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语文论文《将相和》与《草船借箭》整合教学第一课时案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7403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等奖语文论文《将相和》与《草船借箭》整合教学第一课时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等奖语文论文《将相和》与《草船借箭》整合教学第一课时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等奖语文论文《将相和》与《草船借箭》整合教学第一课时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等奖语文论文《将相和》与《草船借箭》整合教学第一课时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等奖语文论文《将相和》与《草船借箭》整合教学第一课时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等奖语文论文《将相和》与《草船借箭》整合教学第一课时案例.docx

《一等奖语文论文《将相和》与《草船借箭》整合教学第一课时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等奖语文论文《将相和》与《草船借箭》整合教学第一课时案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等奖语文论文《将相和》与《草船借箭》整合教学第一课时案例.docx

一等奖语文论文《将相和》与《草船借箭》整合教学第一课时案例

“单元整组教学理念”烛照下的高段精读课文教学

——《将相和》与《草船借箭》整合教学第一课时案例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鲁婧婧

【案例背景】

在2010年的瓯海区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疑难问题研讨会上,史剑波老师以五年级下册“中国古典名著之旅”主题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将相和》与《草船借箭》的第一课时教学为例子,在“单元整组教学”理念的烛照下,他紧扣单元主题,抽取两个文本的核心价值,进行整体设计,整合教学。

为高段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知识框架的建构寻找了一条新的路子。

【课堂实录】

一、回顾导学,再议喜欢人物

师:

同学们!

在单元导读课上,我们大致了解了“中国古典名著之旅”这组材料,本组材料不但有引人入胜的故事,还有栩栩如生的人物。

看着大屏幕,说说你最喜欢的人物。

生1:

我最喜欢诸葛亮,因为他能神机妙算。

生2:

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能七十二变。

生3:

我比较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智勇双全。

生4:

我喜欢廉颇,他能知错就改。

……

师:

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人物,也都不一样。

有没有同学发现,前两篇课文的人物身份也有很多共同点?

(众生稍一惊讶,转而沉默,待观察之后恍然大悟,争相举手)

生:

蔺相如与诸葛亮都是文臣,都是“相”,而廉颇与周瑜都是“将”。

师:

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这两篇课文讲的都是将和相的故事。

二、借助课题,感知故事大意

1.读课题,抓关键词质疑

师:

既然两篇课文的人物相似,那么我们不妨把两篇课文放在一起学习。

这两个课题中,最关键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生:

我认为“将相和”中最关键的是“和”字,“草船借箭”中最关键的是“借”字。

(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

和、借)

师(手指“借”字):

你们觉得围绕“借”字,可以带出哪些问题?

生1:

为什么叫“草船借箭”,而不是“诸葛亮借箭”?

生2:

为什么要借箭?

怎么借的?

生3:

向谁借?

借到了吗?

……

2.借问题,理课文主要内容

师:

同学们提了非常多的问题,大家总结一下,主要问题是围绕“为什么?

怎么借?

结果如何?

”提出的,也就是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相信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已经在你们心中了。

谁能连起来,用最简练的语言说一说?

生: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就以商议军事为名,要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还说这是公事,希望诸葛亮不要推辞。

诸葛亮一口答应,还说只要三天,并立下军令状。

后来,诸葛亮请鲁肃帮忙,用二十条布满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的快船,在第三天四更时,靠近曹军水寨,一字摆开。

曹操生性多疑,没敢出兵,只叫弓弩手放箭,结果等他发现时已经晚了,诸葛亮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

师:

你讲的非常清楚,基本上把事情都说完整了。

但是想想还能不能再精练一些。

比如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借?

生:

因为军中缺箭。

师:

这只是表面原因,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追根溯源,借箭因谁而起?

什么原因?

生:

周瑜。

周瑜妒忌诸葛亮。

师:

这才是“草船借箭”的根本起因。

结果应该与起因对应,谁来说?

生:

结果是周瑜长叹一声,说: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师:

用一个词就是——

生:

自叹不如。

周瑜自叹不如。

师:

真棒。

起因知道了,结果也有了。

经过也说得简洁点,一句话?

生:

诸葛亮用草船借到了箭。

师:

非常好!

连起来说一说!

生: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而诸葛亮用草船借到了十万支箭,周瑜自叹不如。

师:

不错。

再请一个同学说一遍。

生:

周瑜妒忌诸葛亮,而诸葛亮用草船借到了箭,周瑜自叹不如。

师:

更精练了!

