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1305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docx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docx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21~22页例3、例4及做一做。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又制作过圆柱模型,所以对圆柱表面积的理解并不困难。

因此教材一开始就提出问题:

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让学生在交流中逐步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对于表面积的计算,由于空间想象能力有限,学生往往不能将圆柱的底面半径(直径)及圆柱的高,和圆柱侧面的长、宽建立起联系。

因此,教材加强了操作,让学生将课前做好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展开后的形状,并在展开后的图形中标明圆柱的底面和侧面,以便于把展开后的每个面与展开前的位置对应起来,得出: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接着引导学生再借助表面展开图,推出: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三、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会解决有关圆柱的实际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事物之间互相联系和转化的唯物主义观点,培养认真审题、仔细计算、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四、学习重点

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学习难点

明确求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实际是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

六、学习准备

ppt课件、圆柱展开图、制作好的硬纸片圆柱模型、剪刀等

七、学习过程

环节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准备

师:

上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圆柱,圆柱有哪些特征?

它各部分的名称叫什么?

 

师:

两个底面和侧面合在一起就是圆柱的表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

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几何图形。

现在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图形?

(老师拿着长方形纸板)

师:

那它的面积如何求?

 

师:

圆的面积和周长公式是什么?

 

师:

那圆柱的表面积怎么计算?

是哪些面积的和呢?

 

师: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刚才大家讨论两个底面面积和侧面面积合在一起就是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积会求了,那我们先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求圆柱的侧面积。

学生拿出自己做的模型,面对大家,在模型上指出,其他同学对照自己的模型,分别指出侧面、底面。

 

生:

长方形

生: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板书)

生:

圆的面积=πr2

圆的周长=2πr

小组讨论,总结发言

两个底面和侧面合在一起就是圆柱的表面,所以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底面积×2

 

复习各种图形的面积的公式,让学生观察模型,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积是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面积的和,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知探究

1.圆柱的侧面积

(1)推导公式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圆柱的展开图(沿着圆柱的一条高剪开,圆柱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

师: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

小组讨论:

问题:

①这个长方形和圆柱体有哪些关系?

②你能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吗?

 

师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侧=Ch

(2)利用公式计算(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公式)

例:

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老师在黑板上板演。

(规范格式)

S侧=Ch=3.14×0.5×1.8

=2.826

≈2.83(㎡)

答:

它的侧面积约是2.83平方米。

尝试练习,让学生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教师巡视)

①一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0厘米,高12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②一圆柱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6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③圆柱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直径的2倍,求它的侧面积。

 

小组讨论

汇报:

这个长方形的长=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得出: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用字母表示:

S侧=Ch

 

独立完成,并小组内互相审查并规范自己的答案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体会出圆柱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小组间互助,共同探讨知识的过程,使学生自己发现圆柱侧面积公式,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设计已知底面半径或底面周长的圆柱的侧面积的求法,同时计量单位有所不同,这样能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灵活的应用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2.圆柱的表面积

(1)推导公式

同学们已经学会求圆柱的侧面积,那么如何求圆柱的表面积呢?

 

根据学生汇报过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2个底面面积的和

S表=S侧+2×S底

(2)利用公式计算

例4:

一顶圆柱形,高30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至少需要用多少面料?

(得数保留整十数。

①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

②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

(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③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

由此指出:

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

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

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

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小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完成后审查板演同学的计算过程及步骤,同时检验自己的答案

①侧面积:

3.14×20×30=18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

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

1884+314=2198≈2200(平方厘米)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具体的事物帮助学生感知用料的多少与表面积有关,并注意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高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巩固训练

1.教材22页的做一做第1题

2.教材22页的做一做第2题

独立完成

巩固知识应用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习了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求表面积时,观察物体有几个底面;求用料多少时,一般采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学会整理回顾所学知识,查漏补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