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史第四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5019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传史第四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传史第四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传史第四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传史第四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传史第四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传史第四章.docx

《新传史第四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传史第四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传史第四章.docx

新传史第四章

第四章清末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套

一.选择

⒈已知最早的海外华文报刊,是于1854年美国基督教会在旧金山创办的(B)。

A.《东涯新录》B.《金山日新录》C.《旧金山唐人新闻纸》D.《益友新报》

⒉19世纪70年代后,海外华文报刊再度兴起,这次的华文报刊大多诞生在(D)。

A.美国、加拿大B.加拿大、英国C.加拿大、南洋D.美国、南洋

⒊19世纪在美国出版时间最长的华文报纸是(A)。

A.《唐番公报》B.《文兴报》C.《华人记录》D.《华美新报》

⒋于1883年创刊,并在孙中山的影响下,一度倾向革命,成为兴中会的言论机关,被简称为“隆记报”的是(B)。

A.《华夏报》B.《檀山新报》C.《丽记报》D.《华美新报》

⒌1866年1月在伦敦创办的,欧洲最早的华文月刊报纸是(C)。

A.《日新报》B.《华字新报》C.《飞龙报篇》D.《东华新报》

6.1899年10月5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创办,为保皇派在加拿大的言论机关的是(A)。

A.《日新报》B.《华字新报》C.《飞龙报篇》D.《东华新报》

7.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是(C)。

A.《商报》B.《海外杂志》C.《中国日报》D.《清议报》

8.陈少白创办了以移风易俗为宗旨的,我国最早的乡报(C)。

A.《开智录》B.《清议报》C.《海外杂志》D.《中国日报》

9.下列哪项不是郑贯公创办的报刊?

(D)

A.《世界公益报》B.《广东日报》C.《有所谓报》D.《民报》

10.发刊词由孙中山署名,刊登在第一号的首页,第一次用文字全面的诠释了孙中山的政治主张的报纸是(A)?

A.《民报》B.《中国日报》C..《世界公益报》D.《海外杂志》

 

二.填空

⒈《东涯新录》是由被称为“美国第一位华人编辑”的中国留美学生_________担任华文编辑。

⒉为人们所认同,被誉为“南洋第一报”的,是1881年12月在新加坡创刊的_____________.

⒊原任职于香港《中外新报》,后主持《叻报》笔政40年,以“醒噩生”为笔名,文笔流畅,理论新颖,有南洋第一报人之称的是____________。

⒋在马来西亚出版的华文报刊,影响较大的有_______________,是马来半岛重要的中文报纸。

⒌自1898年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保皇派在海外创办和控制的报刊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在日本出版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⒍《清议报》开办了中文报刊上最早的时事短评专栏____________.

⒎__________是在大火焚毁《清议报》后,梁启超按照西方大型综合型杂志的模式创办起来的。

⒏从《新民丛报》创刊号起,梁启超连载其代表作_________,直至1906年刊完,系统阐述了中国如要富强、推行民族主义、抵御外族必须从新民开始的思想。

9.以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为标志,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即____________阶段和_____________阶段。

10.《有所谓报》较之《广东日报》、《世界公益报》言论_______________(保守/激烈)。

答案:

1.李根2.《叻报》3.叶季允4.《槟城新报》5.《清议报》和《新民丛报》6.“国闻短评”7.《新民丛报》8.《新民说》9.兴中会同盟会10.激烈

三.判断

⒈东南亚是华侨聚居地,因此近代最早的华文报纸在那里出现。

()

⒉《金山日新录》完全具备现代报纸的各种特征,其版式与近代西方报刊无异。

()

⒊《沙架免度新录》是首次由旅美华侨自己创办的华文报纸,但不是第一份中国人在海外创办的华文报纸。

()

⒋中国境内出现的一批影响较大的中文报刊,为海外华文报刊的创办提供了更为直接的样板。

()

⒌《叻报》是新加坡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出现较早、寿命最长的华文日报。

()

⒍《益友新报》是菲律宾最早出版的华文报纸。

()

7.《时务报》较之《清议报》在编辑水平上有明显的提高。

()

⒏《新民丛报》内容之丰富,编辑之严谨,印刷之精美,均为“中国报界前此未有”()

9.1903年以前,《新民丛报》在梁启超的主持下盛极一时,梁启超被誉为“舆论界的骄子”,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

()

10.1903年底,梁启超赴美洲游历考察以后,思想发生变化,公开宣布不再谈革命,在读者中的威信江河日下。

()

答案:

对对错对对错错对对对

四.名词解释

⒈《清议报》

《清议报》是戊戌政变后保皇会在海外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旬刊。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12月23日创办于日本横滨。

