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11299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建筑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建筑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建筑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建筑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

《建筑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材料行业分析报告.docx

建筑材料行业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11月

 

正文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对于传统行业而言,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急需转型升级,而“走出去”参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发展成为建材行业拓展国际市场、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1建材行业海外拓展迈入新阶段

建材行业属于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很大,而且水泥和玻璃又是“去产能”阶段的两个重点行业。

建材行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向海外拓展是一种最优选择。

1.1从产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整体而言,我国建材行业国际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建材行业国际化三阶段

第一阶段,产品出口阶段。

这一阶段,建材企业将产品向海外输出,要么通过经销商向海外出口产品,要么直接在海外建立网点进行直营销售。

这是建材企业实现海外拓展最早的发展形式。

例如,水泥行业以熟料和水泥直接出口到孟加拉国、肯尼亚、美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家,中国巨石通过在欧洲、东南亚、美国等地建立子公司进行海外直销。

如图2和图3所示,水泥和玻璃是建材行业最具代表性的出口产品,2003-2007年,水泥和玻璃均表现为出口增速上升趋势,2008年以后,受经济危机和国际贸易环境影响,水泥和玻璃出口在绝对数量和增速上均明显下滑。

图2:

2000-2016年我国水泥出口量及增速

图3:

2000-2016年我国平板玻璃出口量及增速

第二阶段,技术输出阶段。

这一阶段,建材企业将生产工艺、生产线建设技术输出到国外,包括纯技术出口(如技术指导)和技术装备出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装备、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装备等)。

目前,我国水泥工程服务已占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水泥技术工程及装备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45%以上。

第三阶段,资本输出阶段。

这一阶段,建材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逐步渗透到海外,在海外投资建厂,使海外的盈利能力得到固化、可持续,如海螺水泥在印度尼西亚投资设厂、中国巨石在埃及投资设厂、旗滨集团在马来西亚投资设厂等。

进入“十三五”,建材工业已进入技术装备出口带动企业海外建厂阶段,以中国建材集团、海螺集团、中国巨石等为代表的建材企业在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新建了水泥、玻璃、玻纤生产线。

1.2响应一带一路成效显著,建材海外拓展进入“新篇章”

从整个建材板块来看,急需转型的两个行业是水泥和玻璃两个行业,这两个行业是十三五期间我国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的两个主要行业,随着环保督察和错锋限产常态化,水泥玻璃行业急需通过海外拓展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结合拉法基豪瑞、海德堡等国际水泥巨头发展历史,当企业在国内发展天花板已见时,向海外拓展是实现企业“升级”的终级解决方案。

表1:

“一带一路”政策发展脉络

目前,我国已经同多个国家签定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如图4所示。

从2013年开始,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将“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续签订多个合作协议,其中,东南亚和中亚国家普遍与我国达成“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图4:

“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战略合作情况

我国建材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建材产品生产、装备制造已形成一套完整产业链体系,从产品到技术再到资本,我国的建材企业正借助“一带一路”提供的大平台实现快速的海外拓展。

目前,在“一带一路”的平台上,我国建材行业海外拓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如表2所示。

表2:

“一带一路”政策下建材行业海外拓展成果

2水泥行业是建材行业海外拓展的排头兵

纵观国内建材行业,水泥企业是最早步入国际化的细分领域。

水泥行业最早步入国际化有其特定的行业背景,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国内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地产投资也进入高速发展期,拉动了水泥需求,这一时间段新增了较多产能;截至2017年6月,我国现有熟料产能20.2亿吨,水泥产能38.3亿吨,水泥产能利用率不足70%;从行业集中度看,CR10仅40%。

种种迹象表明,国内水泥行业天花板已现,水泥企业要实现更大发展还得走出去,而“一带一路”提供了绝佳机遇。

2.1国内已然步入后水泥时代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市场对水泥的需求逐渐增加,我国水泥工业也取得了辉煌成就,实现了98%以上的新型干法生产,熟料热耗、水泥综合电耗、综合能耗、劳动生产率等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水泥产量占全球总量60%以上。

