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重点高中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调研考试二 化学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4742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重点高中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调研考试二 化学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重点高中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调研考试二 化学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重点高中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调研考试二 化学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重点高中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调研考试二 化学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南省郑州市重点高中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调研考试二 化学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市重点高中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调研考试二 化学 含答案.docx

《河南省郑州市重点高中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调研考试二 化学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重点高中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调研考试二 化学 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郑州市重点高中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调研考试二 化学 含答案.docx

河南省郑州市重点高中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调研考试二化学含答案

2021年1月

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

(二)

化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i59

一、选择题:

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正在奔赴火星的路上,发射该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四火箭使用的是两种推进剂组合液:

液氧/煤油和液氧/液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油是一种化石燃料B.煤油和氢气均是一次能源

C.氢气是比煤油更清洁的能源D.煤油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和CO等污染物

2.下列反应的△H<0、△S>0的是

A.CO2(g)+C(s)=2CO(g)B.2Na(s)+2H2O(l)=2Na+(aq)+2OH-(aq)+H2(g)

C.N2(g)+3H2(g)

2NH3(g)D.C(s)+H2O(g)

CO(g)+H2(g)

3.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错误的是

A.C(s)+H2O(g)

CO(g)+H2(g)K=

B.SO3(g)

SO2(g)+1/2O2(g)K=

C.I-(aq)+AgCl(s)

AgI(s)+Cl-(aq)K=

D.Cl2(g)+H2O(l)

HCl(aq)+HClO(aq)K=

4.下列事实不能说明HCOOH是弱酸的是

A.HCOONa溶液呈碱性

B.25℃时,0.1mol·L-1HCOOH溶液的pH=2.38

C.25℃时,pH=3的HCOOH溶液稀释10倍后pH为b且3

D.中和50.00mL0.1000mol·L-1HCOOH溶液需消耗0.2000mol·L-1NaOH溶液25.00mL

5.用锡箔与3mol·L-1盐酸制SnCl2的反应速率较慢,下列措施不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将反应液适当加热B.向反应液中滴入少量CuCl2溶液

C.用锡块代替锡箔D.用浓盐酸代替3mol·L-1盐酸

6.反应CH4(g)+NH3(g)

HCN(g)+3H2(g)△H>0,下列有利于提高NH3平衡转化率的是

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低温低压

7.已知CH3CH2CH=CH2(沸点:

4℃)、(CH3)2C=CH2(沸点:

-6.9℃)的燃烧热(△H)依次为-2719.1kJ·mol-1、-2705.3kJ·mol-1。

下列叙述或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CH2CH=CH2比(CH3)2C=CH2稳定

B.CH3CH2CH=CH2(g)+6O2(g)=4CO2(g)+4H2O(g)△H=2719.1kJ·mol-1

C.CH3CH2CH=CH2(g)+4O2(g)=4CO(g)+4H2O(l)△H=2719.1kJ·mol-1

D.(CH3)2C=CH2(g)+6O2(g)=4CO2(g)+4H2O(l)△H=2705.3kJ·mol-1

8.某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C(s)+H2(g)+N2(g)

2HCN(g),下列状态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变化

C.v(H2)正:

v(N2)正:

v(HCN)正=1:

1:

2

D.单位时间内断裂H-H键数目与断裂C-H键数目相等

9.室温下,下列四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KW/c(H+)=0.1mol·L-1的溶液:

K+、Al3+、SO42-、Cl-

B.能使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

Na+、Ca2+、Cl-、CH3COO-

C.c(FeCl3)=0.1mol·L-1的溶液:

H+、Cu2+、SO42-、NO3-

D.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3mol·L-1的溶液:

K+、NH4+、NO3-、ClO-

10.1,3-丁二烯(

)与HBr加成的能量与反应历程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比a稳定B.a、b互为同分异构体

