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天地 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30179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制天地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法制天地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法制天地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法制天地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法制天地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制天地 教案.docx

《法制天地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制天地 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制天地 教案.docx

法制天地教案

第一课  认识交通标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2、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平平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

一天,他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学校,爸爸教了一首儿歌给平平。

2、一起背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警示要看清;过马路,左右看,交通规则记心中。

二、教授新课

1、交通信号灯

(1)同学们,过马路的时候你们注意过交通信号灯吗?

(2)谁说说交通信号灯是什么样子的?

(3)你们知道这三种不同颜色的信号灯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4)老师给大家讲解三种颜色信号灯表示的不同意思:

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通行,黄灯表示警告。

(5)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怎么根据各种颜色的信号灯安全的过马路呢?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互相补充,然后各组选出代表汇报。

2、认识交通安全标志

(1)出示几种交通安全标志让学生辨认。

(直行、向左转弯、向右转弯、人行横道、步行)

(2)人行横道是专门为行人设置的安全通道,行人走路要走人行横道。

没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一定要注意前后左右的车辆,否则容易发生意外。

(3)机动车车道是道路中间的车道,供汽车等机动车行驶。

(出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4)非机动车车道是两边的车道,供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行驶。

(出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三、扩展练习

1、除了刚才我们说过的这几种交通安全标志,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安全标志?

2、画一画你知道的交通安全标志,让大家猜。

 

 

第二课  认识简单的危险标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危险标志。

2、了解这些危险标志所表示的意义,避免危险的发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注意到了吗?

在街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牌子,上面画着一个大大的感叹号,像这样(出示图片),你们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吗?

2、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它那样的标志,它们都属于危险标志一类,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二、教授新课

1、禁止标志

这类标志用红色来表示,形状呈圆形,里面有图案或者表示“禁止”“强制”意思的文字。

用圆形来表示,是因为圆形给人的感觉比较直接,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1)圆形里面有一根燃着的火柴,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2)圆形里面有一支点燃的烟,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3)圆形里面有一个人,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4)圆形里面有一个手掌,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5)你还看到过类似的标志吗?

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认识警告标志

(1)这类标志用黄色三角形来表示,意思是有危险,要注意安全。

(2)出示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交通警告标志:

三角形里面有一个感叹号,表示要注意安全。

(3)再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警告标志:

当心火灾、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当心触电等。

3、生活中的危险标志

你们见过生活中有哪些危险标志吗?

三、做游戏认标志

选出十人,分为五组,每组两人。

第一组的一个同学站在讲台上,手里拿一张画有危险标志的图片,第一组的另一个同学来表演。

第一组表演完,第二组表演,比一比哪个组表演的好。

第三课  社区和室内活动安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社区和室内存在的安全隐患。

2、在社区和室内做正当的游戏,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男孩,名叫欢欢。

他聪明活泼,总是活蹦乱跳的,即使回到家里还是跳个不停,他从凳子上跳到沙发上,又从沙发上跳到床上,爸爸妈妈怎么哄他都不听。

结果当他正准备从床上跳下来时,不小心碰到柜子脚上,头上撞了一个大包,疼的他哇哇大哭。

2、你们喜欢他吗?

为什么?

二、教授新课

1、在社区做安全的游戏

(1)小朋友们休息的时候,在社区玩耍,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其余的同学可以根据发言同学所说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3)师生总结社区做游戏的安全(不要打弹弓、投掷小刀;不要爬屋顶、爬树、跨横沟、从高处往下跳;捉迷藏不要躲在汽车底下,不要故意躲在隐蔽的地方去吓唬别人等)

2、在家里玩也要注意安全

(1)家是小朋友们的乐园,那家里有没有安全隐患呢?

(2)为什么不能和小朋友们在房间里追跑打闹?

(3)如果在床上蹦蹦跳跳是不是就没有什么危险了?

为什么呢?

