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基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6685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务信息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政务信息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政务信息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政务信息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政务信息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务信息基础.docx

《政务信息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务信息基础.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务信息基础.docx

政务信息基础

 

政务信息基础知识

第一讲、政务信息基本知识

一、政务信息的概念

政务信息是指反映有关政务工作及其相关事物的情报、情况、资料、数据等所蕴含的内容的统称。

它是为各级政务机关领导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服务的信息。

政务信息是由信息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其首要属性是信息。

政务信息可以吸纳一般信息的内容,但一般信息并非都是政务信息。

一般信息只有与政务活动密切相关的时候才称其为政务信息。

二、政务信息的特点

1、政策性(或指导性)。

这一特性主要体现在政务信息的具体内容上。

政务机关有两项重要职能,一是决策,二是领导。

在实施这一职能时,就必然要求掌握大量有关政策性的信息;同时,从内部系统来讲,各级政务机关的信息对各所属下级机关的工作必然具有政策性和指导性。

2、宏观性。

由于政务机关主要进行宏观决策、宏观管理调控,抓大政方针和关系全局的问题,所以作为政务机关服务的信息,当然应该具有宏观性。

3、广泛性。

这一点主要是从信息的来源渠道上讲的。

政务机关处于社会的核心位置,需要掌握各方面的情况,这就要求无论信息来自哪个领域、哪个层次,只要是有关领导决策的内容,就属于应收集的政务信息。

4、内部性(或机密性)。

政务信息的许多内容涉及到国家机密,是不能任意公开的;有些信息是为领导掌握某些特定情况而专门收集的,如重要社情、敌情动态方面的信息,一般情况下是不宜公开或没必要公开的。

政务信息工作既具有来源渠道广泛的开放性,又具有内部处理、传递的封闭性。

这是政务信息区别于一般信息如商品经济信息、新闻信息的一个显著特征。

5、权威性。

一方面,从信息提供者来说,政务信息一般都经过各级部门的严格把关,确保无误后方可进行传递;另一方面,信息的使用者通常都认为政务信息的可靠性强、可信度较高,往往以此作为决策和指导工作的依据。

政务信息的这种权威性,对政务信息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三、政务信息的分类

1、按信息所作用的层次分:

政务信息是服务于决策的,而决策者与决策工作是有层次性的。

据此我们将信息分为两大类。

(1)宏观信息。

指为全局性战略目的提供服务的信息。

它通常具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

(2)微观信息。

相对于宏观信息,它服务于局部战术目的,一般比较具体,一般动态多,分析综合少。

2、按信息内容涉及的领域分:

这一种划分体现了政务信息的广泛性,因为政务机关决策需要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信息,所以这种标准下可把政务信息划分为若干种类。

诸如工业信息、商业信息、金融信息、军事信息、科技信息等等。

这一分类方法的特点是比较直观。

3、按信息的来源途径分:

(1)本地信息和外地信息;

(2)上级信息、平级信息和下级信息;(3)网络信息和自采信息;

4、按信息的传递范围分:

(1)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或公开信息);

(2)上报信息、平发信息和下发信息;

5、按信息写作方法和角度分:

从政务信息写作时侧重点的不同可分为典型信息、专题信息、综合信息、调研信息、信息评述、信息综合等等。

6、按信息内容的性质分:

根据不同的信息题材和内容可分为动态型信息、经验型信息、问题型信息、参谋型信息。

7、按信息在领导决策中的作用分:

按照决策过程中不同阶段信息需求的类型,可分为超前预测型信息、追踪反馈型信息和拾遗补缺型信息。

四、政务信息工作的作用

做好政务信息工作是政务机关科学决策的基础和依据,是提高政务机关办事效率的途径,是加强政务机关与群众联系的纽带,是政务机关把握形势、加强控制的关键。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参谋作用。

对本级领导和上级机关,信息工作起着参谋作用。

相对而言,信息工作没有系统开展之前,领导机关、领导同志掌握情况,存在着不够具体、全面和及时的问题,这对正确决策是极端不利的;在把信息工作作为专门工作开展之后,信息部门通过其网络,将广、快、精、准的信息及时送到领导手中,使上级机关和领导同志掌握情况更准确,解决问题更及时。

