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北京版高考生物 专题2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1972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北京版高考生物 专题2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北京版高考生物 专题2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北京版高考生物 专题2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北京版高考生物 专题2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北京版高考生物 专题2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北京版高考生物 专题2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

《高考北京版高考生物 专题2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北京版高考生物 专题2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北京版高考生物 专题2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

高考北京版高考生物专题22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专题2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挖命题

【考情探究】

考点

考向

5年考情

预测热度

高考示例

素养要素

难度

1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2018北京理综,31,16分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2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018江苏单科,28,8分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018课标全国Ⅱ,31,11分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

4

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的保护

2017北京理综,3,6分

社会责任

★☆☆

 

分析解读 本专题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定性及其保护,系统地学习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该专题的内容。

北京近几年多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就近几年的环境问题而言,生态系统仍是一个热门考点。

复习时应通过建构和分析模型加深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并且结合实例深入分析能量流动和碳循环的过程,以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真题典例】

破考点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

【考点集训】

考向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肉动物都为次级消费者

B.自养生物都为第一营养级

C.食物网中某生物的位置不能被其他生物取代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可分为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答案 B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解者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处于最高营养级

B.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消费者之间只存在捕食或竞争关系

C.寄生在人体内的各种细菌都属于分解者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物群落内物质循环的渠道

答案 D

考向2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3.(2015海南单科,23,2分)俗话说: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

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

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  )

A.小鱼吃的小虾B.吃小鱼的大鱼

C.泥巴中的藻类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

答案 C

4.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不断增长。

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网如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有6条食物链

B.鱼类和贝类之间存在着竞争和捕食的关系

C.野生朱鹮可利用的总能量等于鱼类和贝类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

D.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

答案 C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功能

【考点集训】

考向1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如图表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局部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B.图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C.如果g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f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

D.图中h/d可以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 D

2.如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

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

请据图作答:

(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    、    ,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内部能量流动的载体是    。

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具有     的特点。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       ,C表示              。

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该系统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图乙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其中E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        实现的。

 

(4)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只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

若甲能量的1/4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8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是    kJ。

 

(5)与稻田生态系统比较,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高、低或相同),原因是湖泊生态系统       。

 

答案 

(1)太阳能 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 有机物 逐级递减

(2)Ⅱ同化的能量 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y×100%

(3)分解者的分解(或呼吸)作用

(4)100

(5)高 营养结构复杂

考向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关于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C.大力植树造林,利用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可以从根本上治理温室效应

D.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CO2

答案 C

考向3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4.下列属于对生态系统功能描述的有(  )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骸、残枝败叶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

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的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④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含氮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无机环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 B

考点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考点集训】

考向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贵州茶闻名中外,生态茶园建设的关键是实施生物防治调控茶园群落,降低病虫危害等。

表中的措施与原理不匹配的是(  )

选项

措施

原理

A

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

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B

对害虫进行监测和预报,实时防治

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C

种植能散发气味去除害虫的苦楝,防止害虫进入茶园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

D

保护茶树害虫的天敌

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维持各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 A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多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也高

D.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会减弱

答案 C

考点四 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点集训】

考向 生态环境的保护

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加强立法,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D.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 C

2.生态工程的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山西省为产煤大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在于                   ,具体实施的措施有                   (答两点)。

 

(2)某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中心,各类植物的秸秆、枝叶用来生产饲料喂养畜、禽、鱼,人、畜、禽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水返还农田、菜园、果园、苗圃、鱼塘,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其       。

该生态系统把鱼塘、农田、果园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优化了系统结构,遵循            原理。

 

(3)在上述的生态工程中,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饲养多种畜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         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5)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选择符合要求的植物,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答案 

(1)植被恢复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人工制造表土、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 

(2)物质循环再生 环境容纳量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 (3)物种多样性 (4)已破坏的生态系统 (5)协调与平衡

炼技法

方法一 食物链(网)中能量流动的计算方法

【方法集训】

1.有一食物网如图所示。

如果能量传递效率为10%,各条食物链传递到庚的能量相等,则庚增加1kJ的能量,丙最少含有的能量是(  )