(4)有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做手工,总是把剪刀等尖锐物品放在床上,你们说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三、扩展训练

1、有个叫康康的小朋友在家爱看电视,他最爱看动画片和少儿节目,如《大风车》、幼儿知识竞赛或者智力竞赛等等。

他参加竞赛还得过奖呢!

爸爸妈妈经常表扬他,说他越来越聪明。

你们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

2、我们在家里,还可以做哪些有益又安全的游戏?

 

 

第四课  用电安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一些用电的安全常识。

2、使学生学会正确、安全的用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明明,有一天,他在家里看电视,忽然想吃苹果,就起身急匆匆的洗了一个苹果,也忘了擦手。

等他回来一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已经结束了,他便走到电视机前去换频道。

你们猜,这时候发生什么事了?

2、明明刚一碰上去,手便被打了一下,原来是触电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用湿手去碰电器了。

你们在家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二、教授新课

1、安全用电标志

(1)你们了解安全用电标志吗?

(2)安全用电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

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

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

(3)红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你们知道都是用来标志什么的吗?

(4)老师结合图片向学生讲解不同颜色标志代表的不同含义。

2、预防触电

(1)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存在电。

你们知道怎样预防触电吗?

(2)师生共同总结用电尝试:

家电停止使用时,要拔掉电源插头;手、脚和身体湿的时候不要触摸电器;不要把手伸进运转的电风扇、搅拌机和水果榨汁机里等等。

3、触电后怎么办

(1)触电后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

(2)迅速拨打电话,你们知道应该拨打什么电话号码吗?

(3)如果无法及时找到或者断开电源,应该怎么办?

三、总结

1、我们经常看到电池,你们说摸电池会触电吗?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用电安全知识?

 

 

第五课交通安全课教案

  [教学主题]:

学习交通法规,了解交通安全常识,珍惜自身生命。

 [教学目标]:

了解道路交通相关的名词解释及相关法规,剖析中小学生为什么易发生交通事故,教育他们如何预防交通事故,使他们从小就能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增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

中小学生为什么易发生交通事故及怎样预防交通事故。

 [教学方法]:

积极采用直观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学生采取有效地教学内容,适应青少年的认知规律。

 [教学评估]:

本讲教学注重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精选授课内容,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直观教学方法使用得当,使学生受益终身。

 [教具使用]:

各类交通标志实物或模型,多媒体课件(各类图片、事故现场声信资料、生动有趣的找错动画等)。

 [教学流程]:

  学习交通法规,了解交通安全常识,珍惜自身生命

  一、简要地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与现状

  交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内容,特别是科技业、信息业的进步,给交通运输业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在7000年前,人类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唯一方法就是靠走路。

在公元前5000年前,人类开始用驴、牛作驮运工具来代替人类肩扛头顶搬运货物的方式。

又过了1500年,在美索不达米亚出现了有轮子的交通工具,这在交通运输史上是一次不小的革命,它将人类从繁重的运输活动中解放出来。

1885年,德国机械师卡尔·本茨制造了他那辆单薄的马达三轮车,我们这个世界上才有了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可以实用的内燃汽车。

100多年来,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汽车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了质的飞跃,如高档的林肯、凯迪拉克、奔驰……;中档的奥迪、红旗、丰田……;低档的桑塔纳、夏利、富康等。

总之车的类型很多,我们有许多同学家里都有车,等你们长大以后,可能也会拥有自己的车,它会给你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我国最早的汽车时代开始的标志是早在20世纪初(约1901年)从美国进口两部汽车,从那时起,道路交通开始有了缓慢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指引下,我国道路交通建设得到空前的发展。

  二、汽车发展的利与弊

   1、汽车发展的有利方法:

  汽车为人类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减轻了繁重的运输劳动,更加便捷迅速地完成救护、消防等特殊任务,加强了人际的交通,并可为人类的旅游、娱乐、体育等活动所用,为人类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如一家人驾着一辆豪华轿车奔驰在马路上,那种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也是现代人非常羡慕的一种生活方式。

    2、汽车的发展也存在一些严重的弊端:

   汽车排放出来的汽体而造成的各种污染,危及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同时在1885年,本茨驾驶着第一辆内燃机汽车碰撞在围墙上,及其后不久一位法国妇女因交通事故而死于车轮之起,交通故事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多年来成千上万人死于汽车肇事。

据统计,全世界因汽车肇事死亡的人数已达四千多万人以上,若以此类推,每年全世界死于车轮之下人将为60—70万人左右。

我国2001年度因交通事故死亡已超过10多万人。

可见汽车给人类也带来许多灾难性的后果。

   三、关于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有关名词的解释:

    1988年我国制订了建国后第一部全国统一的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该条例共有十章九十三条,下面我们简要讲一下:

    1、什么是道路?

   道路是指公路、城市、街道和胡同(里巷)以及公共广场、公共停车场等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

    2、什么是交通?

   交通是指人或物通过某种形式而进行的场所移动过程,即地理和空间位置的变化。

    3、什么是车辆?

   车辆指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4、非机动车有哪几种类型?

   非机动车主要包括自行车、三轮车、人力车、畜力车、残疾人专用车等。

    5、三轮车指什么?

   三轮车指人力脚踏驱动的有三个轮子的车辆,不含三轮汽车和三轮摩托车。

    6、人力车指什么?

   人力车指用于推或者手拉的三轮车和独轮车,不含自行车和三轮车。

    7、什么是道路交通?

   即人(行人和驾驶员)、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路(包括街道、公路)。

这人、车、路是构成道路交通的三要素,道路交通事故就是由于人、车路三者的时间空间关系失调发生冲突而导致人、畜死伤和车物损失的交通事件,交通事故象无形的战争,吞噬着人类的生命与财产,危害及影响极为严重,难怪人们惊呼,汽车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厉害的杀人机器,我国由于经济落后,人、车、路三者之间矛盾尤为突出,经常造成人为的堵塞、汽车肇事,死亡人数2001年已达10万多人,所以说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8、什么是道路交通管理?

   道路交通管理就是对道路范围内的人、车、路三者的统一管理,是道路交通管理的执法部门运用各种手段,对以道路为基础条件而移动的人流、车流、物流进行合理限制,如科学的组织、疏导、以处理好人、车路三者之间在运动中产生的矛盾。

国际上普遍以交通管理的手段为法规、教育、工程又称道路交通管理的三大支柱。

    9、什么是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指人们在条例所称的道路上进行的交通活动(包括与交通有关的活动)中,按交通法规的规定行事,避免发生人身伤亡或财物损失。

    10、各种车辆(包括非机动车)通行两大原则:

  

(1)靠右通行的原则——驾驶各种车辆,赶、骑牲畜都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

  

(2)各行其道的原则——车辆行人必须各行其道,借道通行的车辆或行人应当让在车道内行驶的车辆或行人先通行。

    11、交通因果关系图示:

   交通发展无序状态→制订交通法规→管理执行→到有序交通行为→交通安全。

   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是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工作,也可以说是社会工程它关系到每个单位、家庭、个人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与否,要解决好这点,光靠交通管理职能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要依靠广大市民、学生和群众,切实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遵守和维护交通秩序,全体市民和中小学生更应积极参与交通管理,对违章行为自觉进行劝告、劝阻,只有这样才能把交通管理工作、交通安全工作做好。

   四、简术交通信号、交通标志、交通标线:

    1、交通信号

   交通信号是传递交通信息的一种方式,交通信号分为:

指挥灯信号、车道灯信号、人行横道灯信号、交通指挥棒信号、手势信号5种,(交通警察手势信号共有10种,现场演示)。

    2、交通标志

   交通标志是指用形状、颜色、符号、文字等绘制的指示牌,向驾驶员、行人传递有关交通信息,用来管理交通。

  

(1)分类:

主标志、辅助标志、共100种。

  

(2)主标志:

分为警告、禁令、指示、指路。

 

 

 

第五课 让意外伤害远离我们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2、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会场布置】

  1、用幻灯片打出标题。

  2、将教室座位布置成矩形,让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有利于学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感想。

  【教学形式】

  学生主持,由具体案例铺开,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言,相互交流感想和学习体会。

  【教学手段】

  小组讨论,个别发言,教师总结。

  【教学流程】

  一、案例引出:

  主持人宣读案例:

  事情发生在某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四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从高达20米的四楼摔了下来。

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

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

  二、学生讨论:

  (用幻灯片打出问题1:

甲失手打伤乙,算不算违法?

