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讲课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2654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老师讲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张老师讲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张老师讲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张老师讲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张老师讲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老师讲课稿.docx

《张老师讲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老师讲课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老师讲课稿.docx

张老师讲课稿

“勾人”的标题

“动人”的深度

 

(2011年7月5日哈尔滨)

 

通讯员写稿,给谁看?

我说是给报社编辑看。

因为你先写后投,一个“投”字,什么意思?

“投”,除了将稿件“投”进邮筒里,发到邮箱里,还得“投”编辑“所好”。

编辑“好”什么呢?

一、好标题;二、好新闻;三、好角度;四、有深度。

为什么把好标题放在第一位?

因为标题是通讯员一篇新闻稿进入编辑眼中的第一形象。

其功能:

勾住编辑,让他一见钟情。

可谓“题不‘抢眼’,人不‘抢稿’”。

报社编辑有“四好”,今天讲讲“头”和“尾”:

“标题”和“深度”。

好标题,宛如一缕饭菜香,飘入饥饿人的鼻中。

这饥饿人,第一个就是编辑。

因为他是广大读者的“厨师”。

“手中无米难为炊,篮中无菜难烹饪”。

为满足广大饥饿人“吃好喝好,一饱口福”,他在天天寻找“好米好菜”。

只有“抢眼”的标题,才能一下勾住编辑。

勾住了,就得瞪大眼珠子往下看,越看越觉得这条新闻不错,写作角度也挺好,还挺有深度。

真是爱不释手,连连叫好。

最后拍板儿,一定得编好,上一版头题。

新闻标题:

新闻媒体上新闻和文章的题目,新闻信息为受众所接受的必经通道,是新闻发生作用的起始点。

好标题:

准确、鲜明、醒目、引人、传神。

三个条件:

一、新闻事实的浓缩;二、对新闻事实“画龙点睛”式的评论;三、文字简短,富有个性。

基本内涵:

言之有物,切忌空泛,爱憎褒贬,是非分明。

标题种类:

一、按构成形式分:

单式题和复式题。

单式题(无辅题:

肩题或副题),

【例1】《家家听到牛哞声户户闻到奶茶香》

【例2】《唐家村有座“外院” 百余农民学“洋文”》

复式题(主题与辅题组成:

肩—主;主—副;肩—主—副)

【例1】

(肩) 吃讲营养 住讲舒适 用讲高档

(主) 农家小日子美着呢

(副)20年间,全市农民收入增长22倍,农村实现小康

【例2】

(肩) 50多年,山里人砍树“吃木”一盘餐。

如今,盘中餐所剩无几,林区人吃啥?

(主) 伊春端出“五道菜”

(副) 五大优势特色产业:

木材精深加工、生态畜牧、森林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北药。

去年,实现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

二、按内容表意分:

实题与虚题

实题:

以叙事为主,直接概括地标明新闻基本事实。

如:

《拜泉“农业明星”老忙了》

《两家子公社:

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

虚题:

以说理为主,直接明确标出新闻内容所包含的政策原则、理论观点、要求愿望,揭示新闻本质。

如: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思路》

《少数企业“死”不了多数企业活不好》

 

如何制作“勾人”的标题?

 

制作“勾人”的标题,遵循的原则和常用的技巧。

一、标题制作的原则:

突出新闻价值,体现宣传价值,注重词语锤炼。

即做到:

准确、鲜明、生动、简洁、新颖。

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

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冲突性、趣味性等。

新鲜性:

主要是内容新颖,是受众见之未见,闻之未闻,想知未知的。

【例】“核桃树,爷爷栽,孙子吃”。

生产周期长,至少20年才结果,而科技发展的年代,一种核桃种3年便结果。

题怎么标?

(肩)3年结果一捏就碎

(主)京郊种出科技核桃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虎林市用稻壳发电,冬天供暖不烧煤。

写这篇稿的标题能不能这样:

“不见百根烟筒冒烟咕咚只觉千家万户暖暖和和》。

还有,过去,农村家家做饭炒菜,屋里烟熏火燎,房外烟筒冒烟。

一些报道作品中常常这样描写:

“清晨,山村里,炊烟袅袅……”现在看来,是违背低碳排放,污染环境。

如今,烧沼气取代了烧柴火,捅灶坑。

没有了“炊烟袅袅”,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这样标个标题:

《不见家家炊烟起却闻户户饭菜香》。

这样,不仅标出了新鲜,还标出了个性。

重要性:

指新闻事实对人们的政治生活或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和现实指导性。

《农村报》

【例】《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思路》

《大庆晚报》

两万双小手用心写的两万封家书,让父母们高兴得热泪盈眶

两万双小脚丫行进在“书香大庆”征途上,踏向成才的彼岸“书香杜尔伯特”从娃娃抓起

评:

标题不仅形象、生动,标出了新闻事实,而且标出了浓浓亲情,让人过目难忘。

一看肩题,人们仿佛看见了那胖乎乎的小手握着笔,写着歪歪扭扭的字;仿佛看见了成千上万的父母们,捧着孩子出生以来第一次写给自己的问候和感恩,潸然泪下,激动不已的情景;仿佛看见了那肉乎乎得小脚丫,着地虽不太稳,行走又趔趔趄趄,但他让人相信:

孩子们在“书香大庆”征途上起步,踩出了第一行脚印,会不停向前;他让人深信:

孩子们从此出征,永不停歇,定会踏向成才的彼岸。

引题,引得有“情”,引得精彩,精彩中,引出了主标题:

“书香杜尔伯特”从娃娃抓起

接近性:

读者总是关心自己身边的新闻,制作标题必须满足这种心理。

《哈尔滨日报》

(主)清冽山泉水三年到我家

(副)哈尔滨居民饮用水,磨盘山水库工程开工

哈尔滨人几十年饮用污染严重的松花江水,日盼夜想早日喝上干净水。

磨盘山水库的水怎样?

何年何月喝上?

一行主标10个大字,回答了市民最关心的两个大问题。

显著性:

指新闻所反映的变动,不是一般性的渐变,而是突发性的大变动。

【例】《大寨也不吃大锅饭了》

冲突性:

即是有对立、冲突、纠纷对比的场面或动态,易引人重视。

如:

农民进城卖个什么,往市场一蹲,你看那城管的、卫生的、税收的、工商的,撵得农民吱吱跑,一旦得手,好家伙,折秤杆子,没收东西,连拽带踹,骂骂咧咧。

通讯员也好,记者也罢,得替农民说话。

这话怎么说?

标题怎么做?

《四顶大盖帽欺压一顶破草帽》

趣味性:

能引发人们某种感情,让人愉快感到有意思,或感染人、打动人、教育人。

【例】《风从富锦过扔下大把钱》

《小暑凉飕飕高考不“烤”人》

 

二、标题制作的技巧:

高手为题之道——拟题先夺“势”。

选择势能反差最大的信息做题,让读者一看题,便有一种路边拣到一块金子的惊喜,势在必读。

一、准确实在,言之有物,标出“事实”。

把新闻的某一特定的主要要素标出来,把最具有新闻价值而且易于传播对象接受的典型事实“拎”出来。

【例1】《大庆晚报》

 

(肩)既要留住青青草又要奶牛吃得好更要农民鼓腰包

(主)实现“牛得草”兼得“熊掌鱼”

(副)今年,杜尔伯特草原产草比禁牧前多20万吨,奶牛数量比6年前增长了5倍,农村人均年畜牧收入占农村人均年收入的61%

 

评:

这是一篇深度经济报道。

大庆草原禁牧,奶牛要发展,农民要增收,这三者之间的矛盾,怎么解决?

杜尔伯特县解决得好。

文,怎么写?

题,怎么拟?

这篇报道的标题不仅标出了“事实”,还标出了“卖点”和“悬念”。

怎么个“牛得草”?

怎么个“熊掌鱼”兼得?

不是常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吗?

那么主标题标出个兼得“熊掌鱼”。

“抢眼”、“勾人”,这个标题做到了。

另外,文中的小标题也形象、准确、生动、有趣。

如:

《“熊掌和鱼兼得”,草原禁牧和奶牛发展双赢》、《发展“一个顶俩的”,淘汰“俩不顶一个的”》、《钱多养“大”的,钱少养“小”的》。

这样的大标题、小标题,会让生硬呆板的经济报道,变得离生活很近,离读者很近,让人爱看。

【例2】2003年,中国非典期间。

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大学和学生座谈时,问:

“谁能给我一杯水喝?

”《中国青年报》在刊发这条消息时,制作的标题是:

《我是一片绿叶》。

《咨询报》转发此稿时,将主标题改为:

《谁能给我一杯水喝?