主编为梁启超。

设论说、名家著述、文苑、外论汇译、纪事、群报撷华等栏目。

梁启超任主编。

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为宗旨。

一面抨击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一面颂扬光绪皇帝。

大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影响尤为广远。

因火灾于1901年12月21日停刊。

共出100期。

其后横滨新民社曾汇出《清议报全编》26卷,内容多有增删,编次也有变动。

1901年12月20日,著名的海外华报《清议报》在第100期特大号上发表了梁启超的《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

翌日,报馆即被大火焚毁,被迫停刊。

《清议报》是戊戌变法失败后改良派在海外创办的第一机关报,1898年12月在横滨创刊。

从创刊起,大力鼓吹"尊皇斥后"、爱国救亡、伸张民权等。

⒉《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在1900年,创刊于香港,该报的创刊是由孙中山在日本积极筹划的,派陈少白任社长兼总编。

《中国日报》言辞激烈,鼓吹革命,曾因主张革命与其他报刊论战,该报从创刊]到停刊几经搬迁,人员迭经变化,最终于1913年停刊。

它创刊的意义:

它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第一份机关报,是同盟会的宣传机关和起义联络机关。

这种既是舆论机关又是联络机关的组织形式,以后被多家报馆继承。

其主要宣传内容与特点:

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行为,宣传反清革命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

除了出版日报以外,还出版旬报,刊登译稿和长篇论说,利用广东民间喜闻乐见的文艺体裁讽刺清政府的昏庸。

旬报停刊之后,其专栏“杂俎”移入日报,成为中国最早的文艺副刊之一。

⒊《民报》

《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

1905年11月创刊于东京,是一个大型月刊,

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创办于辛亥革命时期。

前身为宋教仁在东京创办的《二十世纪支那》,因第二期因载《日本政客之经营中国谈》等文,尚未发行即遭日本政府没收,杂志被查封。

同盟会成立后,将其改为《民报》作为会刊。

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该报的创办及其宣传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但是其宣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过分强调了排满而陷入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后期该报大谈佛法,进步性锐减。

该报最高发行量达到1.7万份,第6至24期由章太炎主编。

⒋《京话日报》

《京话日报》是辛亥革命以前北京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白话报。

以往研究已充分肯定其重要性和影响力,但并未注意到《京话日报》在甲辰(1904)年创办初期曾面临贩卖机器乃至倒闭的窘境,亦未考辨《京话日报》的销售从两千份到七千份、再到逾万份的发展过程。

它这是一份以市民读者为主要对象的时事性政治报刊。

有关反帝爱国思想、揭露社会阴暗及反映民众疾苦的宣传,为北京销路最大、影响最广、声誉最隆的一份报纸。

《京话日报》:

背景:

清廷宣布举办“新政”后,各地改良派报刊迅速涌起,《京华日报》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一个。

1904年彭翼仲在北京创办的,他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1906年南昌教案发生后该报发表文章揭露事实真相,激发了读者对帝的仇恨,又因连续揭露清廷的腐朽罪恶,于1906年被查封,创办人彭翼仲背叛流放新疆10年1913年彭回到京城后复刊,因触怒袁世凯被停刊,袁死后再度复刊直至1922年。

1904年8月16日,《京话日报》在北京创刊。

创办人彭翼仲。

每日出铅印、小张。

它这是一份以市民读者为主要对象的时事性政治报刊。

有关反帝爱国思想、揭露社会阴暗及反映民众疾苦的宣传,为北京销路最大、影响最广、声誉最隆的一份报纸。

⒌《时报》

《时报》是中国近代有影响的全国性日报之一,也是旧上海与《申报》、《新闻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三大报纸之一。

1904年6月12日由狄楚青(狄葆贤)创办于上海。

罗普(孝高)任总主笔,历届主编为陈冷、雷奋、包天笑、戈公振等。

每日刊行对开2张,1907年2月起增至3张。

因经费困难,于1939年9月1日停刊。

最初的《时报》是流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主持的保皇会在国内的机关报。

《时报》的名称就是梁启超所命名,其发刊词和长达25条的发刊条例也出自梁的手笔。

保皇会曾经拨款7万元作为办报经费,以后每年都有拨款,前后累计达20万元之多。

《时报》创办初期,辟有“论说”、“中外新闻”、“译丛”、“小说”等栏目,除少量创作外,大量译载西方文学作品。

基本用白话。

其中,爱情题材的《空谷兰》、探案题材的《火里罪人》曾传诵一时。

它刊载的一些世界名著,如法国科学幻想小说大师J.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刊于1905年12月)、V.雨果的《悲惨世界》(译名《逃犯》,刊于1907年8月)、W.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刊于1910年4月),均为中国国内较早的白话译本。