A.550kJB.500kJC.400kJD.100kJ

答案 A

2.(2014课标全国Ⅱ,31,9分)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

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

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种群

能量

3.56

12.80

10.30

0.48

226.50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    ;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    。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      ,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

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       和      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答案 

(1)

(2)捕食 消费者

(3)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方法二 “三看法”快速判断碳循环的各环节

【方法集训】

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缺少类群乙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进行

B.图中b、c、d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

C.图中甲、乙、丙、丁的全部生物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D.由于细胞呼吸的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

答案 C

2.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B.c、d、e共同组成生物群落

C.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a流向b

D.图中a一定是自养生物

答案 B

过专题

【五年高考】

A组 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

1.(2017北京理综,3,6分)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

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答案 A

2.(2018北京理综,31,16分)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

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

(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      。

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    。

(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鳙的         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t·hm-2表示):

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应捕杀鲢、鳙的     。

(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下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    ,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         

               。

 

(4)投放鲢、鳙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    ,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5)鲢鱼和鳙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

为继续将投放鲢、鳙的方法综合应用,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渔业产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请提出两条具体措施             

                                         。

 

答案 

(1)生产者 (生物)群落 

(2)捕食对象/食物 捕食者/天敌 (3)明显下降 鲢、鳙与银鱼在食物上存在竞争关系 (4)比例 (5)定期适度捕捞鲢、鳙;定期合理投放鲢、鳙;控制性捕杀鲢、鳙的捕食者;控制人类活动(工业、农业、旅游等)对该水库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教师用书专用(3—4)

3.(2009北京理综,30,16分)为研究森林群落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美国一研究小组在某无人居住的落叶林区进行了3年实验。

实验区是两个毗邻的山谷(编号1、2),两个山谷各有一条小溪。

1965年冬,研究人员将2号山谷中的树木全部砍倒留在原地。

通过连续测定两条小溪下游的出水量和硝酸盐含量,发现2号山谷小溪出水量比树木砍倒前升高近40%。

两条小溪中的硝酸盐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大气中的N2进入该森林群落的两种途径有         。

在森林群落中,能从环境中直接吸收含氮无机物的两大类生物是       。

 

(2)氮元素以N2、N

和    的形式被生物吸收,进入细胞后主要用于合成       两类生物大分子。

 

(3)图中显示,1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出现季节性规律变化,其原因是不同季节生物          。

 

(4)1966年5月后,2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急剧升高,主要的两个原因是 

 。

 

(5)硝酸盐含量过高的水不宜饮用。

在人体消化道中,硝酸盐可转变成亚硝酸盐。

N

能使DNA中C-G碱基对中的“C”脱氨成为“U”。

上述发生突变的碱基对经两次复制后,在该位点上产生的碱基对新类型是    、    。

 

(6)氮元素从森林群落输出的两种途径是 。

(7)该实验结果说明森林群落中植被的两个主要作用是              。

 

答案 

(1)生物固氮、闪电固氮 植物和微生物

(2)N

 蛋白质、核酸

(3)对硝酸盐的利用量不同

(4)①丧失了植被对硝酸盐的吸收;②动植物遗体分解后,产生的硝酸盐进入小溪

(5)T-A U-A

(6)通过细菌的作用将硝酸盐最终变成N2返回大气、雨水的冲刷

(7)涵养水源、同化无机环境中的氮元素

4.(2008北京理综,31,18分)水华可因蓝藻暴发所致。

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某种细菌限制蓝藻数量,相关实验的示意图如下。

图中①~⑥表示实验步骤。

请回答问题:

(1)从细胞结构的特点与复杂程度上看,蓝藻属于    细胞;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看,蓝藻处于  

;蓝藻的代谢类型通常是       。

 

(2)引发水华的蓝藻可产生蓝藻毒素。

蓝藻毒素    (是、不是)蓝藻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物质。

蓝藻毒素对人是一种致癌因子,可使原癌基因 ,

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3)图中②、⑤通常使用的是①、④中已培养至    期的蓝藻和溶藻细菌。

 

(4)图中⑤实验组在每个培养皿中,如果做三个重复实验,可采取的做法是  

为完善实验设计方案,应增设对照组。

 

可采取的做法是:

                   。

 

(5)蓝藻通常呈蓝绿色。

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培养皿中出现褪色空斑,说明蓝藻 。

 

