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专题二 12 得教养的途径第2课时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6220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专题二 12 得教养的途径第2课时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专题二 12 得教养的途径第2课时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专题二 12 得教养的途径第2课时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专题二 12 得教养的途径第2课时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专题二 12 得教养的途径第2课时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专题二 12 得教养的途径第2课时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x

《高中语文 专题二 12 得教养的途径第2课时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专题二 12 得教养的途径第2课时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 专题二 12 得教养的途径第2课时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docx

高中语文专题二12得教养的途径第2课时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1

2021年高中语文专题二12得教养的途径第2课时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1

一、基础知识(12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的字形、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慰藉(jiè)麻痹(bì)敞开丰富多采

B.戕害(qiānɡ)给予(ɡěi)恢宏艰难跋涉

C.咖啡(kā)时髦(máo)闲暇生气勃勃

D.符箓(lù)钥匙(yuè)天赋似懂非懂(shì)

2.下列各句横线上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逐渐地________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②读书决不是要使我们“散心________”,倒是要使我们集中________。

③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________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

④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部作品和每一个思想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看出它全部的美和魅力正是________这种独特性和个性。

A.熟习   消磨   心志   体现   鉴于

B.熟悉   消遣   心智   呈现   基于

C.熟悉   消磨   心智   呈现   鉴于

D.熟习   消磨   心志   体现   基于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总发现多数儿童很快就把阅读当成自然而无关紧要的事。

B.中考过后,终于拥有了休闲度假的时间,我和朋友来到浩瀚的大海边,面对滚滚的海浪,不禁望洋兴叹,激情澎湃。

C.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举办的“布艺中国xx(春)深圳国际家纺布艺展览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其成功因素之一就是把企业实实在在地融进流行趋势研究中。

因为这有利于推进企业真正面对气象万千的市场。

D.“经典”应该是与普通民众的素朴之心息息相通的,所谓“润物细无声”也只有以此为基础才得以实现。

4.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真正的教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在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比喻)

B.读书决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

(对比)

C.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

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

(对比)

D.最初,他们把这个世界当成一所小小的美丽幼儿园,园内有种着郁金香的花坛和金鱼池;后来,幼儿园变成了城里的大公园,变成了城市和国家,变成了一个洲乃至全世界,变成了天上的乐园和象牙海岸。

(比喻,层递)

二、文本阅读(20分)

阅读《获得教养的途径》全文,回答5~8题。

5.文章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时,为什么提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文中第6自然段文字为例说说文章语言的生动性。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析下列语句的含义。

(6分)

①真正的教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在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个从童话和印第安人故事出发,继续摸索着走向莎士比亚和但丁;那个从课本里第一篇描写星空的短文开始,走向开普勒或者爱因斯坦……(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末尾所说“这类经验的神秘和伟大之处”指的是什么?

应如何理解“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18分)

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读书的意义

俞平伯

古人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不仅有关联,是一桩事情的两种看法。

游历者,活动的书本。

读书则曰卧游,山川如指掌,古今如对面,乃广义的浏览。

现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几万里路不算什么,读万卷书的日见其少了,当然有种种的原因,最浅显的看法,是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不缺乏。

讲到读书的真意义,于扩充知识外兼可涵咏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敲门砖。

即为功名富贵,依目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读书,更无须借光圣经贤传,甚至于愈读书会愈穷,这无怪喜欢读书,懂得怎样读的人一天一天的减少了,读书空气的稀薄,读书种子的稀少,互为因果循环。

现在有一些人,你对他说身心性命则以为迂阔,对他说因果报应则以为荒谬,对他说风花雪月则以为无聊。

不错,是迂阔,荒谬,无聊。

你试问他,不迂阔,不荒谬,不无聊的是啥?