比如关于城区道路用企业名称命名的调查,市民政局经过调查,有少数领导提出反对意见,认为筹集资金少、企业兴衰难保证等,大部分领导认为这是出售无形资产经营权的好路子,也是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筹集资金的有效办法。

经过反复论证,权衡利弊,市委、市政府最终同意了以企业名称命名金汉江大道、金福祥大道等,筹集了部分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缓解了资金压力。

2、指导作用。

对本级各部门具体工作和下级机关,信息工作起着指导作用。

信息工作的开展,可以迅速、准确、有效地传达上级领导的意图,使基层工作有章可循。

对上级领导的指导性意见和讲话,许多情况下不适于其它文件形式,而对具体工作又很重要。

这时,利用信息刊物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在领导调研活动中,领导通常会谈一些意见,这实际上是对下级的要求。

特别指出的是,上级机关发的一些调查报告,一般是经过单位主要领导同志审阅过的,提出的建议、措施等,是得到领导认可的,反映了领导关注的重点,有的是即将出台重要政策的前兆,预示着领导思路的变化,必须认真研究。

省政府办公厅有一篇关于环保方面的调查,提出要关闭污染物排放特别多的企业,这个时候如果再上这样的项目、办这样的企业,就不符合上级的要求。

3、启迪作用。

对平级机关乃至其它部门,信息工作起着启迪作用。

过去,党政机关的“左邻右舍”之间基本上处于相互封闭的状态,彼此间缺少沟通联系。

现在,横向交流多了,“左邻右舍”间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了。

通过联系,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经验,改进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

同时,通过相互联系,沟通情况,还可以发现带有共性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实际上,现在有许多问题是共性的,某县的财力不足,某县的财力也不足;某县的财政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某县也可能存在。

看看别人是怎么解决的,对我们自身的工作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和参考价值,有的直接拿来为我所用,还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4、解难作用。

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难点、热点问题,信息工作可以起到及时传报、有效解难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如果通过其它途径上报,往往环节多、速度慢。

而通过信息渠道传报,既简便又快捷,可以直接“通天”,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城区“黑车”的问题,市民反映强烈,新闻媒体多次暴光,如何妥善处理,经过调查,提出了分类处理的办法,该取缔的取缔,该报废的报废,该转业的转业,较好地处理了这个问题。

5、控制作用。

对反映倾向性、苗头性和突发性问题,调查研究可以起到及时传递、迅速控制的作用。

市公安局、安全监督局、信访局等单位经常编报一些综述性的调查报告,使领导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以控制和处理。

比如市公安局编发的《领导参阅》,哪类、哪些群体性事件比较突出,原因和上访要求是什么,领导一看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处理时就可以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和防范,防止事态扩大,化解矛盾。

在此之外,还有一个作用。

从单位的角度讲,做了工作、取得了成绩要让别人知道;从个人角度讲,材料工作也是个人进步比较快的岗位,对于提高个人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驾驭全局,把握重点等,都有好处。

五、政务信息工作的服务对象

政务信息工作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在实际工作上就是要搞好"三服务"。

即为上级领导机关服务,为本级直接领导服务,为下级的领导服务。

"三服务"的内容是为领导决策和决策的实施提供相关信息。

三个服务层次总体上是统一的,但是,由于领导者处于不同的位置,他们所承担的工作职责、范围大小和决策层次高低都有区别。

因此,政务信息工作就要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特点,分别提供有所侧重的信息服务。

六、政务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区别

1、政务信息与党务信息的差异。

党务信息与政务信息有着密切联系和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政务两个系统的领导职能有所不同,这决定了两个系统的信息工作在具体内容上也必然有所差异。

(1)关于党建信息。

党务信息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关于党务工作的信息,而政务信息则无需这方面内容。

(2)关于政治信息。

这方面的信息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等,多由党委信息系统掌握处理。

(3)对信息反映侧重点不同。

在党委、政府共同参与管理的领域,比如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由于各自职能的差异,二者在具体处理此类信息时又各有侧重。

