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汇报.docx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汇报.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汇报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汇报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
一、主要工作任务
(一)落实基本农田地块
将划定的基本农田对照数据库,逐图斑落实到地块,明确基本农田的地块边界、地类、面积、质量等信息和编号。
(二)健全相关档案资料
划定的基本农田对照数据库,编制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县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分析图等4张图;填写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平衡表、现状登记表、保护责任一览表等3张表,并形成相应统计汇总表。
基本农田保护图、分布图的编制应在全要素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线划图上,以相应的图例图示,反映基本农田地块和保护片(块)的空间位置和编号,加注界桩和保护牌设立等信息。
(三)设立统一标识
基本农田划定后,按照《基本农田与土地整理标识使用和有关标志牌设立规定》(国土资发[2007]304号)的要求,设立统一规范的基本农田保护牌和标识。
(四)落实保护责任
划定的基本农田落实到村组和承包农户,逐步将基本农田标注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
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保护责任,签订和更新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层层落实保护责任。
(五)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
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和2010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基本农田图层,采用《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
二、工作步骤
(一)资料收集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
(1)、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数据库、文本及说明
(2)、涉及基本农田的规划调整有关成果和审批资料
2、第二次土地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资料
(1)、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报部备案)
(2)、2010年度土地利用年度变更调查资料
3已有基本农田保护资料
(1)、图件资料:
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县级基本农田分布图;
(2)、表册资料:
基本农田面积统计表、汇总表,基本农田台账等表册;
(3)、数据库资料:
基本农田数据库;
(4)、文字资料:
基本农田保护相关文字资料。
4农用地分等资料
(1)、农用地分等成果图件、数据库及相关技术报告。
5其他土地管理相关资料
(1)、建设项目依法占用基本农田的用地审批资料;
(2)、涉及基本农田的生态退耕及灾毁资料;
(3)、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相关资料。
(二)资料分析与处理
1、分解、确定乡镇、村指标
依据市级下达基本农田指标,结合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分解确定各乡镇、村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
2、制作基本农田保护图
采用二调现状图为工作底图,根据各乡镇、村的基本农田指标,同时结合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边界,将基本农田指标落实到图斑,形成基本农田图。
3、外业调查核实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确定调入、跳出的地块,并到实地勘察,结合农用地分等成果,核实调入、调出基本农田地块的空间位置、数量、地类、质量等级,落实保护责任。
(三)规划方案的编制与论证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情况报告
实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加强基本农田管理。
下面是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情况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情况报告1】
为确保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顺利开展,我县制定了《诏安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对划定工作的组织实施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安排。
召开了诏安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会议,明确相关单位职责分工,并将开展工作所需的资料清单、工作方案等具体安排落实到单位。
通过前期的资料收集、归类、内业整理,编制了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初步划定成果、各乡镇基本农田调整前后分布图、上报项目占地情况表。
在征求相关部门及各乡镇意见之后进行建设项目红线范围的调整及补充了一些新项目的红线范围。
根据省级下达的诏安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为303640.00亩,目前我县已上交了包括县级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含调整划定前后分布图),县级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附件,县级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等成果,近期已参照国土部下发最新规程,编制相关成果。
经验做法:
以诏安县##年度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为基础,叠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结合实地勘察,对土地利用总体规
-1-
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片块进行预编号,以村为单位编制基本农田分布示意图,对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成果进行核实、认定,并填写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一览表;综合确定基本农田保护片(块)边界,对其进行记录;提取基本农田保护片(块)所对应的地类图斑现状信息;依据农用地分等成果,获取基本农田质量等级信息;依规范要求录入基本农田保护片(块)与基本农田图斑属性;确定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编号;建立数据库;落实保护责任,设立保护标志;编制基本农田划定成果。
下一步工作措施:
将进行落实上图入库、落地到户工作,根据外业调查结果录入数据库,编制乡镇基本农田保护区和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设立保护标志等工作。
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落地块、明责任、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等工作任务,形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
将成果逐级上报验收并备案。
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备案后,其数据成果与规划调整完善数据库将一并纳入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作为土地审批、卫片执法、土地督察的重要依据。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情况报告2】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自##年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开展以来,历经6年多的努力,3月20日,我市永久基本农田
