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杂技 表内乘法一》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5073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杂技 表内乘法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版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杂技 表内乘法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版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杂技 表内乘法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版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杂技 表内乘法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版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杂技 表内乘法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杂技 表内乘法一》教案.docx

《新版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杂技 表内乘法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杂技 表内乘法一》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杂技 表内乘法一》教案.docx

新版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杂技表内乘法一》教案

课题

看杂技——表内乘法

共2课时第1课时

教学

内容

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

目标

1、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并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课型

新授

重点

难点

探索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并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个人实施情况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课件:

伴随音乐出示课本主题图)

你都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填写没编完的儿歌。

师:

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3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

你能接着往下编吗

师:

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乘法算式)

师:

为了计算更方便,人们总结出了乘法口诀,比如,第一句一辆小车5个人,我可以用乘法口诀一五得五来概括。

你能根据儿歌或者乘法算式试着往下编吗?

师:

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师:

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的成果?

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5的乘法口诀,看你能发现什么?

师:

谁想跟大家交流一下你发现的规律?

三、口诀的应用

师:

应用5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

问题?

师:

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发现的问题?

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作业设计: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板书设计

观看自行车表演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教后记

总第9课时

课题

看杂技——表内乘法

(一)

共2课时第2课时

教学

内容

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

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

3、在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4、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型

练习

重点

难点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

个人实施情况

一、第1题

先数一数,再填一填。

二、第2题

是借助口诀进行计算的练习。

学生独立地写出得数外,还应注意引导学生交流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

三、第4题

看口诀说算式

练习时,借助一句口诀可说出两个得数相同、因数位置不同的乘法

算式(“一一得一”除外),初步体会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的规律。

四、第5题

数一数,写出算式。

这是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算一算,并交流。

五、第6题

在“○”里填上“>”、“<”或“=”。

先利用乘法口诀算出算式的得数,再跟○另一边的数进行比较,最后填上“>”、“<”或“=”。

板书设计

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

教后记

总第10课时

课题

看杂技——表内乘法

(一)

共2课时第1课时

教学

内容

信息窗2——观看竿上顶人表演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5的口诀学习2的口诀并会利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课型

新授

重点

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5的口诀学习2的口诀并会利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个人实施情况

一、复习(集体背诵口诀)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1:

师:

你能编出2的乘法口诀吗?

(小组合作)

(由儿歌中“1根竿上2个人……”的人数问题直接切入到2的口诀的编制。

因为有编制5的乘法口诀作基础,学生借助儿歌编制口诀已经不再困难)

生:

我这样编。

1根竿上2个人1×2=2一二得二

2根竿上4个人2×2=4二二得四

3根竿上6个人3×2=6________

4根竿上__个人______________

5根竿上__个人______________

三、教师可引导学生独立应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台上一共有多少个红灯笼?

2×4=口诀:

二四得____

四、记忆口诀

这么多口诀,怎么记呢?

三五(),想二五一十,再加上一个五是十五

5的口诀是后一句比前一句多5

五、编1的口诀

板书1×1,启发学生编出1的乘法口诀,并进行交流。

六、总结

作业设计:

复习学过的口诀

板书设计

1根竿上2个人1×2=2一二得二

2根竿上4个人2×2=4二二得四

3根竿上6个人3×2=6________

4根竿上__个人______________

5根竿上__个人______________

教后记

总第11课时

课题

看杂技——表内乘法

(一)

共2课时第1课时

教学

内容

信息窗3——观看顶碗表演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

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巩固3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在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课型

新授

重点

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巩固3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个人实施情况

一、谈话激趣,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观看杂技小丑的表演,瞧,你看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现在我们去观看杂技小丑的表演吧,看,这里有首儿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说一说。

咱们借助儿歌一起编3的乘法口诀吧!

试着在小组里说一说,填一填。

全班进行交流。

2、应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表演晃板的有多少人?

应用哪一句口诀的?

3、你能不能借助儿歌来编4的乘法口诀呢?

有能力的同学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小组同学合作完成。

全班进行汇报和总结,形成4的乘法口诀。

4、应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有多少个黄灯笼?

应用哪句乘法口诀解决这个问题?

说说你的想法。

5、想想看,我们都学习了哪些乘法口诀?

这么多的口诀,怎么记?

我们可以把它们整理一下,重复的口诀只要一句就可以了,我们一起来填一填这个表格。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横着看有什么特点?

竖着看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记口诀?

三、巩固练习:

游戏:

看算式说口诀

看口诀说算

四、全课小结:

你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呀?

作业设计:

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看口诀说算式”的游戏。

板书设计

信息窗2——观看杂技小丑顶碗

5以内的乘法口诀表

教后记

总第12课时

课题

看杂技——表内乘法

(一)

共2课时第2课时

教学

内容

信息窗3——观看顶碗表演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

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巩固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在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课型

练习

重点

难点

巩固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个人实施情况

1、完成自主练习1:

先看一看,想一想,怎样填才会又对又快。

2、完成自主练习2

美丽的贝壳上有很多的算式,请你把答案填上,并且想一想,用了哪一句口诀,再找一找其中的规律,和同学交流一下。

3、完成自主练习3

你能根据图意,写出相应的算式和口诀吗?