谁也会说?

生:

瑜妒亮,亮以草船借箭,瑜自叹不如。

3.迁方法,借标题概括内容

师:

够精练!

这样一件复杂的事情在改编之后,作者就用四个字概括成课文的题目,那就是——草船借箭。

非常精炼,而且准确。

正如你们所说,“草船借箭”围绕一个“借”字,而“将相和”中,关键是一个“和”字,谁来给“和”字组个词?

生1:

和好如初。

生2:

和睦相处。

生3:

和平,和谐。

……

师:

廉颇与蔺相如从不和到和好如初、和睦相处、和平共处,经历了哪几件事情,请你浏览课文,也像“草船借箭”这样用四个字来概括。

(众生默读课文)

生:

我觉得课文写了三件事情,第一件是“完璧归赵”,第二件是“渑池会见”,第三件是“知错就改”。

师:

你课文读得很认真,概括也比较到位。

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

我把第三件事情概括为“负荆请罪”。

师:

比较一下,你们觉得哪个作为标题更好。

生:

我认为“知错就改”体现了廉颇的高尚品质。

生:

那“负荆请罪”也能体现廉颇的高尚品质,而且感觉态度更加诚恳,并且课文也说“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所以我认为“负荆请罪”更准确。

师(微笑状):

一口气说了“而且”,还有“并且”,理由很充分,(转向前一个学生),现在你认为呢?

生(笑笑):

“负荆请罪”好一点,和前面两个词语一样概括了主要事情。

师:

现在能否学习“草船借箭”的概括方法,借助三个小标题,概括《将相和》的主要内容?

生:

廉颇因为“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与蔺相如闹不和,又因为他的“负荆请罪”而和。

师:

言简意赅,并且很完整。

三、品读故事,感受“相”之风采

1.读故事,感知“相”之风采

师:

从刚才同学们对两篇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中,我们发现,这两篇课文有很多相似之处。

讲的都是“将”和“相”的故事;都是因“将”妒忌而起,因“相”智慧而解。

那这两篇课文,我们就可以尝试比较学习,分别感受两个“将、相”的风采。

这节课,我们就先通过“完璧归赵”,去领略课文如何表达第一个“相”(蔺相如)的智勇双全。

(生默读第一个故事)

师:

你从哪里发现了蔺相如智勇双全,超越常人?

生1:

我从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我觉得他比一般人勇敢。

生2:

他理直气壮地说: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蔺相如算准了秦王舍不得和氏璧被撞碎。

他抓住了秦王的这个弱点。

生3: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

“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

……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他面对秦王还可以“大大方方”地说。

……

2.品语言,感受“相”之风采

师:

仔细读读这些语段,联系“完璧归赵”整个故事,你是怎么感受到蔺相如的智勇双全?

生:

第一处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这里的“想了一会儿”和说的话,让我觉得他比一般人勇敢。

师:

“一般人”在这里指哪些人,他们的反应是怎样的?

生:

指赵王和其他大臣。

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

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师:

嗯!

确实与蔺相如的勇敢形成了鲜明对比。

为什么赵王会非常着急,大臣又会左右为难呢?

生:

因为秦王写了一封信给赵王。

师:

一封信就有这么可怕吗?

能否从文中的语句找到蛛丝马迹?

生:

因为战国时侯,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师:

读着这句话,你眼前浮现出的是一个怎样的秦国,又是一个怎样的秦王?

生:

一个持强凌弱的秦国,一个野心勃勃的秦王。

师:

我们再来看一组资料(课件展示):

秦昭王七年,秦攻楚,斩首3万;

秦昭王九年,秦攻楚,斩首5万;

秦昭王十四年,秦大败韩、魏二国联军,斩24万人;

秦昭王三十三年,秦再攻魏,斩首4万;

秦昭王四十七年,坑赵降卒40余万于长平;

……

师:

这时候,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秦国,一个怎样的秦王?

生:

一个嗜杀成性的秦国。

生:

一个血债累累的秦王。

生:

一个凶残的秦王。

生:

一个无国可挡的秦国。

师:

好一个“无国可挡”,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最后秦国吞并了六国,确实是无国可挡。

再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

生齐读:

战国时侯,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师:

为何面对一个嗜杀成性的秦国,面对一个凶残的秦王,蔺相如还敢前去呢?

