔公路,不存在早晚车行高峰期问题。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现场勘查、确定运输路线,保证施工场内车辆进出有序,场外路线亦应实现规划,并确定备用路线,以防止因不可预见因素导致车辆无法按照原定路线行驶导致混凝土浇筑的延误,确保运输路线畅通。

1.3.2混凝土运输计划

如上所述,搅拌站距施工现场距离为6KM,10min内能够到达施工现场,在浇筑时根据施工现场各楼栋的施工进度,将分别进行底板底板混凝土的浇筑。

施工现场拟用溜槽方式进行浇筑,根据本工程溜槽点平面布置,施工现场正在浇筑混凝土罐车两辆、两辆等候浇筑、两辆行驶在路上,保证混凝土能够均匀浇筑不形成冷缝。

如有突发情况,将及时进行调配。

1.3.3运输设备配备及保障措施

(1)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项目部将采用有供应能力并且机械设备保障的混凝土搅拌站作为商品混凝土的供应商。

商品混凝土的运输工具由混凝土供应商自己提供,运输罐车规格的选用根据混凝土的方量确定,以满足现场施工要求为准则。

(2)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前,项目部将拟派专人去搅拌站落实运输设备的数量与质量,确保混凝土能够正常运输。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项目部亦将拟派专人监督混凝土的供应与质量。

1.3.4混凝土运输途中注意事项

(1)混凝土宜采用内壁平整光滑、不吸水、不渗漏的运输设备进行运输。

当长距离运输混凝土时,宜采用搅拌车运输;近距离运输混凝土时,宜采用混凝土泵、混凝土料斗或皮带运输。

在装运混凝土前,应认真检查运输设备内是否存留有积水,或内壁粘附的混凝土是否清除干净。

每天工作后或浇筑中断30min及以上时间再行搅拌混凝土时,必须再次清洗搅拌筒。

(2)混凝土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保证浇筑过程连续进行。

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运至浇筑地点的混凝土应保持均匀和规定的塌落度。

当运至现场的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时,应在浇筑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

(3)采用机动车运输混凝土时,运输道路、车道板或行车轨道等设备应平顺、牢固。

(4)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已搅拌好的混凝土时,运输过程中宜以2~4r/min的转速搅动。

当搅拌运输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高速旋转20~30s后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中。

运输车每天使用完后应清洗干净。

2、混凝土浇筑施工

2.1作业准备

2.1.1钢筋的隐检工作已经完成,并已核实预埋件、线管、孔洞、测温管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无误。

2.1.2模板的预检工作已经完成,模板标高、位置、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支架稳定,支撑和模板固定可靠,模板拼缝严密,符合规范要求。

2.1.3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确定配合比及外加剂用量。

2.1.4混凝土浇筑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由技术部门讲述施工方案,对重点部位单独交底,设专人负责,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2.1.5溜槽搭设,固定地泵工作已经完成,保证架设牢固且满足浇筑要求。

2.1.6各流水段结合部位施工缝均采用多层板(根据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切口)分隔。

2.1.7本工程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为P6,必须保证混凝土强度及抗渗要求。

2.1.8提前签订商品混凝土供货合同,签订时由技术部门提供具体供应时间、标号、所需车辆数量及其间隔时间,特殊要求如抗渗、防冻剂、入模温度、坍落度、水泥及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所需提供的资料等。

2.2混凝土的浇筑原则

2.2.1砼从管口下落为自由倾落,宜采用斜面式薄层浇捣,利用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浇筑时应采取防止混凝土将钢筋推理设计位置的措施。

2.2.2浇筑砼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最大不超过50cm,一般为40cm左右。

2.2.3平面分条,斜面分层,薄层浇筑,循序退打,一次到顶。

泵管必须放置在排架或轮胎上,不得直接放在钢筋网片上。

砼下料要按泵管布料宽度均匀后退布料。

不得在一处集中放料,也不得以振捣钢筋来布料,避免砼分布不均匀。

施工中严禁碰撞预埋螺栓。

2.2.4浇筑砼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砼凝结之前,将次层砼浇筑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砼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2.2.5浇筑砼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砼凝结前修正完好。

