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背景下如何开展校本教研.docx
《课改背景下如何开展校本教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改背景下如何开展校本教研.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改背景下如何开展校本教研
课改背景下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一、校本教研的意义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向全面铺开阶段,如何加速教师成长的专业化进程,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已是各地学校刻不容缓的事情,校本教研不仅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快捷方式。
通过校本教研,中小学教师将从单纯的教学者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
校本教研不仅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中成为推进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机制,而且也成为科研兴校,创建学校特色,促进学校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二、校本教研的含义
校本教研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主题,以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载体而创设的一种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和谐文化氛围。
它不仅使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升素质的学习共同体。
具体而言,校本教研的含义有三点:
①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而临的新课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宗旨和主题,把研究课堂教学放在首位,从这点来看,它是一切为了学校,从而达到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②以学校教师及管理似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共同探讨,积极反思,寻求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形成提升办学水平的最佳方案,从这点来说,它是一切都在学校之中,不能脱离学校实际;③校本教研要体现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在校本教研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高老师参加教研活动过程中的质量和收获,从这点看它是一切为了教师。
三、我市中小学校本教研的现状
进入课改以来,为了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市教研室先后举办了校本教研培训班,校本教研现场观摩会,市教育局还下发了《吉安市中小学(幼儿园)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校本教研的氛围已初步形成,但校本教研的开展很不平衡,总体来说是小学比初中好,城区比农村好。
在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一是不知道校本教研该如何开展,二是基本上没有开展,因此新课程改革在这些没有开展校本教研的学校,课改实验无声无息,教学仍是穿新鞋走老路,教育教学观念仍是一潭死水,教学方法依然故我,波澜不惊。
市教研室通过广泛调查,认为我市当前校本教研存在以下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教学科研与教学实践相背离
一是立项课题不是产生于学校和教师教学实践之中,且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服务,在本校缺乏研究的土壤;二是重开题立项,轻过程管理;三是看上去理论高深,实则对促进教学质量和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缺乏内在联系。
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大量“科研泡沫”的产生,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校长正确把握科研兴校的内涵,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在实字上做文章。
2.学校教研有名无实
主要现象①教研工作流于形式,不求实效;②教研活动缺乏主题,没有明确目标指向;③形式单调—以听课代教研,产生上述原因主要是教研组、备课组缺乏系统教研工作计划、对本学科本年级一年的教研工作要达到什么目的,解决什么问题,开展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活动心中无数,因而所做的都是表面工作,应付差事而已。
3.缺乏协作精神
主要现象:
一是没有建立集体办公制度,教师办公各自为阵,缺乏年级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二是没有集体备课制度,不能发挥集体智慧作用和骨干教师作用。
4.对校本教研存在错误认识
一是有畏难情绪;二是把教研工作与提高教学质量当作一组矛盾,认为搞教研会影响考试成绩。
三是认为教师教学工作任务重,没有时间搞教研。
四是由于教师之间业绩竞争矛盾突出,部分教师有留一手的思想,不愿意让别人超过自己,客观上影响了教师的共同成长。
5.不少教师缺乏对学习新知的追求,业务素质长期在低层次徘徊。
一是学校对教师的继续教育,追求新知缺乏明确要求,没有构成书香校园的氛围;二是教师满足于应付日常教学,习惯于根据教材教参备课,按单元练习布置并批改作业,导致知识老化,视野狭窄,三是由于缺乏学习,对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束手无策,或缺乏思考,因而业务素质长期在低层次徘徊。
四、校本教研的组织与实施
1.学校要建立以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的教研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校长、教导主任(科研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学术带头作用,使校长、教导主任(科研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科教师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的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合作伙伴关系。
充分挖掘、整合共享校内教育资源,营造一个科学、民主、求真、创新的教学研究风气。
