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概论.docx
《设计学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学概论.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计学概论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导论: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设计作为人类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生存方式,其渊源是伴随“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
而早期人类有关设计的经验性总结,如中国古代的《考工记》和古罗马老普林尼(PlinitheElder)的《博物志》,都可视作设计学作为一门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
然而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论理的阐述,则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设计一词虽然是西语Design在现代汉语中的反映,但其西语词源学上的含义,在古代中国的文献中早已有了相对应的词义。
用现代汉语中的“设计”这一双音节词来对译西语的Design,从其各自的语源背景及文化背景来看都毫无歧义,这正好说明了“设计”作为人类生活行为的共性特征。
总之,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1.1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
由于设计与特定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联系,这使得设计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然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
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正构成了设计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的独特的性质,因此设计应该被视作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色彩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由于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因此,设计学的研究对象便与设计的功能性与审美性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
就艺术学科领域而言,设计学又称为设计艺术学:
就设计的功能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数学、物理学、材料学、工程学、机械学、建筑学、电子学、经济学进行理论研究;就设计的审美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艺术学、考古学、美学、色彩学、构成学、心理学、民俗学、传播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进行研究。
如此广阔的研究天地,正是设计学这门新兴学科的莽莽草原,任凭研究者们纵横驰骋,收获累累。
从学科规范的角度来看,由于设计学在西方是近些年从美术学、建筑学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学科,所以我们在此依据西方对美术学的划分方法来对设计学作研究方向的划分。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然而,由于旧有学科规范的桎梏,大多数设计学研究者都还无法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沟壑,对设计学进行立体的研究。
绝大多数的情形仍然是研究科技史的成果需要等待设计史研究者给予青睐才得以成为设计史研究的材料,众多的心理学成果仍然无法进入设计理论研究者的视野。
这种情形只有等到我们不再为设计学究竟应该划为文科或理科而争论的时候,只有等到我们意识到设计学本身横跨文、理二科的时候,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
再给你第一章的部分知识点:
1、设计艺术学
设计艺术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实用性的艺术学科,其内涵是按照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规律,创造人类生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科学。
一般说来,在自然经济体制下,手工艺制品的设计属于工艺美术设计范畴;现代工业社会批量化或标准化生产的产品设计属于设计艺术范畴,一部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观念和生产结合,并在保留手工艺特征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艺术形态,也属于设计艺术的范畴。
设计艺术涉及的范围宽广,内容丰富,是功能效用与审美意识的统一,是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直接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设计艺术人才的培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过去是以师徒承传的方式进行的,学校方式的设计艺术教育在20世纪初才开始。
建国后,该学科在高等美术院校,得到比较正规的发展,50年代中期,设计艺术教育作为独立的学科得到系统发展,60年代起开始培养研究生,80年代进入包括工业设计及其史论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培养阶段,该学科得到全面的发展。
设计艺术学与相邻的二级学科艺术学和美术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2、工业设计趋势
1、工业设计专业的范畴日益扩大
随着人类由以机械化为特征的工业社会走向以信息化为特色的“后工业社会”,工业设计的范畴也大大扩展了,由先前主要是为工业企业服务扩大到为金融、商业、旅游、保险、(..)等第三产业服务;由产品设计等硬件扩展到公共关系、企业形象等软件;由有形产品的设计扩展到“体验设计”、“非物质设计”等无形产品的设计,“工业设计”的概念逐渐为内涵更加丰富的“设计”概念所取代。
