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备课资料.docx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备课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备课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备课资料
人教版必修3《第2课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备课资料
九江市一中周明学
时间:
2012、8、22
课程标准: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战国后期,儒学再次成为显学,其在秦汉时期的命运如何?
本课介绍儒学在秦朝受打压,在汉初受冷落,在西汉中期的神学化(内容上)、官方化(地位上)和制度化(维护手段上)。
秦统一以后,以法家思想立国,政治上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思想上实行思想禁锢和一元化,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思想自由和多元化。
指导思想是一元化好还是多元化好?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闫志民教授认为,指导思想一元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个社会的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只能有一个。
实行指导思想多元化,只能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荡、民族分裂甚至国家解体。
在这方面,苏东剧变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秦朝的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
但儒家学派进行过斗争,如双方围绕着是否实行分封制而展开过争论。
在李斯、秦始皇的推动下,演变为“焚书”“坑儒”的剧变。
秦以法家思想立国速亡,法家声名遂坏。
西汉初吸取秦亡的教训,采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变残暴统治为无为而治——休养生息,使汉初的经济得以恢复,社会得以稳定,但也导致诸侯国势力的膨胀,威胁到西汉统治,导致了七国之乱。
所以,汉武帝一变汉初“无为而治”,推行积极有为,接受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遂成为正统思想。
所以,秦汉作为中国古代整个大一统帝国的初期,选择何种思想作为统治思想,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先后选择了法家、道家和董仲舒的新儒家,历三次选择,儒学终成统治思想,之后历两千余年而无大变。
一、秦朝以法家思想立国:
1、背景:
(1)商鞅变法使国力强盛,法家思想深入人心
战国各国变法大部分是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
商鞅变法后,秦国从西方小国、弱国逐渐成为大国、强国,为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所以法家思想在秦国深入人心,贯彻最深入,秦统一后自然以法家为立国思想,法家思想得以全面付诸实践。
犹如中共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取得全国政权,自然以马、毛为立国之本了。
(2)秦王武力统一全国,希望政治变革
秦始皇武力统一全国,认为开创了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不求守成,追求变革与创新,如以中央集权代替地方分权,以专制君主制代替贵族君主制,以思想专制代替思想自由,法家思想则适应了其政治变革的需要。
一种思想能否成为统治思想,关键是它能否满足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2、表现:
法家主张政治上专制,思想文化上也专制。
(1)建立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度);
(2)严禁私学,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制度;
以法为教:
学习的内容是朝廷的法令。
以吏为师:
政府官吏承担教育行政官员和教师职责。
教育只能由官府举办学校要以吏为师以法令为教材,这是一种愚民政策和文化专制主义。
(3)“焚书”“坑儒”
这是一种文化专制主义。
鲁壁藏书:
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皇帝刘启将他的儿子刘馀从淮南迁到曲阜,封为鲁王,史称恭王。
鲁恭王好治宫室,传说在扩建王宫拆除孔子故宅时,从墙里面发现了《尚书》、《礼》、《论语》、《孝经》等书,一共几十篇。
这些经典是用蝌蚪文(篆文是由蝌蚪文简化发展而来,大多相近、或相似。
主要区别在于:
篆文是用毛笔书写,蝌蚪文是用木枝书写)写成的,不同于当时经师们所保存的用隶书书写的经典,到汉代已经无人识得,人们就把它们称为“孔壁古文”或者“古文经书”。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十六篇。
历代的古文经学家认为这是可信的,直到清代的今文经学家魏源、龚自珍、康有为才怀疑是伪造的,但也拿不出确凿的证据。
“孔壁古文”是什么时候进入孔壁的呢?
