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5384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截蜡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半截蜡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半截蜡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半截蜡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半截蜡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半截蜡烛.docx

《半截蜡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截蜡烛.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半截蜡烛.docx

半截蜡烛

半截蜡烛

》公开课教案

教学要求:

1

、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

的。

2

、体验当时紧张的局面,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敏、

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适时复习

同学们,

60

年前那一场几乎席卷整个人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无数国家

染上战火,

人民饱受煎熬。

为了捍卫自身的家园,

课文中的伯诺德夫人一家参与

了秘密情报传送工作。

一天晚上,

他们为了

半截蜡烛

与闯进屋子的德国强盗展开

了一场特殊的战斗。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这是怎样的

半截蜡烛

(关系到国家利益的、

关系着伯

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的“绝密”)

二、学习课文,感悟理解

(一)感知内容

让我们走进课文,关注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

1

、同学自由读

3-7

小节,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

(组

织同学交流,掌握三处:

1

)、当德军把蜡烛点燃(

2

)、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

重新点燃(

3

)、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

2

、文章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一波三折、

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二)研析情节

在这些危机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呢?

1

、自学课文,要求:

1

)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认

真读一读,体会当时的那种气氛。

2

、组织同学交流学习收获。

◆语言:

师:

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

(“瞧,

先生们,

这盏灯亮些。

”)

想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

(同学各自试读)

1

(将“亮”字重读)我觉得应该突出“亮”字,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

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

2

(将“灯”字重读)

我觉得应该强调“灯”,

因为只有突出了“灯”,

才干吹熄蜡烛。

3

(将“瞧”字重读)强调“瞧”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

4

(将“先生”重读)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这样做可以不使德

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有礼貌的样子。

师:

同学们的朗读处置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

不过,尽管咱们的处

置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生:

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不引起德军的怀疑,保住那

半截蜡烛

生:

都是为了防止敌人的怀疑,巧妙地熄灭蜡烛。

师:

说得对。

只要我们的朗读处置都是围绕这一点的,那么就都是允许的。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

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划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划

下面,请你们想着这个目标,依照自身的处置方式各自朗读这句话。

◆动作:

(急忙)取、(轻轻)吹。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

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重点提示:

为什么要轻轻吹?

◆心理活动:

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

你能把当时的心理活动以你自身的口

吻表达出来吗?

(蜡烛就这么点着,情报很快就会暴露,怎么办呢?

不行,我得赶快想个好

方法!

指导这是你的心理独白,

你这么大声说出来,

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

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

小结:

尽管情况危急,

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

但她还能表示得这么从容、

机智,真是了不起。

危机暂时过去了。

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

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

(板书:

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

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

真令人担心哪!

危机有没有过去呢?

交流杰克。

◆语言:

(“天真冷。

”)指导朗读。

平淡的语气,但让人觉得很有这个必

要。

◆动作:

慢慢站、端、(“疾步”还是“不急不慢”)走去、从容(在什么

情况下表示得这么从容的?

为什么能这么从容?

提示母亲的教育影响)、生火、

坐待

读句子。

师:

同学们,杰克能有这么镇定自若的神情、动作、语言,你们能知道他站

起来前,心里想了些什么?

生:

过不了多久,蜡烛就会烧到金属管的

!

妈妈已经做了努力,可是没有胜

利。

我该怎么办,总不能坐着等„„有了

!

生:

可恶的法西斯,又把蜡烛抢去了

!

怎么办

?

跟他们吵吗

?

不行

!

妈妈说过:

越是危急的关头越要镇定,不能慌。

我要装着没事一样,把蜡烛拿走。

过渡:

1

、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

伯诺德夫人一

家的心都被揪紧了。

课文是怎样描写这种紧张的情节的呢?

指导朗读

2

半截蜡烛

即将熄灭之际,

伯诺德夫人的小孩子——只有

10

岁杰奎琳勇

敢地站了起来。

她是怎么做的?

(提示:

可以抓住“娇声”、“司令官先生”、“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

吗?

”这些词语和句子去想一想,你就会找到答案了。

(恭维的话很多人都会

感到很受用,

又是这么一个可爱礼貌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点不过份的小要

求,让人实在无法拒绝,从而巧妙地化解了危机)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

师:

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

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生:

(脱口而出)是小孩子杰奎琳。

师:

有不同的观点吗?

(同学开始深思)

生:

我认为杰克也有功劳。

生:

还有母亲呢。

师:

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是杰奎琳,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杰克、

母亲也功不可没。

同学们,要说服对方,就必需占有充沛的根据。

能从课文中找

出根据吗?

1

我认为最后的胜利应该是全家人的贡献。

你想,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

形下,假如不是那样“从容”,不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吗?

2

还有妈妈呢。

她也是表示得那样镇定,

一开始是“轻轻”把蜡烛吹灭。

3

还有,一开始妈妈从厨房取出了一盏油灯,这样,后面小孩子杰奎琳

才有可能取走蜡烛。

4

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

课文最后说小孩子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

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

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

是妈妈。

她在

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

师:

大家前后联系起来考虑,非常好。

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想得更远一点。

生:

两个小朋友都还小,

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

我想,

那是在母

亲长期的影响形成的。

生:

再说,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原本就是母亲想出来的。

师:

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

但是,假如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

果不还是不可思议吗?