-2-
划定成果成功上报省国土厅、省农业厅,进入省级技术检查阶段,这标志着我市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确定,“落地块、明责任、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五项责任已基本得到落实。
据统计,全市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111个,基本农田保护片1400片,基本农田保护图斑约9万个,保护面积21.11万公顷,已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207个;各县区已建立完整的图、表、卡、册信息档案。
此次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全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处理好农民与土地关系为主线,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以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四个不能”为底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将全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实到规划分区,落实到图斑地块,落实到每个农户。
坚持保护优先、优化布局,坚持优进劣出、提升质量,坚持特殊保护、管住管好的原则,做到了“三个结合”:
一是规划成果与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结合。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作为此次规划调整完善的基础数据,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我市要求区县既要严格落实国家保护基本农田的意图,又要站在发展的高度,以规划为引领,布局基本农田,每块基本农田图斑的调整都要有项目支撑。
二是农用地分等定级及二调数据成果相结合。
我市永久基本
-3-
农田划定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要求,以##年变更为基础,体现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数据。
三是土地整理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相结合。
区县在划定过程中与近年来土地整治项目和农业部门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套合,严格贯彻将优质高效、集中连片的耕地划为基本农田,落实永久保护。
-4-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
XXX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X府办发〔2011〕第号
XXX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X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委、办、局:
《XXX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工作方案》,经县人民政府2011年月日第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XXX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六月日
主题词:
永久基本农田方案通知
主送:
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委、办、局报送:
省国土资源厅市人民政府市国土资源局目录
一、基本原则
(一)依法依规,规范划定
(二)确保数量,提升质量
(三)稳定布局,明确条件
(四)落地到户,记载到证
(五)图、属、地一致
二、工作任务
(一)落实基本农田地块
(二)健全相关图表册及保护台帐
(三)设立统一标识
(四)落实保护责任
4(五)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
4
(一)工作准备
4
1、资料收集
4
2、分析与核实
5
3、划定方案的编制与论证
(二)划定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三)划定成果的验收与上报
7
1、验收方式
7
2、验收程序
7
3、成果报备
四、技术要求
1
(一)调整划定要求
9
1、调出要求
9
2、调入要求
(二)基本农田片(块)边界确定
(三)基本农田编号
(四)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的落实
(五)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的设立
(六)基本农田增划
(七)图件编制
12
1、编制内容
12
2、编制方法和要求
(八)数据库建设
13
1、基本内容
13
2、属性表结构
(九)数据汇总与表册编制
14
1、统计汇总
14
2、表册编制
(十)成果内容及要求
14
1、成果内容
14
2、成果要求
五、工作安排
(一)准备工作阶段
16
1、成立领导组织机构
16
2、编制实施方案
16
3、技术培训
16
4、确定项目技术承担单位
(二)划定实施阶段
17
1、内业上图建库
17
2、外业调查核实
17
3、成果整理汇总
(三)落实永久保护措施阶段
(四)成果验收阶段
(五)国土资源部复核、省级确认阶段
(六)成果报备阶段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三)落实工作经费
(四)加强技术指导和督办
(五)严格考核奖惩
19附件1:
XXX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2:
XXX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名单
2
21
22
神农架林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
今年中央工作农村会议也要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实行永久保护和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的基础性工作,意义重大,十分必要。
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划定基本农田永久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7号)、《关于加强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218号)、《湖北省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等文件及《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结合林区实际,制定本方案,请遵照执行。
一、基本原则
(一)依法依规,规范划定
严格按照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根据《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国土资厅发【2009】51号)文件相关规定及《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相关技术要求,综合利用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结果和全省耕地地力评价结果,规范划定。
(二)确保数量,提升质量
我林区基本农田划定后,保护面积不得低于省级规划下达
3的指标,即5500公顷(3666685亩);划定后的基本农田中非耕地、坡耕地的比重应有所降低,总体质量等别应高于划定前的平均质量等别。
根据《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神农架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9—2020年》,我林区多预留XX%比例(XX公顷)的基本农田,用于规划期内不易确定具体范围的建设项目占用,同时已列明可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安排的建设项目清单。
规划预留的基本农田必须落实到地块和农户。
(三)稳定布局,明确条件
要尽量保留原有基本农田中的高等级耕地、集中连片耕地,杜绝基本农田“保远不保近,保劣不保优”等问题。
新划定为基本农田的土地利用现状必须是耕地。
规划期内已经确定必须占用的耕地不得划为基本农田。
应当将现状基本农田中的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不可调整的、达不到耕地质量标注的农业地划出。
划定后的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程度应当有所提高。
(四)落地到户,记载到证