评:

题改得好。

准确实在,言之有物,标出“事实”来。

非典期间,全国人心慌慌,怕接触,怕传染,可身为国家总理的温家宝却要用大学生的杯子喝口水。

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稳定全国人心,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多用动词,标出“动感”,标出“惊异”。

动词最富有生动、活泼因素,因此,制作标题尽量多用动词,让标题“动”起来,“活”起来。

【例1】《大庆晚报》

(肩)春季增雨,夏季防雹,向天空“要”效益

(主)三千炮弹上天一点五亿落地

(副)市气象局负责人表示:

明年还要增加“炮火”,向老天爷“要”更多的钱

【例2】《让措施从墙上“走”下来》

【例3】《三千苗胞出山招财进宝百万》

【例4】《萧州湾溃口“淹”出7000多人》

评:

一个“上”字,一个“落”字,一个“走”字,一个“出”字,一个“招”字,一个“进”字,一个“淹”字,使整个标题化静为动,变死为活。

不仅标出了“动感”,而且标出了“惊异”。

真是一字出奇,整题生辉。

三、概括精当,凝炼新颖,标出“个性”。

用尽可能少的词语,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立片言而居要,片言可明百意”。

【例1】《少数企业“死”不了多数企业活不好》

评:

这一标题,一个“死”字、一个“活”字,就标出了个性,使标题有声有色,达意传神。

【例2】《错批一人误增三亿》

评:

这是1979年《光明日报》刊载为马寅初新人口论平反消息的标题。

对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做了准确、生动的概括,字字掷地有声,读过经久难忘。

【例3】《大庆晚报》《“哑巴”代表代而不言》

四、多种角度,潜心琢磨,标出“百态”。

一切客观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真实而生动地反映各种客观事物的新闻,也必然是富于变化的。

而作为它的浓缩品的标题,必须善于从多种角度研制,标题才能千姿百态。

【例1】

(主)既抓拿“斧头”乱砍的又抓用“笔头”乱批的

(副)安化从重从快惩处带头破坏森林的罪犯

【例2】《一亩草坪二十亩麦》《一粒榛子一斤橘》

五、饱含激情,标出“情感”。

写新闻,可用散文笔法。

做标题,同样可用散文笔法。

使之情感浓缩标题之中,牢牢地“勾住”读者。

【例1】《黑龙江日报》《走啊,老少爷们找钱去》

评:

口语化,饱含激情,有号召力。

【例2】《老子批条子儿子捞票子》

评:

标题上的“老子”与“儿子”、“条子”与“票子”、“批”与“捞”这些词义的褒贬、对比上,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憎恶感情,用语文明,“怒”而不粗,发人深省。

六、一反常态,标出“悬念“。

制作新闻标题时,可有意识地将新闻事实中稀奇罕见、不合常理、对比强烈的事实,拿出来摆在一起,在新闻标题中不直说,故意留一手,藏迷设疑,为读者设下一个“套儿”,卖个“关子”。

【例1】岐义法

《5万公斤鲜牛奶倒进农田》、《瓜果菜一年“吃”掉三亿根木条》

【例2】设问法

《两千元科技经费能干什么?

【例3】反常法

《一只梨卖了5元钱》、《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

评:

这类一反常情、常规、常理的标题,令人思三念四,一连串的“?

”便会油然而生。

七、评点事理,立言达意,标出“思想”。

善于抓住新闻中最主要的事实在标题中以突出且善于巧妙的加以评点,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鲜明地表明自己的倾向,使标题具有高度的思想性。

【例1】《榜上无名脚下有路》

《“劳务经济”:

旺火还要再添柴》

八、平易亲切,标出“韵味”。

标题,应平易亲切,讲究点音节、韵律、排比、对仗,让人看着舒服,读着上口,听着悦耳,并值得回味、记忆和传诵,让人望文生欢,在欣赏中,笑声里受到教育和启发。

切忌令人望文生厌。

【例1】《昔日伐木建功今朝栽树“还债”》

【例2】《儿子全当兵姚妈妈好光荣陆海空武警四兄弟都过硬》

评:

主标题运用了对仗形式,句式整齐,音韵铿锵,节奏鲜明,读来朗朗上口,生动传神,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3】,《大庆晚报》

(肩)别村借钱种地,吴显屯“拉饥荒”供孩子念书;别屯娶媳妇大摆酒席,吴显屯给大学生设宴庆功;别处黑土地长庄稼,吴显屯——

(主)盐碱地“高产”大学生

(副)27年,全屯63户出了22名大学生,一名硕士,两名博士

评:

采用对比手法,拎出了新闻中具有强烈“反差”的事实,做进标题,突显了新闻价值,增强了可读性。

“反差”强烈的东西,引人关注,引人入胜,让人思考,令人信服。

肩题朴实、生动,反差强烈;主题“高产”动词拟人、形象且悬念顿生,贴切传神,动感十足,可谓“一字出奇,满题生辉”;副题充实、有力。

读此报道,一看肩、主、副三题,即知全文。

标题,一定要“抢眼”,才能“勾住”编辑,“勾住”读者。

标题,至关重要,非下苦功夫不可。

功夫不负有心人。

 

二、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

一个优秀的记者,必须具备“为党分忧的政治素质,为民请命得百姓情怀,高人一筹的新闻敏感,别具一格的写作技巧”。

深度报道是一个通讯员、一个记者一生不懈的追求。

那么,农村的深度报道怎么写?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说透了,就是农民“穷”。

为什么?

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写给国务院领导的信:

“现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三句话,振聋发聩。

一位大学生写给胡锦涛和温家宝的信:

“30年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是从农民兄弟的身上发起的。

改革开放是被‘逼’和‘饿’出来的”。

广东梅州农民谢进杰:

“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穷”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相信农民穷的问题解决之后,其它的90%几(如:

住房,教育,医疗,养老,人口老化,城乡差别和贫富差别等)以上的问题,都自然而然地随之化解。

明确了“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穷”。

那么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这个“穷”呢?

这是当前报道的最大主题,最大的深度。

治穷致富的带头人、科学方法,我们身边就有。

今天,共同解剖一小一大两篇通讯——《“蒜来蒜去”——阿城蒜农没挣着》和《永远的红手印》。

一、赏析《“蒜来蒜去”——阿城蒜农没挣着》

2009年12月。

生活报刊发了一篇《“蒜来蒜去”――阿城蒜农没挣着》。

获当年黑龙江新闻奖一等奖。

哈尔滨一句俗语:

“呼兰的葱,阿城的蒜,双城的菇娘不用看”。

此语何意?

意在说呼兰的“葱”,阿城的“蒜”,双城的“菇娘”都是远近闻名的好东西,用现在的话说叫“名牌产品”。

阿城种大蒜的历史好几百年,蒜农世世代代种蒜,祖传的手艺。

好几百年了,蒜农世世代代为啥种蒜不止?

有名声,年年好卖,岁岁赚钱。

那为什么去年和前年,正值大蒜身价“倍增”时,低者每斤7元,高者12元一斤,哈尔滨市超市的柜台上,早市的地摊上,摆的几乎全是山东、云南的大蒜?

而闻名遐迩的阿城大蒜却很难觅?

阿城大蒜出什么事儿了?

该赚大钱的年头,阿城蒜农没赚到大钱,哈尔滨市的老百姓在惋惜的同时都在发问、关注。

这时,《生活报》刊发了:

“蒜来蒜去”――阿城蒜农没挣着

  低价卖光蒜

  “我们这里的蒜农卖得太早了,现在市场上大蒜价格居高不下,蒜农眼看着高涨的价格只能后悔了。

”3日,在阿城区种植大蒜的集中地白城村村委会,白城大蒜合作社理事长裴利对记者这样说。

据了解,白城村种植大蒜的蒜农有1900多户,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年产大蒜约200万公斤。

由于2007年和2008年大蒜的收购价格一直很低,蒜农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当地蒜农在今年部分转产种植其他作物,大蒜产量较往年有所减少。

  “在今年七八月份的时候,很多蒜农就早早把蒜卖了,辽宁、吉林等地的收购商也集中在这一时间段来村里收蒜,蒜农都着急出售,每斤一块四五的价格就卖了。

现在村里已经没蒜了。

”裴利说。

  高价买蒜种

  在白城村西南屯,记者见到了60岁的蒜农孙亚琴。

孙亚琴种大蒜已经有40多年了,家里有半晌蒜地。

往年卖蒜都能挣3000元左右,今年蒜价这么高,她却只赚了4000元。

“没挣什么钱,种蒜讲究多,还不够麻烦事儿的。

”孙亚琴说,“早知道蒜价能涨这么厉害就不卖那么早了,夏天一块多一斤,现在至少每斤五六块钱。

”孙亚琴面露悔色。

  在孙亚琴家的仓库内挂满了成辫的大蒜。

“这些蒜种是我高价从外地进的,准备明年春天种,这些蒜价格可比我卖蒜时贵了好几倍,一头蒜都舍不得吃。

”摸着成辫的蒜种,孙亚琴像抚摸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怕碰坏了。

  吃亏买教训

  阿城大蒜产量和质量为何出现退化?