自己独立试一试。

4、完成自主练习4

请你把口诀填完整,看一看,想一想,怎样填才会又对又快。

5、完成自主练习5

你能根据图意,写出相应的算式和口诀吗?

自己独立试一试。

5、完成自主练习5

你能根据图意,写出相应的算式和口诀吗?

自己独立试一试。

板书设计

观看杂技小丑顶碗

3×4=12(只)口诀:

三四十二

教后记

总第13课时

课题

相关链接

共1课时第1课时

教学

内容

教材第22~23的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

目标

1、理解乘加、乘减算式的意义,会计算乘加、乘减的算式。

2、能列乘加、乘减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自主探究、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理解乘加、乘减算式的意义,学会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

课型

新授

重点

难点

理解乘加、乘减算式的意义,会计算乘加、乘减的算式。

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有关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个人实施情况

一、复习旧知,为新课作铺垫

1、把下面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35+5+5  4+4+4

2、全班一起背诵1~5的乘法口诀。

二、解决问题,探究乘加、乘减

1、出示教材主题图:

根据这两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看图提出问题,汇报。

2、解决红点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

(1)提出要求: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得出至少一种解决办法后在小组内交流,看看还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解决办法,教师同步板书

师小结:

同样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能得到不同的解决办法。

3、解决绿点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

(1)你有多少种解决办法?

学生独立做一做,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不同的解决办法。

三、课堂练习,巩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1、“自主练习”第1题:

看图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教师关注第二幅图学生是否有不同的算式,指名汇报,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第一幅图:

3×4=12(个)

第二幅图:

3×4+2=14(个)或

3×5-1=14(个)

2、“自主练习”第2题“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及第3题“一共有多少顶帽子”让学生分别列乘加算式和乘减算式解决。

集体订正,指名说乘加算式和乘减算式表示的意思。

3、“自主练习”第4题:

口算下面各题。

指名口算,让学生说口算过程。

4、“自主练习”第5、6题: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要求学生分别列乘加算式和乘减算式解决问题,集体订正。

第5题:

5×4+2=22(人)或5×5-3=22(人)

第6题:

3×4+2=14(片)或3×5-1=14(片)

板书设计

相关链接

1、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

(1)5+5+5+5+2=(个)

(2)4+4+3+3+3=17(个)

(3)5×3+2=17(个)(4)4×2+3×3=17(个)

(5)5×4-3=17(个)

2、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

(1)4+4+4+4+2=18(个)4×4+2=18(个)

(2)4+4+4+4+4-2=18(个)4×5-2=18(个)

(3)5×2+4×2=18(个)

教后记

总第14课时

课题

综合练习

共1课时第1课时

教学

内容

教材第24~26页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

目标

1、综合运用1~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2、学生自己完成问题,教师加以监督指导。

3、培养学生树立用乘法口诀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

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

课型

练习

重点

难点

综合运用乘法口诀解决乘法问题。

个人实施情况

一、复习口诀,导入新课

1、让学生齐声朗读1~5的乘法口诀。

2、引导学生一起背诵1~5的乘法口诀。

3、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学习综合运用乘法口诀解决数学乘法问题。

二、综合练习,复习本单元所学

1、“综合练习”第一题:

填一填。

本题主要是让学生复习乘法口诀的来源的意义。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算式和口诀,以及算式表示的意义。

2、“综合练习”第3题:

看口诀写算式。

本题主要是巩固一句口诀对应两道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综合练习”第4题:

共有几只小鸟?

学生独立解决,请学生说一说口诀和算式表示的意思。

4、“综合练习”第5题:

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第二排算式是怎样计算的。

5、“综合练习”第9题:

算一算,涂一涂。

本题渗透了一定的统计意识,先请学生说一说题意。

6、“综合练习”第10题:

算一算,比一比。

学生说一说第一排算式表示的意思。

集体订正

7、“综合练习”第12题:

已经装好了多少个灯泡?

你有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8、“综合练习”第14题。

提问:

一张写字台有几个抽屉,几扇门,几条腿?

学生列式计算,指名说一说口诀。

三、“我学会了吗”,单元小结。

1、出示“我学会了吗”主题图,请学生根据图讲一个故事。

学生看图交流故事:

奶奶生病了,“我”在帮奶奶找药。

2、解决第一个问题:

每板黄色药丸有多少粒?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4=12(粒)

或4×3=12(粒)

指名算式的意思。

3、解决第二个问题:

每盒红色药丸有多少粒?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4、根据图中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5、交流:

这个单元的知识学完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组内成员相互解决,解决不了的共同解决。

6、交流: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板书设计

综合练习

教后记

总第15课时

第二单元看杂技

——表内乘法

(一)

本单元教学内容:

1~5的乘法口诀;口诀的应用。

本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2、熟记1~5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两个数相乘;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单元教学重点:

3、4、5的乘法口诀。

本单元教学难点:

乘法口诀的编写和意义。

本单元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挂图。

本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5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