2.3底板砼施工方法

2.3.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搭设溜槽、固定地泵→接泵管→砼浇筑→混凝土养护→测温→混凝土取样及试验→后浇带处理

2.3.2测量放线

2.3.2.1测量仪器的准备

测量仪器:

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50m长钢卷尺1把,5米标尺1根。

以上设备应预先进行检验,计量合格,以确保测量用具的精度。

2.3.2.2标高的测设

依据现场引入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和标尺将底板标高引测至基坑边,用红三角标识,标出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

基础底板施工的标高控制点引至基坑地连墙内侧砼表面,以便于引测。

现场备有水准仪,对集水坑等标高重点控制,以便随时抄平,控制标高正确性。

2.3.2.3轴线的投测

底板施工的轴线在底板筋绑扎后,投测在底板钢筋上,主要轴线及墙柱定位边线弹出黑墨线,并用红油漆涂标。

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少于2条,经角度、距离校核无误放出其他轴线和墙柱外包边线、电梯井线、集水坑。

墙柱筋插入前将其边线用红油漆标于底板上层钢筋上,以保证其位置正确。

2.3.3搭设溜槽、固定地泵

2.3.3.1溜槽搭设

现场浇筑时根据后浇带分施工段,主楼每段搭设溜槽。

在底板钢筋之上利用钢管脚手架搭设溜槽支撑,上部用15厚的多层板面包铁皮做溜槽滑道,底部用50×100木方垫在脚手架上,并绑轧牢固,上口每1.2m做一次连接。

底板落差较大,应设置反方向溜槽。

2.3.3.2串筒搭设

用串筒顶部挂件将串筒固定在溜槽底面的脚手架上,浇筑过程中每退7.2m拆换一次,现场每个溜槽配置两套串筒。

串筒底部用活动溜槽配合浇筑。

具体如下图所示:

2.3.3.3接泵管

泵管必须牢固架设,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加胶圈,以保证其严密,泵出口处要设一定长度的水平管,浇筑前先用砼同配比减石子的砂浆湿润泵管,为防止操作者随意踩踏钢筋和钢筋移位,在此铺设钢脚手板作为施工人员通道。

为了避免泵管的振动影响底板钢筋的位置,泵管需架设在专门支设的钢管架上,示意图如下。

 

2.3.4混凝土浇筑顺序

底板混凝土从边一端角部开始浇筑,沿长向逐渐后退,采用斜面分层的浇筑方法,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的底层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分层混凝土之间的施工质量。

2.4混凝土的振捣

2.4.1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振捣棒应垂直或略有倾斜插入砼,不平放在砼表面。

2.4.2为保证振捣密实,每个浇筑带配备6台插入式振捣器,根据自然形成的流淌坡度,分前、中、后各布置2台振动器。

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振捣手负责出管混凝土的振捣,使之顺利通过面筋流入底层。

第二道设置在中间部位,振捣手负责斜面混凝土的密实。

第三道设置在坡角及底层钢筋处,因底层钢筋间距较密,振捣手负责混凝土流入下层钢筋底部,确保下层钢筋混凝土的密实。

2.4.3在钢筋较密集部位,如果在面层钢筋上振捣不密实,则进入中间层钢筋进行振捣。

在筏板基础侧模板留置两个进人孔,高1100mm,宽600mm,将封头钢筋错开向里弯,封模时扳直搭接焊10d。

2.4.4插入式振捣棒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振捣拌移动方式采用“行列式”移动,移动间距不大于有效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300mm~400mm)。

