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探索供应链金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8296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银行探索供应链金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小银行探索供应链金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小银行探索供应链金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小银行探索供应链金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小银行探索供应链金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银行探索供应链金融.docx

《中小银行探索供应链金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银行探索供应链金融.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银行探索供应链金融.docx

中小银行探索供应链金融

中小银行探索供应链金融

近年来,国内绝大多数银行纷纷涉足供应链金融,特别是一些中小银行的决心之大、投入之大,让人有坐不住的感觉。

通过一些银行的尝试,既有收获,又有教训。

先将这些感受、体会与大家分享,以期对各中小银行推进供应链金融业务有所帮助。

一、供应链金融的历史和现状

(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历程

1、供应链金融产品——货物质押贷款业务最早出现在1905年俄国沙皇时代。

农民在丰收季节市场价格低时,将大部分谷物抵押给银行,用银行贷款投入后续的生产和生活,待市场价格回升后,再卖出谷物归还银行本金利息。

1916年,美国颁发《仓储法案》,并建立起一整套仓单质押的系统规则,带来了以农产品为代表的各类仓单的广泛签发和流通,这种仓单可向银行申请贷款。

1952年美国《统一商法典》出台,此后的存货融资更多采用存货抵押和资产支持融资两种形式。

2、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出现在20世纪的80年代。

当时,世界级企业巨头为寻求成本最小化大力开展全球性业务外包。

全球性外包活动导致的供应链整体融资成本问题,以及部分节点资金流瓶颈带来的“木桶短板”效应,实际上部分抵消了分工带来的效率优势和接包企业劳动力“成本洼地”所带来的最终成本节约。

由此,供应链核心企业开始了对财务供应链管理的价值发现过程,国际银行业也开展了相应的业务创新,供应链金融随之浮出水面,成为一项令人瞩目的金融创新。

3、我国供应链金融在20世纪90年代末起步。

当时,国际物流企业通过对银行嵌入物流功能或者向物流公司嵌入金融功能的方式开展存货融资业务,并将其视为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差异化战略的一部分,以美国最大的物流公司——UPS为代表。

自90年代末,沿海的一些银行和大型物流仓储企业合作,借鉴西方的经验积极地进行仓储金融创新。

中储在1999年就与银行合作开展了我国第一单仓储金融业务。

4、我国供应链金融仍然处于吸收客户、发展客户的成长期。

继深发展在2006年率先推出了“供应链金融”的品牌之后,四大国有银行和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已涉足于此,许多银行还获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如:

招商银行电子供应链金融业务量年均增长率在40%以上,截止2012年11月,业务量达到4500多亿元,批量开发中小企业客户13000多户;截止2012年6月,兴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余额2774.34亿元,较年初增加421.38亿元,供应链核心企业达到244户,开发上、下游客户1711家;截至2011年末,中信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直接授信客户数超过了7000家,累计融资额高达6813亿;截至2010年底,深发展围绕核心企业40多家,开发上、下游客户1400多家,授信余额达到1626亿元。

据申银万国的报告称,2011年供应链金融业务融资余额规模为5.75万亿元,2012年有望达到6.9万亿元,增速约为20%。

(二)供应链金融的未来展望

有人把21世纪的供应链管理称为“一场宁静的革命”,它改变企业规模之大、影响层面之深,绝不亚于200年前的工业革命。

当今企业的竞争已不再是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日益成为全球企业界盛行的先进管理模式。

可以预见,绝大部份中小企业都会加入各种供应链体系之中,以获得生存的机会,这同时也给银行批量开发、系统管理客户带来可能。

从国际大背景看,全球经济正在由“产品经济”向“供应链经济”转化。

在商品的价值链中,制造业的商品使用价值仅为18%,流通、物流、融资等非生产成本已占80%以上,构建现代流通、物流、融资模式,是构建现代供应链体系的关键。

可以这样讲,谁能抢占更多的供应链市场,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谁放弃供应链市场,谁就是最先的出局者。

从国内经济转型的前景看,我国企业目前拥有的应收账款已经超过5.5万亿元,而且在产能过剩和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银行将从对生产领域的支持向消费领域转移,供应链融资市场潜力、创新和提升的空间都很大。