党务信息注重宏观调控、全局部署;政务信息则相对重视具体运作、发展、走向。

这一差异主要体现在对信息横向划分的四种类型的信息上。

①关于动态型信息。

前者注重重要政策和措施的贯彻、落实,后者着眼于具体工作进展。

②关于参谋型信息。

前者采纳有全局性的建议;后者侧重某项具体工作的建议。

③关于问题型信息。

前者注重那些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后者较多反映局部性、具体性问题。

④关于经验型信息。

前者往往针对有关方针、政策的落实,选取具有突破性的经验;后者选取政府各项工作的具体经验。

2、政务信息与新闻的区别

信息与新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其区别主要表面在四个方面。

一是服务对象的重点不同。

信息主要服务于各级领导,它从最大的社会面上收集,服务于较少的领导,再通过转化作用于人民大众;新闻是舆论工作,主要功能是引导和影响舆论,主要对象是社会公众,面向整个社会,满足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新闻需求。

二是选材的原则不同。

新闻在选材剪裁上侧重于知识性,新鲜性和可读性;信息侧重于决策实用性,主要选取那些对决策有直接作用和较高参考价值的材料。

三是时效性原则上的不同。

新闻一般只有在事件发生以后,以最快速度和最恰当的方式发布和传播;而信息不仅反映已经发生的、重大的、具有内部性的事实,也反映超前的、预测的情况。

四是新闻虽可通过公之于社会公众视、听等感观直接服务于人民,但信息的干预效益比新闻要强。

另一方面,信息与新闻可以相互转化。

一些信息可以新闻提供线索,一些新闻又可以提供一些信息点子,而且一般动态型、经验型、突发型的信息可转化为新闻,许多有特色的新闻可转化为信息。

3、政务信息与调查研究的关系

(1)调研以信息为基础。

只要注意分析研究这些信息,从中找出对领导决策有参考价值的"闪光点",并把它作为素材和线索,开展调查研究,就能获得高层次信息。

如果没有这类信息作基础,信息调研就会无从抓起。

(2)调查研究是提高政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当前的政务信息工作中,普遍存在平、浅、旧、粗、窄、慢等问题。

平,就是上报的信息的层次不高。

上报信息主要是为上级领导掌握情况、进行决策服务。

这就要求我们向领导提供的信息一定要高层次、高质量。

浅,上报信息深度不够,不能提出实质性问题,不能够引起领导的思考和认同,利用价值也不大。

旧,就是上报的信息没有什么新意,也没有什么创意,有似曾相识之感,看不看没什么区别。

窄,信息的涉及面窄,视野窄,目标只对准上级要求的东西,而没有什么延伸和扩大。

慢,信息反馈的速度太慢。

哪里出了问题就报哪里的问题,而且往往不及时。

对信息反馈过程中必须及时掌握的情况没有了解,如政策执行中下面的情况怎样,政策落实要经过哪几个环节,在哪个环节上受阻,遇阻的原因是什么,群众的反映怎样等等。

七、政务信息刊物的内容和形式特点

1、内容特点。

政务机关信息载体要在内容上注重体现其内部性,它不同于社会上公开发行的各类刊物;同时,它与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内部刊物也有显著的区别。

这主要表现为:

(1)保密性。

政务信息载体是政务信息的物质媒介,自然应具有保密性这一特点。

这是内刊区别于公开发行刊物的最显著的特点。

(2)机关性。

政务机关刊物是一种机关报,它服务的对象是各级机关的领导层,要服从领导机关的需要,就不可避免地具有机关特色。

这一特色就是简单明了、朴实无华。

(3)先期性。

对政务信息载体来说,无论保密的或部分不保密的,都是先于其它刊物、载体的,它不会登载已公开的信息,也不必要刊载会立即见报的信息。

(4)层次性。

这是指政务机关信息载体服务于不同层次的各级机关领导的不同信息需求,即上级、本级、下级三个层次。

这个特性使政务机关信息载体的内容各有侧重。

2、形式特点。

政务信息刊物是随着政务机关信息工作的开展而产生的,它从一出现就形成了不同于其它文件、简报、报告等机关应用文体形式的特点。

(1)篇幅短小。

这一特点是由信息工作的性质决定的。

信息工作的任务是及时为领导提供所需信息,以迅速作出正确、有效的决策。

如果刊物页数过多、篇幅冗长,就会延长编缉、印发的时间。

这样做不仅浪费人力财力,还会造成传递环节上的延误,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信息刊物篇幅短小精悍,可以使信息随到随报,加快信息工作节奏,同时也可以节省阅览时间,适合领导工作繁忙的特点。