2.4.5分层的厚度决定于振动棒的棒长和振动力大小,也要考虑混凝土的供应量大小和可能浇筑量的大小,每层500mm左右。

2.4.6振捣时间控制在30秒。

当砼停止沉落,表面气泡不再明显增加灰浆出现,砼已将模型边角填充饱满为好。

2.4.7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如模板有缝隙,应填塞密实。

2.4.8砼振捣时,有专人看管模型和钢筋,如发现有变形走动,及时纠正加强和调整。

2.5混凝土标高控制及表面处理

2.5.1必须确保支模架的稳定,严格控制标高。

2.5.2板面上部钢筋每隔2米用直径6mm钢筋焊接在纵横向钢筋上,测设标高,并用红胶布或红漆做标记,红胶布或红漆下沿为现浇后混凝土标高。

当混凝土浇筑时,操作人员应以红胶布或红漆下沿作为找平的依据。

当混凝土终凝前,撕去红胶布或去除红漆,并将直径6mm钢筋埋入混凝土内。

2.5.3混凝土表面处理在浇筑后约2~3小时左右进行,初步按标高用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铁筒碾压数遍,用木模抹压,待混凝土收水后,再二次用木抹搓平,以闭合收水裂缝,然后表面蓄水或覆盖塑料薄膜和草帘养护。

2.6混凝土的养护

2.6.1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前,宜立即进行喷雾养护工作;

2.6.2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

2.6.3基础底板混凝土终凝前压光后人工扫毛,立即在表面覆盖麻袋进行保温保湿养护,保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2.6.4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2.6.5采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保温养护时间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

2.6.6砼养护过程中,如发现遮盖不好,以致表面泛白或出现干缩细小裂缝时,要立即仔细加以遮盖;

2.6.7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可不应少于4次,入模温度的测量,每台班不少于2次;

2.6.8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的表明温差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可全部拆除;

2.6.9砼强度超过1.2N/mm²以后,方能允许上人。

2.7混凝土测温

2.7.1测温点的设置及方法

本工程筏板混凝土浇筑时,根据预先设计好的位置测温点位置设置测温管,测温点的设置。

在筏板中部布置测温点进行人工测温。

每块连续浇筑的筏板各布置间距按照纵横向@10M,每个测温点埋设三条钢管,埋深分别为筏板底面以上30mm、板顶以下200mm、板中部,采用玻璃水银温度计分别测出筏板内部和浅层的温度。

钢管底部用钢板焊接封闭,钢管上口用木塞塞紧。

筏板浇筑前将钢管与筏板钢筋焊接固定。

测温管布置如图所示。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应在该测温点混凝土浇筑完后的12个小时左右开始,其时间间隔如下:

1~4d每4小时测温一次;5~7d天每8小时测温一次;7d至测温结束,每12h不应少于一次。

同时应测大气温度,以便掌握基础内部温度场的情况,控制砼内外温差在25℃以内,中心温度最高不得>50℃。

当内外温差大于25℃时,增加洒水养护的频率,以降低温度。

配备专职测温人员,按三班考虑。

2.7.2测温结果处理

测温工作应指派专人负责,24小时连续测温,尤其是夜间当班的测温人员,更要认真负责,因为温差峰值往往出现在夜间。

每次测温结束后,应立刻整理、分析测温结果并给出结论。

在混凝土浇筑的7天以内,测温负责人应每天向业主、监理、现场技术组报送测温记录表,7天以后可2天报送一次。

在测温过程中,一旦发现混凝土内外温差大于25℃,马上采取措施。

3、质量保证措施

3.1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3.1.1混凝土的现场质量控制

设置专职取样试验员,便于结构施工时对进场的混凝土材料进行取样,对进行的混凝土及时进行坍落度测试和试块制作,并及时将试块送入养护室进行养护,其养护室采用自动温湿控制仪控制,标准养护室内标准温湿度。