在报刊业务改革上,《时报》独树一帜。

配合新闻,专门辟设“时评”栏,每日数篇,短小灵活,驰骋自如。

版式、版面也有创新和特点,《时报》打破成例,首创对开报纸、分为4个版、两面印刷的版式;版面编排实行分栏设目,采用1—6号字体,区别正文、标题和消息的轻重缓急。

它的这些创新,后来为《申报》、《新闻报》(中国)等大型报纸仿效。

民国初年,《时报》又开辟《教育》、《实业》、《妇女》、《儿童》、《图画》、《文艺》等周刊,也为许多报纸所仿行。

1908年以后,与康、梁关系疏远,与江浙立宪派关系密切。

民国初年,代表进步党的利益,一度维护袁世凯的统治。

1914年起,因袁世凯排斥进步党,报纸即转为反袁,并抵制洪宪帝制。

以后,此报政治色彩逐渐淡薄。

1925年由黄承恩(伯惠)接办后,着重刊登体育新闻和社会新闻,以消遣娱乐性内容吸引读者。

五.简答

⒈《叻报》的创办背景是什么?

答:

19世纪中期以后,新加坡的华人社会逐渐发展,人口增长很快,华商的地位不断提高,华文教育也有很大进步,从而为报纸的创办与出版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新加坡逐渐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转口贸易港,中西交往日益频繁,新加坡华商亟欲了解与商业有关的各方面的知识与信息,以便有效的从事经济、贸易活动。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叻报》应运而生。

⒉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报刊的作用?

答:

在宣传民主革命方面做了大量宣传,为辛亥革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中国新闻事业的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⒊《民报》和《新民丛报》的论战主要围绕哪些问题展开?

答:

第一,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第二,实行民主共和制还是实行君主立宪制。

第三,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第四,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的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⒋《民报》和《新民丛报》的论战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答:

这场论战不仅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使得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逐渐深入人心,而且还为辛亥革命做了组织上的准备,许多原来支持保皇派的人转变了立场,纷纷退出保皇会而加入同盟会。

此外这场论战也促进了革命派报刊的发展。

⒌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答:

第一,资本主义的形式,封建主义的内容。

其目的完全是为了钳制日益发展的新闻事业及其宣传报道活动,执法者仍然是满脑子“人治观念”的封建旧官吏,因而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往往以当权者的意志为依归,并不依法办事。

第二,无法取信于民,缺乏执法体制上的保证。

号令不行,形同虚设。

第三,无权制裁在华外报,清王朝制定和颁行的新闻法规在这些地区内不起作用。

六.论述

⒈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

①办报的主角已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

②各派报刊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不断壮大,报刊的战斗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③办报的地区有所扩大,维新时期办报活动局限于沿海和内地少数大中城市。

这一时期办报活动转向海外,并且内地的边疆和从未办报的地区也都办起了革命报刊。

④读者面扩大,维新报刊的主要对象是政府管理、士绅和上层知识分子,但是这一时期随主要以中等社会和知识分子,但不少报刊把读者对象扩大到手工业者、部分市民等。

文字也更加通俗易懂。

⒉比较分析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新闻思想的异同。

答:

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同出一源,均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说。

因此,他们的办报主张不仅在实质上是相同的,在具体表述方面也有许多的相似之处。

但是革命派报人更注意汲取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内涵,因而更加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

在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新闻思想取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新闻思想,成为中国资产阶级的主流新闻思想。

主要有以下几点:

明确地处革命办报的主张。

改良派曾经提出过报纸是“国之利器”,办报“有益于国事”等思想。

但是革命派报人认为,改良派指的“国”是大清国,他们要监督的政府是大清国政府,但是这正是革命党要推翻的。

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宣布自己报纸是党报和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党的纲领和主张。

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认为报纸反映民意,影响舆论,指导舆论。

这个与改良派当中谭嗣同提到的“报纸带民立言,成为民口、民史”相似,并且具有比较明显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意识。

这与梁启超的“健全舆论的主张“也比较契合。

认为报馆是体现舆论最有力的机关。

 

⒊梁启超较为系统的新闻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答:

一是报纸的功能,他提出报纸具有“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的“两大天职”。

二是办好报纸的四条原则,即“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

三是健全舆论的主张,他在一些文章中系统阐述了什么叫舆论、舆论的形成、舆论的力量、舆论的种类、舆论与报纸的关系以及报刊怎样才能造成健全舆论等问题。

四是他根据自己的办报经验,提出办刊宣传有两种方法,即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

 

第二套

一.选择

⒈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份刊物是(D)?

