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层级管理.docx
《班主任层级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层级管理.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主任层级管理
班主任层级管理及考核方案
为了更客观、公正评价班主任,以机制和评价促班主任积极探索班级管理的科学与艺术,改变以往以职级定班主任考核的管理模式,建立班主任梯次成长机制。
通过班级和学生的成长进行班主任工作的认定与考核,形成班主任管理的竞争,启动其内在的活力,调动其积极性,实现班主任队伍的整体优化。
一、四级梯队的评选原则
(一)坚持引导与促进相结合。
梯队评定的主要目的重在引导和促进。
引导班主任关注整个班级的成长、现实水平和未来发展空间,发挥评价的导向、推动作用,促进德育管理的专业发展和班级的内动力发展。
(二)坚持能力与实绩相结合。
引导高学历、经验丰富的教师踊跃担任班主任工作,突出资历、能力、实力和影响力。
素质和实绩居于评定指标核心的位置,尤其是所管理班集体状态考核结果(包括班风、学生学习成绩和素质发展等);班主任和班级在各级评比中所获荣誉、奖励;班主任的学识、反思能力、科研水平、影响带动作用等。
弱化常规管理,关注班主任对学生的能力和团队的建设等具有持久行的素质的培养,进行多纬度、多标尺的评价,引导班主任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坚持民主评议与专家鉴定相结合。
评定过程发动班主任积极申报,并进行自我评定;重视家长、学生的反馈意见。
班主任的专业道德是否高尚,专业技艺是否娴熟,专业理论是否掌握并应用于实践,家长、学生拥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成立专门团队对班主任进行评选。
二、级别管理评价的范围
全体班主任
三、评价内容
从常规评价和级别评价两个方面进行。
常规评价即底线管理评价,主要包括安全、纪律卫生、公物管理、文明礼仪、岗位责任制、家委会建设六个方面进行常规管理评价;级别评价采取四级评价的方式,主要侧重班级管理成长、学生成长、班主任个人成长、德育研究、满意度、教师层级管理等方面评价。
四、级别管理评价的要求
(一)常规评价
1.评价内容
(1)安全(10分)
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及管理,措施及时到位,无安全隐患及安全事件,出现安全问题扣除当月考核奖。
(2)纪律卫生(10分)
落实岗位责任制,课间、午餐午休、各种活动纪律组织有序,做到快、静、齐;卫生窗明桌净,地面整洁,物品摆放整齐。
(3)公物管理(10分)
班级学生具有爱护公物意识,节约意识强,班级及所辖功能室内无破损、丢失、多余公物。
(4)文明礼仪(10分)
班级学生行为文明,对人有礼貌,无不文明现象,根据学校要求穿戴校服、红领巾,不穿奇装异服,不涂染指甲,体育课应穿运动鞋等。
(5)岗位责任制(20分)
班级每位同学有自己喜欢的一种或多种岗位,并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效果良好。
(6)家委会建设(40分):
(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义工、家长讲堂和天地大课堂等)
重视家委会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计划,采取形式多样的沟通方式,使家长能积极参与学校管理。
家长会(3次/学期)、家长讲堂(2次/月)、天地大课堂(1次/月)和家长开放日1次/学期。
每次活动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要有实效性强,有创新点。
2.评价要求:
(1)规范评价采取底线管理的方式,每月一评价,由各学部自行评价完成。
(2)每月考核分数达95分及以上者,在绩效中记点数10点,分数在85—94分者,记点数7点,85分以下者不计点数。
(3)每月考核100元,根据相应的分数获得相应的考核金额。
(二)级别管理评价
级别评价采用四级十二档的评价标准,四级分别为“合格班主任”“优秀班主任”“骨干班主任”“品牌班主任”四个层级,每个层级三个档次。
1.资历要求:
每位教师必须符合以下相应的条件才有资格进行参评。
(1)合格班主任:
①担任班主任年限1—3年。
②具备基本的班级管理的能力。
③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并有学校认定的小课题研究项目。
④各级满意度在90%以上。
(2)优秀班主任:
①担任班主任年限4—6年。
②对班级管理有一定的思考。
③有一本不少于1万字的班级管理案例集。
④能承担学校及以上课题。
⑤小课题研究获区级认可。
⑥各级满意度在95%以上。
(3)骨干班主任:
①担任班主任年限7—9年。
②班级管理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在校内推介。
③撰写一本不少于2万字的班级管理案例集。
④积极主持学校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项目获区级二等奖以上。
⑤有学校的课题研究项目或成为学校课题组核心成员,研究成果在校级以上认定。
⑥各级满意度在98%以上。
(4)品牌班主任:
①担任班主任年限10年及10年以上。
②班级管理特色在区级以上进行推介。
③有班级管理专著出版。
④独立承担校级以上德育课题研究,并在区级以上认定。
⑤小课题项目获区级一等奖以上。
⑥各级满意度在100%以上。
2.绩效评价要求:
绩效评价采取点数积累的方式,点数积累办法。
(1)班级管理成长
具备自我完善与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能力,每位班主任每两年制定班级管理或班主任成长规划,确定每学期的发展目标,根据规划和规划目标完成情况积累点数4点。
(2年规划及各学期发展目标各2点)
(2)学生成长
积极参与学校及上级组织的活动(包括十二项育人制度、家委会建设、升旗等德育活动),并上交材料齐全及时有效,每次计10点;
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的荣誉,校级计3点,区级计5点,市级计10点。
品牌学生、品牌家长直接认定数量达到班级总人数的30%,计10点。
每降5个百分点扣3点。
综合素质评价及成长档案管理
管理评价规范,体现学生成长,过程性材料全面,成长档案齐全(包括综合素质评价、学科素养、体育达标、健康查体、艺术素养、信息技术等),无断点,整理有效,符合档案要求,计20点。
身心健康
体质达标率达到85%;优秀17%,近视率低于40%。
基本达标计5点,优秀计10点。
每降一个百分点扣1点。
每月开展至少1次心理主题教育活动计3点。
(如:
心理讲座、心理辩论会、心理团体游戏等,但不包括心理课)。
每多开展一次,效果明显加5点。
(3)班主任成长
①每学期撰写班级管理日记每周至少1篇,不作弊、不抄袭,要求切合班级实际,每周记点数1点。
如果多写,质量高,每篇加1点,但点数每周最多3点。
②在学校层面推介一本高质量的班级管理著作,记点数20点。
③在学校网站或校报发表一篇班级管理文章,得点数3点,在区级层面(业务主管部门主办或核心期刊)发表一篇班级管理论文得点数5点,在市级及以上层面(业务主管部门主办或核心期刊)发表一篇班级管理论文得点数7点。
有等次的按照等级分别记点数,无等次的按照最高等次积累点数。
④主持学校小课题或编写班本课程,得到学校认可,得点数10点。
积极参与项目,并为课题组提供详实有效的档案材料每次得3点。
⑤编撰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得点数20点。
⑥举办一次校级的讲座(或校级的培训)得点数10点,在区级层面举办讲座(或进行培训)得点数15点,在市级层面举办讲座(或进行培训)得点数18点,在省级或以上层面举办讲座(或进行培训)得点数20点。
(主要内容限于班主任管理)
(4)满意度
结合学校每学期进行的调查问卷,满意度在95%以上记5点,满意度在90%以上记3点,90%以下不记点数。
(5)教学质量检测
①学校抽测中,根据各级部得A率排名情况,依次加30、25、20、15、10、5点。
②在区级抽测中,在全区排名前三名分别加50、30、20点。
(6)荣誉积累
综合荣誉:
(可跨学期累积,以最高荣誉为准,不重复累积)
荣获校级综合荣誉记点数5点;荣获区级综合荣誉记点数8点;荣获市级及以上综合荣誉记点数12点。
如:
优秀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十佳班主任、最美班主任等。
特殊贡献:
参与学校及以上层面重大活动,担任活动中的成员分别记3、5、10点,担任活动的组织者分别记5、10、15点。
(7)教师层级管理
通过全校人员获得的点数大排名的方式给班主任层级加点数,位次在全体排名前20%的加50点,位次在全体排名前30%的加30点,位次在全体排名第二个30%的加20点,位次在排名后20%的加5点。
3.享受待遇
合格班主任:
分为高、中、低三档,每月享受200、180、160元补贴。
优秀班主任:
分为高、中、低三档,每月享受300、280、260元补贴。
骨干班主任:
分为高、中、低三档,每月享受350、330、310元补贴。
品牌班主任:
分为高、中、低三档,每月享受400、380、360元补贴。
五、梯队管理考核办法
1.在进行层级认定时,资历和绩效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人数根据全体班主任数,以20%、30%、30%、20%的比例确定四个层级入围人数。
3.如遇资历与绩效不同步,资历低,绩效高的班主任,享受高一档次的待遇;如遇资历高但绩效低的班主任,降低到相应的等次进行评价。
4.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作为下一学年的待遇享受标准。
5.连续两次绩效考核成绩高出高一层级成绩的班主任,破格享受高一级别待遇;
6.学校对各层级实行动态管理,每年6月份组织认定,采取个人自评申报——学部审核——学校验收的方式进行,审核通过的老师将从下一学期开始兑现待遇。
7.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实行一票否决,下一学年不享受层级待遇。
(1)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并被学校追究。
(2)师德表现不良,出现校级及以上层面的投诉。
(3)有违法违纪(如从事有偿家教被主管部门追究者或利用工作时间,从事个人经营性活动者等),出现不良后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