及时将到龄期试块送与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

3.1.2混凝土试块的留置及试验

(1)混凝土试块的留置要求

根据划分的流水段,以混凝土浇筑部位、同一强度等级、同一配合比、同一工作台班,每100m3混凝土为一取样单位,不足100m3时也按一取样单位计算,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时,同一配合比砼每200m³砼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每一取样单位留置一组28d强度的标准试块,并留置至少一组同条件试块。

抗渗试块留置:

同一砼强度等级、同一部位、同一配合比、同一抗渗等级,每单位工程留置不少于2组。

(抗渗试块留置的同时,还应留置抗压试块)

(2)混凝土试块送检试验

该工程实行有见证试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是在监理人员的见证下,由施工人员在现场取样,送至指定的实验室进行试验。

有见证取样和送检次数,不得少于试验总次数的30%,试验总次数在10次以下的不得少于2次,工程的重要部位须增加有见证取样和送检次数,送检试样在现场施工试验中随机抽取,不得另外进行。

施工工程中,见证人按照有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对施工现场的取样和送检进行见证,并在试样或其包装上做出标示、封志。

标示和封志表明工程名称、取样名称、部位、日期及样品数量,并有取样人和见证人签字,见证人制作见证记录,见证记录应列入施工技术档案。

3.2混凝土结构质量标准

3.2.1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名称

现象

严重缺陷

一般缺陷

露筋

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

其他钢筋有少量露筋

蜂窝

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面形成石子外露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

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

孔洞

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

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

夹渣

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

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

疏松

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

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

裂缝

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连接部

位缺陷

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

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连接部位有基本不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外形缺陷

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

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形缺陷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

外表缺陷

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

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外表缺陷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

3.2.2对于上表中混凝土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现浇混凝土筏板基础不应出现严重缺陷,不宜出现一般缺陷。

3.3混凝土防裂措施

3.3.1底板混凝土浇筑、振捣应满足下列规定:

(1)宜避免高温施工;当必须暑期高温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合物和混凝土内部温度。

采取如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剂、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等措施。

(2)根据面积、厚度等因素,宜采取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法;混凝土供应速度应大于混凝土初凝速度,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第二层混凝土浇筑。

(3)分层设置水平施工缝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根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裂缝控制的要求、混凝土的供应能力、钢筋工程的施工、预埋管件安装等因素确定其位置及间隔时间。

(4)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

(5)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的混凝土要及覆盖养护,防止冷缩裂缝产生。

3.3.2底板混凝土浇筑后,应在12小时内采取保湿、控温措施。

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3.3.3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前严禁上人、严禁进行下道工序。

4、安全保证措施

4.1振捣手在使用振动棒作业时,必须戴好绝缘手套,穿好胶鞋。

4.2振动器应放置在固定的架子上,不得扎在钢筋上,不准拖拉。

4.3振动棒严禁在钢筋上振捣,避免把电机烧毁。

4.4振动器、振动棒的电源线路必须完整,严禁使用有破损的电缆。

4.5作业人员禁止用湿手开或关电源,以防触电。

4.6作业时,临边防护必须完整、有效,严禁无防护作业。

4.7砼泵输送砼时,管道接头严密、牢固,管道的架子必须牢固,输送前必须试压,检修必须卸压;立管与楼层预留洞用木楔卡牢,钢管固定。

4.8砼采用溜槽、地泵浇筑的,溜槽、地泵支撑架管应确保安全,并派专人时刻警惕看管,防止架体失稳破坏,施工人员不得攀爬至溜槽支撑架体上,如必须上架体操作的应有安全带等可靠连接措施,确保安全。

4.9基础砼浇注时,基槽四周临边防护完整,上下走人行马道,在槽边不得向槽里投掷物体。

4.10利用塔吊吊运物体时,起吊吊钩吊起超过头部方可松手、超过障碍物以上的允许高度,才能行车或转臂;吊物下落时,施工人员不得站在吊物下,待吊物下落距地1m左右时,作业人员过去扶稳吊物,缓缓落地。

4.11未详者均应符合《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