他会有种种漂亮的说法。

但你不可过于信他,他只是要钱而已。

文言谓之好利。

有一个故事,不见得靠得住,只可以算笑话。

乾隆帝下江南,在金山寺登高,望见江中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船,戏问随銮的纪晓岚,共有几只。

这原是难题,拿来开玩笑的,若回答说不知道,那未免煞风景。

纪回答得很好,臣只见两条船,一条为名,一条为利。

在那时,这故事讽刺世情已觉刻露,但现在看来,不免古色古香。

意存忠厚,应该对答皇帝道,只有一条船。

好利之心压倒一切,非一朝一夕之故。

古人说:

“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以义为利是遥远的古话。

退一步说,以名为利。

然名利双收,话虽好听,利必不大。

惟有不恤声名的干,以利为利,始专而且厚。

道德名誉的观念本多半从书本中来,不恤声名与不好读书亦有相互的关联。

在这一味好利的空气中寻求读书乐,岂不难于上青天,除非我们把两者混合。

假如我们能够立一种制度,使天下之俊秀求官位利禄之途必出于读书,近乎从前科举的办法,这或者还有人肯下十载寒窗的苦工。

严格说来,这已失却读书的真意义,何况这制度的确立还遥遥无期。

现在有一种情形,这十年以来,说得远一点,二三十年以来都如此,就是国文程度显著地低落,别字广泛地流行着,在各级学校任教的,人人皆知,人人皱眉头痛,认为是不大好办的事情。

这严重的光景,不仅象征着读书阶级的崩溃,并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

文字教育好像不算得什么。

文字原不过白纸上画黑道,一种形迹而已,但文化却寄托在这形迹上。

我们常夸说神州立国几千年,华夏提封数万里,这种时空的超卓并不必由于天赋,实半出于人为,皆先民积久辛勤努力所致,我们应如何欢喜惭愧,却不可有恃无恐。

方块字的完整、艰深、固定,虽似妨碍文化知识的普及,亦正于无形之中维护国家的统一与永久。

从时间说,我们读古书如《论语》,觉得孔子孟子似乎不太远,而杜工部苏东坡的诗文呢,他们两位活像我们的老前辈,这是方块文字不易变动之力。

假如当初完全用音标文字,那不必提周秦两汉,就是唐宋,也就很遥远而隔膜,我们通解先民的情思比较困难,而华夏国本亦因而动摇不安。

再从空间说,北自满洲,南迄岭海,虽分南北中三部,细分还有更多的区域,然而中国始终只是一个,譬如说广东话与北京话完全两样,而纸上文字完全一致。

我国屡经外夷侵略,或暂被征服,而于风雨飘摇中始终屹立不失者,上面已表过是先民血汗的成绩,而在民族的团结上,文字确也帮忙不少。

历史事实俱在,不容易否认的。

所以文字教育的失败,表面上看只是读书种子稀少,一般国文水准低落而已,骨子里已损害民族国家的前途,自非好作危言耸人听闻,废书不读可谓今日之流行病。

用功的人难道没有?

即有少数的人好学潜修也不足挽回这颓风。

即以学校教育而论,听讲的时间每多于自修,而自修课业,有如太史公所谓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能有几人?

我不敢轻量天下之士,武断地说或者不多罢。

如何使人安心向学,对读书感到兴味,似是小事,却是牵连社会生计问题,譬如饿着肚子读书当然不成的,更有关于教育考试铨叙各制度的改革。

我们从事教育写作文字的固责无旁贷,但已不仅是个人努力的事,而成为民族复兴国运重光的大业之一了。

(选自《俞平伯文集》)

9.结合全文,说明文中“读书的意义”的具体的含义。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引用纪晓岚戏答乾隆的故事,其作用是什么?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标题为“读书的意义”,但第六、七两段却花费大量笔墨谈到文字和文字教育,作者为何要这样写?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说:

“即以学校教育而论,听讲的时间每多于自修,而自修课业,有如太史公所谓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能有几人?

”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10分)

13.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的句子补写。

(4分)

人们从往哲先贤那里,学得他们的品格:

从孔子学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学得批判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古今中外的著作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14.在下列句子的横线处仿照画线的句子,填写相应语句。

(6分)

读书使人于峻峭呼啸处可得岿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书会使你心驰神飞,奇思遐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上九天揽月,______________;可朝谒秦皇汉武,______________;夏可观十里荷花,______________;北可驰骋于塞外草原,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第2课时 测试与反馈

1.C [A项采→彩;B项给jǐ;D项钥yào,似sì。

]

2.B [“熟习”指熟练掌握某种技艺或学问;“熟悉”指知道得很清楚。

“消遣”指用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时间,清闲解闷;“消磨”既可指使意志、精力等逐渐消失,也指度过时间,多指虚度。

“心志”指意志;“心智”既指思考能力,智慧,也指心理性情。

“呈现”指显出、露出;“体现”指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地表现出来,如“说实话,办实事,体现了他的务实精神”。

