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20150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9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工程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工程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工程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工程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

《工程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x

工程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工程

 

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

日期:

×××年×月×日

附图一:

基坑支护平面图

附图二:

基坑监测平面图

附图三:

基坑安全疏散通道平面图

附图四:

剖面图及大样图

附图五: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平面布置图

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由福建省×××县第×××学投资建设,由××××××设计有限公司设计。

工程位于×××县×××,××××××以东,北向为××××××路,南临××××××路,东向为××××××路,塔楼部分为带托柱转换层框架-核心筒结构,裙楼及地下室为框架结构。

主楼地上5层,地下室1层,主楼檐口高度31.5米;地下室层高5.0米,首层层高7.8米,标准层层高5.0米;本工程占地面积为×××㎡,地上总建筑面积为×××㎡,地下室建筑面积为×××㎡。

2、基坑支护概况:

(1)拟建场地位于×××县×××镇××××××北侧。

场地的北侧距离×××约30m,南东侧与周边民房距离约8m,西侧与××××××相邻。

地面整平标高为黄海标高36.200~38.200m,±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9.600m,基坑开挖深度为2.0~4.0m,根据开挖深度及地质、场地条件,支护采用放坡体系。

(2)基坑支护范围内工程地质情况:

(1)素填土层,厚约为5.1~9.9m;

(2)粉质粘土层,厚约1.0~2.8m;(3)卵石层,厚约为1.4~8.1m;(4)中风化花岗岩层,厚约0.64~9.82m;

(3)基坑按二级基坑设计。

支护结构使用年限为12个月。

(4)基坑降、排水措施

本基坑采用明降水。

基坑设集水井700×700×800(深),间距约25m,位置及个数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PVC直径Φ50水位观测井7口。

沿基坑四周距基坑底边缘设置300×300排水沟并向邻近集水井集水。

坑内积水要及时排除,严禁坡脚长期积水渗泡。

基坑四周顶部边缘0.5m处设置300×300截水沟,阻止地表水流入基坑。

3、基坑周边情况

拟建场地位于×××县×××镇×××村,距离×××约30m,南东侧与周边民房距离约8m,西侧与×××相邻,地面标高介于黄海高程38.59-41.19m。

现为空地,地势较平缓,交通方便,上空无光、电缆等线路通过,拟建场地西侧×××围墙有一排水箱涵,埋深一般3.5m左右,箱涵截面尺寸为2.0×2.0m,箱涵基底标高约32.0-33.0m(黄海高程),其他周边未见地下管网分布。

4、工程基础类型

(1)本工程选用旋挖孔或冲(钻)孔后注浆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水下C30,桩身配筋详桩身大样图。

(2)桩端持力层为:

④中风化花岗岩,桩端全截面进入持力层长度≥0.5m,地下室底板,基础梁,集水坑侧壁,承台下垫层为100厚C15素砼;基础梁侧模,承台侧模可用MU7.5水泥砖M5水泥砂浆砌筑;垫层应比结构构件宽100或宽一个侧模厚度。

(3)底板(梁)、顶板(梁)、外墙,水池侧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采用防水混凝土,其设计抗渗等级均为P8。

二、工程地质情况及水文地质条件

(一)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

拟建场地位于×××县城峰镇刘岐村,距离×××约30m,南东侧与周边民房距离约8m,西侧与×××相邻,地面标高介于黄海高程38.59-41.19m。

现为空地,地势较平缓,交通方便,上空无光、电缆等线路通过,拟建场地西侧×××围墙有一排水箱涵,埋深一般3.5m左右,箱涵截面尺寸为2.0×2.0m,箱涵基底标高约32.0-33.0m(黄海高程),其他周边未见地下管网分布。

(二)地层、地质构造及岩土性质

根据钻孔揭露,本场地表层分布素填土①;中上部为第四系冲洪积物(Qal+pl),由粉质粘土②、卵石③组成;下部基岩为燕山晚期(γ53)侵入的中风化花岗岩④。

各地基土层的特征及分布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素填土①:

褐、灰黄色,稍湿,松散状态,以粘性土为主,含30-45%不等的卵石、碎石等硬杂质,其中ZK6号钻孔下部以碎石为主,粘土含量较少。

据调查,堆填时间约5年,填土来源为场地及附近整平时的挖方弃土堆填而成,未经分层压实,未完成自重固结。

标贯试验125次,击数为6.4-13.9(杆长修正后),平均击数9.9;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1.3m,击数4-8(实测),平均击数6.2。

该层分布场地上部,层厚5.10-9.90m。

2、粉质粘土②:

灰褐、灰黄色,湿,可塑状态。

手搓砂感强,湿土切面较粗糙,无摇震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

取原状土试样11件,压缩模量Es0.1-0.2为4.42-5.72MPa,平均值4.94MPa;标贯试验16次,击数为4.1-9.8(杆长修正后),平均击数5.6。

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地北西侧地段,层顶埋深5.20-8.10m,层厚1.00-2.80m。

3、卵石③:

灰褐、灰黄色,中密状态,卵石含量60-75%,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凝灰熔岩,粒径一般40-120mm,部分达150mm以上,卵石颗粒间充填砂砾、圆砾。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60.9m,每贯入10cm的击数为11-31(实测),平均击数20.2。

该层分布整个场地,层顶埋深5.10-10.70m,层厚1.40-8.10m。

4、中风化花岗岩④:

灰白、青灰色,风化裂隙发育,组织结构部分破坏,岩芯多呈短柱状,部分呈碎块状,未揭露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或软弱岩层。

岩石质量指标RQD值为30-65%,按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分类属较硬岩,按岩体完整性的定性分类属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

取岩石样12组,饱和抗压强度fr为30.8-42.9MPa,平均击数36.8。

该层分布场地下部,层顶埋深10.10-14.30m,钻孔揭露厚度0.64-9.82m。

(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场地北侧为×××,场地地表水主要通过西侧的排水涵管排入大樟溪,未见有水塘分布。

场地无常年地表水体,雨季时,地表水下渗软化土层,对工程有一定影响。

2、地下水

本场地地下水分为上、下两层,上部为主要赋存于卵石③中的第四系孔隙潜水;下部为赋存于场地下部中风化花岗岩④的基岩孔隙裂隙水。

(1)第四系孔隙潜水

主要含水层为卵石③,属强透水层,次为素填土①。

勘察期间地下水的初见水位埋深为5.80-8.00m,稳定水位埋深5.90-8.10m,稳定水位标高为32.49-34.10m。

该地下水与场地北侧的×××有密切的水力联系,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并向×××排泄,根据调查走访场地第四系孔隙水年变化幅度约2.0m左右,据调查本场地历史最高水位标高约36.50m。

(2)基岩孔隙裂隙水

主要赋存于中风化花岗岩④,渗透性一般,富水性差,主要受地下侧向迳流补给,其次为上部含水层的越流补给和地表水补给。

本次勘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钻孔ZK1、ZK15经下套管止水,分层观测地下水位,经观测的基岩孔隙裂隙水的水位埋深为孔口地面以下7.50-7.80m,水位标高为31.31-32.34m。

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基岩孔隙裂隙水的年变化幅度在1.5m左右。

3、抽水试验

本工程设有地下室一层,基础埋深预计在设计地坪标高下约6.80m(标高32.8m)。

基坑开挖范围内含水层主要为素填土①、卵石③,属强透水层。

为查明含水层的渗透性能,给基坑降水设计等提供水文地质参数。

对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有影响的第四孔隙潜水含水层素填土①、卵石③进行抽水试验。

(1)含水层:

素填土①

本次勘察选择较有代表性的ZK1钻孔成井进行抽水试验,按一次最大降深要求进行,稳定水位延续时间不小于8h(流量、水位均为稳定),最大降深主要考虑基坑开挖的最大深度和含水层底板的深度等综合确定。

试验时用水表观测抽水孔的涌水量,钻孔水位用带有刻度的专用测绳配万用表进行测量,抽水试验设备采用潜水泵,成井结构及抽水试验成果详见详见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表(详勘附表9-1)。

(2)含水层:

卵石③

本次勘察选择较有代表性的ZK15钻孔成井进行抽水试验,按三次降深要求进行,稳定水位延续时间不小于8h(流量、水位均为稳定),最大降深主要考虑基坑开挖的最大深度和含水层底板的深度等综合确定。

试验时用水表观测抽水孔的涌水量,钻孔水位用带有刻度的专用测绳配万用表进行测量,抽水试验设备采用潜水泵,成井结构及抽水试验成果详见详见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表(详勘附表9-2)。

(四)气象条件

×××县,常年平均气温在14.6~20.1摄氏度之间,自×××河谷地向南北两侧山区,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一般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5~0.6摄氏度,相当于向北推移60公里,其中年平均气温降低0.56摄氏度/100米;6~9月为0.59~0.6摄氏度/100米;1~2月为0.51摄氏度/100米;其他各月为0.53摄底度/100米~0.57摄氏度/100米。