据说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孔子九代孙孔鲋认为“秦非吾友,……吾将藏之,以待其求”,就将这些经典偷藏在孔子故宅墙壁内,自己就到嵩山隐居去了。
孔鲋到死也没有把它们取出,但“竹简不随秦火冷”,这些经典终于保存下来。
为了纪念孔鲋藏书,金代就在孔庙的孔子故宅内修建了殿堂。
因传说拆墙取书时天上有金石丝竹之声,故取名为“金丝堂”。
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苏州知府况钟凯曾捐款重建。
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重修孔庙时将近四堂迁往孔庙西路,在原址建起了诗礼堂。
后来在诗礼堂后又建了“鲁壁”,纪念孔鲋藏书。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经学研究中的两个派别。
所谓“今文”和“古文”,最初只是指两种字体。
“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
传授经典的学者,所持底本是用战国时古字写的即为“古文家”,用隶书写的便是“今文家”。
今古文经学之争是西汉后期儒学内部的一个斗争。
古文学派认为,今文学派所尊奉的五经,经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摧残已残缺不全,只有自汉初以来陆续发现的秦以前用古文书写的经书,才更加可信。
今文学派认为,古文经都不是孔子所传,后来更认为全都是古文学派伪造的,绝不可信。
以董仲舒位代表的今文经学在西汉中后期已成为官学,古文经学则属于私学。
到东汉中期,古文经学压倒了今文经学。
今、古文经学的斗争持续了二百余年,直到东汉末,兼通古、今文经学的经学大师郑玄遍注群经,才结束了这场学术思想斗争。
古文经:
战国时遗留下来的儒家经典,包括鲁壁藏书,都是用以前的文字(如蝌蚪文、小篆)写成的,这些经书到汉代已经无人识得,被称为古文经。
今文经:
西汉自惠帝起,开始重视儒家经典,派人四处访求老儒,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将老儒背诵的经典本文和解释记录下来,一一写成书,如“书”出自于伏生,“礼”出自于高堂生,“春秋公羊传”出于公羊氏和胡毋生。
因为这些经典都是用当时流行的文字——隶书写下来的,故称为今文经。
今文经与古文经之争,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古文经主张不变,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今文经主张变革,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典,都是西汉末年刘歆伪造的,因此都是“伪经”。
而刘歆制造伪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王莽篡夺西汉的政权、建立国号为“新”的朝代,所以古文经学是新莽一朝之学,只能称之“新学”。
为政治变革寻找儒家经典依据。
3、影响:
(1)思想上,百家争鸣局面结束,儒家学派受到沉重打击,如“焚书”“坑儒”。
(2)政治上,导致暴政、速亡(二世而亡)。
唐诗人章碣《题焚书坑》: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诗一开始就接触主题。
首句用略带夸张的语言揭示矛盾:
竹帛化为灰烟消失了,秦始皇的帝业也就跟着灭亡了,好像当初在焚书坑里焚烧的就是他的嬴氏天下。
这一句夹叙夹议,明叙暗议,有实有虚。
“竹帛烟销”是实写,有形象可见。
“竹帛”是古代写书的材料,这里指书。
“帝业虚”是虚写。
这种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极富韵致。
次句就“帝业虚”之意深进一层,说是虽然有关河的险固,也保卫不住秦始皇在都城中的宫殿。
“关河”主要指函谷关与黄河,当然也包括其他关隘、河流,如散关、萧关、泾河、渭河、崤山、华山等。
说“关河”,便概括一切可以倚恃的地理险阻。
秦都咸阳四周虽有这许多关山河川包围着,但仍然锁守不住。
诗以“关河空锁祖龙居”一句总括了整个秦末动乱以至秦朝灭亡的史实,言简意深;并且以形象示现,把“帝业虚”这个抽象的概念写得有情有景,带述带评,很有回味。
“祖龙”指秦始皇。
这里不用“始皇”而用“祖龙”,决非单纯追求用典,而是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项传说:
始皇三十六年,有神人对秦使者说:
“今年祖龙死。
”使者回报始皇,始皇听了,好久不讲话,过后自作解释说:
“祖龙者,人之先也。
”秦始皇一心要做子孙万代诸“龙”之祖。
而此时江山易主,“祖龙”一词正话反用,又添新意成了对秦始皇的绝妙讽刺,而且曲折有文采,合乎诗歌用语韵味。
第三句点题,进一步用历史事实对“焚书”一事做出评判。