结合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把划定的基本农田落实到承包农户。
记载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保护责任。
签订或更新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
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层层落实保护责任。
4
(五)图、属、地一致
基本农田保护图、基本农田数据库、统计表、基本农田保护台帐等规范、齐全、与实地相一致。
二、工作任务
应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结合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全面把握并衔接好基本农田落地到户、上图入库、成果验收和报备等关键环节,切实加强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确保林区基本农田划定面积不得少于《神农架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9—2020年)确定的目标5500公顷;将林区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健全相关图、表、册;设立统一标识;落实保护责任;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实行永久保护。
(一)落实基本农田地块
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基础上,编制基本农田划定方案,将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逐图斑落实到地块,明确基本农田的地块边界,地类,面积,质量等级信息以及片(块)编号。
(二)健全相关图表册及保护台帐
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编制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乡(镇)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分析图,填写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平衡表、现状登记表、保护责任一览表并形成相应统计汇总表。
基本
5农田保护图、分布图的编制在全要素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线划图上,以相应的图例图示,反应基本地块和保护片(块)的空间位臵和编号,加注界桩和保护牌设立等信息。
健全保护台帐,夯实基本农田电子政务管理基础。
县国土资源局等部门要健全台帐,加强基本农田图、表、册管理。
乡(镇)政府要根据基本农田保护专题图,对每一宗基本农田保护地块涉及的保护责任信息、土地承包经营信息和质量信息等进行收集、整理,建立基本农田保护信息表、册。
农业部门要建立基本农田质量数据库,包括耕地和土壤类型、标准耕作制度、立地条件、土壤养分状况、耕地力登记、污染状况等。
(三)设立统一标识
基本农田划定后,按《基本农田与土地整理标识使用和有关标志牌设立规定》(国土资发【2007】304号)的要求,设立统一规范的基本农田保护牌和标识。
每一个基本农田保护区应设立标志牌,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和城镇、村庄周边的显著位臵应增设标志牌。
一定规模以上及集中连片程度较高的基本农田保护片(块)也应设立标志牌或界桩。
(四)落实保护责任
划定的基本农田按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划定基本农田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7号)文件要求,
6落实到村组和承包农户,逐步将基本农田标注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
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责任,签订或更新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层层落实保护责任。
(五)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
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和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为基础,根据划定的基本农田成果,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将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册的内容纳入数据库管理,逐步实现与省域内数据库联网互通,数据共享。
三、技术流程
结合我县实际,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与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同步实施,相互衔接。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大体分为工作准备、组织与实施、验收上报三个阶段。
(一)工作准备
1、资料收集
收集的资料应真实、合法、有效、齐全、实时,包括以下方面: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
县、乡(镇)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数据库、文本、说明和涉及基本农田的规划调整有关成果和审批资料。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资料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报部备案成果;2010年土地利用年
7度变更调查资料。
(3)基本农田划定资料
图件资料:
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县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县级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县级基本农田调整分析图。
表册资料:
基本农田面积统计表、汇总表、基本农田台帐等表册。
数据库资料: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数据库。
文字资料:
基本农田划定的相关文字资料。
(4)其他土地管理相关资料
建设项目依法占用基本农由的用地审批资料及基本农田补划资料;农用地分等定级资料;涉及基本农田的生态退耕及灾毁资料;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相关资料。
2、分析与核实
(1)按照“由下至上”的原则分解指标、确定指标为确保基本农田指标下达的合理性、科学性,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报部备案成果,分别以村、乡镇为单位,逐级汇总耕地面积作为分解下达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的依据;以上一级规划下达的县级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为准,逐级分解各乡镇、村基本农田保护指标。
(2)按照“由上到下”,的原则形成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
8护图
以二调乡级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根据各乡镇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结合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图——县级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确定的边界,编制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
以二调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根据各村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结合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确定的边界,逐地块(图斑)落实基本农田,编制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作为外业调查工作底图。
(3)外业调查核实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确定拟调出、调入的地块,并到实地勘察,结合农用地分等成果,核实拟调出、调入基本农田地块的空间位臵、数量、地类、质量等级等现状信息并以基本农田图斑为工作单元,开展外业调查,落实保护责任。