A.《国民报》B.《译书汇编》C.《清议报》D.《开智录》

⒉1906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近代报刊的发展步子进一步加快,形成了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的第(B)次国人办报高潮。

A.一B.二C.三D.四

⒊彭翼仲,名诒孙,一生所办三家报纸,最有影响力的是(C)。

A.《启蒙画报》B.《中华报》C.《京话日报》D.《东方杂志》

⒋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性文摘月刊是(B)。

A.《启蒙画报》B.《东方杂志》C.《京话日报》D.《中华报》

⒌注重经营管理,实行报纸企业化,成为全国第一家突破10万份以上的报纸的报纸是(A)。

A.《新闻报》B.《申报》C.《中外日报》D.《时报》

6.下列哪份报纸是戊戌政变后以康梁为首的保皇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D)。

A.《新闻报》B.《中外日报》C.《申报》D.《时报》

7.以下哪份报刊是梁启超在日本组建的政闻社的机关报(A)。

A.《政论》B.《新闻报》C.《时报》D.《申报》

8.1905年后,国内革命派报刊活动的两大基地是(C)。

A.北京、上海B.北京、武汉C.上海、武汉D.武汉、广州

9.于右任创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D)。

A.《楚报》B.《民呼日报》C.《民吁日报》D.《神州日报》

10.于右任创办的“竖三民”不包括哪份报刊(A)?

A.《民报》B.《民呼日报》C.《民吁日报》D.《民立报》

二.填空

⒈在《民报》的创刊号上,孙中山亲自撰写的《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其革命主张概括为_____________主义_____________主义______________主义,后被简称为“三民主义”。

⒉章太炎在《国民报》第4期上发表的_______________,驳斥了梁启超“保皇扶满”的言论,是革命派从正面批驳保皇派的第一篇文章。

⒊于1901年末慈禧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的____________,使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社会中的新兴力量。

⒋《重庆日报》的发行人_____________在狱中被乱刀砍死,成为清末报纸发行人被公开杀戮的第一人。

⒌创刊于1905年,武汉地区最早出现的一份具有革命倾向的报纸是_____________.

⒍于1911年在武汉创刊的,注意向新军士兵和下级士官宣传,维护他们的利益,在新军中宣传革命思想的是________________。

⒎在新疆,革命派主办的_____________用汉、满、蒙、维四种文字出版,是我国最早的用少数民族的文字出版的报刊。

⒏清末最早由官方创办的报纸,是江南制造局出版的_____________和上海道台用公款创办的___________。

9.1896年的出版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是最早以官方的名义编发的报刊。

10.1902年出版的____________是近代新式官报的代表,它的创刊标志着中国官报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

答案:

1.民族民权民生2.《正仇满论》3.清末新政(慈禧新政)4.卞小吾5.《楚报》6.《大江报》7.《伊犁白话报》8.《西国近事汇编》《新报》9.《官书局报》《官书局汇报》10.《北洋官报》

三.判断

⒈中国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的宣传舆论阵地,也是他们重要的活动据点,多次武装起义的策划、组织、联络,都是在该报馆进行的。

()

⒉《游学编译》、《湖北学生界》、《直说》等这一时期的报纸一开始没有立即宣传排满革命,而是从爱国爱乡的热情出发,这种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并不可取。

()

⒊《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以《新民丛报》的获胜告终。

()

⒋《新民丛报》、《民报》等报刊,其影响远远超过早期的海外华文报刊。

()

⒌立宪派报刊的言论走向,与当时清廷对立宪的态度有密切的关系。

()

⒍1896年的出版的《官书局报》和《官书局汇报》具有自采新闻、言论评说、代表政府发布命令和文告,已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官报。

()

7.1907年10月12日创办的《政治官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由中枢部门直接创办的新式的政府机关报。

()

⒏正式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官报的诞生,是从《内阁官报》开始的,尽管这份官报的寿命极短。

()

9.《大清报律》是中国最早的新闻出版法()

10.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新闻思想不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成熟。

()

答案:

对错错对对错对对对错

四.名词解释

⒈“苏报案”

答:

《苏报》是革命派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之一。

1896年创刊于上海,创办者为胡璋,趣味低级,因为经营不善,于1900年前后出售给陈范,从此具有了进步的革命倾向。

1903年,章世钊担任主笔,其革命言论达到最为激烈的程度,1903年邹容《革命军》一书出版,《苏报》大力推荐。

同年6月29日,《苏》于显著位置刊登章太炎的《驳康有为最近政见书》,极端蔑视清政府,批驳保皇派,引起了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的憎恨与恐慌,清政府请求上海租界逮捕《苏》人员。