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

既提到全家人,

又突出杰奎琳。

生:

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做出了贡献,小孩子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

生:

情报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孩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师:

同学们,假如现在让大家做个导演,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你觉

得出现最多的镜头该是什么?

1

是那

半截蜡烛

因为这

半截蜡烛

不只关系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

贯穿了整个故事,也牵动着大家的心。

(师:

所以文章以它作题,

因为用“

半截蜡烛

”作题目一下子就把焦点展示

给了读者,很吸引人。

2

我觉得是墙上的一面钟,“滴答滴答”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回响,伯诺

德夫人和两个小朋友的心越来越紧张。

3

我眼前总是闪过的是德国军官的阴险的眼睛。

伯诺德夫人总觉得他们

似乎发现了蜡烛的秘密。

师:

你们都是出色的导演。

虽然镜头不一,风格有别,但我感觉你们的意图

都是一样的,能说说吗?

1

我们都是为了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

2

我们都是为了突出当时的危险,表示人物的紧张。

(三)小结: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他们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经历了一

场没有硝烟而又紧张激烈的战斗。

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说?

(板书:

机智勇

敢、热爱祖国)

三、总结全文,加深认识

课文依靠生动的描写,让我们仿佛也身处其境,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

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的热爱,

与法西斯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惊

心动魄的战斗,

最终凭着他们的机智与勇敢取得了胜利。

象他们这样的家庭,

和平年代本应该过着幸福安定的日子;

像杰克和杰奎琳这样的年纪,

原应有无忧

无虑的童年,是什么让他们丧失了这并不过分的权利呢?

(战争)

小结:

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

周年之际,让我们发出来自心灵深处的

呼唤:

远离战争,拥抱和平吧!

半截蜡烛

》公开课教案

教学要求:

1

、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

的。

2

、体验当时紧张的局面,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敏、

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适时复习

同学们,

60

年前那一场几乎席卷整个人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无数国家

染上战火,

人民饱受煎熬。

为了捍卫自身的家园,

课文中的伯诺德夫人一家参与

了秘密情报传送工作。

一天晚上,

他们为了

半截蜡烛

与闯进屋子的德国强盗展开

了一场特殊的战斗。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这是怎样的

半截蜡烛

(关系到国家利益的、

关系着伯

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的“绝密”)

二、学习课文,感悟理解

(一)感知内容

让我们走进课文,关注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

1

、同学自由读

3-7

小节,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

(组

织同学交流,掌握三处:

1

)、当德军把蜡烛点燃(

2

)、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

重新点燃(

3

)、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

2

、文章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一波三折、

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二)研析情节

在这些危机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呢?

1

、自学课文,要求:

1

)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认

真读一读,体会当时的那种气氛。

2

、组织同学交流学习收获。

◆语言:

师:

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

(“瞧,

先生们,

这盏灯亮些。

”)

想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

(同学各自试读)

1

(将“亮”字重读)我觉得应该突出“亮”字,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

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

2

(将“灯”字重读)

我觉得应该强调“灯”,

因为只有突出了“灯”,

生:

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不引起德军的怀疑,保住

才干吹熄蜡烛。

3

(将“瞧”字重读)强调“瞧”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

4

(将“先生”重读)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这样做可以不使德

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有礼貌的样子。

师:

同学们的朗读处置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

不过,尽管咱们的处

置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半截蜡烛

生:

都是为了防止敌人的怀疑,巧妙地熄灭蜡烛。

师:

说得对。

只要我们的朗读处置都是围绕这一点的,那么就都是允许的。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

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划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划

下面,请你们想着这个目标,依照自身的处置方式各自朗读这。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解释、负责、无奈、粉嘟嘟、小心翼翼、完好无损、不惜代价、例行检查、若无其事、了如指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机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前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法国人的残酷迫害。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通过课前预习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

谁来汇报一下自己掌握的资料。

(生交流)

  2.师小结。

  3.在法国,人民忘记不了这样一件事,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半截蜡烛》。

  二、初读课文,了解剧本

  1.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这课文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交流看法。

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4.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这是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电影、电视剧等,都是根据剧本拍出来的。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读读剧本,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指名回答。

  3.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提供句式:

当…………,谁(怎么做)…………,(结果怎样)…………。

  4.故事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四、深入阅读,感受形象

  1.同学们想不想根据剧本来演演一家人巧妙与德军周旋这一幕呢?

可是要想把它演好,先得认真地研究一下剧中人物的形象,怎么来研究呢?

  2.引导学生可以抓住剧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揣测心理等来研究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细读剧本,选择文中的一个人物,进行深入研究。

  3.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

  4.集体交流,尝试表演

  

(一)伯诺德夫人:

  

(1)语言:

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

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要说得不引起德军的怀疑,关键读好哪个词?