秦始皇和李斯等人把“书”看成是祸乱的根源,以为焚了书就可以消灾弭祸,从此天下太平。
结果适得其反,嬴秦王朝很快陷入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境地。
“未冷”云云是夸张的言辞,旨在突出焚书行为的乖谬,实际上从焚书到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首举义旗,前后相隔整整四年时间。
末句抒发议论、感慨。
山东之乱持续了一个时期,秦王朝最后亡于刘邦和项羽之手。
这两人一个曾长期在市井中厮混,一个出身行伍,都不是读书人。
可见“书”未必就是祸乱的根源,“焚书”也未必就是巩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过秦论》)的有效措施。
说“刘项原来不读书”,而能灭亡“焚书”之秦,全句纯然是揶揄调侃的口吻,包含着极为辛辣的讽刺意味。
从“竹帛”写起,又以“书”作结,首尾相接如环,显得圆转自然。
二、西汉初期实行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史称“黄老之术”):
1、背景:
(1)经济上,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政治上,
①吸取秦速亡教训(法家声名已坏);
②汉初统治集团成员多为楚人。
秦亡楚,楚人又灭秦立汉。
但汉初政治上是“汉承秦制”,思想文化却非承秦制,从文化意义上说,汉政权的建立则是楚文化的胜利。
统一而成熟的汉文化至西汉社会达到全盛的汉武帝时代才最终形成。
统治集团的主要成员多为楚人,刘邦本人亦出身楚地,习楚文化、善为楚歌。
统治集团特别是最高首领的好尚对当时文化的发展起了必然的导向作用。
统治集团好尚,宫廷倡导刘家王朝“文尚楚风”。
楚文化如春水滋润大地,以极其强大的渗透力影响了长安周边风俗以及汉初文化。
道家、楚辞皆为楚文化。
2、表现——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1)减轻田租:
在秦王朝,沉重的赋税:
如田租高达产量的三分之二。
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文帝在位时,曾免除田租十二年,景帝时把田租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
(2)释放奴婢:
释放因饥饿卖身为奴(男子)婢(女子)的人为庶人。
庶人:
泛指无官爵的平民。
平民泛指普通老百姓,自由人。
(3)复员士兵:
复员:
军人因服役期满或战争结束而解除军职。
士兵复员生产,农民数量增多;授予田宅,免除他们若干年徭役(劳动时间有保证)和一定的赋税(劳动产品有保证)。
(4)抑制商人:
必修2页18。
汉高祖规定商人不准做官,禁穿丝织品,禁带兵器、骑马,严禁商人购置土地,并向商人征收重税。
但汉文帝、汉景帝则采取重商政策。
如文帝“弛山泽之禁”,即开放原来归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从而促进了农副业生产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文帝十二年又废除了过关用传制度(汉代在军事重镇或边地要塞,都设关卡以控制人口流动,检查行旅往来。
出入关隘时,要持有“传”,即通过关卡的符信凭证,方可放行。
文帝十二年,即前168年,三月,文帝取消出入关的“传”,从而有利用于商品的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促进商品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交往。
汉景帝恢复与匈奴等周边民族互市,发展边境贸易。
在“异物内流,利不外泄”的原则下,取得了巨大的贸易顺差。
(5)实行和亲:
秦汉时期对中原王朝威胁最大的少数民族是北方的匈奴。
匈奴,又称胡,是我国古代草原上的一个游牧民族。
从秦汉之际(前209年)到南北朝时期(5世纪),它先后在蒙古高原和中原地区活动了大约800年,对北方大草原的开发具有首创之功。
5世纪后期,融合于汉族,或后起的北方少数民族,或者西迁,称号逐渐消失。
当时匈奴国控制了中国北部、东北部、西北部广大地区,面积比西汉大。
和亲,即结亲和好,具有一定政治目的的联姻。
不是一般的民间通婚,目的在于避战言和,保持和平、友好关系。
从汉至清,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和亲51起。
历代未用和亲的汉族政权是宋、明两代,最多的汉、唐。
秦始皇曾派将出兵“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公元前200年冬,汉高祖刘邦亲率32万大军,出征匈奴,结果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史称“白登之围”。
