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5171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docx

《最新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docx

最新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

杏南中学2010-11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十月阶段性测试卷

注意:

第一至第七大题,做在答题纸上。

第八大题写在作文纸上;

请将班级、姓名、座号、考试号写在指定的位置上;

交卷只交答题卷和作文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5分)

1.既见复关,《氓》

2.,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

3.,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

4.,少长咸集。

《兰亭集序》

5.月出于东山之上,。

《赤壁赋》

6.携飞仙以遨游,《赤壁赋》

7.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蜀道难》

8.扪参历井仰胁息,《蜀道难》

9.,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10.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

11.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12.故不积跬步,《劝学》

13.伏清白以死直兮,《离骚》

14.长太息以掩涕兮,。

《离骚》

15.,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行》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8分,3+3+3+3+6)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而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下列加点词的活用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A.不耻相师B.养生丧死无憾

C.谨庠序之教D.项伯杀人,臣活之

2.下列句中加点词在用法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B.南取百越之地

C.极视听之娱D.今者有小人之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低眉信手续续弹

B.吞二周而亡诸侯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蚓无爪牙之利

D.收天下之兵行军用兵之道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长乐王回深父B.举酒属客

C.悟言一室之内D.振长策而御宇内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三、文学名著阅读(10分,5+5)

1.选出下面表述中不正确的两项()

A.堂吉诃德曾经向两位游客描述他心中的公主—杜尔西尼内妮娅:

她的头发是黄金,脑门子是极乐净土,眉毛是虹,眼睛是太阳,脸颊是玫瑰,嘴唇是珊瑚,牙齿是珍珠,脖子是雪花石膏,胸脯是大理石,手是象牙,皮肤是皎洁的白雪。

B.堂吉诃德第一次出游被打得满身是伤,爬不起来,被路过的邻居横放在驴背上送回家。

他的家人和朋友痛心他竟被骑士小说毒害到这等程度,就把他积存了一屋子的骑士小说以及书房全部烧掉。

之后,他似乎安静了许多,也同神父和理发师两位老朋友谈论得非常有趣,但他还是顽固地认为“世上最迫切需要的是游侠骑士,而游侠骑士道的复兴全靠他一人。

C.堂吉诃德与桑丘一起干了一系列疯疯癫癫的傻事后,和牧羊人打了一架,又冲犯了一队苦行人,最后被别人锁在笼子里装上牛车拉回家。

就这样,第二次出游以失败而告终。

D.有一天,堂吉诃德在林子里遇到一对正在游猎的公爵夫妇。

他们对堂吉诃德的壮举向往已久。

当他们知道眼前出现的就是堂吉诃德和他的仆从时,便想向他们讨教一番。

他们以隆重的迎接骑士的典礼,把堂吉诃德迎回自己的城堡。

E.堂吉诃德三次出游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失败,最终清醒了,并有了深深的悔悟,这悔悟的明证便是他临终前所立的遗嘱,这遗嘱表明他对骑士小说的深深痛绝。

2.简答题:

说说堂吉诃德第一次离乡出游经历的一些事情。

四、文化经典阅读(6分,3+3)

子谓子贡曰:

“女与回也孰愈?

”对曰:

“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

“弗如也。

吾与女弗如也。

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知十”与“闻一知二”都指对道理的领悟,前者比后者更透彻、更周全。

B.“不迁怒”重在待人,所谓“及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贰过”,则重在克己,所谓“闻过则喜”。

这些都体现出颜回的“好学”。

C.孔子称赞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D.孔子对颜回的评价既包括学问方面的,也包括道德情操的培养。

2.在《论语》中,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很高,请你结合上述三段文字和自身情况,就颜回的某一品质谈谈自己的理解。

(80字以内)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5分,3+3+3+6)

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太尉执事:

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日: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

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禀、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

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

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

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溢:

充满而流出来

B.天下之所恃以无忧恃:

依仗、依靠

C.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发:

打开、发送

D.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治:

研究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对太尉韩琦的仰慕、敬佩之情的一组是(3分)①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②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③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④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

⑤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⑥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辙以为文章是作者气的外在表现,有其气必有其文,而专学为文,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B.苏辙十九岁时发现自己的交游甚窄,不利于文章的进步,所以决定离家出游。

C.苏辙在书信中表达了欲拜谒韩太尉的深挚愿望和优游四方以有益于治文为政的打算。

D.文章援引司马迁言论和例举孟子游历天下、广为结交的事实,从外在阅历和内在修养两方面分别论述了“文”与“气”的关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⑴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3分)

⑵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3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3+3)

次韵中玉水仙花

黄庭坚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①为骨玉为肌。

暗香已压酴醾②倒,只比寒梅无好枝。

[注]①水沉:

即沉香木。

②酴醾:

蔷薇科落叶灌木,初夏开大型重瓣花,色白味香。

1.诗人于首句明确道出“借水开花”是水仙花之“一奇”,请简要说明诗人还在本诗中咏出了水仙的哪几奇?

写出了水仙哪些特有的品格?

(3分)

2.黄庭坚在此诗中将水仙花与梅花作了比较,其目的是什么呢?

(3分)

七、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肝脏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机体免疫力低下(免疫缺陷)是肝病的根本原因,这一点早已为医学界所共识。

1996年诺贝尔医学奖得者、澳大利亚科学家彼得·杜赫提在《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

肝脏缺乏免疫诱导素是造成机体免疫缺陷的根本原因!

缺乏免疫诱导素,肝脏将长期处于免疫缺陷状态,而免疫缺陷正是以乙肝为代表的肝脏疾病产生和经久不愈的根本原因!

免疫诱导素主要产生于人体的肝脏,是一种能够识别病毒、调动免疫细胞对病毒产生免疫反应的活性小分子物质。

当病毒侵入细胞后,免疫诱导素通过诱导宿主细胞(被病毒感染肝细胞)产生数种酶,与激素、神经肽、神经递质共同组成细胞间的信号分子系统,引导免疫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病毒产生免疫应答,将病毒消除。

在医学界,免疫诱导素又被形象地喻为增强机体免疫的“军事指挥家”。

而正是由于肝病患者体内普遍缺乏免疫诱导素,以致无法调动免疫细胞去识别和杀灭肝病病毒,使肝病病毒早期潜伏不灭,后期久治不愈!

因此,补充并进而促进自体再造内源性免疫诱导素是治愈肝脏疾病的关键!

正如1923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班廷发现了胰导素,1945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费莱明发现青霉素从而一举使人类攻克了许多疾病一样,彼得·杜赫提的免疫诱导素的发现,是人类战胜又一顽症的重要里程碑,它使医学界预言人类21世纪消灭乙肝成为可能。

彼得·杜赫提这一重大发现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公布不久,英国市场上的免疫诱导素便疯狂涨至每10毫升50余英磅,折合人民币600余元。

荷兰药理学博士JIEZ称,使用免疫诱导素后,阿姆斯特丹的乙肝复发率比两年前降低了43%……

我国于1989年开始进行GWe免疫诱导素的研制,历经数年终于继英、美、荷兰之后成为又一个研制成功免疫诱导素的国家,该免疫诱导素复合制剂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命名为“九代清源(GWe)”。

其作用机理是:

通过增强对病毒的免疫识别功能,防止病毒长期的免疫潜伏和免疫逃脱;诱导肝脏产生内源性干扰素、白介素2和免疫球蛋白等,形成自身特异性免疫抗体,自愈肝病;通过拮抗白介素1、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因子,有效防治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病症;而其激活载脂蛋白活性的功能正是消解脂肪肝的重要途径。

适宜于乙肝大、小三阳,丙肝,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等因病毒、药物、酒精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的肝损伤患者。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机体免疫力低下是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肝病的根本原因,治疗肝病关键是要提高机体免疫力。