2、强调工业设计中的环境意识
当代工业设计越来越注重产品的环境及社会效益。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三个重大问题之一,作为人类物质环境的生活质量规划者的工业设计师,对于保护和改善人类生活环境负有重要责任。
这就要求工业设计更加注重环境因素,树立设计中的环境意识,包括在设计中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努力使人造环境更好地与自然环境协调起来,以及使产品与产品之间在功能和形式上相互呼应,形成和谐的人造环境。
环境效益也已成了评价设计的一项重要标尺。
3、工业设计专业与先进技术的结合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以及因特网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新时代。
作为人类技术与文化融会结晶的工业设计也经受了这场剧烈变革的冲击和挑战,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
一方面,计算机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工业设计的技术手段,改变了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与此相适应,设计师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另一方面,新的技术开辟了工业设计的崭新领域,如人机界面设计、并行设计等。
4、工业设计专业的国际化
随着中国加入WTO,工业设计专业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面临竞争。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转型的过程中,工业设计必将扮演关键性的作用。
工业设计专业必须要加快国际化的进程,加强与国外工业设计的交流与合作。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政策(讨论稿)》指出,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际竞争水平。
鼓励工业设计机构积极开展国际工业设计项目合作,参与国际竞争;鼓励国内设计机构与境外优秀设计机构合作或合资,以促进工业设计产业的国际化,提高我国工业设计的整体水平。
设计美学
设计美学是研究人造物与人周围的环境、首先是劳动物质环境,以及劳动成果的审美改造和艺术改造的规律的学科。
人类工程学
人类工程学是研究人的劳动工作能力与极限,以及如何使劳动工具、作业条件、生活道具等与人的解剖结构、生理与心理等特性相适应的学科。
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的性质一面是实用,一面是审美,实际应用属于物质生活,而审美则属于精神生活。
物质的必然要纳入生产范围、经济范围,精神的也必然纳入文化范围。
表现在工艺美术的具体物品上,便是二者的统一。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工作、文化工作;物质创造、精神创造,在这里得到了统一。
这个关系决定了工艺美术的性质。
这个性质是从人类开始造物,即工艺美术开始产生之时就奠定了的。
第二章知识点
设计是一种产品生产,这种产品具有物理的属性,可批量生产,它满足商品的价值规律,反映着设计的市场性,映射着时代的科学技术的水平,是时代的必然结果,这是其它艺术不具有的特点。
设计是一种艺术创造,它体现着人类的精神文化价值,实现了设计师的精神对象化,设计师把自己的才能和精神对象化,设计师把自己的才能和精神人格趣味通过产品反映出来,产品表现着设计师的一切。
就设计生产来说,设计不仅仅是产品生产,而且生产了设计师的主体和欣赏感受艺术的大众这个主体。
它的大众化是远大于其它艺术所产生的影响。
所以在我们看来,设计美学所反映出来的审美价值是多元的整体。
这里,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分别阐述。
设计是一种艺术活动
我们考察设计史,可以这样断定,设计始终原于艺术的范畴。
设计或者等同艺术,或者属于艺术之列。
无论从什么意义上讲,设计都在艺术这个大家族之中。
正是艺术史的材料证明设计的艺术特性,从而以便我们进一步地考察设计美学的其它特性,这点是最基本的原则。
1设计(Design)概念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最初是指素描、绘画。
后来人们从中理出绘画的四要素,即设计、色彩、构图和创造。
2设计是设计师的创造活动所谓设计创造是设计师的创造活动,它是通过产品或设计作品来实现,在设计的产品中体现出设计师个性情感,技艺与手段,以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诸多因素。
3设计是一种合目的的创造活动。
设计有重要的商业目的。
日本著名设计家和设计教育家大智浩和佐口七朗在《设计概论》中说:
“所有称为设计的东西与主观的纯艺术不同,它必须满足各种各样的条件。
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的造型才是设计。
当然,产品设计也不是超出在这一范畴的设计。
”
设计是一种经济行为
设计的经济行为性是设计与其它纯造型艺术的重要区别特性。
它显示着艺术是有目的合目性。
这种市场性体现如下的特点。
1、设计必须为消费者服务,消费主导设计。
2、设计具有前瞻性,需要市场决策。
第三章知识点
水晶宫博览会
1851年,为了炫耀英国工业进步,英国伦敦举办了19世纪最著名的设计展览——水晶宫博览会。
水晶宫的设计采用了玻璃和铁架结构,博览会对设计理念产生根本影响,各种思想争论对设计界形成强大冲击。
终于在19世纪下半叶英国引发了一场工艺美术运动。
霍塔旅馆
维克多-霍塔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大师,霍塔是一位建筑师,他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经常使用葡萄蔓般相互缠绕和螺旋扭曲的线条,这种线条被称为“比利时线条”或“鞭线”,它起伏有力,并成为了比利时新艺术的代表性特征。
巴黎地铁设计
吉马德(HectorGuimard,1867-1942)是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
法国新艺术运动受到唯美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影响,追求华丽、典雅的装饰效果。
吉马德最有影响的作品是他为巴黎地铁所作的设计,所有地铁入口的栏杆、灯柱和护柱全都采用起伏卷曲的植物纹样。
这些设计赋予了新艺术最有名的戏称——“地铁风格”。
高迪
西班牙新艺术运动以建筑师安东尼奥?