我国在主机设备和成套辅机装备方面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水泥大国

全世界水泥总产能、总产量增速显著放缓。

目前,全世界水泥产能和产量已进入停滞期。

产能方面,如图5所示,2005-2015年期间,平滑掉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全世界水泥产能增速实质是处于逐步下降,全世界水泥总产能最高点为2014年的36亿吨。

产量方面,如图6所示,2005-2015年全世界水泥总产量增速也处于不断下滑状态,其中,产量最高点为2014年的42亿吨,2015年全水泥总产量开始出现负增长。

图5:

2005-2015年全世界水泥产能及增速

图6:

2005-2015年全世界水泥总产量及增速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水泥技术、装备、产量第一大国。

如图7所示,2005年,我国水泥总产量为11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为48%;到2015年,我国水泥总产量为24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为59%。

以人口占比作为参照,2005-2016年间,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占比基本维持在20%左右的水平,而水泥产量占比一路攀高,最高达60%。

图7:

2005-2015年中国水泥和世界水泥总产量

图8:

2005-2016年中国新增产能及增速

(2)中国水泥新增产能进入限制阶段

整体来看,我国水泥新增产能进入限制阶段。

2016年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下称国办发34号文),《意见》强调到2020年底前严禁备案和新建水泥熟料项目。

从需求端看,考虑水泥库存周期短的因素,水泥产量略等于水泥需求量,如图9所示,2000-2014年间,水泥产量逐年增长,增速波动较为明显,自2015年开始水泥产量开始回落,侧面说明我国水泥需求量已经进入低增长或者负增长状态。

从供给端看,如图10所示,1992-2000年间,我国新增水泥产能较少,年均约600万吨;从2001年开始,新增水泥产能突然暴发,仅2001年就新增3000多万吨;随后,自2010年开始,我国新增水泥产能从高位开始回落,但2011-2015年每年平均仍有400万吨新增产能,在无新增水泥需求的情况下,新增产能将进一步降低行业产能利用率。

图9:

2000-2016年中国水泥产量及增速

图10:

2000-2016年中国新增水泥产能及增速

(3)我国水泥产能利用率低,参差不齐

如图11所示,我国水泥产能利用率整体较低,2013年产能利用率最高也仅为76%,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85%的产能利用率,2016年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至68%。

从另一个角度看,以人均水泥产量来衡量水泥产量情况,如图12所示,2000-2014年,我国人均水泥产量增速非常明显,2014年达到高点1822KG/人,为世界最高,从2015年开始回落。

图11:

2008-2016年中国水泥产能利用率

图12:

2000-2016年中国人均水泥产量及增速

从全国产能排名前10水泥企业产能利用率情况看,各企业产能利用率参差不齐。

如表3所示,综合2015、2016年的情况看,华润水泥的产能利用率最高,平均约100%,山水水泥的产能利用率最低,平均约50%,而前10水泥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1%。

表3:

中国前10水泥企业2015、2016年产能利用率统计(%)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水泥大国,水泥产能跃居世界第一,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在国际上属第一梯队。

结合当前经济增长对水泥需求的拉动,国内水泥供需矛盾问题突出,中国已经步入后水泥时代。

水泥行业由于长期粗放式增长,现阶段表现为结构性产能过剩,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与发达国家水泥行业70-80%集中度相比,我国水泥企业集中度较低(CR10约40%),局部地区产能过剩明显、能耗较高。

(4)去产能是“十三五”期间的一项重要课题

根据发达国家水泥需求经验,累计人均水泥消费量22t为需求拐点,即当累计量超过这一水平时,地区水泥需求量将出现下滑。

我国1981-2015年累计人均水泥消费为22.29t,首次超过22t的临界值,我国2014年水泥产量24.8亿t,人均水泥消费量约1.82t;2015年全国水泥产量由增长变为下降,为23.48亿t,人均水泥消费量1.71t;2016年我国水泥产量24亿t,人均消费量约1.7t。

因此,无论是从累计人均水泥消费量还是水泥产量的数据来看,中国都面临国内水泥需求下降、去产能的客观现实,并且在“新常态”宏观背景下,水泥需求下降的情况预计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水泥工业盈利下降,发展动力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