B.增强机体免疫的“军事指挥家”——免疫诱导素的发现,是人类于21世纪消灭乙肝的里程碑。

C.免疫诱导素是一种产生于人体的肝脏并能够对病毒产生免疫反应的活性小分子物质

D.免疫诱导素是一种能够识别病毒、调动免疫细胞对病毒产生免疫反应的活性小分子物质

E.缺乏免疫诱导素将使人体无法补充并进而促进自体再造内源性免疫诱导素,从而治愈肝脏疾病

2.为什么说“补充并进而促进自体再造内源性免疫诱导素是治愈肝脏疾病的关键”?

(5分)

八、作文(70分)

公鸡登上一堆沙土,在上面刨了个不亦乐乎,它忙忙碌碌地想找点食物,最后却翻出了一颗珍珠。

公鸡说:

“这个宝物尽管光彩夺目,对我却毫无用处,还不如找到一颗麦粒,用它来填饱肚子。

咱们庭院里的鸡鸭羊猪,都喜欢吃麦粒,要这珍珠干什么呢?

我用不着佩戴这个宝物,也不想用它来打扮自己,就让人们去把它当作宝贝吧!

”说罢,公鸡把珍珠丢到一边,继续去翻找它的麦粒。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杏南中学2010-11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十月阶段性测试答题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5分,每小题1分)

1.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15.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8分,3+3+3+3++6)

题号

1

2

3

4

答案

4.

(1)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3分)

(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3分)

三、文学名著阅读(10分,5+5)

1.(5分)

2.说说堂吉诃德第一次离乡出游经历的一些事情。

(5分)

四、文化经典阅读(6分,3+3)

1.(3分)

2.在《论语》中,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很高,请你结合上述三段文字和自身情况,就颜回的某一品质谈谈自己的理解。

(80字以内)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5分,3+3+3+6)

题号

1

2

3

答案

4.

(1)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3分)

(2)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3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

1.

(3分)

2.

(3分)

七、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1.(5分)

2.

(5分)

 

杏南中学2010-11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十月阶段性测试

答案卷

15.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行》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8分,3+3+3+3+4)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而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下列加点词的活用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D)

例句: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愚昧)

A.不耻相师(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B.养生丧死无憾(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为……办丧事)

C.谨庠序之教(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D.项伯杀人,臣活之(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活)

2.下列句中加点词在用法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A.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

B.南取百越之地(的)

C.极视听之娱(的)

D.今者有小人之言(的)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可靠)低眉信手续续弹(随便)

B.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的)蚓无爪牙之利(锋利的)

D.收天下之兵(兵器)行军用兵之道(士兵)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

A.长乐王回深父(通“甫”)

B.举酒属客(通“嘱”)

C.悟言一室之内(通“晤”)

D.振长策而御宇内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百越的君王都愿意服从、投降,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司法官吏(审讯)

(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可靠的大臣和精锐的士兵,摆开锋利的兵器来缉查盘问(或“呵问来者是谁”)

三、文学名著阅读(10分,5+5)

1.选出下面表述中不正确的两项()

F.堂吉诃德曾经向两位游客描述他心中的公主—杜尔西尼内妮娅:

她的头发是黄金,脑门子是极乐净土,眉毛是虹,眼睛是太阳,脸颊是玫瑰,嘴唇是珊瑚,牙齿是珍珠,脖子是雪花石膏,胸脯是大理石,手是象牙,皮肤是皎洁的白雪。

G.堂吉诃德第一次出游被打得满身是伤,爬不起来,被路过的邻居横放在驴背上送回家。

他的家人和朋友痛心他竟被骑士小说毒害到这等程度,就把他积存了一屋子的骑士小说以及书房全部烧掉。

之后,他似乎安静了许多,也同神父和理发师两位老朋友谈论得非常有趣,但他还是顽固地认为“世上最迫切需要的是游侠骑士,而游侠骑士道的复兴全靠他一人。

H.堂吉诃德与桑丘一起干了一系列疯疯癫癫的傻事后,和牧羊人打了一架,又冲犯了一队苦行人,最后被别人锁在笼子里装上牛车拉回家。

就这样,第二次出游以失败而告终。

I.有一天,堂吉诃德在林子里遇到一对正在游猎的公爵夫妇。

他们对堂吉诃德的壮举向往已久。

当他们知道眼前出现的就是堂吉诃德和他的仆从时,便想向他们讨教一番。

他们以隆重的迎接骑士的典礼,把堂吉诃德迎回自己的城堡。

J.堂吉诃德三次出游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失败,最终清醒了,并有了深深的悔悟,这悔悟的明证便是他临终前所立的遗嘱,这遗嘱表明他对骑士小说的深深痛绝。

【B、D(B“就把他积存了一屋子的骑士小说以及书房全部烧掉”有误,被烧掉的只是书,而书房的门是用砖封上了;D“对堂吉诃德的壮举向往已久”错,应是“早有所闻”)】

2.简答题:

说说堂吉诃德第一次离乡出游经历的一些事情。

堂吉诃德第一次单枪匹马出游,来到一家客店,硬要店主封他骑士的名号。

他看见一个财主鞭打一个孩子,他厉声呵斥,救下了那孩子。

可他一走,那孩子却受到更凶狠的毒打。

他遇上一对商人,就逼他们承认杜尔西内妮亚是天下最美的女人,结果却被打得爬不起来,幸好被一位老乡发现,用驴子拉回了家。

四、文化经典阅读(6分,3+3)

子谓子贡曰:

“女与回也孰愈?

”对曰:

“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

“弗如也。

吾与女弗如也。

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知十”与“闻一知二”都指对道理的领悟,前者比后者更透彻、更周全。

B.“不迁怒”重在待人,所谓“及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贰过”,则重在克己,所谓“闻过则喜”。

这些都体现出颜回的“好学”。

C.孔子称赞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D.孔子对颜回的评价既包括学问方面的,也包括道德情操的培养。

【B(“不贰过”,则重在克己,指不再犯同样的过错。

“闻过则喜”是指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2.在《论语》中,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很高,请你结合上述三段文字和自身情况,就颜回的某一品质谈谈自己的理解。

(80字以内)

三段文字体现出了颜回以下品质:

刻苦学习,善于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好学生上进,严于律己,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安贫乐道,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要恪守道德,并自得其乐。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5分,3+3+3+6)

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太尉执事:

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日: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

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禀、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

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

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

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溢:

充满而流出来

B.天下之所恃以无忧恃:

依仗、依靠

C.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发:

打开、发送

D.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治:

研究

【C项应解释为“生事、作乱”】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对太尉韩琦的仰慕、敬佩之情的一组是(3分)①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②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③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④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

⑤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⑥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⑥

【D(①句表达的是对孟子与史马迁文章的敬佩,②句表达的是自己因见山河之壮美而联想古之豪杰的形像,⑤句表达的是朝廷皇上的感谢之情)】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辙以为文章是作者气的外在表现,有其气必有其文,而专学为文,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B.苏辙十九岁时发现自己的交游甚窄,不利于文章的进步,所以决定离家出游。

C.苏辙在书信中表达了欲拜谒韩太尉的深挚愿望和优游四方以有益于治文为政的打算。

D.文章援引司马迁言论和例举孟子游历天下、广为结交的事实,从外在阅历和内在修养两方面分别论述了“文”与“气”的关系

【D(应为“孟子言论和例举司马迁游历天下、广为结交的事实,从内在修养和外在阅历两方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⑴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3分)

然而文章不可以凭借单纯地学习就能学好的,但精神气质却可以从加强修养入手而获得。

⑵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3分)

难道曾执笔专门学写这样的文章吗?

附参考译文:

太尉执事:

我生来喜爱写文章,研究思考它已经达到极为深刻的程度。

我认为文章是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