汉高祖对匈奴采用和亲政策,嫁宗室女与匈奴首领,并且每年送给匈奴大批棉絮、丝绸、粮食、酒等,自此,汉与匈奴约定结为兄弟,各自以长城为界,两国的关系得到暂时的缓和。
以上休养生息政策的思路:
尽量增加农业劳动力,减轻田租可吸引农业劳动力,释放奴婢、复员士兵、抑制商人、实行和亲增加农业劳动力。
最终的目的是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巩固统治。
3、故事:
萧规曹随
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音cān)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
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萧何是汉代第一位相国,曹参是第二位相国。
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
他死后,百姓们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说:
“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
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
”史称“萧规曹随”。
“曹参饮酒治国”的故事:
曹参和刘邦、萧何都是同乡,并且都是老相识。
他们的亲密友谊始于秦朝。
那时候曹参是沛县的狱掾,萧何则是主吏。
从刘邦开始起事时起,曹参就铁了心跟随他做事。
在汉朝开国诸将之中,曹参的军功也相当了得。
自从他跟随高祖刘邦起兵以来,走南闯北,戎马倥偬,枪林弹雨,出生入死,重要的战役都可以看见他的身影,立下了“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的赫赫战功,为西汉政权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曹参担任丞相后,每日喝酒不问政事,大臣们到他那里请示政务,也被他拉去饮酒,大醉方归!
惠帝不安,宣曹参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曹参答到:
“请问陛下,你与先帝比谁英明?
”惠帝回答:
“我当然不如先帝。
”曹参又问:
“我与萧臣相比较,你看谁英明?
”惠帝说“你似乎不如萧相国。
”曹参说“是呀!
你不如先帝,我不如萧相国,先帝和相国制定的法令规章,我们只要继续推行,不是很好吗?
”惠帝这才明白曹参整日饮酒的用意,对他的做法也很赞赏!
所以,曹参不是不能干的人,而是对汉初形势的深刻把握。
4、影响:
(1)经济得以恢复和繁荣,社会安定,国力日盛
(2)潜伏三大社会危机
一是王国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西汉初期实行“一国两制”——郡国并行制,郡县制、封国制(同姓为王,异姓功臣为侯)。
一部分中央集权,一部分地方分权。
汉的分封制被封的只有王、侯两级,西周的分封制所封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等。
受封的诸王权力很大,拥有大量地盘,有官吏任免权、军权、铸币权、还征收赋税,地方势力的强大,严重威胁着中央的统治。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受封的诸侯王的势力也越来越大,终于酿成“七国之乱”。
二是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
汉初虽有萧何等“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的记载,但总体而言,文帝之前“未有兼并之害”。
到了文帝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两极分化,农民出现“卖田宅、鬻子孙”的悲惨景象,及至武帝时期就出现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严重情况,土地兼并成为终西汉之世无法解决的严重社会问题。
秦汉时期三次土地兼并高潮:
汉武帝时代第一次土地兼并高潮;汉成帝、哀帝时期第二次土地兼并高潮;汉光武帝时期第三次土地兼并高潮。
当时土地兼并剧烈的原因:
减轻田租使农业经营成为获利产业。
田租不断减轻,十五税一,三十税一,追求规模经营以享轻税之利。
在农业轻税制度下,则是土地多者多得益,土地少者少得益,无土地者不得益。
东汉末年荀悦在《汉纪》中曾独具只眼地指出,“文帝不正其本而务除租税,适足以资豪强耳”。
于是扩大土地经营规模,追求减免田租之利成为风气。
农业人口增多加剧人多地少。
释放奴婢、复员士兵、抑制商人、实行和亲增加农业劳动力。
商业资本投向土地。
汉初实行重农抑商、垄断经营,迫使一部分资本投向土地。
当时土地兼并剧烈的影响:
引发了社会各种矛盾的尖锐化,广大农民沦为流民和奴隶,不断起义。
三是匈奴威胁(民族矛盾)