高迪为代表,他吸取了东方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并结合自然形式,以浪漫主义的幻想,将极力软化的曲线趣味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之中去,巴赛罗那的米拉公寓是一个典范。
他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之中去,与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四章知识点
石器设计:
人们经过长期探索,开始较普遍地采用石器的磨制技术,即把经过选择的石块打制成石斧、石刀、锛、石铲和石凿等各种工具的粗坯后,再用研磨的方法进一步加工,使器形更加规整,尖端与刃口更加锋利,表面更加光洁,更加符合使用的要求。
在石材的选择上,已十分注意石材的硬度、形状和纹理的选择。
石斧选用长形的石块,以便稍加打磨,石刀是呈片状的,所以多选用片页岩,以便于剥离。
例如制作石斧、石锛的石材硬度很大,器形必须设计成扁平刃利;石镞的硬度较小,镞头必须犀利尖锐。
经过不断地观察、揣摩和实践,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得到了初步的萌启和发展,发现并掌握了诸如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规律,并自觉地应用于设计活动中。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石器的设计上,是经过艺术思考的。
他们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手法。
原始半坡型彩陶:
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半坡型彩陶的鱼形花纹,起先的写实的手法,逐渐演变为鱼体的分割和重新组合,例如,“人面鱼身”盆纹是人面与鱼形合体的花纹,在一个人头形的轮廓里面,画出一个鱼花纹,具有“寓人于鱼”的特殊意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尖底瓶汲水器,其基本形状为小口、尖底,腹部置有双耳。
双耳除了系绳之用,还具有平衡重心的作用,使注满水后的容器能自动在水中直立,底尖便于下垂入水,也易于注满,造型设计可谓轻巧实用。
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可归纳为以下特点:
点和螺旋纹。
点的运用,成为这个时期装饰的特点。
在点的外面装饰螺旋纹,有动的感觉。
因此,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青铜器设计
商周时期的设计艺术,最有代表性和具有突出艺术成就是青铜工艺,三千多年前出现的中国青铜工艺,它的突出成就表明了中国奴隶社会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有时根据特殊需要也掺一点铅;加入锡铅以后,熔点降低,硬度增高,容易掌握铸造过程;可以铸造需要坚硬的制品,如武器或工具;另外熔铸时减少汽孔,使装饰花纹清晰;增加光泽度。
青铜器的名称,根据生活用途的不同,大体可分烹饰器、食器、酒器、水器、杂器、兵器、乐器、工具等八类。
饕餮纹
饕餮纹是商周青铜器的主要纹样。
饕餮纹,又称兽面纹,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有许多学者曾作过不同的解释。
有人认为饕餮是由双鸡相对组成一个羊头,鸡羊谐音,有“吉祥”之意;有人认为是“通天地(亦即通生死)”;有人认为是“辟邪驱鬼”;有人认为是“戒之在贪”;有人认为是“象征威猛、勇敢、公正”;还有人认为是“祭神”等等。
夔纹。
这是一种近似龙纹的怪兽纹,常见于商代铜器纹饰中。
失蜡法
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人们开始用失蜡法制作铜器,也称蜡模法。
能浇铸出复杂多变的造型体,它是用蜡来制造模型,然后在模型内外敷泥,成为泥范,再制为陶范,最后再浇入铜熔液进行铸造,蜡则熔化流失。
蜡模比起泥模,可以进一步精雕细刻,失蜡法可以制造极为精细或镂空和各种造型的装饰。
甚至鸟兽象形的容器也铸造得十分准确生动。
湖北随县战国时期曾候乙墓出土的铜尊盘,上有玲珑剔透的装饰,就是用失蜡法铸造的。
所以用失蜡法制造的铜器,层次丰富,精巧细致,具有特殊的立体装饰效果。
仰覆莲花瓷尊
南北朝有一种具有较高艺术性设计的瓷瓶,又名仰覆莲花瓷尊,该瓶新颖别致,尊体以腹为中心,上下部塑饰各为相向的三层莲花瓣,层层相接,尊底也塑成莲花瓣形,全尊共七层。
肩部有耳,颈部塑出花鸟云龙。
此尊高66.5厘米,口径19.2厘米,现陈列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唐三彩
唐三彩,是模仿染缬工艺的装饰效果。
因为它经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实际上并不限于三种色釉,它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是用经过精炼的白粘土制胎,两次烧成的。
它首先用千度左右的高温烧成陶胎,挂釉后再经900o左右焙烧。
用料精细,制作规整,所以不变形、不裂缝、不脱釉。
宋代瓷器
宋代瓷器设计高度发展,突出表现在全国各地名窑众多,著名瓷窑有汝窑、官窑、龙泉窑、定窑、景德镇窑、磁州窑、建窑、吉州窑和钧窑等。
掌握了多种烧造技术和装饰技法,产品各具特色。
例如定窑,此地古属定州,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故名,装饰上有刻花、划花和印花。