从理论上讲,消费市场有多大,供应链市场就有多大。

有一种说法是:

中国供应链市场未来产值将超越房地产。

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就不如供应链市场大。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上看,整合供应链金融中各参与主体相关电子化信息资源,构建数据互相流转的电子化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是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

2012年已经出现了银行和电商扎堆电子商务市场,开发电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现象,并出现了“苏宁模式”和“京东模式”。

面对企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以及多变的市场环境,各家银行均在寻求传统信贷业务之外的业务蓝海。

在利率市场化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下,银行利差收益受到冲击,获取除利差之外的综合收益成为银行的必然选择。

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的集合型金融方案--供应链金融,成为获取综合收益最好的模式之一。

为此,中国银行董事长肖刚就指出,企业的供应链金融需求日益迫切,供应链金融正逐渐成为国内外商业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

供应链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服务,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商业银行的重视,国内的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纷纷将供应链金融作为转型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供应链金融的价值日益显现。

可以预见,方兴未艾的供应链金融竞争将越发激烈。

(三)发展供应链金融对中小商业银行的重要性

1、供应链金融是银行经营理念的革命,需要紧紧贴近实体经济的需求嵌入到交易环节并贯穿整个链条,有利于推动银行的业务创新和市场化改革。

2、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进行批量开发,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业务的客户开发成本,进而促进银行营销模式的变革。

3、借助整体链条的授信模式和风险控制手段的创新,银行不光从单一企业了解市场,变把握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风险控制,可有效降低信贷风险。

4、通过面向供应链系统成员的一揽子授信,核心企业及其供应链上企业均可被“锁定”在银行。

5、供应链金融能够降低银行资本消耗,实现信贷结构的调整,促进中间业务收入和存款的增长,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一)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供应链金融是从整个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提供综合的财务金融服务,把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定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创新解决方案。

(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优势

1、供应链中交易信息可以弥补中小企业信息不充分、信息采集成本高的问题,银行可以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经营状况、资信状况、盈利能力等作出基本判断。

2、核心企业会对供应链成员进行筛选,获得供应链成员资格的往往是通过经营、财务和选用层面评估的优胜者,基于此,供应链成员企业平均信用风险相对低于中小企业整体信用风险。

3、供应链融资中每笔交易都有对应的物流和资金流,可以利用其作为资产支持手段,并通过资金流、物流的控制使得风险监控直接渗透到企业经营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授信对主体风险隔离。

4、核心企业对供应链成员有比较严格的管理,有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不仅需要成员企业付出一定的成本,而且是其发展壮大的主要支持力量,所以会极力维护这种关系,因而减少了成员企业的违约风险。

(三)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难题

从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由于资金封闭运行,物流相对固化,出现风险的概率相对于传统授信业务更小。

但是,在风险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难点:

1、因放大核心企业信用而潜藏着系统性风险的隐患。

供应链融资的基本思想,就是在供应链中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由它来保证整个供应链资金供应的安全稳定。

在融资工具向上下游延伸过程中,一旦核心企业信用出现风险,这种风险也必然会随着交易链条扩散到系统中的上下游企业,进而影响供应链金融的安全性。

在实际操作中,国内的银行通常会将核心企业的信用放大10%-20%,用以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更大的授信支持来开发业务。

如果这家大企业用10家银行,每家银行都进行类似授信支持的话,无形间这个核心企业的信用被扩大了100%-200%,信用风险成倍增长。

2、因供应链的稳定性、紧密性不足可能导致银行难以有效嫁接信用。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关键在于链条的稳定性。

目前,除了汽车、钢铁、能源、电信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外,大部分大企业对供应链管理重视不够,没有充分的动力与银行合作,并参与一揽子的成员融资解决方案,而且对成员企业约束不够,此外成员企业对核心企业的归属感不强,导致基于声誉效应和违约成本构造的供应链金融管理起来比较困难。

3、贸易背景真实性管理有难度。

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中,银行对风险的评估不再只是对借款主体的评估,更多是对交易进行评估,因此,交易合同的真实性至关重要,是供应链健康运行的关键所在。