蒜农为何没有在全国大蒜价格高涨时大幅提高整体收入?

在谈及这个问题时裴利表示,阿城种植大蒜的历史有好几百年了,蒜农都是世世代代种蒜,家传的手艺。

但由于阿城大蒜种植没有形成产业化,加上土壤供肥不足,导致近年来出现品种退化、蒜头缩小,既没有山东大蒜的个头大,蒜瓣也不够齐整。

失去了以往阿城大蒜的独特口味,山东等地的高品质大蒜逐渐在哈尔滨市场上占据了主角的位置。

另外,种植成本高也让当地很多蒜农改种大葱、毛豆等作物,这直接导致了阿城大蒜产量下降。

  裴利说,信息渠道不畅是导致当地蒜农没有借今年全国大蒜暴涨之机增收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蒜农不清楚外地的形势,对各地大蒜需求没有更多的预见性,有人来收购就匆忙出售,不想反而丧失了增收良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最近由阿城区政府和阿什河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请来省科学院和东北农业大学的专家来到阿城实地考察,力图找到大蒜病因,改良品种,让获2008年国家农业部批准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的阿城大蒜重新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评:

读了这篇报道,人们才知道市场上为什么多见山东、云南蒜,少见阿城蒜和阿城蒜农没赚到大钱的来龙去脉。

一、信息渠道不畅是导致当地蒜农没有借今年全国大蒜暴涨之机增收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蒜农不清楚外地的形势,对各地大蒜需求没有更多的预见性,有人来收购就匆忙出售,不想反而丧失了增收良机;二、由于2007年和2008年大蒜的收购价格一直很低,蒜农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当地蒜农改种大葱、毛豆等作物,大蒜产量较往年有所减少;三、阿城大蒜种植没有形成产业化,加上土壤供肥不足,导致近年来出现品种退化、蒜头缩小,既没有山东大蒜的个头大,蒜瓣也不够齐整。

失去了以往阿城大蒜的独特口味,山东等地的高品质大蒜逐渐在哈尔滨市场上占据了主角的位置。

《“蒜来蒜去”――阿城蒜农没挣着》。

为什么获当年黑龙江新闻奖一等奖?

一是写作角度“平民”,选题貌视“小”(一头蒜),其实是“大”(关乎几百万人吃蒜,几十万人种蒜卖蒜)。

从普通老百姓最熟悉的生活写起,从普通老百姓最关注的事件写起;二是系统反映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揭示其实质,探索其发展趋向,具有指导意义的深度报道。

二、赏析《永远的红手印》

“中国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闻名遐迩。

怎么写?

特别是感动中国人物、小岗村党委书记沈浩,为小岗村奉献出宝贵的生命,小岗村该报道些什么?

怎么写?

【小岗村概况】:

1978年以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

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从1978年开始,走访了几个老同志讨论怎么解决小岗的温饱问题,也就是怎么救活大家的命。

1978年底种麦的时候,几个老同志就说,“只有分田到户,但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刘少奇都被打倒了。

严金昌当时的决心就是,管它倒霉不倒霉,社会主义的车往前拉还是往后拉,只要大家能吃饱饭就行。

哪怕能吃一顿饱饭,拉去杀头也满意了。

做饱死鬼强过做个饿死鬼。

刚开始他们打算,一个生产队分成两个组,如果积极性高就接着干。

但分两个组还是有小集体,多少还是有一点矛盾,有些出勤不出力。

后来两个组分成八个组,生产队一共120口人,18户,8个组分干就是基本到户了。

但还是不行。

最后就彻底包产到户。

当时大家按了手印,为什么按手印呢?

有老人家提醒金昌:

“你这个路是走不通的,到时候要成千古罪人”,让金昌召集大家,问清楚如果这条路走不通是不是会怪我。

我觉得老人们说得有道理,就把大家找来,先说要解决温饱问题只有走包干这条路。

我就问他们如果走不通,可怪干部?

干部倒霉怎么办?