3、划定方案的编制与论证
(1)划定方案的编制
基本农田划定方案由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技术作业单位共同编制。
包括:
a)基本农田划定方案
包括:
划定方案文本及说明;拟划定的地块清单„含地块坐落、片(块)编号、地类、面积、质量评价信息等);涉及划定的相关图件;划定前、后的基本农田汇总表等。
9b)相关附件
包括:
划定地块的实地勘验报告;专家论证意见;相关部门意见;县、乡级土地利甩总体规划图、数据库、文本及说明;涉及基本农田的规划调整审批资料与有关成果;跨市、县(区)补划基本农田的,应提供调出、调入双方签订的相关协议;其他必要附件等。
(2)划定方案论证
对基本农田划定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征求村民意见,取得相关权益人同意,做好与相关方面的协调。
经反复协调仍有异议的,应提交县级人民政府审。
(二)划定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县国土资源管理局会同县级农业局依照经审批通过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案,根据划定的技术方法与技术要求,指导作业单位开展划定工作。
同时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及时设立统一规范的基本农田保护标志,建立、更新数据库、图件、表册等基本农田相关资料,填写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平衡表。
(三)划定成果的验收与上报
1、验收方式
基本农田划定验收采取内业审核与实地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经批准的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对划入地块进行对比分析并实地核实。
10
2、验收程序
(1)县级自验、市级初验
基本农田划定验收按照县级自验、市(州)级初验、省级验收,自下而上的程序进行。
县级对划定成果进行全面自验后向市(州)级提出验收申请。
市(州)级组织对基本农田一划定工作的各项内容进行初验,按照我县不低于新划入基本农田总面积50%的比例进行实地抽查核实检查符合要求的,市(州)级向省级提出验收申请,按照不低于新划入基本农田总面积15%的比例进行实地抽查核查。
(2)省级验收
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由省级人民政府组织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农业主管部门验收。
(3)国土资源部复核
基本农田划定成采经省级审核后,由省统一将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成果上报国土资源部复核。
复核的重点内容是,以县为单位具体核实是否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图件,划定地类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做到图数地一致等。
必要时,国土资源部将会同农业部组织开展实地抽查,对复核、抽查中发现问题的,及时反馈给有关省(区、市),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农业部门负责督促整改。
(4)省级确认
经国土资部复核认定各项成果符合要求且经省审核通过
11的,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核发验收确认函。
基本农田图表册、数据库、标志牌等其他成果不规范的,要求整改完善后再核发验收确认函。
在验收过程中发现基本农田数量未达到保护任务、质量与上一轮划定基本农田比,明显降低、划定基本农田地类不符合要求的,认定基本农田划定成果验收不合格,责成有关县(市、区)整改纠正后重新申报验收。
3、成果报备
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经省级验收确认后,各地应将基本农田保护信息逐级备案,实现乡、县、市、省、国家五级备案。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农业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备案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负责。
基本农田保护信息包括电子信息和纸质资料信息。
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册、相关工作报告等纸质资料信息备案到省;数据库等电子信息、备案到国土资源部,同时抄送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
具体报备方式和要求依据省国土主管部门通知。
在乡级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后四个月内,完成基本农田保护信息逐级备案工作。
报备到国土资源部的信息,由省级审核汇总后统一上报。
四、技术要求
(一)调整划定要求
1、调出要求
12
(1)应调出的基本农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基本农田规划期内已列入生态保护与建设实施项目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河)的基本农田。
(2)可调出的基本农田
现状基本农田中的非耕地可以调出。
但现状基本农田中,1999年以前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4年)、地方性法规及相关技术规定划为基本农田的优质园地、高产人工草地、精养鱼塘等,以及1999年以后,因农业结构调整原因(生态退耕除外)由耕地变为园地、林地(母本园、苗圃)、设施农业生产用地、草地和坑塘水面,且耕作层未被破坏的可调整地类可继续作为基本农田予以保护。
低等别、质量较差、坡度大于25度、严重沙化不宜农作以及生态脆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基本农田;因自然灾今生产建设活动造成严重损毁、污染的难以恢复不宜农作的基本农田;零星破碎、区位偏僻、不易管理的基本农田可以调出。
2、调入要求
新调入基本农田的土地现状应为耕地并满足以下要求:
(1)应当调入基本农田的耕地
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措施的耕地,正在改造或已列入改造规划的中、低产田;
(2)优先调入基本农田的耕地
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区周边的耕地一水威水浇地等高等别耕琢集中连片耕地、已验收合格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的优质耕地等。
(3)禁止调入基本农田的耕地
地多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易受自然灾害损毁的耕地;规划期内预期开发为耕地的未利用地和水域、预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建设用地、预期调整为耕地的其他农用地等;规划期内已列入生态保护与建设实施项目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河)的耕地。
(二)基本农田片(块)边界确定
依据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和分区布局,确定基本农田片(块)边界。
其边界尽可能利用明显的线状地物或河川、山脊、林带等自然、人工地物界线,兼顾行政、权属界线。
(三)基本农田编号
基本农田按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和基本农田图斑进行编号,其中:
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编号为“12位行政村代码+4位保护片(块)号”组成,基本农田图斑编号为“16位保护片(块)编号+4位基本农田图斑号组成。
(四)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的落实
14将调整划定后的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落实到村组,签订或更新基本农甲保护责任书,填写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一览表。
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基本农田的范围、面积、地块、质量等级保护措施,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奖励与处罚等。
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一览表以行政村为单位包括下列内容:
村组、四至范围、基本农田责任面积、所在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编号、质量等级、保护责任起始时间等,并加盖村公章,保护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