生:

因为他胸有成竹了。

师:

哪里看出来?

生: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

师:

只是“想了一会儿”便计上心来,这正说明了他的机智,也是他超越常人之处。

还有什么地方也感受到他超越常人?

生:

我觉得蔺相如的说都能看出的不一般,第二处是“理直气壮地说”,蔺相如算准了秦王舍不得和氏璧被撞碎。

他抓住了秦王的这个弱点。

第三处是把璧送回后,面对秦王还可以“大大方方”地说。

(出示句子)

师:

一抓就抓住关键所在,了不起!

我们来读读这两处句子。

(生1读“理直气壮地说”一句。

师:

老师发现,你在朗读这句话时,腰杆挺的笔直,而且铿锵有力。

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吗?

生1:

只有这样,才能让秦王相信蔺相如与璧同归于尽的决心,不会起疑心。

生2:

声音洪亮一点,在气势上也可以吓唬一下秦王。

师:

“吓唬”改成“震慑”更好。

来,全班一起来震慑一下秦王。

生(齐读):

他理直气壮地说: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师:

同学们,别忘了,这是在战国时侯——

生(在老师手势的指引下,接读):

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师:

面对最强的秦国,面对常常发动战争的秦王,蔺相如却是理直气壮地说——

生(接读):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师:

好!

老师请三个同学到讲台上读一读“大大方方”这句话,比比谁更大方?

(三个学生被指名请到讲台上,依次读了一遍,在座学生也是送上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师:

请在座的同学再来齐读第一句。

生(齐读):

战国时侯,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师(采访在座学生):

假如你是赵王,已经收到蔺相如手下送回来的和氏璧,而蔺相如并没有回来,你觉得蔺相如的命运会如何?

生1:

必死无疑。

生2:

被秦王杀了。

师:

假如你是大臣,你觉得蔺相如可能要被秦王怎么样?

生1:

活埋。

生2:

五马分尸。

生3:

千刀万剐。

师(转身面对台上三位学生):

你是蔺相如,你能掐会算,你算到自己的这些结局吗?

生:

算到。

师:

那怎么还敢“大大方方”地说呢?

生1:

我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师:

不畏生死。

生2:

反正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我的任务已经完成。

师:

不辱使命。

生3:

反正都是死,还不如死得大方一些,或许这样还有一线生机。

师:

与其坐而待毙,不如险中求生。

来!

全班同学一起将蔺相如的风采用朗读表现出来。

面对一个最强的秦国,面对一个常常进攻别的国家的秦国,面对一个让赵王着急,让大臣左右为难的棘手问题,蔺相如却只是想了一会儿,便说——

生(看着课件):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师:

面对一个最强的秦国,面对一个常常进攻别的国家的秦国,面对那嗜杀成性的秦王,他却敢理直气壮地说——

生(看着课件):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师:

别忘了!

这是一个最强的秦国,这是一个常常进攻别的国家的秦国,这是一个残暴的秦王,他竟然可以大大方方地说——

生(看着课件):

“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

……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3.悟表达,回味“相”之风采

师:

读着这些语段,联系“完璧归赵”整个故事,你们是否发现作者怎样向我们展现蔺相如的风采的?

生:

我觉得主要是通过蔺相如的语言、神态、动作来体现的。

师:

对,“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展现出一个怎样的蔺相如,怎样的“相”呢?

生1:

机智勇敢。

生2:

勇敢无畏。

生3:

大智大勇。

生4:

绝顶聪明。

师:

想知道《史记》作者——太史公司马迁是怎样评价蔺相如的吗?

生(热情高涨):

想!

师(课件出示,并朗读):

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

翻译成现代的语言就是,知道自己将死而泰然处之,必定是大勇之人。

死并非难事,难的是从容地对待死亡。

蔺相如!