C.生成a和b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D.反应生成a的速率比b的慢

11.下列实验过程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2.常温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维持温度、压强一定,加入催化剂,N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B.向平衡体系中充入少量D2,达到新平衡时,容器中存在H-D键和N-D键

C.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0.1molN2与0.3molH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a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H=-10akJ·mol-1

13.室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浓度的氨水与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

c(NH4+)>c(Cl-)

B.0.3mol·L-1CH3COOH溶液中c(CH3COO-)是0.1mol·L-1CH3COOH溶液中c(CH3COO-)的3倍

C.NaNH4HPO4溶液中:

c(Na+)+c(NH4+)+c(H+)=c(HPO42-)+c(PO43-)+c(H2PO4-)+c(OH-)

D.向均盛有2mL3mol·L-1NaOH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浓度均为1mol·L-1的MgCl2、AlCl3溶液,只有前者有白色沉淀产生,则Ksp[Mg(OH)2]

14.298K、101kPa时,根据6C(石墨,s)+3H2(g)=C6H6(l)设计的反应路径如下:

上述条件下石墨、氢气、苯的燃烧热依次为△H(石墨)、△H(H2)、△H(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1=△H2+△H3

B.C6H6的能量一定高于CO2和H2O的能量

C.1molC6H6(g)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的△H>△H3

D.6×△H(石墨)+3×△H(H2)=△H2

15.室温下,用0.1000mol·L-1盐酸滴定100mL0.1000mol·L-1氨水,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gKb(NH3·H2O)=-9.26B.最适宜用酚酞作指示剂

C.a点,lgc(OH-)≈-2.87D.溶液在b点和c点时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16.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Cl2(g)

COCl2(g)(△H<0),其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t1、t2、t3均只改变一个条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0~10s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1·s-1B.t1时改变的条件是充入CO气体

C.t2时改变的条件是降低体系温度D.平衡常数K: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12分)在恒压下化学反应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焓变。

回答下列问题:

(1)25℃、101kPa时,1g氨气完全燃烧放出18.6kJ的热量,则4NH3(g)+3O2(g)=2N2(g)+6H2O(l)△H=kJ·mol-1。

(2)常压下,某铝热反应的温度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常压、1538℃时,Fe(s)→Fe(l)△H=kJ·mol-1。

②常压、25℃时,该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部分酸与碱反应的中和热如下表:

①I、IV的热化学方程式(用离子方程式形式表示)依次为、。

②I、II的△H相同,III、IV、V的△H比I、II大,其原因是。

③体积和浓度均为25.0mL1.00mol·L-1的硝酸和NaOH溶液(起始温度相同)混合时,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均为1.00g·mL-1,混合溶液的比热容为4.18J·g-1·℃-1。

由实验数据可计算出该反应的中和热△H为

kJ·mol-1(结果保留1位小数)。

18.(10分)铵盐是实验室常用试剂。

回答下列问题:

(1)NH4Cl溶液中NH4+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加入镁粉可产生大量气体,该气体的成分是(写化学式)。

(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四种铵盐的溶液中,c(NH4+)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用标号表示)。

A.(NH4)2CO3B.CH3COONH4C.NH4HSO4D.NH4Cl

(3)少量Mg(OH)2能溶于CH3COONH4浓溶液(呈中性)的原因是(用文字和方程式说明)。

(4)甲醛法测定铵盐中氮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I.称取ag(NH4)2SO4样品,用水溶解后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步骤II.取出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中性甲醛溶液[4NH4++6HCHO=3H++6H2O+(CH2)6N4H+],再加入酚酞指示剂,用c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3H++(CH2)6N4H++4OH-=(CH2)6N4+4H2O],滴定到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VmL。

①滴定到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②该(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用含a、c、V的代数式表示)。

③推测下列铵盐中不能用该法测定其中氮的质量分数的是(填标号)。

A.NH4ClB.NH4HCO3C.NH4NO3D.CH3COONH4

19.(10分)硫化物是自然界硫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H2S(g)=2H2(g)+S2(g)△H>0在(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2)闪锌矿转化为CuS矿的反应为ZnS(s)+Cu2+(aq)

