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II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5075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0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I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I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I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I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I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II卷.docx

《新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I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II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II卷.docx

新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II卷

新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下学期月考物理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通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微波信号传递的距离远,不需要中继站

B.最少4颗同步通信卫星就可覆盖全部地球表面,实现全球通信

C.使用光纤通信,因为光的频率很低,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传输大量信息

D.使用手机时,可能也同时使用了微波通信

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名初中生的质量是50kg

B.一名普通初中生的身高是216cm

C.中学生通常情况下的步行速度可达5m/s

D.成年人的正常体温是39℃

3.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了

B.东北地区,冬天湖面会结冰

C.江面上起雾

D.用雪堆成的雪人,在0℃以下,时间长了也会变小

4.图中的物体A重5N,物体B重4N.用细绳将两物体通过定滑轮连接,放手后,物体A恰能沿着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绳重和滑轮轴摩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物体A受到的拉力大小为5N

B.物体A受到桌面给它的摩擦力大小为5N

C.物体A受到桌面给它的支持力大小为5N

D.细绳断开时,B自由下落,A会立刻静止

5.如图所示是2018年9月18日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火箭将卫星向太空发射的场景。

火箭在升空过程中,若认为卫星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A.火箭

B.月球

C.太阳

D.地球

6.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A.

凿壁偷光——光的折射

B.

井底之蛙——光的反射

C.

猴子捞月——光的折射

D.

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7.如图,导体甲、乙、丙分别连接成三个电路装置。

三个导体均由相同的材质组成,导体甲的长度为Lcm,截面积为Scm2;导体乙的长度为2Lcm,截面积为Scm2;导体丙的长度为Lcm,截面积为2Scm2。

若电路中连线及电流表的电阻、电池内电阻忽略不计,导体甲、乙、丙所连接的电路装置中,流经三导体的电流值分别为I甲、I乙、I丙,其大小关系为下列哪种()

A.I甲>I乙>I丙

B.I乙>I甲>I丙

C.I丙>I甲>I乙

D.I丙>I乙>I甲

8.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用来研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装置是()

A.

B.

C.

D.

9.下列关于简单机械在实际应用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指甲剪是省力省功的机械

B.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C.滑轮组既省力,又省距离,还省功

D.斜面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10.把标有“3V 3W”的灯L1和标有“3V 1.5W”的灯L2按图连接,电源电压3V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已知电灯灯丝电阻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灯L1的电流为1A

B.灯L2实际功率是1W

C.两灯总功率是3W

D.电源电压与电压表的示数之比是3∶1

11.2kg的冰从-20℃升高到-5℃吸收的热量是Q1,2kg的水从5℃升高到15℃吸收的热量是Q2 ,则[已知c冰=2.1×103J/(kg·℃)]

A.Q1=Q2   

B.Q1>Q2   

C.Q1<Q2   

D.不能确定

12.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3.2013年11月3日在某些地区出现了日全食,如图是当时的电视画面模拟地球上可以看到日食的区域,实质上A区域就是______(选填“地球”、“月球”或“太阳”)的影子区域,此时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正确的是如图中的______,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14.有一种乳白色的固体物质,在

开始熔化,直到温度升高到

时,才熔化结束,这种物质一定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此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_______(选填“吸热”或“不吸热”)。

在松香、冰、沥青、玻璃、铁这些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_________

15.为了防止鱼虾缺氧而浮头,常在池塘中央放置增氧机.喷水式增氧机由电动泵和浮体组成.某种喷水式增氧机及工作时的情景如上图,有关参数见表.若增氧机正常开机2h,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A,从环形喷口出水_______kg,从而使水得到了“增氧”.

16.如图甲、乙,让小车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研究小车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如图丙、丁,让不同质量的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研究小车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综合以上实验的结论,可以发现:

运动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都有关系,物体的________越大,________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17.单位换算:

25kΩ=________Ω,540mA=__________A.

18.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__而产生的,我们把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声源.

三、实验题

19.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几个实验情景。

(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_____(选填“达到”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接下来应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保持水平并静止。

(2)如图乙所示,A点挂有2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

(3)将杠杆的支点移到如图丙所示的位置,为了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上画出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_________。

20.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导体产生热量的因素”。

质量相等的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甲烧瓶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乙烧瓶中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比较大。

温度计显示煤油的温度。

(1)实验中,通过比较甲、乙烧瓶中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快慢,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有关。

(2)实验时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观察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烧瓶内的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快慢,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_____的关系。

(3)小明提议利用该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则他们应将其中一烧瓶中的煤油换成_____的水;将甲烧瓶中的铜丝换成镍铬合金丝,并且与乙烧瓶中的镍铬合金丝的电阻相等。

通过实验观察,发现装有_____(选填“水”或“煤油”)的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较大,说明水的吸热能力较强。