2.学校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方案目标定位要准,要在对全校教师进行全面摸底的基础上根据教师需求和本校实际制定目标;方案设计内容要实,达到科学性、真实性、有效性三者统一,有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教导处(科研处)教研组,备课组依照学校方案,根据职能和学科要求,制定本处室、本年级、本学科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计划要充分发扬民主,反复讨论取得共识。
4.不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对教师摘录学习笔记撰写教学心得体会和教学论文有明确要求,努力构建书香校园。
5.教研组、备课组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做到时间、内容、人员、效果、检查五落实。
主要内容如:
研究新老教材的差异,寻求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方法,提出本学科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开展课改实验研究课改前后,课堂教学提式考试命题导向之比较等等,总之内容和形式要不断创新,做到丰富多彩,不让让老师感到枯燥无味。
。
五、校本教研的几种主要形式
1.集体备课,同伴互助
集体备课的主要目的是对一周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分析,学情分析,商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使每个教师都能实现最佳教学,根据我市泉江小学、万安实验小学等学校集体备课的经验,可概括成以下七个步骤:
1.钻研教研。
要求每位教师首先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抓住重点,难点,领会、揣摩教材编写者的意图、目的。
钻研教材一定要深刻、透彻,处理教材则要深入浅出。
每位教师在钻研教材时都要写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备集体讨论。
2.收集信息。
教师在研究教材之后,还要不断完善、发展、深化自己的教学思路,因此,必须广泛查划资料,收集一些与本教材内容相关的教学信息,或者是一份教案,教学设计背景资料,作者简介等等,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使课程资源丰富,体现多样化、主体化的特点。
3.中心发言。
由主备课人提前一周召集本组教师进行交流,针对教学内容就教学目标定位,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对教学思路、教学环节,教学策略的设计和选择,作业设计等问题作中心发言。
4.集体讨论,同备课组听取主备课人的发言后,根据自己钻研教材,收集信息的情况,对主备课人的发言进行充分讨论(时间每周不少于二节课),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基础上共同研究出一条合理、新颖、有创意、可操作的教学思路。
集体讨论是集体备课的核心,这个过程是相互争辩交流的过程、是思想碰撞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备课组的同志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断深化对教材的认识。
5.主备课人根据集体讨论意见形成统一教案。
集体讨论之后,主备课人根据大家的意见,按照研讨的教学思路,合理整合各人的教学思想,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恰当选择一些电教媒体,教学图片等,写出一份详实的通用教案,印发给备课组的每位教师。
作为年级学科组的通用教案,这样免去了教师抄袭教案的无效劳动,使教师将更多的时间放在钻研教材、处理教材上。
6.个性化处理。
每位教师在前一周拿到通用教案后再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学风格、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人感悟在教案旁边作旁注、增删教学环节,或更换教学方法,增补教学内容和情节。
这是教师个人进行二次备课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既有对通用教案的消化、更有利于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个性与创选性,做到统一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7.教后反思,使用通用教案后将个人心得感受、教学亮点和失误,记在教后反思栏中,供下周备课时研讨,以利改进今后的教学。
集体备课应避免的几个问题:
1.无备而来,除主备课人发言以外,其他备课成员无备而来、事先不钻研教材,讨论时不发表意见,由主备课人唱独角戏。
2.只有分工备课,缺乏集体合作。
集体备课首先强调的是集体智慧和力量,如果违反了这一原则就把集体备课变成了分工备课。
3.改革落后的教案检查、评价制度,激发教师备课热情,为了提高教师对集体备课的重视程度,使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实效,在检查评价教师的备课时,要注重过程,看教师是否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能否在钻研教材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否查阅资料,补充教学内容。
4.三个不可忽视:
①不可忽视学生的实际;②不可忽视自己的教学个性;③不可忽视教学反思。
2.合作教学
即在教研组开展“上课、说课、评课,对话”教研活动。
在集体钻研教材、备课的基础上,确定一位教师上课,一位教师说课,其余教师听课,首先进行合作、协商、分工,确定各自在上课、说课、评课中所承担的角色,继而进行共同商讨并确定主题。
合作教学活动设置了一种合作探究的情景,使教师们既有个体独立的体验空间,更有学科成员间的合作氛围,使教师不知不觉感受到合作的欢乐。
合作教学可以概括为“五步校本教研法”
①说:
以新课程理论为导向,以解决一线问题为宗旨,确定说课专题。
然后大家分头准备,下次集中时说出自己在备课中确定的教学内容、手段、教学结构、程序及思维过程,而且说出“教什么”“怎么教”,并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具体阐述为什么这样教。
②讲:
由执教老师围绕本次研究专题,根据说课中讨论的意见,形成教案,再通过课堂教学形式给予展示,上课教师要着眼于学生如何学,着重导和练,提高课堂教学中的教研含量,使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③评:
执教老师先对自己的上课情况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其他老师进行认真评议,肯定成绩,指出不是,找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
④论:
说课、讲课、评课结束后,所有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认真总结经验,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体会,从中提炼出成功的经验。
⑤行:
将成功的教学经验,在教师中推广适用,使教研成果真实落实在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之中。
3.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它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背景,对自己以前所做出的教学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进行自我审视与分析,从而提高自我观察水平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