(2)文字精炼。

文字精炼与篇幅短小的特点相辅相成的。

篇幅短就要求文字精,文字精才能达到篇幅短。

一条信息一般为二、三百字,甚至可以短到几十个字。

文字精炼才能降低信息的冗余度、模糊度,增强其清晰度、密集度。

信息刊物文字精炼的特点,要求对原始信息加工处理时尽可能挤去"水份",高度浓缩使进入传递过程的信息更精粹,更有价值。

(3)条目多。

条目多一方面是指条目数量多,另一方面是指条目的多样性,涵盖了工、农、商、社会事业各领域的内容。

这样,既提高了信息刊物的可读性,又加大了领导者的可选择性。

提供符合领导要求的信息多,或被领导批阅、选中作为决策参考的信息多,才是成功的政务信息刊物。

(4)内容新。

这是信息的时效性与决策的时效性共同决定的。

如果情况出现了很久,信息刊物才提供有关信息,就必然会使决策延误时间,而决策延误就会增大解决问题的难度或使决策失效。

同时,如果提供陈旧信息,不仅没有参考价值,造成无效劳动,而且会把信息变成噪声,干扰领导决策。

八、政务信息报送要点

1、上级领导同志在本地区、本单位的重要活动和讲话要点。

这类信息可称作上级信息,体现了上级领导指导工作的精神。

对这类信息各级领导都很重视,因此要及时收集。

2、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情况,以及各单位贯彻上级机关一个时期重大工作部署的情况。

3、上级领导机关或领导同志交办事项的落实情况。

这类信息可以称为查办信息,是对上级领导机关、领导同志查询的问题、交办的事项及本级领导同志的批示件落实情况的回复。

反馈这类信息,要注意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掌握问题处理的详细过程,以便使领导同志对问题有个全面、准确的了解。

4、下级单位重要工作部署、决策,下级单位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要活动情况。

这类信息可以称为下级信息,主要是反映下级的工作动态。

这类信息可以沟通上下级及平行单位之间的情况,便于上级领导掌握全局、指导工作。

其中尤以各级领导机关的重要部署、决策和领导同志重要活动信息为重点。

因为这些活动往往反映了某个地区或部门在某一时期的工作侧重点,掌握了这些信息,也等于抓住了该地区、部门的情况主线。

对上级领导来说,就可以知道在这个时期、这个地区或这个部门的领导在那里想什么、干什么,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工作。

5、两个文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重要成就和大事。

6、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推广的重要经验,以及外地好的经验和做法。

7、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事故、灾情、社情和其它突发性事件。

这类信息可以称作问题信息,是涉及全局的重大情况。

它们有的是属于宏观问题,而更多的是属于局部或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情况,举一反三而引出的全局性问题。

如工作中的不正之风,重大的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刑事案件,以及罢工、罢课、游行等突发事件等。

这类信息对于领导及时发现问题,迅速作出决策和指导工作,有着重大意义。

8、倾向性、苗头性、趋向性信息。

这类信息可以总称为趋向信息。

其特点和作用是着眼于未来,侧重于分析,擅长于预测,有助于人们立足现实,把握将来,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9、社会各阶层的思想动态,群众的情绪、要求和建议。

这类信息可以称作社会信息,主要反映社会上的思想动态、意见建议和要求。

一项政策颁布后,不同阶层的群众是怎样想的,有无疑惑问题,有什么实际困难等等,都应及时收集。

10、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及情况。

这类信息可称为民生信息,也是一种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看起来琐碎、细小,但都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如市场供应、物价、居住环境等群众迫切关心的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所以对此类信息不可掉以轻心。

就国土资源部门而言,在采写调查报告和政务信息的时候,要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和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突出以下重点:

⑴执行上级国土资源管理政策有什么具体措施;⑵如何在不违背政策的情况下,用足用活政策,为本市经济特别是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新农村建设服务;⑶如何盘活存量建设用地;⑷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的措施和效果;⑸推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打算;⑹土地整理的成效;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措施;⑻城区土地储备、经营、开发、交易、利用情况;⑼土地出让金和有偿使用费征收情况;⑽国土政策监督执法情况。

九、对政务信息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1、思想素质。

包括政治素质、理论素质、政策素质、作风素质。

2、业务素质。

主要应具备“六个意识”和“五个能力”。

“六个意识”即:

信息意识、全局意识、保密意识、开拓意识、求实意识、效率意识。

“五个能力”即:

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现代办公设备的操作技能。

第二讲、政务信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政务信息的主题要求

信息的主题是一则信息文稿的核心内容,也就是作者在说明事物、阐述道理或反映问题的时候着力表现的基本观点和中心思想。

可供信息需求者利用的往往就是这个主题,或是围绕主题的那些事实。

抓住了信息的主题也就是掌握了整条信息的内容。

提炼主题要集中、正确、鲜明、深刻。

1、集中。

即集中笔墨说明中心问题。

在所占有材料中,有的与主题有紧密联系,有的则没有。

这就要求写作人合理安排前者摒弃后者,使文章重点突出,主题高度凝聚。

而不能写成工作总结,贪大求全,面面俱到,无论有用没用一味堆砌材料,使得材料庞杂,主题分散。

原则上,一条信息就报一个问题,把这个问题说清、讲透也就是写作成功了。

如果在写作时总觉得意犹未尽,讲问题总要多多益善,那就难免意多文乱,有蛇足之嫌了。

2、正确。

在政务信息的写作中,体现客观真实性特别重要,忽略了这一点,不但不能发挥信息的作用,还会使决策出现失误,造成负面的影响。

因此,在写作政务信息文稿时,一要杜绝歪曲事实错误引导。

如,"忧信息正报"这种做法。

二要防止以偏概全,不能想当然,比如现在土地出让金流失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影响有多大,未经深入调查研究就不要轻易下结论,以致造成无效甚至错误信息。

三要定性准确。

比如3月8日发生的某镇一农民因意外死亡,某县镇杨岭村9组黎宝林在自己承包的水库安装涵管时,被埋在土中。

死因到底是滑坡,还是由于意外,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在调查结论出来之前,暂时不要定性,是什么情况就报什么情况,先报情况,再报原因,再报处理结果。

一定要把握好,不然就会造成工作被动。

如果把握不好,宁可不要标题。

前年我们在发一期专报信息时,一个部门说的赔偿,后来分管领导看到后,说是补偿,以前发出去的全部收回。

因为这涉及到定性问题,形成了文字材料的东西,群众可以直接作为证据来打官司。

3、鲜明。

即主题清晰,表述透彻,不能含糊其词,晦涩朦胧。

一则信息一般只说明一个主题,这就需要紧紧围绕主题选择材料,那些无关于主题或似是而非的,都应在写作时摒弃。

除了选择材料时要注意这点以外,在着笔时也要紧扣主题,不要既想拣西瓜,又想拣芝麻,乱发议论,最终导致主题散乱,含混不清,好象说了很多问题,但哪个问题都没说清楚。

信息工作的任务是服务于领导决策,信息写作者在捕捉信息时,就必须有换位意识,即站在相应层次领导者的高度来审视、考虑问题。

同时,分清哪些问题、哪些信息是哪一级领导最关心或最需要了解的,以使有所对应地分别编发。

如果不分内外,无论上、下"一视同仁",就会使信息的适用性大打折扣。

4、深刻。

即主题要有一定的高度、深度或比较有预见地体现事物发展趋向,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些零碎的表面现象,或轻描淡写,就事论事。

能否选出反映事物本质的信息,或通过各领域、各层次的表面、直观的信息,经过提炼深化,写出其本质特征来,这就是选题的准确性、深刻性的问题了。

深刻了,信息价值就会大大增长;反之,就不能发挥应有的参谋和助手作用。

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建立在对原始资料进行认真分析,进行必要的综合归纳的基础上。