但由于地形的影响,虽海拔高相近,气温却有明显不同。

如该县西部的嵩口、长庆、梧桐一带的气温比海拔高度低的葛岭、樟城等地还高一些。

河谷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7摄氏度以上,其中梧桐、嵩口等地近20摄氏度。

低、中山地区在17摄氏度以下,紫山等中山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以下。

梧桐与紫山两地纬度相差很少,而年平均气温却差距达5.5摄氏度。

各季节的气温分布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分布相似,实有“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

气温逐月变化基本近于周期性,以1月(或2月)为最低,月平均在5.5~11.0摄氏度。

2月以后,气温逐月回升,上升的幅度以4月最大,达4.5摄氏度左右。

至7月(或8月)气温上升到最高值,月平均在23.0~29.0摄氏度。

8月以后,气温逐渐下降,以10~11月降温最为剧烈,平均达4.5摄氏度左右。

以樟城和盘谷资料为例,1月为最低值,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0.2摄氏度和6.7摄氏度;7月最为最高值,月平均气温分别为35.5摄氏度和24.40摄氏度(见曲线图)。

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就概括了气候上的寒暑所在。

×××县全年降水量在1400~2000毫米之间,溪谷低丘向高山递增。

西部的嵩口、长庆、洑口等地在1500毫米以下,1967年嵩口年雨量仅为1012.3毫米,是该县的少雨量地区。

东北部的白云、丹云等地,年雨量达1700毫米多。

东南部的二楼,年雨量达到1800毫米以上,是该县雨量较多的地区。

白云最大年际差值达1536.1毫米;樟城的年际差也达779.1毫米,但多数年份雨量达1200~1800毫米之间

三、基坑支护方案

1、拟建场地位于×××县×××镇×××路北侧。

场地的北侧距离×××约30m,南东侧与周边民房距离约8m,西侧与×××云山学校相邻。

地面整平标高为黄海标高36.200~38.200m,±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9.600m,基坑开挖深度为2.0~4.0m,根据开挖深度及地质、场地条件,支护采用放坡体系。

2、基坑支护范围内工程地质情况:

(1)素填土层,厚约为5.1~9.9m;

(2)粉质粘土层,厚约1.0~2.8m;(3)卵石层,厚约为1.4~8.1m;(4)中风化花岗岩层,厚约0.64~9.82m;

3、基坑按二级基坑设计。

支护结构使用年限为12个月。

4、基坑降、排水措施

本基坑采用明降水。

基坑设集水井700×700×800(深),间距约25m,位置及个数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PVC直径Φ50水位观测井7口。

沿基坑四周距基坑底边缘设置300×300排水沟并向邻近集水井集水。

坑内积水要及时排除,严禁坡脚长期积水渗泡。

基坑四周顶部边缘0.5m处设置300×300截水沟,阻止地表水流入基坑。

5、基坑周边情况

拟建场地位于×××县×××镇×××村,距离×××约30m,南东侧与周边民房距离约8m,西侧与×××云山学校相邻,地面标高介于黄海高程38.59-41.19m。

现为空地,地势较平缓,交通方便,上空无光、电缆等线路通过,拟建场地西侧沿云山学校围墙有一排水箱涵,埋深一般3.5m左右,箱涵截面尺寸为2.0×2.0m,箱涵基底标高约32.0-33.0m(黄海高程),其他周边未见地下管网分布

四、施工方案编写依据

 1、福建省×××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

KC20140)。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

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1

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等相关规范规程。

8、2010年8月印发的《福建省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闽建建[2010]41号)文件。

9、建质[2009]8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10、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及地方现行的有关标准图集。

11、公司《一体化管理手册》及有关规章制度。

12、本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五、编制说明

据了解,拟建场地西侧×××围墙见排水箱涵,埋深一般3.5m左右,箱涵高度约2.0m,其他周边未见地下管网分布。

但在基坑开挖、基础施工过程中,应予以注意,应提前进行妥善处理。

根据地下室周边环境条件及场地岩土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基坑工程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场地地势平坦、开阔,基坑施工条件一般。

六、施工布署

1、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应在开工前完成,由工程技术负责组织实施,包括资料收集,试验性施工,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编写与审核、施工图表制作、技术交底、测量放线及布桩等项工作。

(1)资料收集

施工前应取得如下资料:

a.工程地质勘探报告

b.桩位布置图

c.地下管线及障碍物公布图

(2)图表制作

施工前除应收集有关的技术资料图表外,尚应准备足够的施工记录报表,施工工程量汇总表、工程联系单、质量检测表及各类竣工报告及验收签证单。

(3)技术交底

施工前,由设计人员向项目负责人交底,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内容包括:

有关工程概括、设计要求、施工技术和工艺参数,班报表记录要求,质量保证措施等。

(4)测量放线及桩位

测量放线由专职技术人员承担,精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及验

收标准,施工前施工员在测量技术人员指定桩位,定位偏差不大于2cm,开工前应对桩位进行复测。

2、主要工程量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1

土方开挖

立方

23142

2

喷射砼护坡

平方

3500

3

14土钉

350

4

Ø50pvc水位观测井

7

3、人员组织、设备和主要材料计划

(1)工地设立项目经理部,人员组织见下表:

项目

岗位

人数

职类

管理

项目经理

×××

项目总负责

技术负责

×××

工程技术、质量负责

生产负责人

×××

生产技术、测量放线

质检员

×××

质量检查、验收

安全员

×××

安全检查、监督

资料员

×××

内业资料整理

施工

施工员

×××

生产、定桩位、质量、安全管理

生产人员

×××

钻机、挖掘机及配套设备操作、加料

后勤

材料员

×××

材料联系、采购、进场、分配管理

电工

×××

电路安装、电器检查、准备

(2)施工班组人员配置情况

序号

工种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修土工

10

负责机械开挖后挖、修土方、清车、扫路

2

机修工

1

负责设备、电器的维修保养、检修

3

电工

1

负责工地施工用电

4

运土司机

6

负责土方、渣土外运

5

反铲司机

2

负责土方开挖

6

支护班

10

负责喷射混凝土施工

7

降水工

1

负责降水系统的维护、管理

(3)本工程计划投入机械,详见下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进场时间

1

挖掘机

DH420LC-7

1

土方开挖时进场

2

挖掘机

SK90-8

1

土方开挖时进场

3

自卸汽车

8T

6

土方开挖时进场

4

地质钻机

XY-1B

1

土方开挖时进场

5

混凝土喷射机

HPJ—5B

1

土方开挖时进场

6

潜水泵

JQB-2-10

5

土方开挖时进场

7

空气压缩机

VF-6/7

1

土方开挖时进场

8

灰浆搅拌机

0.93m3

1

土方开挖时进场

9

集料斗

0.13m3

2

土方开挖时进场

10

灰浆泵

WB-3

2

土方开挖时进场

11

经纬仪

J2

1

土方开挖前进场

12

水准仪

DZS3-1

1

土方开挖前进场

13

全站仪

NT-352

1

土方开挖前进场

(4)本工程计划投入安全设备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安全帽

50

开工前进场

安全带

5

开工前进场

绝缘手套

5

开工前进场

绝缘雨鞋

10

开工前进场

灭火器

3

开工前进场

漏电保护器

10

开工前进场

4、生产准备

(1)场地平整。

(2)进场前搭设临时工棚及水泥存放台,并将电源、水源引至施工场区边。

(3)开工前调试好施工设备。

(4)提前送检水泥。

5、工期、进度计划

由于本工程位处城区,土方开挖和运输均较为不便。

我司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工期如下:

 

在土方开挖前或期间安装好塔吊配合施工,加快进度。

6、施工程序

(1)施工顺序:

场地平整至设计标高→分层分段开挖土方→坡顶截水沟→铁丝网喷砼护面(随土层分层进度跟进)→分层开挖土方至基坑设计底标高→坡底排水沟→浇捣基础、底板素砼垫层,施工期间各工序尽量交叉作业。

(2)表面排水:

为保证基坑土方开挖安全及创造良好的开挖工作面,加强防洪及雨季排水。

首先,在基坑外围地面设置环形闭合砖砌排水明沟,排入市政下水管道,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

其次,在基坑内侧,地下室基础轮廓线外侧0.4m外设置排水明沟和集水井,该排水明沟及集水井随土方开挖而不断下降加深并保持一定高差。

(3)土方开挖:

根据地下水的情况,基坑土方开挖应分别分层进行,第一步土方开挖优先为基坑支护创造工作面,并为上一步护坡施工留出10m宽的工作台面,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分层开挖深度和开挖长度;最后配合人工清槽底。

根据土层稳定情况土方挖运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基坑支护体系的安全,按计划方案有步骤地进行开挖,严禁超挖。

开挖完成后用人工修整边坡、夯实后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4)护坡施工:

工作面开挖出后,立即进行坡面修整、挂网并喷射混凝土。

各施工工序尽量平行交叉作业,保证工期。

七、基坑工程难点及主要施工要求

1、基坑施工难点

(1)拟建场地周边环境较复杂,场地的北侧距离×××约30m,南东侧与周边民房距离约8m,西侧与×××相邻。

因此在土方开挖时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放样,做好支护,同时加强监测,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基坑周边光缆及管道的安全。