  学生:

我认为甲是不小心把乙碰下去的,不是故意的,所以不能算是违法;

  学生:

不对,如果说甲不违法的话,那乙的受伤岂不是没有人负责了吗?

  学生:

我也认为不应该因为不是故意的,就不违法,那这样的话,打伤了人,只要说不是故意的,不都可以逃脱法律了吗?

  学生:

我觉得虽说甲不是故意推乙下去的,但他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所以他是违法行为。

  学生:

我想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法律问题,从法律的角度而言,伤害了他人的合法的人身权利,并且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程度,就会构成违法,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

  老师:

有没有构成一定的社会危害程度是确定是否违法犯罪的重要依据。

比如两人开玩笑,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没什么伤害,不是违法,但如果其中一人不注意打到另一人的眼睛上,把眼睛打坏了,达到伤残的程度,那他就是违法了,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所以案例中的甲造成了乙从楼上摔下严重受伤,显然违法了。

  主持人:

乙经医院的全力抢救,虽然脱离了危险,但仍被医疗鉴定部门确定为重伤,我再请问同学们:

(用幻灯片打出问题2:

甲违反了什么法?

  学生:

他犯了伤害罪。

  学生:

他的行为造成了乙的严重受伤,所以他侵犯了乙的人身权利。

  老师:

同学们说得很对。

其实在法律上,违法行为还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两种类型,他们的区分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严重违法行为对人或社会造成的危害比一般违法行为大。

所以甲的失手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他的行为已构成了严重违法,也就是俗称的犯罪。

甲违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主持人:

接着幻灯片打出第3个问题:

你认为案例中的甲应得到怎么的法律惩罚?

  学生根据自己对案件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各抒已见,有说罚款的,有说判刑的。

  老师:

同学们,你们可知道,确定一个人有没有犯罪,犯了什么罪,以及应该受到怎样的制裁,不是凭感情用事,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在法律上,都有明确的条文作为依据。

  根据《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主持人:

幻灯片打出第4个问题:

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够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

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学生:

我知道一个人做错了事,即使是无意的,只要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就是违法的,所以我以后要处事要慎重,不能做出伤害别人的事,因为伤害了别人,其实也是伤害了自己。

  学生:

我觉得我们以后不能再与同学随意玩笑,尤其是在楼梯、阳台、马路边、河边等一些危险的地方,因为一不注意,就会有意外发生,我们不能让这个意外毁了我们的一生。

  三、案例分析:

  主持人:

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案例:

出示资料:

6月17日下午3:

00,连江县东岱镇某小学六年级

(1)班,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语文老师讲解和布置各种复习统考的题目

四、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在今后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第六课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要求:

    认知:

1、知道有关公共场所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列举说明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秩序。

    行为:

l、在校外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要点:

    1、公共秩序是公共场所的纪律,我们应当知道有关公共场所的公共秩序。

    2、公共场所所需要的良好公共秩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

    3、在公共场所自己要遵守公共秩序,看见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中遵守公共秩序的情况。

2、收集与遵守公共秩序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这样的标语?

(出示:

请安静、请依次排队、请勿吸烟)

2、当你看到这些标语时你是怎样做的?

师:

我们是小学生,必须遵纪守法,我们该怎样从遵守公共秩序做起呢?

请大家一起来学习《遵守公共秩序》一课。

(板书课题)

    二、学文、明理、导行

    1、生跟着录音熟悉课文内容(放录音)

    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

    2、师讲解告诉学生:

    公共场所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

公共秩序是人们长期生活中为适应共同生活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规则。

人们按照这些规则办事社会就井然有序。

    3、出示(双江小学排着整齐的队伍到剧场看杂技表演)    教师提问、学生讨论: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遵守公共秩序?

