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2318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20XX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18年1月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自治区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五年工作的回顾

  18年以来,自治区第九届人民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贯彻中央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团结和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克服各种困难,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实现了“九五”计划的总体目标,西部大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完成了本届政府的各项工作任务。

过去的五年,是自治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五年;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五年;是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五年;是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投资力度大,重点建设项目多,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的五年;也是全区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五年。

是新疆发展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预计18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598亿元,比18年的1050亿元增长45.3%,年均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5%,第二产业增长8%,第三产业增长9.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8年的5904元增加到8322元。

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8年的26.7:

39.3:

34.0调整为18年的19.1:

42.0:

38.9。

全口径财政收入212亿元,比18年的110亿元增长93%,年均增长1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2亿元,比18年的447亿元增长81.7%,年均增长12.7%。

外贸进出口总额25.1亿美元,比18年的14.5亿美元增长73.5%,年均增长11.7%。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加强了水利、农村道路和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8年农业增加值305亿元,比18年增长24.6%。

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色经济作物占总播面积的50%,比18年提高5.5个百分点。

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

以番茄、红花、枸杞等为代表的红色产业发展较快。

畜牧业占大农业的比重由18年的19.4%上升为28.2%,林果总面积由274万亩扩大到582万亩,成为近两年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32家。

大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五年共解决了67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了新阶段扶贫开发。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由18年的19个增加到22个。

  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加快了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累计完成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290多项。

石油、天然气、铜、钾盐等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石油化学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已初步形成我国西部重要的石油及石油化工基地。

原油、天然气、机制糖、纱等产品产量已跃居全国前列。

特色工业发展较快,番茄制品、啤酒花、石材、家具等产品形成一定优势。

预计1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73亿元,比18年增长40.5%,年均增长7.0%。

培育和组建了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

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

  服务业结构不断改善。

传统服务业得到提升,信息、金融、证券、旅游、房地产开发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流通业出现新趋势,大型超市、连锁店、专卖店不断涌现,现代化的电子商务、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正在兴起。

新建了一批辐射全疆的商品批发交易市场,制定了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促进了居民消费。

旅游业发展迅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一些地区的支柱产业,五年共接待国内游客35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0亿元;接待海外游客123万人次,创汇4.6亿美元。

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和“新疆风情万里行—首届新疆旅游节”。

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查处了经济领域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经济秩序明显好转。

  二、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重点建设成就显著

  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83亿元,比前五年增加87%。

建设吐—乌—大高等级公路、乌—奎高速公路、南疆铁路库—喀段、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乌鲁瓦提水利枢纽、三大油田勘探开发、塔城铁厂沟电厂扩建、农村电网改造、新疆光缆干线扩容改造、新疆第二出疆光缆、乌鲁木齐第二长途电信枢纽、独山子乙烯改扩建、泽普石化厂化肥扩建、乌鲁木齐污水处理、塔里木农业灌溉和环保二期、新疆棉花基地、粮食储备库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重点项目64个,其中已建成投产38个。

五年新增铁路970公里,干线公路1256公里,发电装机容量145万千瓦,原油生产能力1407万吨。

建成高速公路506公里,结束了我区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举国关注的西气东输工程如期开工。

这些大型骨干项目的完成和生产能力的实现,为新疆今后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西部大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了经济持续增长

  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结合新疆实际制定了西部大开发规划,出台了招商引资、税收、土地和矿产资源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清理了与世贸组织规则、市场经济体制和西部大开发不相适应的各类规章和政策性文件,撤销合并了一批行政审批项目,规范了政府行为,强化了服务意识,改善了投资环境。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科技教育快速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三年累计投入资金2128亿元,开工建设了一批关系自治区长远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力量办的大事。

  加强了生态建设和保护。

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等生态工程进展顺利,累计完成宜林荒山荒地造林645万亩,退耕还林还草247万亩,山区更新造林235万亩。

目前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26个,总面积20.4万平方公里。

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启动,先后4次从博斯腾湖向下游调水10.5亿立方米,获得良好的生态效果。

重视做好国土资源保护工作,耕地、矿产、森林、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成效显著。

  天山北坡经济带迅速发展。

采取突出重点、扶优扶强、加快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吸引国内外资金参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出现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目前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总量已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50%左右,并以每年12%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带动了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

  以国企改革为主的各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183家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绝大部分进行了公司制改革。