6月30日,清政府包围《苏报》馆,章世钊逃走,章太炎被捕,次日邹容自行投案。

7月7日,《苏》被查封,章太炎和邹容先后被判入狱,史称“苏报案”。

ii、影响:

 这是中国报业史上一场令人难忘的文字狱。

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专制统治,从不允许有任何“犯上作乱”的言论出现。

他们大兴文字之狱,动辄加害敢于说话的文人,此举尤以明、清两朝为甚。

近代报业在中国出现以后,封建统治者视之为洪水猛兽,极尽控制、压制之能事,“苏报案”的出现正是广大民众和进步文人同封建统治者冲突、较量的一个突出事件,也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字狱实施于报界最早、最为典型的案件。

  自“苏报案”以后,中国社会经过了多次变革,历史在不断前进。

可是涉及报界的文字狱却依然绵绵不绝,甚至不断推陈出新,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即使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以后,知识界仍然无法摆脱种种精神枷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宝剑随时都会掉落下来,把人投入万劫不复的地狱。

从批《武训传》、反“胡风集团”,到“反右运动”,哪一项不和报刊有关、哪一次不让办报人无限惶恐、无比颤栗?

而在那“大革文化命”的年月,这种文字狱的深度、广度和烈度,更是创历史之最、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⒉章太炎

答:

章太炎,名炳麟,近代著名国学家和报刊政论家。

戊戌变法期间,参加强学会,先后担任过《时务报》、《经世报》等多家报刊的撰述和主笔。

1900年,他剪辫以示与清朝的决裂,在《中国日报》、《国民报》上发表反满文章,反对康、梁的保皇主张。

1902年,从日本回国之后任教爱国学社,为《苏报》撰稿,为《革命军》作序,在轰动海内外的“苏报案”中北部。

成了举国闻名的革命志士。

1906年刑满出狱,被同盟会派专人接至东京,任《民报》主编,在《民报》主编中主持工作时间最长,着重宣传排满和保存国粹,是《民报》最主要的政论作者和革命宣传家。

他有很好的古典文学素养和丰富的历史知识,有充沛的反满激情。

他的政论,逻辑严密,气势充足,陈古证今,在当时产生过重大影响。

但他“文必古法”,好用朴拙的句式和古字、奇字、僻字,所著文章常难于通晓,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读者范围。

文章内容也有不少消极的东西。

⒊于右任

答:

于右任早年中过举人,1906年赴日考察新闻业,期间拜谒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

1907年回到上海,开始其板报生涯。

1907年4月,他的第一份报纸——《神州日报》诞生,该报意在激发民族意识,再造神州这就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报纸。

该报只办了八十天报馆就被焚毁了,后有他人接办,又被袁世凯收买。

1909-1910年间,于右任相继在上海办了《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三个均以“民”字开头的的报纸,三个报纸一脉相承,民国后被称为“竖三民”。

《民呼日报》创刊于1909年5月,取意人民的呼声,为民请命,于右任自任社长。

版面分为言论、记事和丛录三大部分,主要内容是宣传同盟会纲领、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并揭露腐败官僚的罪行,该报只办了92天即被查封。

《民吁日报》在1909年10月办起来,该报创刊不久连续发表报道,揭露日本政府企图夺取满洲铁路筑路权而进一步控制我国东北的阴谋。

这引起日本政府的不满,传统清政府和上海租界查封该报,这张报纸存货48天。

1910年10月,《民立报》诞生,该报得到了孙中山的大力支持,因此资金比较充足。

主要宣传内容仍然是三民主义,创刊之初言论较为温和,但随着革命形式的发展言辞日益激烈。

另外,该报还更加重视国际新闻和驻外采访,漫画和图片也极有特色。

武昌起义爆发之后,清廷封锁消息,而《民立报》及时进行报道并发表评论,还刊发了孙中山给军政府的电报。

袁世凯的独裁者及反袁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该报于1913年9月自动停刊,于右任也网名日本。

⒋郑贯公

答:

曾任《清议报》助理编辑,曾收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与同学组织开智社,出版《开智录》。

因谈及革命,被《清议报》解职。

旋经孙中山介绍,进入《中国日报》任记者,其文常常阐发新颖思想,受到读者欢迎,名声渐起。

又因与陈少白不和,于1903年脱离《中国日报》。

从此到1906年去世之前,先后在香港创办的《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有所谓》等革命报纸。

《有所谓》在郑贯公主持下,大力宣传反美拒约,庄谐并重,雅俗共赏,办得有声有色,成为当时港粤报纸当中读者最广泛,发行数量最高的一家。

他以报纸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