“基于”是指把某种事物作为结论的前提或语言行动的基础。

“鉴于”:

一是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如“鉴于党的领导地位,更加需要向党员提出严格的要求”;二是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中前一分句句首,指出后一分句行为的依据、原因或理由,如“鉴于群众的反映,我们准备开展质量检查”。

]

3.D [A项应换成“无足轻重”。

“无足轻重”侧重于“不重要”,“无关紧要”侧重于“不要紧”。

B项望文生义。

“望洋兴叹”中的“望洋”指抬起头来,其中的“洋”并不指“海洋”。

整个成语原指看到别人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

现比喻做事条件不够,无从着手,而感到无可奈何。

C项“气象万千”指景象千变万化,多指自然界的景象。

应改为“瞬息万变”。

]

4.C [还有比喻,用“辉煌殿堂”比喻“世界文学”。

此外,D项中的“层递”也是一种修辞手法,它分递升和递降两种,凡是把程度、范围等由轻往重、由小到大说就是递升,反之就是递降。

]

5.文章认为读书是心灵的追求,这个追求必须有对文明的热爱,有对知识的敬重。

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存在着轻视读书的现象,因而建议读书应该从基础阅读开始,在提高能力的同时提高阅读的层次。

阅读时如果缺乏自我修养的追求,就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

6.①第6段文字成功运用比喻修辞,用“花园、公园或原始密林”比喻书本中的美丽自然而纯真的诗和故事(或书中的世界),用“庙堂”比喻聚集着一切民族和时代精神的世界,用“新的广阔的原野”比喻阅读者达到的更高境界。

②这样的语言既生动又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议论文语言生动性的具体体现。

7.①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以“体育”为喻,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很形象,“既是完成又是激励”是说完成了一个目标,又有新的目标,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激励。

突出了“真正的教养”对人发展过程所起的积极作用。

“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

“学无止境”,获得教养的过程无止境是本文一再强调的意思。

②每个人的个性或人格不同,无尽的书籍会在人的脑中形成不同的映象,他们会选择在“其中寻觅并且体验到他自己”的书去读,从而获得不同的真正教养。

8.①首先,越是经典的作品,其内涵就越深刻丰富,其境界也越高远,具有无限丰富性,所以经典需要我们反复阅读并在此基础上用心揣摩。

其次,真正的经典都是创作者个性生命的独特表达,真正的阅读就是对这种个性的倾听、理解与尊重。

再者,真正的经典无不是深切地关注着人类共同的命运,诉说着人类共同的困惑与追求,表达着人性高贵的光辉的,所以阅读经典就是对自我生命和整个人类的理解过程。

个性与共性,自我与他者,理解与体验——这就是经典与经典阅读为我们昭示的通往真正的教养的道路。

②“千百种矛盾的表情”指的是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以及每个人思想个性差异而导致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作家的作品面貌各不相同。

但是世界上的作品能够成为真正的经典,都是作家从自我鲜活而深刻的生命体验出发,对生命意义、对人类命运作出的深刻思索和追问,所以从这一意义上作者说,看似矛盾的表情又可以统一成一张“人类的容颜”。

9.

(1)扩充知识,涵咏性情,修持道德;

(2)关系到民族复兴,国运重光。

10.

(1)用典,增强文章的趣味;

(2)说明人的逐利行为有历史性,为文章逐步展开有关读书的社会背景作铺垫。

11.文字寄托着文化,从中我们可以通解先民的情思和智慧;文字在无形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团结统一;文字教育的成败关系着民族国家的前途。

因此,论述了文字和文字教育的重要性,也就充分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意义。

12.作者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学校教育中重传授教导,轻潜修读书、深思钻研的弊病。

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缺少独立的思考、体悟,这说明了我们还没有真正明白读书的真意义,结果将会是慢慢地使学生丧失对读书求学的兴趣。

13.从老子学得无欲的品行 从巴金学得博爱的胸怀 王维《观猎》的意气风发 陆游《书愤》的壮志未酬

14.于清风朗月处可见飘逸 于百花争艳处可嗅独芳 可下五洋捉鳖 可暮访孔孟太白 秋可赏三秋桂子 南可踯躅于江南雨巷28762705A灚2706069B4榴251056211我$242125E94应2661467F6柶-367148F6A轪CMR283156E9B溛230425A02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