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6126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1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7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7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7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7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docx

《7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docx

7对乙酰氨基酚的生产工艺规程

文件编号:

SOP-MF-301

 

XXX药业有限公司现行文件

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规程

 

起草人:

起草日期年月日

审阅人:

审阅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

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

批准日期年月日

执行日期年月日

 

发放部门:

质量保证部2份生产技术部2份设备部1份

 

一、产品概述……………………………………………………3

1.1产品名…………………………………………………………………………3

1.2产品结构式……………………………………………………………………3

1.3理化性质………………………………………………………………………4

1.4药理作用………………………………………………………………………4

1.5包装规格………………………………………………………………………4

1.6批准文号………………………………………………………………………4

1.7临床用途………………………………………………………………………4

1.8贮藏条件……………………………………………………………………4

1.9有效期…………………………………………………………………………4

二、物料的规格、质量规格……………………………………4

2.1物料的规格……………………………………………………………………4

2.2包装材料………………………………………………………………………5

三、化学反应式和工艺流程图…………………………………6

3.1主反应、副反应、辅助反应……………………………………………….6

3.2工艺流程简易图………………………………………………………………7

3.3设备流程图(见附录)………………………………………………………8

四、生产工艺规程………………………………………………8

4.1配料比…………………………………………………………………………8

4.2工艺操作过程…………………………………………………………………8

4.3重点工艺控制点:

反应条件与影响因素……………………………………8.

4.4异常现象的处理和有关注意事项………………………………………….9.

五、中间体和半成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9

5.1中间体产品标准………………………………………………………………9

5.2原料标准………………………………………………………………………9

5.3中间体和半成品检验方法……………………………………………………9

5.4中间产品内控质量标准………………………………………………………9

六、技术安全与防火……………………………………………10

6.1安全防火毒制度与工艺卫生和工艺、劳动保护制度………………………10

6.2设备……………………………………………………………………………10

6.3危险化学品的防护与救治……………………………………………………11

6.4有毒物料的介绍………………………………………………………………16

6.5易燃易爆原料的特征介绍……………………………………………………19

6.6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及安全防范…………………………………………19

6.7生产工艺的基本防火防爆措施…………………………………………20

七、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22

八、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22

九、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22

十、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22

10.1设备一览表………………………………………………………………….22

10.2主要设备生产………………………………………………………………..23

十一、原材料、动力消耗定额和技术经济指标………………23

十二、物料平衡…………………………………………………23

十三、补充部分…………………………………………………..23

附录:

有关规定、理化常数及换算…………………………23

附页:

文件修订记录……………………………………………23

 

生产工艺规程

一、产品概述:

1.1产品名:

对乙酰氨基酚中文名:

对乙酰氨基酚拼音:

Duiyixian’anji英文名:

4-acetaminophenol;N-(4-hydroxyphenyl)-acetamide;p-Hydroxyphenylacetlamine.化学名:

对乙酰氨基酚;N-(4-羟基苯基)乙酰胺;对羟基苯基乙酰胺。

1.2产品结构式:

分子式:

C8H9NO2

分子量:

151.170

1.3理化性质:

从乙醇中得凌柱体晶体。

熔点为168~172℃,相对密度1.293(21℃/4℃)。

能溶于乙醇、丙醇和热水,难溶于冷水,不溶于石油醚及苯。

无气味,味苦。

饱和水溶于液pH值5.5~6.5。

1.4药理作用:

本品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

本品无明显抗炎作用。

1.5包装规格:

片剂0.1g,0.3g,0.5g;胶囊剂0.3g,咀嚼片80mg,0.16g,泡腾片0.5g;缓释片0.325g,0.5g,0.65g;分散片0.1g;溶液剂5ml;凝胶剂5g;糖浆剂15ml;颗粒剂1g。

1.6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1020448(东北制药六厂)

1.7临床用途:

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的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