“和亲”政策一直使西汉统治者蒙受很大的耻辱,同时也不能遏制匈奴的袭扰活动,匈奴仍然时常南下抢掠,汉朝的边患依旧相当严重。
三、西汉中期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正统思想”解释:
正统思想是受孔子“正名”观念的影响而产生的概念。
正名,指对一个事物,采用正当合理的名称。
“正名”一词源出于儒家经典《论语》之中。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意思就是说,要做成一件事情,必须先有一个正当合理的名义和理由,这样事情才能讲得通,才有办法产生正面的号召,进而把事情做好。
反之,如果名义不正当,就无法自圆其说,只能强词夺理,事情都讲不通了,当然也就办不成了。
原意是在劝告所有的人,做事情前要想清楚,要做符合礼法道义的事情,不要做背逆礼法的事情。
古今学者对“正统”观念的形成时间至今存有争议。
宋代的欧阳修称,它发源于《春秋》一书。
顾炎武则认为,它始于《汉晋春秋》,时间晚到了魏晋。
而王船山则以为,它始于战国时期邹衍的“五德”说。
近代以来,有学者撰文提出“正统”观念形成于秦汉时期。
正统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史家解释政权合法性和政权更替合理性的重要理论。
一般包括民族正统、政治正统、文化正统等三种内涵。
如民族正统,华是正统,夷是僭窃(越分窃取),是非正统;
政治正统,中原王朝、全国政权是正统,偏安是僭窃,是非正统;
文化正统,儒学是正统,其余是非正统。
又如《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
所以正统思想大致可理解为“合法、合理、正当的思想”或者“统治思想”;非正统思想就是“非法思想”“不合理思想”“不正当思想”“异端”(异端,指不属于正统思想的思想派别)。
当儒家成为正统之后,就把其他学说贬为异端。
在儒家被打倒之后,马克思主义被树立为“正统”,西方两千多年来的许多思想家都成了“异端”。
有人认为,只要有“正统”和“异端”的划分,就不要提思想独立,言论自由。
正统政权,就是合法合理正当性的政权;不符合正统的,就是“伪政权”。
儒家思想最终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与汉武帝改变统治方式有关,与董仲舒改造儒学、儒学与时俱进有关。
1、背景:
(1)政治上,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从“无为而治”到“积极有为”
西汉初期六七十年的时间里,推行“黄老之术”,实行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统治政策,产生了积极效果,也带来一些问题——三大危机、三大矛盾的激化,可谓内忧外患,已经严重威胁到西汉政权的稳定。
汉武帝是西汉第七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秦皇汉武”并称。
16岁登基,在位54年,使汉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公元前后数百年间,古代世界并存两个“超级大国”——汉帝国(包括西汉与东汉)与罗马帝国。
面对统治危机,是“萧规曹随”还是改弦易辙?
汉武帝做了自己的回答。
汉武帝的地位相当于邓小平,一改传统做法,开创一个新时代。
目的:
加强君权和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和统治
措施:
必修1:
汉武帝对王国的打压,颁布“推恩令”(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归郡统辖),颁布“附益之法”(不许诸侯王招待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
收回治权,王国的税收不归朝廷,由诸侯王享用)。
汉武帝起用平民、儒生为相;形成内朝决策机构。
汉武帝确立察举制(举孝、廉)。
必修2:
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及加重征税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
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补充:
军事上组织三次反击匈奴。
以上措施皆是积极作为,非无为而治。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不符合汉武帝巩固统治的需要,汉武帝需要选择一个新的指导思想。
犹如毛泽东思想之后的邓小平理论。
武帝初期,黄老之学最有力的支持者是窦太后。
窦太后是文帝的皇后,景帝的母亲,武帝的祖母。
建元六年窦太后去世,武帝的权威得到了确定,推行新政已经无人能够阻挡。
窦太后不死,汉武帝难有作为;毛泽东不亡,邓小平岂能改革开放?