银行作为一个金融机构难以了解各行业的情况,对相关环节的业务特征和风险点等无法深入了解,只能单纯凭借财务数据进行判断。

由于信息化程度不高,银行难以对海量的贸易单据进行审查和真实性评判。

目前,许多行业的业务流程并不完全透明,方案设计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风险方案机制难以标准化,这是银行推广供应链金融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

4、供应链金融的操作风险较大。

尽管供应链金融可以屏蔽、消化部分信用风险,但可能导致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之间的转换。

如果银行仍然按照传统模式来防范操作风险,很可能无法适应新的信用捆绑格局。

供应链金融业务自成系统,专业化程度较高,从业务准入评级到审批、贷后管理都有别于传统业务,此外供应链金融不仅要对核心企业及其供应链的运行有总体把握,还要熟悉行业特征、竞争模式、风险表现。

而在实际工作中,银行内部管理大都沿用传统业务模式,存在于各环节的操作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业务发展。

比如,运输和仓储的规范缺乏标准,流通中的货权和质权难于得到保证,于是银行很难通过对流程进行控制,使得风险管理得以无缝连接。

5、供应链金融的技术支持相对薄弱。

目前国内金融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相对滞后,使得供应链金融中信息技术的含量偏低。

在许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中,目前在单证、文件传递、出账、赎货、应收账款确认等环节很大程度上需要人工确认,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的操作风险。

(四)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

1、现金流控制与管理。

现金流控制的实质是保证“封闭性”运行。

银行主要通过对流程模式、产品运用、商务条款约束等要素的设定,全面管理资金的出发点、流量、流向和循环周期,从而实现信贷资金投入后能够增值回流。

现金流控制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核心技术,控制住现金流,也就控制了还款来源,控制了最终风险。

2、结构性授信安排。

以真实贸易为背景,银行采取授信资金注入的节点选择和注入量控制,对申请人及其供应链条上主要参与者进行组团授信,并提供不同的产品组合和差异化服务,来保证交易成功,以贸易“自偿性”来化解风险。

(五)主要供应链金融产品的风险考察要点

1、预付账款类融资是指以卖方与买方签订真实贸易合同产生的预付款为基础,为买方提供的、并以合同项下商品及其产生的收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融资。

此类业务考察的重点是上游供货商的资信和实力、在途风险、上游的责任承担条款、入库和交接环节的无缝性等因素。

2、存货类融资是指信贷人以其存货为抵押或者质押,并以该存货及其产生的收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融资。

此类业务考察的重点是货物的权属、货物品质的鉴定、货物变现的能力、货物的价格波动特征、货物监管的可操作性等因素。

3、应收账款类融资是指以卖方与买方签订真实贸易合同产生的应收账款为基础,为卖方提供的,并以合同项下的应收账款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融资。

此类业务考察的重点是应收账款存在性和合法性的确认依据、应收账款回收期的预测(包括例外情况)、交易对手的资信和实力、应收账款回流的封闭手段等因素。

三、几家领先银行的业务介绍

(一)中信银行供应链金融体系已建立起了三大平台、四大增值链以及五大行业网络的架构。

三大平台包括物流融资平台、同业合作平台和政府支持平台,四大增值链包括应收账款增值链、预付账款增值链、物流服务增值链和电子服务增值链,五大特色金融网络业务是指汽车、钢铁、家电、石化、电信等。

其中,中信银行与国内一汽、北汽等30余家汽车厂家联手打造的“汽车金融网络”、与日钢、莱钢等国内20余家钢厂联手打造的“钢铁金融网络”在供应链金融领域风生水起,令同业刮目相看。

(二)平安银行推出的供应链金融2.0涵盖了预付线上融资、存货线上融资、线上反向保理、电子仓单质押线上融资、核心企业协同、增值信息服务、公司金卫士等7大产品与服务。

