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 37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5454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 3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 3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 37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 37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 37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 37页.docx

《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 3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 37页.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 37页.docx

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doc37页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以及柳州市的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199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的《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5)》,在柳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发挥了调控作用。

为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新要求,柳州市人民政府报请建设部同意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柳政函[2001]37号),根据建设部的批复及广西区建设厅的工作部署,于2001年开始进行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第三条编制本规划的主要背景

1.城市行政区划调整。

撤消原柳州地区,柳州市现辖三江、融水、融安、鹿寨、柳城、柳江六县和柳北、城中、柳南和鱼峰四区,市域面积及人口有了较大的增长。

2.城市发展的宏观条件产生变化。

国家更加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强调贯穿科学的发展观,以及广西面临的新发展形势。

3.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广西自治区重新调整发展战略,柳州市以其铁路交通枢纽及工业基础的优势,作为自治区的中心城市之一的地位被重新认识。

4.进入新世纪,拥有众多的大型国企的柳州,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区域间(南、北、防、钦、桂)新的城市竞争。

5.对城市生态及景观系统的建设要求加强。

柳州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又具有优秀的山、水景观条件,面临如何既体现柳州自身优秀山、水的景观特质,同时又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建设好城市生态环境的问题。

6.柳州市近年来城市发展建设速度加快,城市内部用地布局调整较大,城市总体布局、用地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产生了新情况与新问题,急需对柳州市城市化、城市发展目标、城市规模、生态及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重新研究、规划。

第四条编制本规划的基本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

3.国家关于城市规划的重要文件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建规[1998]161号)。

4.省、市关于经济社会与城市发展规划、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十五”计划;柳州市人民政府《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柳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批准文件等。

第五条规划期限

近期2004—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第六条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柳州市市区及市区外围紧密相连的邻县的部分区域,具体为:

(1)拉堡镇、进德镇的部分用地,

(2)雒容镇的部分用地和古亭山开发区,总面积约为882.2平方公里。

第七条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一切规划建设及土地利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八条本规划强制性内容指文本中黑体字条文。

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九条本规划由柳州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十条城市发展总目标

建设成为一个社会稳定、民族融合、经济繁荣、居民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具有综合功能的开放型现代化城市。

到规划期末,形成现代化大城市的经济结构和综合实力,确立影响全国、辐射西南的中心城市地位,建成现代化的城市综合交通、公用设施、环境保护、防灾抗灾等基础设施系统,形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体系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形成社会风气良好、公共秩序井然、人居环境优越、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乡序列。

第十一条城市发展策略

1.充分发挥城市集散功能,实现城市与区域的互动发展

柳州市应强化其集聚功能,强化集聚与扩散的动态互动,以此作为柳州市加快发展的动力。

在柳州市城区集聚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妥善处理好城区与市区的关系,以及柳州市与桂中经济区、广西乃至大西南的关系,实现柳州市与周围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2.构建合理城镇体系,提高城市与区域经济竞争力

柳州市的发展应与城镇体系的建设相协调,与柳州市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柳州市中心城市的功能。

通过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强化柳州市的经济发展,尽快提高其竞争力,使其成长为一个具有较大吸引力和辐射功能的现代化大城市,带动广西和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3.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促进经济、科技、教育的紧密结合、建立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尽快使重点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促进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努力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上取得明显成效。

遵循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4.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速柳州市经济国际化进程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努力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广泛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鼓励能够发挥柳州市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积极推进外贸企业的集团化、实业化和国际化。

5.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和建设

城市环境整治本身是一种经济过程,属于城市经营的一种,与社会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是城市社会发展的调节性措施和建设活动。

因此进行城市环境整治工作,应结合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经济结构统一进行,做到以环境整治带动经济发展。

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政策,进行合理的城市空间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环境整治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

第十二条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目标

建设现代化工业花园城市,寻找新城区开发与旧城整治相结合的最佳城市规划与建设方式、时序,并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第十三条城市性质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心城市之一,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重要的工业城市,山水风貌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

第十四条城市职能

1.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2.区域性工业、产业与服务中心,是桂中经济区的核心城市;

3.广西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4.区域性文化、教育、体育产业中心;

5.多元文化融合的地区和适宜居住与创业的理想家园。

第十五条城市实际居住人口

近期(2010年):

125万人;

远期(2020年):

160万人。

第十六条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规模

近期(2010年)为126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为168平方公里。

第五章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第一节用地空间布局与城市分区

第五十五条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规划期内城市围绕现有城区由内向外有序拓展、延伸,紧凑发展。

远景城市应以向东北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第五十六条城市整体布局

城市整体布局为,中心城区+外围组团的结构格局。

中心城区由若干城市片区组成,城市片区、组团间有风景区、山体、河流等绿色空间自然契入、渗透。

中心城区为相对集中紧凑的布局形式。

形成相对完整的五大片城市分区,即城中、柳东、柳西、柳南、柳北五个城市片区,各片区由城市快速环路贯穿、连接。

北部的沙塘和东南部的阳和为城市的两个外围组团,结合城市东部的三门江森林公园,和城市南部的龙潭——都乐岩风景区,规划两片风景区。

第五十七条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是:

“内部整合+向外有序扩展”。

柳州市城市的发展应充分利用现有城市留有的较多的空间资源和城市发展余地,进行置换、整合、调整,逐步使柳州市城市布局更为合理。

近期建设河东新区,改善城市居住条件,开发城市东南的阳和组团,作为城市新的工业区,城区南部自然环境条件较好,适当发展旅游、休闲等功能。

远期在完善各片区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向外有序扩展。

第五十八条中心城区规划布局

柳北片:

以生产性区域为主,配以为其服务的生活区,加上新规划的火车北站站前区组合而成的城市分区,以整治、整合为主。

柳西片:

以工业为主的生产性区域。

北部以整治为主,逐步向南适当有序拓展。

城中片:

以居住、商业为主的综合城区,城市的中心片区,建设重点是环境整治,改善城市面貌。

柳东片:

新兴的综合城区,城市新的市中心,合理规划,高品位、高档次建设,严格建设管理。

柳南片:

新兴的城市生活区。

整治、整合与扩展相结合,提高居民居住环境质量。

第五十九条外围组团

外围的沙塘组团与阳和组团,与中心城区有自然(山、水等)分隔,相对距城市中心较远,自我完整、相对独立。

沙塘组团:

位于城区北部,距城市中心约15公里,规划在现有沙塘镇基础上,形成文教设施较为集中的综合城市组团。

整治与扩展相结合。

阳和组团:

位于中心城区的东南外围,距城市中心约8~10公里,柳江与桂柳高速公路之间。

逐步发展为以工业为主的综合城市组团,是城市近中期主要的扩展区域之一。

第六十条风景区

三门江森林公园风景区:

位于城市的东北部,突出山林景观主体,远期可少量布置旅游度假设施。

龙潭——都乐岩风景区:

位于城市南部,以大龙潭公园、都乐公园为主体,整合周边景点,统一纳入大风景区范围,进行整体环境的控制协调,丰富游览内容。

第二节重要用地空间规划布局

第六十一条城市中心

规划形成市级中心两处,即:

位于人民广场、龙城路、飞鹅路商业区一带的市级商业文化中心和河东区的市级行政中心。

规划在河东区建设新的市级行政中心,选址位于柳东片蟠龙山往北,柳江东岸,文昌路北侧,集中布置市级行政办公设施,形成新的城市中心。

市级商业文化中心以现有人民广场、龙城路、飞鹅路商业区及鱼峰山周围商业区为基础进行建设,集中在柳江回绕段两侧布置,以城市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为主。

第六十二条城市次中心

规划两个城市次中心:

一是在潭中中路以北、跃进路以东、现锌品厂厂址地区,距旧城商业中心较近,集中布置城市商务商贸设施,分解城市商业中心的部分职能;二是在城市北部新火车北站的站前地区,布置以交通、商业服务为主的城市次中心,促动城市新格局的形成。

第六十三条高新技术研发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高新技术研发园区采取“一区多园”的选址方式,结合现有条件较好的企业厂区进行考虑,使各园区均具有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与城市既分又合,相对安静,基础设施完善,用地大小适宜,分散设置。

高新技术产业区的选址,可靠近高新技术研发园区布置,或利用现有及新增产业开发区用地进行选址。

规划利用北部沙塘文教组团的教育、科技条件,规划一处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用地,应考虑官塘作为新的产业园区的规划选址。

第六十四条城市土地使用限制性规定

城市不准建设的区域主要为用地评价中确定的坡度大于25%的不适宜

建设的陡坡地,为用地评价中的不宜建设用地。

城市控制建设区包括,三门江森林公园风景区、龙潭——都乐岩风景区和其他生态敏感区。

第六章居住用地规划

第六十五条居住用地规划采取整治与扩展相结合,近远期相结合;调整居住用地结构,整合居住区,建立完善合理的城市居住用地布局构架,旧区改造与新区建设并进,协调企业生活区建设与城市商品房开发,不同类型居住用地分别对待,有重点的分片整治,分期开发,完善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系统,从整体上全面提高柳州市城市居住综合环境质量水平。

第六十六条规划城市居住用地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主要布置四~六层的多层住宅。

规划期末,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8平方米以上。

第六十七条建立居住片区—居住区—居住小区的城市居住结构,划定13个居住片区(含老城住宅区)和洛维高级住宅区,居住片区基本规模在10~20万人左右,每个片区分别包括若干个(2~5个不等)居住区。

居住区内服务设施及中小学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置。

到规划区末柳北片居住人口16.9万人;柳西片居住人口27.4万人,柳南片居住人口23.2万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