刻花的线条洗练流畅。
例如哥窑主要特征是釉面有裂纹,即开片〔图404〕。
这种裂纹,是由于釉和胎的收缩率不同而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的。
根据开片的不同形状和大小,又赋予它们以各种名称。
例如,纹片极细小如鱼子的,称为鱼子纹;纹片大而呈弧形的,称为蟹爪纹;纹片大小相同的,称为百圾碎。
青花和釉里红
元代烧成的青花和釉里红,是景德镇工艺的新成就。
元代青花瓷器,被称为“白地蓝花瓷”。
其制作方法是将钴矿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再加水调成墨汁状,用它在干燥的胎表面上绘制所需要的纹饰,然后施以长石为原料的矿物釉,在1250-1400℃高温下烧成。
当釉开始熔融后,火焰呈还原性,烧到最后阶段要成为中性或略带氧化性,此时釉料形成具有光泽的无色透明釉层,覆于蓝色纹饰之上,显得庄重、美丽、朴素、典雅。
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的重要发明,所谓釉里红就是釉下彩瓷,先用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再盖以透明釉,放置在1200℃-1250℃高温中烧制。
它是受宋代钧窑紫红色釉斑的启发而造的。
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明式家具讲究选料,选材是设计意匠的重要部分之一。
多用紫檀、花梨、红木等,也采用楠木、樟木、胡桃木及其它硬杂木,所以又通称硬木家具。
明式家具的造型安定,简练质朴,讲究运线,线条雄劲而流利。
明代家具的最大特点,它擅长将选材、制作、使用和审美巧妙的结合起来。
造型显得线型简练、挺拔和轻巧。
例如椅子的靠背和扶手的曲度都基本适合于(..敏感字眼)的曲线,触感良好。
明代家具采用木构架的结构。
结构科学合理。
明代椅子由于造型所产生的比例尺度,以及素雅朴质的美,使家具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家具整体的长、宽和高,整体与局部的权衡比例都非常适宜。
有的椅子座面和扶手都比较高宽,这是和封建统治阶级要求“正襟危坐”,以表示他们的威严分不开的。
《营造法式》
宋代《营造法式》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著书人是监丞李诫。
《营造法式》书中确定了材份制和各种标准规范,还对建筑的设计、规范、工程技术和生产管理都有系统的论述,是我国和世界建筑史上的珍贵文献。
北宋致力于总结前代建筑经验,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
《营造法式》中规定,把“材”作为造屋的标准,即木架建筑的用“材”尺寸分成大小八等,按屋宇的大小主次用“材”,“材”一经选定,木构架的所有尺寸都随之而来,不仅设计可以省时,工料估算有统一标准,施工也方便。
斗拱
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挑出承重,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拱,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经斗传递到柱上。
此外,还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
明清北京故宫
明清故宫的设计思想是体现帝王权力的,它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形制用于体现封建宗法礼制和象征帝王权威的精神感染作用,为了显示整齐严肃的气氛,全部主要建筑严格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上,在宫城中以前三殿为重心,其中又以举行朝会大典的太和殿为其主要建筑。
北京故宫从大明(清)门至奉天(太和)殿,先后通过五座门、六个闭合空间(庭、院、广场),总长约1700米;其间有三处高潮:
天按门、午门、太和殿。
明清故宫建筑组群的布局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
世界各国,唯独中国对此最强调,成就也最突出。
故宫是一个典范,北京故宫的严格对称布置,层层门阙殿宇和庭院空间相联结组成庞大建筑群,把封建“君权”抬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可以视作华北地区明清住宅的典型。
大门方位一般南向,位于住宅东南。
大门正对的街侧设影壁,独立如屏风,轴线上增加平行几组纵轴,称为跨院,前院与内院隔以中门院墙。
前院外人可到,内院非请勿人,正房为长辈起居处,厢房为晚辈起居处。
住宅严格区别内外,尊卑有序,讲究对称,对外隔绝,自有天地。
无论多少进,垂花门必在中轴线上。
垂花门,檐柱不落地,悬在中柱穿枋上,下端刻花瓣联珠等富丽木雕。
界分内外,形体华美,为全宅突出醒目之处。
大的住宅先是纵深增加院落,再次横向发展。
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
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
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
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
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
天坛的设计艺术