CuS(s)+Zn2+(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用含Ksp(CuS)、Ksp(ZnS)的代数式表示]。

(3)25℃时,某混合溶液中c(H2S)+c(HS-)+c(S2-)=0.01mol·L-1,Ka1、Ka2分别为H2S的一级电离常数和二级电离常数;lgc(H2S)、lgc(HS-)、lgc(S2-)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在水溶液中H2S的电离方程式为、。

②图中c表示的含硫微粒是(填离子符号)。

③H2S的Ka1=mol·L-1。

④图中M点的pH=(用含lgKa1、lgKa2的代数式表示)。

20.(10分)自热化学链重整制氢CLR(a)工艺的原理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25℃、101kPa时,1.0gNi与足量O2反应生成NiO放出8.0kJ的热量,则在“空气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燃料反应器”中发生的部分反应有:

(I)CO(g)+NiO(s)=CO2(g)+Ni(s)△H=-47.0kJ·mol-1

(II)CH4(g)+4NiO(s)=CO2(g)+2H2O(g)+4Ni(s)△H2=+137.7kJ·mol-1

(III)CH4(g)+H2O(g)=CO(g)+3H2(g)△H3=+225.5kJ·mol-1

则反应CH4(g)+NiO(s)=CO(g)+2H2(g)+Ni(s)的△H=kJ·mol-1。

(3)“水汽转换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CO(g)+H2O(g)

H2(g)+CO2(g)(平衡常数K=0.75),将天然气看作是纯净的CH4(假定向水汽转换反应器中补充的水的物质的量等于甲烷的物质的量),若在t℃时进行转换,水汽转换反应器中某时刻CO、H2O、H2、CO2浓度之比为1:

x:

2:

1,此时v(正)v(逆)(填“>”“=”或“<”),理由是。

(4)甲烷制氢传统工艺有水蒸气重整、部分氧化重整以及联合重整等,CLR(a)工艺重整是一种联合重整,涉及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水蒸气重整反应:

CH4(g)+2H2O(g)=CO2(g)+4H2(g)△H=+192kJ·mol-1

部分氧化重整反应:

CH4(g)+O2(g)=CO2(g)+2H2(g)△H=-748kJ·mol-1

采用水蒸气重整的优点是;若上述两个反应在保持自热条件下(假设无热量损失),理论上1molCH4至多可获得H2的物质的量为(结果保留1位小数)。

21.(10分)CH3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CO或CO2与H2反应合成,在密闭容器内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其平衡常数的自然对数lnKp(Kp是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I.CO(g)+2H2(g)

CH3OH(g)Kp(I)

II.CO2(g)+3H2(g)

CH3OH(g)+H2O(g)Kp(II)

III.CO2(g)+H2(g)

CO(g)+H2O(g)Kp(III)

(1)△H>0的反应是(填标号)。

(2)反应III的Kp(III)=[用含Kp(I)、Kp(II)的代数式表示]。

(3)若图中A点时发生反应CH3OH(g)+CO2(g)

2CO(g)+H2(g)+H2O(g),则其lnKp=

(填数值)。

(4)在某催化剂催化和3.6×104kPa下,由CO2和H2在密闭容器内合成甲醇,反应相同时间时,甲醇的选择性[S(CH3OH)]、CO2的转化率[X(CO2)]及CO的选择性[S(CO)]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实际生产中选择260℃的原因,除X(CO2)最大外,还有。

②温度高于260℃时,升高温度X(CO2)减小的原因是(从反应II、III的平衡移动角度分析)。

(5)某合成气只含CO、H2且n(CO):

n(H2)=1:

m,在温度t、压强p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I,若CO平衡转化率为α,则平衡常数Kp(I)=(用含m、α、p的代数式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