企业通过登陆平安银行企业网银——“线上供应链金融”通道,即可在线完成合同签约、融资申请、质押物在线入库、存货管理、打款赎货等主要业务流程。

实现供应链金融信息流在经销商、核心厂商、物流公司、银行间的全流程控制。

同时,客户可通过网银、手机和邮箱等多种渠道实时获取业务信息。

供应链金融2.0还实现了该行全流程供应链融资业务完整向网络平台迁移,并根据不同的“1+N”链条灵活应用产品组合。

“1+N”的内涵丰富,通过应用该产品,可以实现1家企业有效管理N家分公司;1款产品,可以提供N种创新方案,如账户信息管理、收付款管理、流动性管理和投融资管理等;1款产品,拥有N种优势,能够洞悉企业发展潜能,激发企业全新思路,满足各方不同需求;1个方案,可以实现N项功能,如账户信息查询功能、资金快速收付功能、流动性管理功能、资金升值功能等。

“财富1+N”+“贸易融资”嵌套融合,为供应链企业提供贸易融资、支付结算、公司理财、现金管理一体化的交易银行服务。

该行推出的供应链现金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供应链链条企业的资金效率,同时可以助力企业融资。

例如在“票据池”中,可以归集集团下面各个公司的票据,然后根据各自的规模,开出一张大额的承兑汇票,帮助企业获得周转资金。

该行通过现金管理系统打通了内部核心系统、信贷系统和电子票据等众多系统,同时能够支持大型核心企业的“现金管理+供应链融资+供应链管理”整合服务的个性化需求。

截至2012年11月末,有150多家大企业采用了平安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340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获得供应链融资,这些大企业包括宝钢、一汽、宝马、华为等。

据宝马汽车相关人士透露:

与平安银行合作的线上系统已能支持60多家经销商,交易2万多笔,金额达到130多亿元。

(三)招商银行作为“电子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倡导者,不断围绕客户供应链结算和融资需求,推出电子化的创新产品和服务。

打造的U-BANK金融服务平台已成功运行十余年,是国内最早的网络金融服务平台;2002年在国内首创网上国内信用证,并成功在海尔供应链等商贸领域探索出成功的应用模式;2005年在国内最早推出电子票据这一新型结算及融资工具,在汽车、钢铁、医药、家电等行业得到了深入的应用;2009年,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首批上线行,并成功竞得上线后的首笔业务;同年创新推出网上国内保理系统并成功展开应用,解决赊销贸易中应收账款的融资问题。

  (四)中国银行推出包括融易达、融信达、通易达、融货达等在内的一系列供应链融资产品。

比如融易达产品,在核心企业赊销采购环节,买方企业可以利用自身闲置的授信额度扩大购买能力,通过帮助卖方获得融资来维护自身供应链的稳定,以获得更多的优质上游产品。

对于卖方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买方的授信额度,在自身授信资源紧张情况下,更便捷地获得银行融资。

(五)华夏银行推出的供应链品牌"融资共赢链",从不同角度满足不同业务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

“未来货权融资链”可以帮助企业在没有现实货物情况下实现融资;“货权质押融资链”和“货物质押融资链”则可以帮助企业盘活库存;“全球保付融资链”可以帮助企业提升信用等级,获取商业机会;“国际票证融资链”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便利境内外采购;“应收账款融资链”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赊销过程中产生的应收账款问题。

(六)两个营销案例

1、兴业银行围绕河北钢铁集团开发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案例。

由原唐钢集团和邯钢集团联合组建而成的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钢集团”)2011年粗钢产量4436万吨,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二,跻身世界500强企业。

该集团以钢铁为主业,横跨钢铁、资源、制造、金融、物流五大板块,拥有唐钢、邯钢等16个子、分公司。

以河钢集团为核心,其上下游大量的中小企业企业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供应链条。

对于下游经销商,河钢集团采取“先款后货”的结算付款方式,即下游经销商须在月底把下月的购货资金打到河钢集团账户上,河钢集团收到货款后才下单定产。

这种结算付款方式,对下游经销商或钢铁加工、贸易企业产生较大的资金压力,资金链往往绷得很紧。

因此,一旦企业想扩大规模,常常会面临资金短缺问题。

在过去,企业一般是向银行寻求贷款支持,申请传统流动资金贷款用于支付预付款。

但这种贷款限制较多,往往需要企业提供足额抵质押或担保,但对于供应链中的这些中小企业而言,又往往难以办到。

因此,更多的企业,往往由于融资难不得不放弃扩大经营规模。

2009年底,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开始接触河钢集团,并围绕其所带动的产业链条,量身定制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这一金融服务方案,正是基于对河钢集团与下游经销商之间的交易历史、结算方式和交货方式等交易要素的分析,给予河钢集团及上下游客户授信支持,并通过保兑仓、厂仓银、国内买方信贷、国内订单融资、汽车经销商预付款融资、国内信用证十几项标准化的预付类融资业务品种,解决供应链条中相关企业的融资难题。