答案 

(1)原核 第一营养级 自养需氧型

(2)不是 从抑制状态变成激活状态

(3)对数

(4)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菌液 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的、不含溶藻细菌的溶藻细菌培养液

(5)被溶藻细菌裂解(死亡)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

1.(2015天津理综,1,6分)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答案 D

2.(2017江苏单科,26,8分)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

如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    演替。

 

(2)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     。

 

(3)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    信息求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      法了解该蛙卵块的密度。

 

(4)因该水域有些渗漏,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导致一些水草死亡。

水草腐烂后,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中最先快速增殖的是      。

 

(5)图中既含有初级消费者,又含有次级消费者的生物类群有                。

若蛙类与猛禽之间还存在1个营养级,请写出该营养级中2类不同纲的生物:

        。

 

答案 

(1)次生

(2)捕食和竞争

(3)物理 等距取样

(4)浮游生物类

(5)底栖动物类、杂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 蛇类、肉食性鱼类、鼠类(任写其中两类)

教师用书专用(3)

3.(2015海南单科,28,9分)回答下列关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问题:

(1)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

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种作用所具有的价值属于

    (填“间接”或“潜在”)价值。

 

(2)某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如图所示。

图中A是一种气体,B、C、D、E和F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

图中A表示    ,生物成分E表示    ,生物成分F表示    ,    表示初级消费者。

 

答案 

(1)间接

(2)CO2 生产者 分解者 C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功能

1.(2018课标全国Ⅲ,6,6分)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答案 B

2.(2016课标全国Ⅲ,5,6分)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答案 C

3.(2018江苏单科,28,8分)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

经过治理后,河水又恢复了清澈。

图1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图2表示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所示食物网中,遗漏了一条能量流动途径,该条途径是         。

 

(2)图1所示食物网中,次级消费者是      ,丁与丙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

 

(3)根据图1分析,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去向还有             

        。

 

(4)结合图2分析,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    (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7.6%。

 

(5)经检测,水体中含有某种可被生物富集的农药,推测此农药含量最高的物种是   。

 

(6)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 

(1)水草→甲→丁 

(2)丙和丁 捕食和竞争 (3)传递给丙、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4)大于 (5)丁 (6)河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有限

4.(2018天津理综,8,10分)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50~250年)和幼龄(砍伐后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定,结果见下表。

据表回答:

 碳量

西黄松生态系统

生产者活生物量(g/m2)

死有机质(g/m2)

土壤有机碳(g/m2)

净初级生产力*

(g/m2·年)

异养呼吸**

(g/m2·年)

老龄

12730

2560

5330

470

440

幼龄

1460

3240

4310

360

390

  *净初级生产力:

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碳的速率

**异养呼吸:

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1)西黄松群落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2)大气中的碳主要在叶绿体     部位被固定,进入生物群落。

幼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    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繁殖,储存在生产者活生物量中;其中,部分通过生态系统中     

  的呼吸作用,部分转变为死有机质和土壤有机碳后通过        的分解作用,返回大气中的CO2库。

 

(3)西黄松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    (大于/等于/小于)老龄群落。

根据年碳收支分析,幼龄西黄松群落    (能/不能)降低大气碳总量。

 

答案 

(1)恢复力 

(2)基质 360 消费者 分解者 (3)大于 不能

考点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2015课标全国Ⅱ,4,6分,0.95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 B

2.(2015江苏单科,9,2分)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

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答案 B

【三年模拟】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2018北京昌平期末,19)雄性Tùngara蛙在求偶季会发出特别的歌声,雌蛙、蝙蝠、吸血蝇会被蛙声吸引,并根据蛙声分辨出蛙的身体状态。

更成熟的雄蛙的声音频率变化和整体复杂性都较高,吸引力会更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雄蛙的行为对Tùngara蛙种群不利

B.雄蛙的求偶信息会被其他物种生物利用

C.吸引力越强的雄蛙具有更高的被捕食风险

D.生物种间关系的形成与信息传递密切相关

答案 A

2.(2018北京顺义二模,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该生态系统中(  )

A.绿藻、水草吸收的光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轮虫和螺蛳为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一营养级

C.鲫鱼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