为什么?

  (学生各自试读后指名朗读,评价)

  【教师提示:

只要能不引起德军怀疑,巧妙熄灭蜡烛,你的朗读处理就都是允许的。

  

(2)动作:

(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吹熄了蜡烛)。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

  思考:

你认为是急速吹灭还是轻轻吹灭?

为什么要轻轻吹?

  (3)神态:

(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

  怎样才是“不动声色”?

为什么要“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

  (4)揣测心理:

在敌人面前,伯诺德夫人如此镇静,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可回顾前文伯诺德夫人说的“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来理解她的爱国思想。

指导朗读这句话。

  (5)尝试表演,评价。

  

(二)杰克:

  (若无其事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真冷。

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

  (杰克无奈地去柴房,下)

  

(1)引导思考:

杰克的言行巧妙地哪里?

  (“若无其事”才能避开敌人的怀疑,“天真冷”是“去柴房抱柴生火”的理由,这样才有可能拿走蜡烛。

  

(2)揣测心理:

杰克为什么能这样勇敢呢?

  (3)尝试表演,评价。

  (三)杰奎琳

  (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去楼上睡觉吗?

(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

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1)引导思考:

她的说话、动作、神态有什么巧妙之处?

  (语言上,她称少校为“司令官先生”,满足他的虚荣心,“天晚了,楼上黑”、“我实在太困了”,把拿灯上楼的理由说得非常充分,她特意说是“拿一盏灯”而不是“拿蜡烛”,避免怀疑;动作上,她“打了个懒懒的哈欠”,一副极困的样子让人可信;神态上,“宝石般的眼睛”、“笑容像百合花”让人感受到孩子的天真可爱,纯洁无瑕,顿生怜悯之心。

  

(2)揣测心理:

杰奎琳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3)尝试表演,评价。

  (四)德国军人:

(略)

  四、小组组合表演

  五、拓展想象:

  1.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想说什么?

  (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2.想象:

当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

故事还会怎样发展呢?

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六、布置作业:

  1.阅读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2.阅读交流战争故事。

-本文出自flash课件资源网,原文地址:

《半截蜡烛》公开课示范课原创教学设计板书教案精选(人教版)1

【教材内容】

  《半截蜡烛》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需1课时)。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篇短小剧本,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的故事。

女主人伯若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若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

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若德夫人、杰克、杰奎林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

【学情分析】

  课前可布置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便更好地揣摩人物的语气,把课文读好。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理念】

  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并初步了解到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12、半截蜡烛

 

  2、读课题,学生质疑:

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

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教师质疑:

    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学生交流。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

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

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资_料_来-源于flash课件资源网hTTp:

//wWw.flaShkJ.nEt)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读准字音。

   ⑵ 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讨论主要内容。

  4、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2):

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

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

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

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

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课堂优化同步优化练习题(七下苏教版)

  1、写字练习。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五、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

    绝密、绝妙。

  3、教师质疑:

    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

为什么这样做?

  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

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出示句子:

在你认为重要的句子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很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

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六、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学生深入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3、指导编排课本剧。

七、第一场的编排

  1、默读课文,思考:

    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

应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3、学生交流怎样表演。

  4、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八、布置准备工作。

九、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默写词语

-本文出自flash课件资源网,原文地址:

坐待什么?

(机会、厄运)联系上下文,说说即将到来的厄运是什么呢?

指名说

出示、引读: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面对即将到来的厄运小男孩是如此从容如此镇定,真让人佩服呀!

谁再读读这一句?

3、这一段中还有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气氛的紧张?

烛焰摇,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师叙述:

是呀!

时间每过去一秒,危险就增大一分,空气中弥漫一股火药味,从微弱的烛光中我们感受到危险迫在眉睫,此时的蜡烛就像是屋子里的一颗定时炸弹。

谁通过朗读紧张的气氛读出来。

评价:

读得真好,仿佛把我们带入那种情境中去了。

大儿子杰克与德军的周旋真是惊心动魄呀!

让我们再来细细地体会一番吧,你再来读读,过渡:

我们似乎听到了伯诺德夫人砰砰的心跳声,这时候小女儿杰奎琳用她的聪明才智保住这半截蜡烛,保住了情报化验为夷,请同学自由读读6。

4、我们来分角色朗读,同桌上先练练

5、指名分角色

6、评价“娇声”

(娇声读好了有什么作用?

四、小结:

多么了不起的一个家庭!

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在这场战斗中凭着他们的镇定与机智最终战胜了敌人真让人敬佩。

五、作业

(1)练笔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已经知道伯诺德夫人收藏情报时想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指名说)好一个机智、聪明的伯诺德夫人。

2、可既然是蜡烛就有可能被点燃(板书:

点燃)但装有绝密情报了就得想方设法不能让它被点燃。

有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三个德国军官,当德国中尉顺手将蜡烛点燃时,这意味着,伯诺德夫人一家面临着万分严峻的局面,因为:

3、出示句子: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

4、谁来读好这句话。

齐读。

5、一家三口的生命安全很重要,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