它一般由提出问题→自我审视→教师互评→评价总结四个环节构成。
教学反思可分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三部分。
课前反思怎样结合新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把课上好上活,课中反思是否把着眼点放在学生发展上,学生是否深度思考问题,教学环节是否扎实有效,课后反思是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和风格,有哪些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断反思会不断发现困惑,不断发现一个新的自我,从而促使自己不断拜师学艺,书海寻宝。
如果作为教师仅是教书育人,而不是对教学活动及时反思,教学便不会有长进,缺乏反思的教学是一潭死水,丧失了深化教改的前提和提高质量的保证。
因此只有把教育教学纳入反思的轨道,有意识培养反思习惯和能力,学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状态下研究,才会提高教学质量的效益。
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教则殆。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进行的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反思可给教师带来成功的体验,也可以适应新改的要求。
4.科研课题观摩汇报课
通常指某项科研课题组的成员根据所立项的课题上课题实验观摩课、汇报课。
课前由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共同研究教案,课中由个人执教,课后共同讨论、反思,着重探讨该课堂教学模式是否达到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效果。
通常一个课题要上多次观摩汇报课,每个课题组成员最少要上一次,否则这个课题肯定是写在纸上,没有落实在教学行动上。
5.根据新理念举行教学观摩
通常指某位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理念上示范课,其他教师观摩,课后与其他老师共同讨论、点评、着重讨论该新的教学理念是否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该教学课例能否体现某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与教学理念之间是否衔接紧密,还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改进。
平时我们教研室的同志到基层学校听课,大家感到实验教师在思想上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但在课堂上却毫无体现或是体现得生硬死板,理念与教学行为脱节现象十分严重。
避免这一现象的最佳办法,便是根据新的理念举行教学观摩,将一个个新的教学理念转化成一个个生动的课堂教学实例。
6.写教学案例,促使教师做教学的有心人
教学案例是课堂中真实的故事,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困惑,是足以引发教师思考和讨论的事件,是运用某一教学案例来说明蕴含着的教学原理和典型事例。
共意义在于:
a.可以培养教师自身的洞察力,促进教师做教学有心人,b.案例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教学成长的阶梯;c.可以发展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教师正是从案例中感悟理念,学会方法,学会从多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7.充分发挥干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
许多学校都有以老带新的措施,但通过了解很多措施都没有落到实处,效果并不明显,我这里介绍新干二中有关师徒制的一些做法:
①每个骨干教师带2个徒弟;②师徒互相听课、评课;③徒弟向师傅说课,师傅听后指导;④师傅要确保徒弟上好过关课。
何时上过关课由徒弟自己申报,届时备课组的同志一起来听,如果大家认为不行,下次再一上,直到认为过关为止。
⑤徒弟备课师傅检查、批改;⑥骨干教师跨年级教学,在多个年级起带头作用。
⑦骨干教师在专题备课中作主讲教师,针对考试谈复习重点。
8.区域性同伴互动。
农村学校教师数量少,缺乏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难以发挥同伴之间的互助作用,因此必须突破学校壁垒,开展区域性联片教研活动。
具体方法:
在农村学校设立综合教研组,以乡镇中心校为依托,成立以片为单位的大教研组。
农村学校综合教研组与片际大教研组相互协作,开展联片教研活动,大教研组按照问题征集归类汇总,校内初步会诊,片区集体会诊,形成活动主题的思路,制订《片区校本教研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在片校开展课例研讨、集体备课、公开课竞赛等活动。
9.开展校本教研管理“十个一”活动
①要求教师每周做一次教后记录
②每周向学校提供一个教学案例
③每月向备课组提供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④每月交一份优秀教案
⑤每学期上一节研讨课
⑥每人一个研究课题
⑦每人建立一个班级学生成长记录袋
⑧每学期命制一份试卷
⑨每年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校本教研的内容形式很多,这里只略举几例,如果能把这9个方面做好,必见成效。
六、改革教学评价办法,保障校本教研的实施
许多基层教师谈到,如果不改变现行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只看学生考试成绩的片面做法,校本教研将难以开展。
因此,为了保证校本教研的实施,并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就必须改革教学评价办法,变单一的考试评价为多元评价。
学校要重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从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态度与热情,教学设计能力与课堂教学艺术,评课说课能力,教研教改成果,学生期末考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这样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增强课堂教学改革意识,从而推动校本教研不断深入开展。
最后希望各位校长在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校长、研究型校长、示范性校长。
新的课程改革呼唤校长的新思维,新观念,新的管理模式,新的实践行动。
期望各位校长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大显身手,捷报频传。
根据局领导意见从今年秋季开始,全市所有义教阶段的中小学校都要认真开展以合作备课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并向逐步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