天坛位于北京外城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平面北墙呈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
天坛最突出的主要建筑仍然是祈年殿,它优美的体型和高超的艺术处理,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最成功的优秀典范之一。
祈年殿前庭地面,比院外地面提高4米多,加上三层台基,使祈年殿台基面高于垣外地平十米以上;这个高度,使得人们在穿过茂密的参天古柏林丛后,顿然超出苍翠的林海之上,有超凡出尘,与天接近的感觉;这些均是造成天坛崇高感觉的具体手法。
圜丘是一座三层汉白玉石圆坛,座落在外方内圆的围墙里。
这是皇帝每年冬至祭天的地点。
赵州桥
赵州桥,建于1300多年前的隋朝,是一座敞肩式单孔圆弧石拱桥,比欧洲19世纪兴建的同类拱桥早了1200多年。
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展示了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惊人智慧。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跨径石拱桥。
这座桥是我国隋朝时期一位普通的工匠李春设计监造的。
这座桥建造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河上。
它气势宏伟,造型优美,结构奇特,远远看去,好像一轮明月,又像挂在空中的一道雨后彩虹,十分美丽壮观。
李春在设计和建造大桥的过程中,从实际需要出发,大胆创新,突破旧的传统,使大桥具有独特的风格。
他采取单孔长跨石拱的形式,在河心不立桥墩,使石拱跨径长达37米多。
采用这样的大跨度,在当时是一个创举。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
明末清初苏州古典园林设计最为著名的是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和网师园。
假山是园景中的重要因素。
也是表现我国古代园林风格的最重要的手法之一。
明代造园家计成的《园冶》是关于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专著,是实践的总结,也是理论的概括。
书中主旨是要“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主要是摹仿自然,达到明代计成《园冶》里“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借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借景,在《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
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是沧浪亭。
因为园门外有一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水之景“借”入园内。
素纱禅衣
马王堆一号汉墓曾出土一件素纱禅衣,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只重49克,不到一两重,极为精巧。
可谓“薄如蝉翼”、“轻若鸿毛”。
纱的细韧程度,可想而知,反映出当时缫丝和练丝工艺、设备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漆双凤鼓
战国时期漆工艺开始发展起来。
漆器已部分取代了粗笨的青铜器。
漆器胎骨也向轻巧的方向发展,战国以纻麻贴在泥或木胎上数层,形成外胎,干后去掉内胎,再加以髹漆,是后世脱胎漆器的前身,美观豪华。
江陵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都,出土的著名漆器有漆双凤鼓,造形优美,极富装饰性。
以双凤首悬一圆鼓,用双凤作为鼓架,鼓座为两兽。
汉代漆器多子盒的设计,亦即多件盒〔图268〕,它从实用出发,在一个大的圆盒中,容纳多种不同形式的小盒,既节省位置,又美观协调。
体现了卓越的设计思想。
说唱佣
说唱佣是东汉代具有时代特色的雕塑,汉代雕塑,具有它独特的风格,这里指的是它样式化的装饰美。
耐人寻味,富有韵味。
它具有古拙、朴质的特点,但古拙而不呆板,朴质而不简陋,使人产生一种动感。
瓦当设计
瓦当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中国古代瓦当一般都是半圆形和圆形。
是一种富有运动感和韵律美的圆,著称于世的秦始皇陵所出土夔纹“瓦当王”,直径61厘米,高48厘米,边轮宽2.5厘米,其形体庞大、造型独特、纹饰精美,气势宏伟、立体效果极佳具有很高的实用和装饰艺术价值,可谓古代艺术作品中运用圆弧装饰美的典范之作。
设计师运用了“大半圆”的造型,意欲突出的是一种像兵马俑军阵那样的雄奇博大和力度。
以不封闭的曲线给人以一种无限延伸、扩张的联想,再配以屈曲蜿蜒、气魄雄伟的夔龙纹饰,图案左右对称、回旋得体、极好地表达了这种博大的气魄的主题,构思精妙。
四神纹在汉代极为流行,汉代把四神看成了与辟邪求福有关,它又表示季节和方位。
在石刻、砖瓦等各种工艺品的装饰上,被广泛应用。
四神纹,也称四灵纹,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汉代瓦当以四灵纹最为出色,可称汉图像瓦当的代表之作。
四神与龙凤一样,也是我国古代人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