《史记·儒林列传》记载:
“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
”刑名:
战国时以申不害为代表的学派。
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
后人称为“刑名之学”,亦省作“刑名”。
(2)思想上,董仲舒发展儒家学说——从先秦儒学到糅合诸子之学的“新儒学”
董仲舒简介:
北师大哲学系周桂钿教授曾指出:
中国历史上有三位特大思想家:
孔子、董仲舒、朱熹。
“儒学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经过两次重大的改造,西汉的董仲舒和南宋朱熹是两次儒学改造的关键人物。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董仲舒是儒学大师,朱熹是理学大师,这三大体系是儒学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广川(今河北枣强)人。
广川,东南两面,邻近齐鲁,北靠燕代,西界三晋。
自古齐鲁多儒生,燕代出方士,三晋产法家,仲舒自幼便在多种文化熏陶中成长,与其将来形成多内涵的思想体系不无关系。
早年用功读书,以研读《公羊春秋》出名,为今文经大师。
景帝时曾任公羊博士(讲授《公羊春秋》,董仲舒的弟子很多)。
汉武帝时进行“策问”(汉武帝选拔官员的方式之一),最后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
其后,任江都易王刘非的相(10年)和胶西王刘端的相(4年)。
晚年辞职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
有人认为,董仲舒始终未被汉武帝重用(只做了地方上王国的相,没有在中央政府任职),说明汉武帝并未真正“独尊儒术”。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和建议主要体现在《天人三策》《春秋繁露》中(但南宋著名学者程大昌《演繁露》与近代仍有一派学者认为《春秋繁露》是伪书)。
汉武帝策问三次,董仲舒对策三次。
针对汉武帝的征问,董仲舒连上三篇策论作答,因首篇专谈“天人关系”,故史称“天人三策”。
《天人三策》被班固全文收录在《汉书·董仲舒传》中。
董仲舒另外著有《春秋繁露》一书。
董仲舒一生以《春秋》(《春秋》是儒家五经之一,是孔子据鲁国史书《鲁春秋》修订的)为主业。
《春秋繁露》是对《春秋》大义的引申和发挥。
繁,多;露,润,其意是为《春秋》作义,润益处多。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
有人把董仲舒的新儒学,称之为“董学”。
思想来源:
①儒家思想:
主张德治、三纲五常。
②道家思想:
探求万物本源,认为“道”是万物的缔造者、母体、主宰。
③法家思想:
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文化专制。
④阴阳五行家思想:
认为德,天之阳;刑,天之阴。
阳德居主,阴刑居次。
把五行与五常对应,认为物有五行,人有五常。
木火土金水对应“仁、智、信、义、礼”。
思想主张:
①针对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董仲舒一生以《春秋》为主业。
所以董仲舒的学说有一个特点,就是必从“天意”和《春秋》那里找依据。
他说: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认为“大一统”是《春秋》的根本含义(即“大义”)。
“大一统”,以一统为大、为尊、为尚。
董仲舒认为,大一统,不仅政治上要统一,而且思想上必须统一。
大一统的根本特征是思想的统一。
目的:
实现政治、思想的统一
手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是董仲舒的原话。
董仲舒的原话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六艺即孔子整理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庄子始称之为“六经”。
其意:
凡是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各家学说,都要从博士官学中排除出去。
对“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班固《汉书·武帝纪·赞》将它概括为“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后来逐渐演变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