(2)本工程开挖土层厚度较深且施工场地狭小,考虑到本工程工期极为紧张,出入基坑的坡道留置时间长,因此对于施工工序的安排、机械开挖的分层及车辆、道路和走向必须有可靠合理的计划安排,以确保基坑开挖的质量及安全,同时在合同规定的工期内完成。

2、主要材料选用及要求

(1)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R。

(2)钢筋:

钢筋采用HPB300Ⅰ钢筋,HRB400Ⅲ钢筋。

钢材均应符合GB50204-2002要求,不得采用改制材。

(3)焊条:

采用E43xx(用于HPB300Ⅰ钢筋与HRB400Ⅲ钢筋焊接);E50xx(用于Ⅲ级钢筋焊接)。

3、土方开挖施工要求

土方按设计放坡,必须分层分段均衡开挖,严格做到开挖一层支护一层,上层未支护完,不得开挖下一层。

同时不得在大雨天开挖施工。

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2m,每段开挖长度小于30m,且应间隔开挖。

基坑开挖要求如下:

(1)基坑底板以上可采用机械开挖,应采用分层,均衡开挖,严禁超挖。

(2)基坑周围应进行降水,排水处理,防止地面水渗入基坑周边土体中。

(3)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注意气候,降雨等预报,按照施工方案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

(4)基坑开挖前,应熟悉基坑支护设计图纸,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施工之前应查明基坑周边的地下管线管网。

(5)在施工过程中,有专人作检查观测,发现异常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6)采用机械开挖时,应采取措施保护基坑侧壁不受破坏,并做好机械上下基坑坡道的支护。

(7)基坑开挖时,做好挖土机械,车辆退道布置,做好挖土顺序安排。

(8)挖出的土方应及时当班运走,当班不能运走时应停止开挖,严禁将土方堆放于基坑附近15m范围内,基坑周边附加荷载应小于10kPa。

施工车辆荷载允许值为30kPa。

(9)开挖过程中应防止碰撞支护结构或扰动基坑底原状土,坑底预留300mm用人工开挖。

(10)开挖过程中应做好截水,排水工作,基坑周围地面设截水沟,坡脚设临时小排水沟。

(11)开挖到底板底后,随即浇筑100mm厚素混凝土垫层,要求垫层紧抵围护桩。

(12)施工顺序:

分层分段开挖土方→坡顶截水沟→分层分段铁丝网喷砼护面→坡底排水沟。

4、基坑排水施工要求

拟建场地地下水具双层结构,上层主要为赋存于卵石中的第四系孔隙潜水,与场地北侧的×××溪水有密切的水力联系,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

下层主要为赋存于场地下部中风化花岗岩的基岩空隙裂隙水,渗透性一般,富水性差,主要受地下侧向径流补给,其次为上部含水层的越流补给和地表水补给。

本工程采用坑内集水井降水,坑外布设水位观测井,坑边及坑内侧边缘根据支护大样剖面设置排水沟,水位控制不得高于基坑内标高下500mm即黄海高程33.7m。

本基坑采用明降水。

基坑设集水井700×700×800(深),间距约25m,位置及个数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PVC直径Φ50水位观测井7口。

沿基坑四周距基坑底边缘设置300×300排水沟并向邻近集水井集水。

坑内积水要及时排除,严禁坡脚长期积水渗泡。

基坑四周顶部边缘0.5m处设置300×300截水沟,阻止地表水流入基坑。

八、主要施工工艺

(一)基坑支设计方案

1、根据基坑设计图纸根据该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等条件,本基坑支护采用放坡体系。

2、基坑支护范围内工程地质情况:

(1)素填土层,厚约为5.1~9.9m;

(2)粉质粘土层,厚约1.0~2.8m;(3)卵石层,厚约为1.4~8.1m;(4)中风化花岗岩层,厚约0.64~9.82m;

3、基坑按二级基坑设计。

支护结构使用年限为12个月。

4、基坑降、排水措施

本基坑采用明降水。

基坑设集水井700×700×800(深),间距约25m,位置及个数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PVC直径Φ50水位观测井7口。

沿基坑四周距基坑底边缘设置300×300排水沟并向邻近集水井集水。

坑内积水要及时排除,严禁坡脚长期积水渗泡。

基坑四周顶部边缘0.5m处设置300×300截水沟,阻止地表水流入基坑。

(二)总体施工方案

根据基坑支护的特点结合现场地质条件,拟采取以下施工方案:

根据基坑支护的特点结合现场地质条件,拟采取以下施工方案:

1、施工顺序:

场地平整至设计标高→分层分段开挖土方→坡顶截水沟→铁丝网喷砼护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