兴业银行为河钢集团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的供应链预付款融资服务,即在下游经销商向河钢集团采购订货的环节,其提供保兑仓、厂仓银等供应链预付款融资,并将资金直接支付给河钢集团,河钢集团根据银行指令发货至指定地点和收货人,如需对货物进行监管,监管方也根据银行指令对货物进行监管。

在预付融资模式下,兴业银行在供应链的链条上借助核心企业的资信实力和对交易要素的控制为下游企业提供融资,将融资款项直接支付给上游核心企业。

对于下游经销商而言,兴业银行为其提供融资便利,解决资金困难,扩大销售规模,同时,在一些商品交易中,预付货款可在对核心企业的采购中享有优惠价格,进而降低经销商采购成本。

兴业银行目前给予河钢集团贸易融资专项额度为100亿元,其中预付类额度达到90亿元,共支持河钢集团上下游企业100余户,累计贷款金额达150亿元。

2、深发展围绕东盛汽贸集团开发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案例。

东盛汽贸集团是一家1998年成立的汽车销售企业,2005年首次得到深发展给予5000万元的贸易融资额度,之后开启了腾飞之路。

但随着去年下半年以来汽车销售市场增势减缓和持续加息、控制银根,东盛汽贸开始感受到了日渐加剧的资金与成本压力。

深发展随即为东盛汽贸设计了“贸易融资+现金管理”解决方案:

一方面,给予集团总授信,允许对下属4S店转授信,而不对单一门店授信;另一方面,集团及下属转授信4S店成为深发展现金管理客户,后者授权集团做资金归集与划拨;另外,深发展还联合银联、通联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免费在东盛集团各4S店装设POS机,并将其关联账户设为该公司在深发展的结算账户。

这样,深发展根据东盛汽贸整个集团的销售计划、经营周期合理设定总授信额度,保障集团供应链生意的持续运转;同时,由于归集了下属门店营业日终资金,会集了整个集团的零散资金、增加财务透明度。

更重要的是,该集团将可以根据贸易融资出账额动态调整集团现金池、票据池,实现“贸易融资池”+“现金池”+“票据池”与购销经营的动态协同,同时可将多余资金实时划转进行公司理财,提高资金收益。

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建议

(一)从重建和完善企业文化的角度认真思考,为推广供应链金融业务做好思想准备。

供应链金融不仅是银行的金融服务创新,而且是银行经营理念的革命。

各家银行在探索和推广过程中,都出现过一些困难,甚至经历过痛苦的自我否定、自我再造过程。

绝大多数银行都在探索供应链金融,但目前成功的并不多。

现在取得了一些成果的银行,无不是对体制、机制动了大手术的。

究其原因,还是文化理念的冲突问题。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勇敢地审视,进行自我变革,自我调整、自我完善。

(二)确立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战略地位,集全行之力来推动。

今天,面对各家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的火热局面,我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迎难而上,把供应链金融业务作为全行的营销重点和重要抓手,兴起学习研究之风,确立分步骤实施的方略,积极而稳健推进供应链业务。

对我行来讲,供应链贸易融资是一个新兴业务,需要不断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

目前,可以根据自身强项为客户提供自身风险操控能力较强的融资服务,在积累了一定的行业市场知识和企业信息后,再逐步延伸服务范围。

(三)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的贸易金融业务团队。

供应链金融业务是一个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无论是产品设计、市场营销、贷后管理、后台支持,都需要相应的专业人才。

一方面要重视人才引进,特别是引进一批急需的领军人才,帮助我行尽快完成制度、流程、产品设计和系统建设,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客户经理、货押管理、审批后台人员培训,培养面向基层的专业执行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