本品无明显抗炎作用。

1.8贮藏条件:

遮光、密封保存

1.9有效期:

5年

 

二、物料的规格、质量标准

2.1物料的规格

物料名称

对氨基苯酚

编号

规格

标准编号

质量标准

项目

性状:

白色片状晶体。

稍溶于水和乙醇,几乎不溶于苯和氯仿,溶于碱液后很快变褐色。

指标

备注

贮存时要避光,防止受热、受潮。

按有毒危险品规定贮运。

包装规格

每桶净重35kg、40kg或50kg。

包装材料

采用铁桶、纸桶或纤维板桶内衬塑料袋包装

材质要求

采用铁桶、纸桶或纤维板桶内衬塑料袋包装

物料名称

乙酸

编号

规格

≥99.0%

标准编号

GB/T676-2007

质量标准

项目

外观及气味:

无色液体,有刺鼻的醋味。

溶解性:

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及甘油等有机溶剂。

指标

备注

适装舱型:

不锈钢舱。

储运注意事项:

注意货物温度保持在20-35℃,即货物温度要大于其凝固点16.7℃防止冻结。

装卸货完毕时要尽量排尽管系中的残液。

包装规格

包装材料

材质要求

物料名称

亚硫酸氢钠

编号

规格

≥99.5%

标准编号

质量标准

项目

白色结晶性粉末,有二氧化硫的气味,可溶于水,也微溶于醇。

其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硫酸盐。

指标

备注

密封阴凉干燥保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不宜久存,以免变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包装规格

25、50、1000千克/袋

包装材料

外用聚丙烯编织袋、内衬聚乙烯塑料袋,或纸塑复合袋、牛皮纸袋

材质要求

外用聚丙烯编织袋、内衬聚乙烯塑料袋,或纸塑复合袋、牛皮纸袋

物料名称

盐酸

编号

规格

36%-38%

标准编号

质量标准

项目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腐蚀性。

为氯化氢的水溶液(工业用盐酸会因有杂质三价铁盐而略显黄色)。

有刺激性气味。

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作用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会看到酸雾。

与水混溶,浓盐酸溶于水有热量放出。

溶于碱液并与碱液发生中和反应。

能与乙醇任意混溶,溶于苯。

指标

备注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包装规格

包装材料

玻璃瓶;耐酸坛;陶瓷瓶外普通木箱;半花格木箱

材质要求

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2.2包装材料

材料名称

质量标准

规格

单位

每万板

理论用量

损耗%

每万板

实际用量

药品包装用铝箔

内控质量标准

115×0.024

kg

3.2

6

3.392

药用聚氯乙烯硬片

内控质量标准

115×0.3

淡蓝色

kg

22.8

8

26.624

印刷小纸盒

内控质量标准

120×60×20

10000

0.8

10080

说明书

——

132×112

10000

0.5

10050

POE热收缩膜

内控质量标准

200×120×60

双层膜宽240

单层膜厚1.5丝

kg

1.967

5

2.065

纸箱

内控质量标准

620×425×315

20

/

20

合格证

——

130×95

20

/

20

纸箱隔板

内控质量标准

600×400

40

/

40

封箱带

——

宽60

32.8

/

32.8

包装方式:

10片/板×1板/小盒×500板/箱(10小盒/中包装)

 

三、化学反应式和工艺流程图

3.1主反应、副反应、辅助反应

1.以对氨基苯酚和乙酸酐为原料,

对氨基苯酚对乙酰氨基苯酚

109151

2副反应——较高温度时对氨基苯酚缩合

3.2工艺流程简易图

图1-1乙酰化工艺流程简易方框图

图1-2精制工艺流程简易方框图

3.3设备流程图(见附录)

四、生产工艺过程

4.1配料比:

对氨基苯酚:

冰乙酸:

母液(含酸50%以上)=1:

1:

1(质量比)

4.2工艺操作过程:

将配料液投入乙酰化罐内,加热至110℃,打开反应罐上冷凝器的冷却水,回流反应4h,控制蒸出稀乙酸速度为每小时蒸出总量的1/10,待內温升至135℃以上,取样检查对氨基苯酚残留量低于2.5%时为反应终点。

加入稀乙酸(含量50%以上),转入结晶罐冷却结晶。

离心,先用少量稀乙酸洗涤,再用大量水洗涤至滤液近无色,得对乙酰氨基酚粗品。

搅拌下将粗品对乙酰氨基酚、水及活性炭加热至沸腾,用1:

1盐酸调节PH=5~5.5,保温5min,将温度升至95℃时,趁热压滤,滤液冷却结晶,加入适量亚硫酸氢钠,冷却结束,离心,滤饼用大量水洗至近无色,再用蒸馏水洗涤,甩干,干燥得对乙酰氨基酚成品,滤液经浓缩,结晶,离心后再精制。

4.3重点工艺控制点:

反应条件与影响因素

a.反应终点要取样测定,也就是测定对氨基苯酚的剩余量加反应液的酸度。

只有保证对氨基苯酚的剩余量低于2%,才能确保对乙酰氨基酚成品的质量和收率。

b.乙酰化时,为避免氧化等副反应的发生,反应前可先加入少量抗氧化剂(亚硫酸氢钠)。

c.在精制时,为保证对乙酰氨基酚的质量要加入亚硫酸氢钠防氧化。

4.4异常现象的处理和有关注意事项

 

五.成品标准

对乙酰氨基酚片

标准依据: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标准

检查项目

鉴别

含量

性状

标准

符合规定

95.0~105.0%

符合规定

检查项目

溶出度

其他

标准

符合规定

符合片剂项下有关各项规定

5.1中间体产品标准

对乙酰氨基酚片

标准依据: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标准

颗粒

检查项目

性状

理论示量

水份

标准

颗粒紧、短条状

97.5%~102.5%

约25%

检查项目

片重差异

标示量

性状

标准

<5.0%

97.5%~102.5%

本品为白色片

检查项目

溶出度

含量均匀度

脆碎度

标准

符合规定

含量均匀度

符合规定

5.2原料标准

对乙酰氨基酚

标准依据: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标准

检查项目

鉴别

干燥失重

性状

炽灼残渣

熔点

标准

符合规定

≤0.5%

符合规定

≤0.1%

1681~72

检查项目

含量

酸度

有关物质

氧化物

对氨基酚

标准

98.0~102.0%

5.5~6.5

符合规定

≤0.01%

≤0.005%

检查项目

硫酸盐

乙醇溶液澄清度

标准

≤0.02%

符合规定

5.3中间体和半成品检验方法

中间产品名称

标准编号

检验规程编号

质量指标

含量检验方法

杂质限度

异物检查

细度检查

品种检查

方法

目测

目测

复核检查

频率

每批检查

每批检查

每班检查

5.4中间产品内控质量标准:

含量:

对乙酰氨基酚96.5%~103.5%,异丙安替比林96%~104%,无水咖啡因92%~108%,(该含量系指依据化验的颗粒含量,计算片重所得含药总量与标示量比较而成)。

重量差异:

±4.5%方法:

片剂平均片重和重量差异检测规程频率:

每班3~4次。

平均片重:

±3%。

溶出度:

83%方法:

溶出度测定操作规程;频率:

每批试压后1次;压完片后1次。

送中心化验室检测

脆碎度检查方法:

片剂脆碎度检测规程;频率:

每班2~3次小于1%

外观检查:

白色片方法:

按片剂外观检查规程(目测);频率:

每班随时。

冲模规格:

异型、浅凹长度:

±0.1mm方法:

游标卡尺测定;频率:

每批开始时测一次。

厚度要求:

5.5mm~6.0mm

六、技术安全与防火

6.1安全防火毒制度与工艺卫生和工艺、劳动保护制度

1安全防火防毒制度

2工艺卫生

3劳动保护制度

4技术安全制度

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坚持设备到生产全过程的系统管理方式;必须坚持不断更新改造,提高安全技术水平的原则;能及时有效的消除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确保公司财产和人身安全。

6.2设备

(一)设备选购

1、必须坚持“安全高于一切”的设备选购原则,要求做到设备运行中,在能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确保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2、管理人员应根据本企业生产特点、工艺要求广泛搜集信息(包括:

国际、国内本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设备安全可靠程度、价格、售后服务等),根据车间需求,经过论证提出初步意见报总经理批准实施。

3、安装、调试、验收、建立档案等。

(二)设备使用前

1、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2、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责任制。

3、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4、员工培训内容包括设备原理、结构、操作办法、安全注意事项、维护保养知识等。

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设备使用中

1、严格执行《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由公司主管领导和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检查落实。

2、设备操作人员须每天对自己所使用的机器做好日常保养工作。

生产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给予排除。

3、检预修,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避免发生事故的有效措施。

设备管理人员根据设备零件的使用寿命,预先制定出安全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落实专人负责实施。

将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设备从本质上的安全性。

(四)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设备运转与维护坚持“设备专人负责,共同管理”的原则精心养护,保证设备安全,负责人调离,立即配备信任。

2、操作人员要做好以下工作:

⑴自觉爱护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

⑵做好设备经常性的润滑、紧固、防腐等工作。

⑶设备要定期维护,强制保养,保持技术状态良好。

⑷建立设备保养卡片,做好设备的运行、维护、养护记录。

⑸保持设备清洁,场所窗明地净,环境卫生打扫好。

(五)设备更新改造及报废的管理工作

1、设备报废的基本原则:

⑴国家或行业规定需要淘汰的设备

⑵设备已过正常使用年限或正常磨损后达不到GMP要求

⑶设备发生操作以外事故,造成无法修复或修复不合算

⑷设备使用时间不长,但有更经济先进的设备或在生产使用时需要更换的

⑸从安全、精度、效率等方面,已落后于本行业的平均水平

符合以上情况的设备均可申请报废。

2、设备报废手续:

由设备使用部门负责人填写报废申请单,上交生产部审核,经总经理批准、一脚财务部办理报废结算手续。

3、设备改造的基本要求:

⑴经过技术论证后,采取新技术、新材料、新的零部件就可以提高设备的综合安全技术水平,经济上也是合算的。

⑵设备改造要持谨慎负责的态度,不能轻易蛮干,必须按照申请、论证、批准的基本程序运行。

(六)严格执行设备管理过程中的记录制度

建立设备技术管理档案,及早设备一生全过程的状态。

按照设备选购,设备保养、检修、更新改造、报废处理等程序运行。

每个环节的负责人都要填写规定的管理表格或图表,负责人和主管领导签名确认,存档保存。

6.3危险化学品的防护与救治

乙酰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乙酰胺 

化学品俗名:

化学品英文名称:

acetamide 

英文名称:

aceticacidam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801

CASNo.:

60-35-5 

生产企业名称:

 上海昊化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1833号1601室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No.

乙酰胺

60-35-5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动物实验有致癌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燃烧分解时,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针状结晶体。

pH:

熔点(℃):

81

相对密度(水=1):

1.16(20℃)

沸点(℃):

22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分子式:

C2H5NO

分子量:

59.07

主要成分:

纯品

饱和蒸气压(kPa):

0.13(65℃)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溶解性:

溶于水,微溶于乙醚,溶于乙醇。

主要用途:

用作有机化合物的溶剂,也用于有机合成制吸湿剂、润湿剂、增塑剂、酒精变性剂等。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强酸、强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10300mg/kg(大鼠腹腔);10000mg/kg(小鼠腹腔)

LC50:

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