分析和归纳的过程,其实就是提炼主题的过程。

二、政务信息写作的内容要求

正文是政务信息的主体,是陈述信息内容的部分,是决定信息质量的关键部分。

信息的实用性,绝大部分是靠它的内容来实现。

具体要做到:

1、事实清晰。

在信息中对事实的陈述要清楚明白,不能模棱两可,或拖泥带水。

要杜绝那种不核对事实就轻易下笔和含糊其词的做法。

2、层次分明。

要按照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安排材料。

一则信息写作时有很多材料可用,这就要划清其层次,分析其关联,然后下笔。

或有层递关系,就可以分层来写;或有时间先后,就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写作,让读者清楚地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或有内在规律,就按其逻辑顺序运笔,揭示事物的运动规律和本质意义。

3、观点明确。

信息的每一层次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或说明什么,让领导一看就明白。

观点与材料要统一,每个观点都要通过材料来体现。

特定的材料都是为某一特定观点服务的,要协调二者的关系,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观点中的概念要准确,这也是信息内容正确的保障。

4、材料得当。

要选用恰当和适量的材料叙述事实、说明观点、摆出问题、提出建议。

既不能把不相关甚至与观点相反的东西硬搬进去,也不能繁简不分,凡是沾边的材料都用上。

所用材料应该有深度、有广度,应该是那种既反映事物本质特征,又反映事物群体普遍性的代表性材料。

5、避免重复。

既包括遣词造句的重复,也包括材料重复,即使确实对前后观点都有作用的材料,也应有所不同,将它们如何分别说明观点的区别体现出来。

6、前后一致。

前后矛盾是写作之大忌,这不光是对文章观念要这般要求,对行文、词句也是如此。

前后矛盾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是一个概念用得前后不符,也会给信息使用者造成很大的麻烦。

因些,写作中保持内容前后一致,写好后仔细核查字句,包括校对中认真把关,对信息的写作都至关重要。

三、政务信息的结构要求

结构是文章的表现形式。

它由其内容所决定并为内容服务。

结构和内容应该是完整的统一。

安排结构的基本要求是:

1、简短。

把材料写长很困难,把长信息改短更困难。

信息的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要求信息的篇幅尽量短小。

这就要求写作信息文稿应注意选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省去可有可无的词句和与体现主题关系不大的段落,经过加工浓缩,把信息文稿的长度压到最短的限度。

2、严谨。

信息文稿要做到观点和材料一致,上下文联系紧密,脉络清晰流畅。

简短虽然是信息写作的重要要求,但不是说为此就可以不顾结构的严谨。

这二者都要由信息的具体内容来决定,在把信息所含内容讲述清楚的基础上,应该做到简而不漏,简而不乱。

3、分明。

信息的写作目的是把需求者所需信息传达到位。

如果一则信息写得层次混乱,主次不清,对读者来说,从中得到所需的东西就不免会障碍重重了,甚至于会得出偏颇或错误的信息。

这就要求信息写作者将层次分清,主次有序,给读者一个正确的引导。

4、灵活。

这是说信息的写作依据信息内容的多少,可以自由组织材料、安排结构,既可以任选一种适合于表达的逻辑结构或形式结构,也可以不依定例,有一定跳跃甚至少头少尾。

总之只要对表述信息内容有益处,能把最重要、最新鲜、最有效的信息事实放在第一显著的位置,以便于需求者首先知道,就不失为完善的结构。

四、政务信息的语言要求

不同的写作形式对语言文字的要求也不同。

对于政务信息文稿的写作,由于它服务的特殊性,就更有严格的语言要求。

1、准确。

真实是政务信息的生命。

要做到这一点,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用语准确。

所用言词应该能客观地描述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

不能凭主观意志,夸大缩小或含混不清。

当要描述的事物比较复杂,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人为组合时,就要从精炼贴切出发,选择最能体现事物本质的描述方式,使信息使用者一读就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或"怎么样"。

信息用语准确是与信息价值成正比的,准确性越强,有效性越高,其价值也就越大。

要做到语言准确,必须苦练文字方面的基本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