他做到了。

我们来齐读。

生(看着课件):

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

四、课堂总结,准备学法迁移

师:

这节课,我们把两篇课文一起学习,通过比较迁移,初步掌握用精练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另外,我们还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等,深入剖析了其中一个“相”——蔺相如的风采,下节课,我们将迁移这种方法,对比感受另外一个“相”——诸葛亮的风采。

【案例反思】

“单元整组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的理念和意识,即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

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体现了《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间的联系;体现了全面提高学生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总指导思想。

与单篇备课、教学相比,“单元整组教学”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强调一个时段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实践”,以求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能力的逐步提升。

放眼当前小语界所开展的“单元整组教学”研究课例,我们发现大多只是“戴帽穿靴”,也就是加了个单元导读课和总结课而已,中间课文还是逐课逐篇教学,本质上没有多少改变。

上述课例将两篇精读课文整合教学,合并为一个单位双线交叉推进,让我们眼前一亮,领略到了在以“单元整组教学理念”烛照下的高段精读课文教学的新风景,新思路,给了我们良多启示。

一、学法迁移,当堂巩固——引导学生掌握方法

传统的逐课逐篇教学,教师们在课堂上最容易导致的问题之一就是知识的割裂,方法的孤立。

方法学习之后,不能及时运用而达到掌握的目的。

但是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我们都能够明白人们“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

因此,知识和技能只有尽早地得到巩固,才能内化,并达到持久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高段阅读课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上述课例,执教者就将用精练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定为本课时的能力目标之一。

先是充分利用“草船借箭”这一课题,抓住起因、经过和结果,讨论得出了“瑜妒亮,亮以草船借箭,瑜自叹不如”的精练概括。

紧接着,执教者就引导学生将这一概括方法运用于《将相和》,先是模仿“草船借箭”以四个字概括《将相和》中的三件事,再厘清这三件事的因果关系,就得出了《将相和》的主要内容:

廉颇因为“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与蔺相如闹不和,又因为他的“负荆请罪”而和。

这种当堂学,当堂练的整合教学设计,比较充分地落实了教学目标。

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能够得到保障。

而这种整合设计更大的亮点在于,很多学习方法都可以迁移运用。

比如在课尾,我们就可以发现,执教者在第二课时又准备将抓住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的方法迁移运用于感悟第二个“相”——诸葛亮。

二、双线并进,对比品味——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强调,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由事物本身决定的,人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理解。

作为原有生活经验比较匮乏的,建构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个体,唯有老师寻找到一个抓手,帮助学生主动建构一个个的知识体系。

在上述课例中,对比教学,显然是执教者所找到的一个抓手。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可以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传统课堂,人们在上《将相和》时,是将蔺相如与廉颇对比,在上《草船借箭》时是将诸葛亮与周瑜进行对比。

这样的对比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学生总容易褒一个,贬一个,缺乏对人物的客观评价。

上述课例中,执教者将两篇课文的两条主线同时推进,将四个主要人物分成两个“相”和两个“将”对比品味,挖掘文本的积极意义,帮助学生初步建构起中国文化当中“文臣武将”这两个重要义符的全面认识。

正如我们在课例中见到的,学生会以蔺相如作为原有经验去建构诸葛亮的认识,又会以蔺相如和诸葛亮为原有经验去建构所有相的认识。

如此一来,就可以像人们在谈论诗人时,论及李白总不忘杜甫一样。

学生今后在谈论中国的“相”时,论及蔺相如的就一定会想起诸葛亮。

由此及彼,还会想起屈原等更多的相。

三、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叶老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关键是我们拿这些例子要做什么,要达成什么?

求齐全,求完整是老师的通病。

每篇课文总是希望每个犄角旮旯都能讲到,生怕遗漏了一个考点。

在这种意识支配下,老师们在教学《将相和》时,总是会将蔺相如剥得“一丝不挂”,他的智也好,他的勇也罢,他的容也是,都要讲到讲透。

而在教学《草船借箭》时,就要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分析得神乎其神,天时、地利、人和无一不在他的算计中。

笔者认为,这些都不是这两篇文本的核心价值。

作为文臣,作为一个相,蔺相如和诸葛亮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一个“勇”字,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大勇”,它比“大智”更有价值,这也就是司马迁给蔺相如评价中所说的“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的境界。

所以,上述课例中,将《将相和》与《草船借箭》整合教学之后,只是汲取了两个文本的核心价值进行设计与导学,删去细枝末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这样两篇精读课文,以往需要4-6个课时,而整合之后,只须3个课时便可完成教学。

上述课例,只是揭开了“单元整组教学理念”烛照下的高段精读课文教学的冰山一角。

笔者认为,这种整合课例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既要照顾单元主题,又要考虑文本中心;既要照顾学段特色,又要考虑课时重点;既要照顾编者意图,又要考虑学生能力……它的探索是任重而道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