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师招考大纲教育学心理学必考资料.docx
《福建教师招考大纲教育学心理学必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教师招考大纲教育学心理学必考资料.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教师招考大纲教育学心理学必考资料
2012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2.教师职业道德
(1)教师职业道德及其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概念:
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作用:
人民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各种人才的培养者,对于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劳动,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兴盛紧密相连。
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着整个社会教师的利益,它对促进教师完成教书育人工作,陶冶学生的情操,推动社会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师德对教师起着调节和教育作用
所谓调节作用,指教师道德具有纠正人的行为和指导实际活动能力;所谓教育作用就是教育教师正确认识和对待教师的职业,认识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利益关系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和判断力。
二、师德对学生起榜样和带动作用
榜样作用,在道德行为上,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
带动作用,包括教师所起的带头作用,纽带作用和思想政治品质的教育作用。
三、师德对社会起影响和促进作用
1、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
通过三个渠道表现出来:
通过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而影响社会道德;通过教师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而影响社会道德;通过教师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2、对物质文明的推动作用
师德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精神力量,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工具,而人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是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经过教育的劳动者是高素质的劳动者。
这样的劳动者有助于扩大再生产。
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以教育活动为中介,以自己的崇高师德为重要教育手段,通过培养“四有”新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教师道德是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的,同时它对社会经济条件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基本内容: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几个方面
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
当今的中国,正经历着全面的改革开放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轨,这一重大的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极大变化,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教师职业道德面临许多新的问题。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师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师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
依法治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其内容的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
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
二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
1,明确使命,增加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2,加强学习,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
3投身实践,教学相长
三、加强师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一)、加强理论学习
1、加强道德理论的学习。
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认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理论,吸取其精华,并在实践中发扬光大;认真学习共产主义道德理论,用先进的道德理论,武装自己,教育自己,树立正确的道德理想;认真学习一般的道德理论和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从多方面获取道德知识,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
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衡量教师道德是非、指导教师道德行为、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标准,是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它具体地向教师表明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正确回答了教师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有力保障。
要将教师的师德规范,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心信念,需要教师有一个自觉学习、接受教育的过程。
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师遵守师德规范的自觉性。
3、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
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
(二)、加强在实践中的磨练
学习理论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将理论付诸教育实践,因为教育实践不仅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是检验教师师德修养的唯一标准,是教师师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只有经过实践的反复磨练,道德认识才能日益明确和深刻,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才能日益坚定,道德情感才能日益丰富,道德理论才能日益完善,才能形成良好的师德品质,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三)、加强向优秀教师的学习。
在优秀教师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所倡导的优秀品质,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生动体现了新时代师德的特点和要求,他们从不同的侧面把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了。
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感人事迹,既能帮助我们提高师德认识,又能诱导和激发我们的师德情感。
(四)、加强内省和慎独
内省和慎独,是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内省就是自觉进行思想约束,内心时时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
孔子曾说: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教师以师德规范为准则,以品德高尚的人为榜样,时时反省自己,就能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有做坏事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
“慎独”一词源于《礼记·中庸》,书中说: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古人尚知内省和慎独,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更应该努力加强自修养,通过自我修养,强化自己的道德意识,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把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总之,教师要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经受住社会和自身的各种考验,就必须明确师德规范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修养,通过修养,增加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树立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坚定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进行道德行为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师德素质,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3)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4)《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
(三)教育学模块
1.教育学及其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
2.教育及其发展
广义上:
是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国民教育)
狭义上:
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和专业性,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有专业的师资和专门的场地,并且有一套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
教育学研究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即狭义的教育。
发展:
独立形态阶段教育著作举例
英国学者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2]出版了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1632)。
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1693),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
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爱弥尔》(1762),深刻地表达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康德论教育》(1803)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和“教育实验”的主张。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写作《林哈德和葛笃德》(1781~1787),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是第一部有科学体系的教育专著。
教育学的发展趋势21世纪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
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
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性;
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和综合;
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教育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其代表人、著作。
答: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凯洛夫《教育学》。
3.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基本要素: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教育影响)。
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一)教育者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教育者是指影响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身心等方面发展变化的人。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引导年轻一代,尤其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领路人。
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传承人类文明的精髓,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者是人类文明和知识的象征。
(二)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学习、接受教育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它既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也包括接受各种成人教育的学生。
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者的引导和教育,不断地把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中,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思想和品德得到发展和提高。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因而其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学习的效果。
(三)教育措施(教育影响)
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教育者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教育措施,教育措施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主要包括各种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等。
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教育内容是不相同的,随着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内容也会有所变化。
教育手段指教育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包括教育者教的方法,也包括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教育活动中运用的一些物质器具等,如教师教具、实验设备、教育辅助材料等。
(四)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三者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决定。
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学习者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没有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