稽查特派员试点工作取得进展。

一大批国有企业实施资产重组,促进了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化了资本结构。

采取联合、兼并、租赁、承包、出售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

资本市场初步形成,目前上市公司23家,资产总额超过330亿元。

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组建了一批大型骨干流通企业,商业企业改制面90%以上。

加大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目前全区注册个体工商户43.6万户,从业人员66.5万人,分别比18年增长29.4%和30%;私营企业注册2.8万户,从业人员36万人,分别增长1.7倍和1.9倍;18年上缴税金25.8亿元,占全区税收的14%。

财政管理改革取得成效,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推行了政府采购和统发工资制度,部门预算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

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了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金融、税收、住房、文化、卫生等各项改革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

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基本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就业再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进展。

五年实现142万人次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两个确保”得到巩固,累计为37.9万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费23.6亿元,筹集养老保险统筹金145亿元,确保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补发了企业历年拖欠的2.3亿元养老金。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合作规模继续扩大,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大经贸格局基本形成。

五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98.4亿美元,比前五年增长57.7%,其中边境贸易额53.9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55.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3亿美元,吸引了36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来我区投资。

加强了横向经济联合和技术协作,累计签订经济技术协作项目合同353亿元,引进外省到位资金81亿元。

成功举办了每年一届的“乌洽会”,五年对外贸易总成交额69.1亿美元,国内贸易和经济技术开发合作成交额1073.3亿元。

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边境经济技术合作区稳步发展,对外开放城市投资环境逐步改善。

口岸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通关能力不断提高,全区口岸年过货量650万吨,其中阿拉山口口岸年过货量达到580万吨,居全国铁路口岸第二。

  五、坚持实施科教兴新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科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五年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176项,获国家和自治区奖励的501项,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获专利授权3203件。

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自治区重点项目1307项,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

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两基”工作进展顺利。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取得进展,重新组建了一批重点大学,新疆大学211工程进入实质性阶段。

高校毛入学率由18年的9%上升到14.8%。

  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绩。

全面落实计划生育“三为主”方针,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下降到16.3‰和10.9‰。

依法加强了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完成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3.5亿元,建成一批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集中供热工程。

通过实施“一控双达标”和“13211”环保行动计划,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阶段性目标,重点工业污染企业的主要污染物基本达标排放。

已建成烟尘控制区63个,环境噪声达标区40个。

乌鲁木齐市治理大气污染的“蓝天工程”进展顺利,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事业再创佳绩。

实施了“丝绸之路边疆文化长廊”、创建“文化建设先进县”等重点文化工程。

创作演出了一批反映时代精神、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部分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

大型民族歌舞《我们新疆好地方》等艺术精品受到国内外观众好评。

重视做好对十二木卡姆等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加强了文物保护工作。

加大了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1.3%和90.9%,比18年提高8.5和12.1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条件日益改善,加强了重点传染病、地方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省区。

成功举办了自治区第九届运动会和两届民运会。

五年累计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获64枚金牌、61枚银牌和58枚铜牌。

完成了3条邻省省界和22条地州界的勘界任务,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

审计、统计、档案、质量监督、气象水文、地震监测、外事侨务、残疾人和老龄事业、语言文字以及其他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六、努力为群众办实事,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九届政府确定的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如期完成。

累计投入农村防病改水资金11.8亿元,解决了434万人和1035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新建乡村广播电视收转站1658个,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和“西新工程”一、二阶段目标,结束了通电乡村不能听广播看电视的历史。

完成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投资2500万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建成县计划生育指导站17个。

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新疆光明工程”,使近4万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新改建县乡道路6788公里。

新增通电乡75个,全部乡实现了通电。

乌鲁木齐管道天然气工程、石油液化气供应、经济适用住房和教师住房建设都取得了进展。

重视和关心困难群众的生活,五年共安排救灾款6.2亿元,安置灾民17.3万人次。

补发了18年工资改革以来欠发职工个人的工资。

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复转军人安置、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土地草场纠纷等问题。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预计18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76元,比18年增加241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9.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861元,比18年增加35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4.8%。

反映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35%和49%。

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5.8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18.6平方米。

完成牧民定居半定居4万多户,使全区76%的牧民实现了定居半定居。

18年末全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20亿元,人均5970元,分别比18年增加444亿元和2035元。

城乡居民家庭高档电器和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显著提高。

每百人拥有固定和移动电话分别由18年的5.5部和0.4部,增加到17.7部和9.5部。

  七、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成效,社会政治大局保持稳定

  坚持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

巩固发展了军政军民团结,一批县(市)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及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县)。