21.在“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阳阳同学已连接好如下图1所示的部分电路。

(1)在阳阳所连接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还没连好,请你帮他完成电路的连接(其他的导线不要变动)。

(2)开关试触时,若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较大,其故障原因可能是                   。

(3)阳阳实验时,发现电压表示数如图2所示,为了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应该把滑片向        (填“A”或“B”)移动。

(4)实验中阳阳测出了三组数据,记录在右表中.若第一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请将此示数读出并填入下表中。

(5)他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22.小红在学习了“比热容”的有关知识后,知道单位质晕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所吸收的热量不同,为了描述物质的这种性质,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比热容,于是她又想到晶体在熔化时,温度虽然保持不变,但需要吸收热量,那么单位质量的不同晶体熔化时所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昵?

带着这个疑问,小红在实验室利用电热器加热,完成了冰的熔化实验,并描绘出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时,冰的质量为

,相同时间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水的比热容为

(1)根据图线,你能得到的一条信息是:

________;

(2)CD段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___________?

(3)计算出冰的比热容____________;

(4)设加热器发出的热量有70%被冰或水吸收,求加热器的功率是多大____________?

(5)若规定质量为1kg的某种晶体物质在完全熔化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熔化热”,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计算出冰的熔化热

_____________

23.在研究“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与吸热关系”实验中,取甲乙两种物体,分别装入相同烧杯中,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如图A所示。

(1)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应保证甲乙两物体的__________与________相同。

(3)图B为某时刻的温度,其示数为________℃。

(4)分析图C可知,吸收相同热量,_______液体升温更高;________液体更适合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5)若甲、乙液体从图C所示的初温分别升高到40℃和35℃,吸收热量之比为2:

1,则甲、乙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_____。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图中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图中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移到6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图中固定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下同)承接到像,把光屏放在蜡烛的左侧,移动光屏_______承接到像.

(4)图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是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25.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薄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从蜡烛A所在的位置看向薄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A′,A′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2)小丽将蜡烛A逐渐向薄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将逐渐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薄玻璃板的方向移动;

(3)当薄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丽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四、计算题

26.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电压力锅工作电路简图,如表是其部分参数,接通电路后,开关S自动与触点a、b接通,1档加热器开始加热.当锅内混合物质温度达到102℃时,开关S自动与a、b断开,与触点c接通,2挡加热器工作,保持锅内温度和压强不变,进入保压状态.现将质量为2.0kg,初温为36℃的混合物质放入压力锅中,接通电路使其正常工作20min,假设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混合物质吸收,混合物质的比热c=4.0×103J/(kg•℃).

求:

①R1、R2的阻值;

②电压力锅加热多少时间后开始保压?

③电压力锅最后2min内消耗的电能.

27.如图所示,某人用机械效率为80%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120N的物体,在2s内,绳的自由端移动了6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物体上升的高度和速度.   

(2)人的拉力为多大  

(3)人所做的额外功是多大    

(4)动滑轮重为多大?

五、作图题

28.在图中,请将螺丝口灯泡和开关连接起来,并正确接入家庭电路中。

29.如图,杠杆的B端挂一重物G,现在杠杆A端施加最小动力F,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在图中画出重物G受到的重力示意图和最小动力F。

(_____)

六、综合题

30.“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的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对我国开发利用深海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潜水器在深海与海面上的母船是通过水声通讯系统传递信息的,其声波是通过  这种介质传播的.其传播速度   (大于、小于或等于)340m/s.海面上的母船与北京指挥中心是通过   波传递信息的,该波的传播    (需要、不需要)介质.

(2)潜水器在7000m海底静止时,其外壳中的分子是   (静止、运动)的;潜水器的外壳具有很强的抗压性,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引力、斥力).潜水器密封舱的内壁上形成了许多小水滴,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该过程   (吸收、放出)热量.

(3)潜水器中的工作人员通过均匀、透明的特殊材质制成的观察窗,看到深海五彩斑斓的世界.当光进入观察窗时发生了   (折射或小孔成像)现象,光在这种特殊材质中是沿   (直线、曲线)传播的.通过观察窗看到游动的“鱼”其实是鱼的   (实像、虚像),鱼成黄色是因为鱼只   (吸收、反射)黄色光.

(4)潜水器从海底匀速上升过程中(不考虑海水温度变化、密度的变化),浮力   (变大、变小或不变),由于存在海水阻力,潜水器受到的浮力   (大于、小于或等于)其重力.潜水器每上浮1m,海水对它的压强减小   个大气压(保留一位小数),潜水器上浮至5000m时,面积为成人一只手掌大小的潜水器外壳上,承受的海水压力相当于   t(50、500或5000)物体的重力.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三、实验题

1、

2、

3、

4、

5、

6、

7、

四、计算题

1、

2、

五、作图题

1、

2、

六、综合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