4.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
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内容。
教育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A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人才.。
B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C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正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而变得越来越重要
(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教育与科技文化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1、文化制约着教育内容;
2、文化观念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
3、文化模式制约教育模式。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教育传递文化;教育传播文化;教育选择文化;教育创造和更新文化。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一,科学对教育的作用:
1,科学能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能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中去,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
二。
教育对科技的发展作用:
1,教育对科学知识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向科学提出科学成果在教育上应用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科学技术的成果。
5.教育与个体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A指作为复杂的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B认知发展理论;智力发展理论(三元智力,多元智力理论);道德发展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主要有遗传素质、环境和学校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遗传:
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作用:
首先,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其次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再次人的遗传素质有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最后,遗传素质又具有可塑性,遗传素质会随着外界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介入而发生变化。
2)环境:
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2)教育:
学校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场所,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答: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的发展与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和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
教育工作者应该适时的向学生提出要求,引起学生内在需求的东西,并鼓励学生采取积极的行动去努力,才能有效的促进其身心的发展。
简述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
6.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概念:
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功能:
一)导向功能
教育目的为教育对象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教育目的无论是对受教育者,还是对教育者都具有目标导向功能。
诸如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过程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都必须按照教育目的去进行。
如果教育工作偏离了教育目的,就达不到预定的教育结果。
(二)选择功能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可供学生学习的知识经验繁多复杂,需要培养的技能技巧多种多样,需要发展的智力能力方方面面。
有了教育目的,就为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了基本范围,保证了教育能够科学地对人类丰富的文化作出有价值的取舍。
同时,教育目的也为选择相应的教育途径、方法和形式提供了依据。
(三)激励功能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具有理想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激励教育行为的作用。
它不仅激励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也激励受教育者自觉地、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
在教育活动中,只有当受教育者意识到教育目的对自身未来成长的要求或意义时,才能把它作为努力方向,不断地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和提高自己
(四)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概念:
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三种争论
(一)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其代表人物有卢梭、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
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
其具体观点是:
教育目的不是根据社会需要制定的,而是根据个人发展需要制定的;一个人应为他自己受教育,而不是为社会需要受教育;教育的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个人决定社会,而不是社会决定个人;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性和本能,教育目的就是使这种本性和本能顺利地得到发展。
这种教育目的观,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有过积极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则是不全面的。
(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其代表人物有中国古代的孔子和国外的斯宾塞、涂尔干、孔德等。
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
具体观点是:
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没有社会需要就谈不上个人的教育和发展;教育除社会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教育成果只能以社会功能来衡量。
这种教育目的观十分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值得肯定的。
但完全否认教育目的对个体的依存,否认教育对象对教育目的的影响,则是不可取的。
三)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
给予个体自由地充分发展,并予以高度重视;但不是抽象的脱离社会和历史来谈人的发展,而是把个体的发展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考察,因而把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
此观点准确地揭示了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教育目的的意义,克服了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片面性。
作为教育实践活动,首先要服务的是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为一定社会培养人才。
而社会对人的需要必然要涉及到人才的发展问题。
二者共同作为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并根据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各自在教育目的确定中的具体作用,为解决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确定了的正确的途径。
(2)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
(一)德育。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德育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保证。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灵魂和指导的作用,它一方面可以从思想上和政治上保证育人的方向,使学生沿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给其他各育提供动力和能源,推动学生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
(二)智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人们常常把智育与教学混为一谈,把智育等同于教学。
实际上,智育与教学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与德育、体育、美育、劳育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各育之间是平等并列的;而教学则是学校的基本工作,是实施上述各育的基本途径,它与智育属于不同的层次。
从完成的任务方面看,智育与教学亦有所不同。
智育与其他各育一样,具有自身的任务和内容。
智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培养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
教学则不仅要完成智育任务,还要完成其它各育的任务。
即智育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智育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中具有重要作用。
智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人类精神财富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开发人的智力,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重要手段。
智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智育是全面发展的基础。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智育作为传授知识技能和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的教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着知识技能的准备和智力的支持,是实施其他各育的基础。
其他各育中的知识因素,都要靠智育去形成和发展。
同时,智育中也包含着其他各育的因素。
因此,要使年轻一代具有高尚的情操、崇高的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科学的卫生保健知识、熟练的劳动本领,必须实施智育。
智育的任务:
1.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在浩如烟海的科学知识中,选择最基本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这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培养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
使学生获得在日常智力和体力活动中常用的活动方式,如学习技能、操作技能、社会活动技能等。
3.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核心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体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体育是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中小学时期是学生一生中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他们施以体育,指导他们有计划、有组织地缎炼身体,可以促进青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体质,为其一生的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人的身心两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互相促进的。
身体是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是智力活动和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
正如毛泽东所说:
“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体育能开发学生大脑的潜力,保持充沛的精力,提高学习效率;体育能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勇敢顽强的意志,活泼愉悦的心情,遵纪守法的品德;体育能使学生形体匀称,动作协调、姿态优美,培养美的感受与情感;体育还能为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提供良好的身体条件。
体育是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需要,学生在完成硬性的具有被动感学习任务之外。
,进行的各种体育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休闲性的,具有主动感,这能起到愉悦学生性情、缓解学习紧张、丰富学生生活,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享受闲暇能力的作用。
体育的任务:
1.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发展,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2.使学生掌握身体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正确的技能技巧,养成经常锻炼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
4.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
5.为国家发现、选拔和培养体育人才。
(四)美育。
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
美育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增长人们的聪明才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要求和情趣。
美育能给人们提供区别善恶美丑的标准,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美育可使学生在未来的物质生产过程中按照美的要求创造出优质美观的产品。
美育是陶冶性情,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
美育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点,能以具体、鲜明、生动的形象感染人、陶冶人。
美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情操、性格、意志和信念,起到塑造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健全人格的作用。
美育是实施其他各育的需要,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