    (排队入场、按票入座、演出中役有走动、看演出时不乱吼叫、结束时场地上没有瓜皮果壳)

    ②剧场的叔叔阿姨是怎样称赞他们的?

说明他们怎么样?

    ③他们遵守了公共秩序对社会生活有什么好处?

    (启发学生从心情、演员完成任务的情况、剧场工作人员的态度等方面来谈)

    师小结:

遵守公共秩序可以使公共场所里被服务者心情舒畅,服务者满意,公共场所井然有序,展示我们自己的文明程度。

    但是有些学校个别同学就不是这样。

    4、出示图:

    (图画内容:

小明等几位同学在一个车站停车场里打闹,小刚劝他别这样做,他不听,正在这时,一辆客车从车站开出,另一辆正要进站,小明他们不让道,在两辆客车间追打,司机来了个急刹车,才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问:

①几个小学生干了一件什么事?

他们扰乱了哪里的秩序,结果怎样?

②哪位同学的行为是好的?

他做了什么事?

师小结:

不遵守公共秩序害处大

板书:

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保证。

    三、深化认识

    下面这些说法正确吗?

请用事例说明理由。

    1、有的同学说:

“如果不要公共秩序;大家随随便便,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更好吗?

    2、一个人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关系。

    师小结:

遵守公共秩序是必要的,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板书:

个人行为影响公共秩序

          遵守公共秩序从我做起

    四、行为指导

    1、你到过哪些公共场所?

你知道这些公共场所的秩序吗?

    2、议议、做做:

同学们常去公共场所,请你照例子用有关的规则提醒大家,明确有关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a.上车时;b.到影剧院;c.到游乐场;d.在商店

    五、深入导行

    生分组讨论:

遇到下列情况你该怎么办,为什么要这样做?

    1、同学们在图书室里排队借书,你看见了一个同学没排队而挤进了队伍。

    2、你班某同学,在商场里乱扔果皮、纸屑,服务员批评他,他和服务员大闹,你上前劝阻,可这位同学不听。

    师再问:

当你见到不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该怎样办?

(启发学生答出:

要阻止、批评等)

    六、课堂总结

    师:

通过今天对《遵守公共秩序》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

    在生回答的基础上师进一步谈话:

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实际上都同社会的主产、生活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如果一个社会的公共秩序受到了破坏,这个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也就受到极大的影响,社会风气就会颓败,反之如果一个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学法、懂法、守法、护法,拥有一个良好的公共秩序,那么社会就会有条有理,井然有序,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大家的迫切希望,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遵守公共秩序吧!

附:

板书设计

遵守公   ①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工作秩序,是人们正常学习、

               生活、工作的保障

共秩序   ②个人行为影响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从我做起。

 

 

 

 

 

第七课玲玲能住在生母家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收养法》

          2、懂得用法律手来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

应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举例导入

 玲玲从小就被杨老汉收养。

前不久,玲玲去看望亲生父母,生母见玲玲又懂事又会干活儿,十分喜欢,就让玲玲留在身边,不让她回杨老汉家。

杨老汉几次催促都遭到拒绝。

 请问:

杨老汉能将玲玲领回去吗?

 为了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维护收养关系当事人的权利,我国于1991年12月公布了《收养法》。

《收养法》第22条规定:

“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于法律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规定。

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杨老汉收养了玲玲,并对她尽了抚养和教育义务,已经形成了养父母与养子女的关系,这种关系不能随随便便就被解除。

因此,玲玲的生母阻挠杨老汉领回养女是违法的。

如果她继续坚持自己的错误,杨老汉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请人民法院依法保护这一收养关系。

 法律规定,收养关系建立后,任何一方都不得自行解除。

如果收养关系的一方或双方希望解除收养关系,应该协商解决或诉请人民法院解决。

二、总结全文,分组讨论

 

 

 

 

 

第八课最常用的报警、报案

急救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监护人必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常用的报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