  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月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活动,“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了各民族互相尊重、携手共进、共同繁荣的局面。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依法加强了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高度重视并做好维护稳定工作,严厉打击境内外民族分裂主义骨干分子、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宗教极端势力为首分子,以及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及其他敌对势力的各种破坏活动,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了我区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断完善。

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常委会的监督,认真执行自治区人大的各项决议,加强与自治区政协、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联系。

五年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32件,制定发布政府行政规章33件。

办理全国和自治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7762件。

坚持依法行政,开展了行业纠风和治理“三乱”工作。

狠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大了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力度。

  八、履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兵团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兵团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预计18年国内生产总值222亿元,比18年增长62.7%,年均增长10.2%。

结构调整成效显现,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棉花种植、园艺、畜牧业“三足鼎立”的格局。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龙头企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

对外贸易步伐加快,石河子经济开发区快速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预计职工年均工资收入7760元,比18年增加2310元,年均增长7.3%。

兵地融合经济进一步发展。

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巩固边防安全做出了新的贡献。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18年,我们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自治区党委各项部署,克服种种困难,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

预计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0%,第二产业增长8.4%,第三产业增长9.6%,整个经济运行情况好于预期。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种植业继续向特色、优质和高效方向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成为结构调整的亮点,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战胜了多种自然灾害,夺得农业丰收。

预计粮食产量871万吨,增长9.4%;棉花总产150万吨,下降4.5%;肉类总产105万吨,增长8.2%。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

深化国企改革,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市场开拓力度,努力扩大特色产品规模,预计工业增加值增长8.6%,原油产量超过2000万吨,发电量、钢材、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交通运输稳步发展,预计铁路货物发送量比上年增长5.7%,公路货运量增长4.0%,民航旅客运输量增长15.9%,邮电业务总量增长38.4%。

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24.2%,更新改造投资增长6.3%。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独山子乙烯改扩建、新疆电信东环及北环光缆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新疆优质棉基地建设、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等7个项目实现单项和部分投产目标;新开工建设了吉林台一级水电站、阿舍勒铜矿采选工程等6个项目。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升,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2.5亿元,增长8.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9.6%。

对外贸易大幅增长,预计外贸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41.7%,其中出口总额12.0亿美元,增长79.5%;实际利用外资1.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预计地方财政收入134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5.8%。

金融信贷结构进一步调整,加大了对经济建设的支持。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推广先进适用科学技术,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形成。

增加了教育投入,“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进展顺利。

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比上年增长9.5%,研究生招生增长31.2%。

30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三条保障线和“两个确保”继续巩固,48万人纳入“低保”范围。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5.0%,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增加150元的目标。

计划生育、环境保护、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团结奋斗,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此,我代表自治区第九届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工人、农牧民、农垦职工、知识分子、干部、社会各界人士,向支持我们工作的中央驻疆单位、驻疆部队、武警官兵、人民警察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新疆建设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五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第一,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经济发展战略。

发展是硬道理,做好新疆工作,归根到底是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围绕发展问题,坚持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科教兴新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深化对区情和市场经济的认识,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探索并不断完善了符合新疆实际的发展路子。

  第二,坚持深化改革,努力扩大开放。

改革开放是新疆发展的强大动力。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有效地拓展了经济的发展空间。

  第三,坚持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始终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拉动自治区经济增长,特别是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集中力量建设对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的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第四,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实在在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努力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极大地调动了各族人民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五,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坚决贯彻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各项重大方针政策,高举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坚定不移地维护新疆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看到,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主要是:

经济发展滞后,与内地省区的差距拉大,基础设施仍不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工业发展速度缓慢,质量效益不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扶贫任务依然很重;非公有制经济总量较小,缺乏新的增长点;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城乡部分居民生活困难,就业再就业压力加大。

此外,政府工作中也有不足,一些部门还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腐败等现象。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工作

  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自治区党委六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到18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是:

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建成全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纺织工业、食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和农牧产品加工工业基地,基本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达到50%左右,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市场就业机制;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力争到1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720亿元,年均增长9.2%,实现比18年翻两番半的目标,全面实现小康。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科教兴新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走新型工业化路子,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确保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开好局。

  今后五年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5%;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以下。

  实现这些宏伟目标,我们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

主要有利条件:

一是党的十六大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为我们明确了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极大地激发了全区各族人民开发建设新疆的热情;二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推进,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为我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历史性机遇;三是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新疆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思稳定、图发展、奔小康”已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愿望,为我区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