大家讨论后就说“如果干部倒霉坐了牢,我们就给干部送牢饭,如果真的杀头枪毙,就把他小孩养活到18岁。

”当时也没有纸,就在小孩念书的本子上撕了纸,大家按了手印,发誓赌咒,任何人不能说,亲戚也不能说,谁说出去不是他娘养的。

1978年底,小岗村18户农民出于求生本能搞起了“大包干”,震惊高层,并终获认可,“中国改革第一村”由此诞生。

正式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至1984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及推行。

永远的红手印

---沈浩和小岗村的故事

    

这个世上,还有什么比摁下一个红手印更能表达一个中国农民的情感?

掏心扒肝的心愿,都浓缩在这一个个红手印里了。

  “一个人活在世上,官是当不到头的,钱也是难以挣尽的。

能让小岗村的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

新华社记者张严平、王圣志、周立民

  45岁,生命本像当空的太阳,可他没有来得及留下一句话,走了……

  悲痛瞬间爆发。

这个当年以18个红手印揭开中国农村改革大幕的小村庄,一夜之间再次摁下一纸的红手印,他们要留住他,永生永世。

  这是一种怎样的情缘?

  6年前,当他第一次走进小岗村,就仿佛注定了与这片土地的生死相依。

为了能留他在这里多些日子,再多些日子,小岗人曾两次摁下红手印。

  万万没有想到,这第三次的红手印,竟是把他永远地留下了……

  他走进小岗,一往情深……

  第一纸红手印是小岗人渴盼已久的心

  沈浩,有一双总是含笑温暖的眼睛,厚厚的嘴唇透着一点拙,也透着一种执拗。

  作为安徽省财政厅的一名干部,按部就班的机关生活,使这个在皖北农村长大的年轻人生活安逸平淡。

  2004年,平静的日子被打断了。

沈浩被选派为安徽第一批下派农村干部,赴凤阳县小岗村任村党支部书记,时间3年。

  这一年,他39岁。

  2月,春寒料峭。

走进小岗村的沈浩,所见所闻出乎意料。

尽管这个中国农村改革的发祥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

  在小岗村第一次支部会议上,沈浩指着村委会账本上“3万元的集体欠债、全村人均收入2300元”这两个数字,掏出心里话:

“小岗村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跨过富裕坎。

小岗一定要发展,不发展不行啊!

  他花两个月的时间,把全村108户人家挨家挨户跑了两遍,与每一个村民促膝谈心,反复念叨一个理:

小岗村只有发展才能富裕。

他带着村里36个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去华西等先进村参观,一路走一路讨论:

与先进村比,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小岗下一步怎么办?

  一颗颗火星,就这样洒在了沉睡多年的小岗人的心里。

这之后,沈浩争取到一笔50万元的资金,决定在满是泥泞的小岗村修上一条水泥路。

这条路,成了最终点燃起小岗村的第一把火。

  沈浩没有采取招投标的形式,而是将全村男女老少组织起来,投工投劳,按劳取酬。

这样一是为了省钱,更是为了唤起每一个村民对小岗事业的参与感。

这是小岗村自大包干以来的第一次集体劳动,又是为自己村修路,人人心劲高涨。

  沈浩天天泡在工地上,扛水泥,拌砂浆,什么活都干。

有一天傍晚,人都收了工,有一桶水泥泄漏到地上,临时找不到工具,眼看水泥就要凝固。

沈浩袖子一挽,双手插进水泥里,一捧一捧地捧起来。

旁边有村民看到了,也赶紧下手捧,一桶水泥就这样捧了个干净。

  这件小事,传遍了全村。

小岗人心里的一杆秤称出来了:

这个书记是来干实事的!

  被命名为“友谊大道”的水泥路高质量完成,节余了一半的资金。

小岗村召开了隆重的表彰大会,沈浩为每一位获奖者戴上大红花,捧上奖金。

小岗人笑了……

  这之后的小岗,新事一桩接着一桩。

  所有被侵占的集体资产全部收回;开通了有线电视和自来水;修起了小岗农贸市场;建立了村卫生院;住房小区工程让26户困难群众率先搬进了二层新楼房;村里还成立了资金互助合作社;新建的“大包干纪念馆”,成为凤阳乃至安徽省重要的“红色旅游”基地。

  2006年,小岗村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

“20年没跨过富裕坎”的瓶颈,在沈浩任职的第三年被突破。

  这一年冬去春来夏至秋到,小岗人有了心事。

眼看沈浩挂职期满,要回省城了。

  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和他的老伙伴们,凑到了一起。

这些当年连杀头、坐牢都不怕的人,这一次,真的怕了。

怕啥?

怕沈浩走。

他们合计着,说什么也得把沈浩留下。

说办就办。

几天后,一纸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