国办34号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细化了在建材行业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方案与措施,特别对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提出改革目标:

到2020年,再压减一批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产能利用率回到合理区间;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量排名前10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达60%左右等。

水泥行业必须从去产量和去产能两方面着手,去产量主要是解决眼前的需求不足、价格过低问题;去产能才能根本解决行业长治久安的问题,同时也要防止去产量带来的增产能的倾向,维持良性发展。

另外,文件特别强调到2020年底前严禁备案和新建水泥熟料项目。

坚决淘汰低标号水泥能有效提高产能利用率。

32.5号水泥是最低标号的水泥。

全世界水泥市场基本上是42.5水泥占50%,52.5及以上水泥占50%,而我国却是32.5水泥占60%至70%。

如果我国全面淘汰32.5标号水泥,或将提升8-10个百分点的熟料需求量。

2.2后水泥时代国内整合:

环保限产加重组

后水泥时代,国内水泥行业急待整合,整合的首要任务便是去产能。

其实,我国早在2009年就开始引导水泥行业去产能(如表4所示),但由于水泥行业涉及较多利益环节,去产能的效果一直不够理想。

另一方面,环保限产停产、重组是水泥行业整合的有效手段。

从2017年水泥行业盈利情况看,水泥价格维持在高位,水泥企业业绩全面向好,说明环保限产加重组的措施非常有效。

(1)环保限产停产改善供需矛盾

表4:

水泥行业去产能相关政策

水泥行业由于整体产能利用率较低,因此,水泥淡季错峰停产成为行业共识,2017年也是水泥行业错峰停产做得较好的一年(如图13和14所示),水泥价格淡季不淡,水泥价格在高位维持,水泥企业2017年盈利情况整体较好。

图13:

2017年上半年错峰限产情况

图14:

2017年下半年采暖季停产情况

(2)通过兼并重组提高市场集中度

“金隅+冀东”重组

2016年金隅股份和冀东水泥通过股权重组和资产重组的方式进行融合。

冀东水泥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金隅股份旗下的水泥和混凝土相关业务资产,金隅以现金方式认购冀东集团新增注册资本,重组过后,金隅股份分别持有冀东发展、冀东水泥55%和45.43%的股权。

这次重组是京津冀地区化解水泥产能过剩、行业转型升级的积极尝试。

金隅冀东重组之后在12个省市自治区拥有熟料产能分布,其中在河北地区最多,达到4857.7万吨,新的冀东水泥在北京和天津占有100%的熟料产能份额,在河北地区占比48%。

整体而言,金隅冀东在京津冀地区拥有5406.4万吨熟料产能,占整个区域的50.64%,在河北地区,金隅冀东重组后熟料产能占比提升比较明显,加上其在北京和天津的绝对优势,重组后的冀东水泥在京津冀地区的市场协同能力将得到有力的提升,同时也解决了金隅和冀东原有的同业务竞争问题,企业在区域内的主导能力大幅增强,最终,区域内前五大水泥企业的熟料产能集中度达到65.51%,高于全国58%的平均水平。

两材合并铸就中国建材行业巨无霸

2016年8月22日晚,国务院国资委同意“两材”实施重组,中国建材集团将作为重组后的母公司,而中材集团则无偿划转进入中国建材集团。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作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建材集团,其水泥、商混、纸面石膏板、玻纤、风机叶片、耐火材料等产能均为全国第一,并有较多光伏新能源资产。

图15:

两材合并后旗下上市公司统计

重组后的中国建材集团控股公司如图15所示,未重组下,旗下各控股公司业务重叠度较高,包括水泥、玻纤、工程等服务,两材合并后,通过自上而下的形式对这些板块的资产进行整合,将有助于打造具备专业性的一体化平台,对消除内部竞争,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效果明显。

2.3后水泥时代国外拓展:

分享新兴经济体发展红利

目前我国水泥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经济“新常态”同技术资本扩张之间的矛盾。

紧跟“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外输出先进技术和装备、资本,不但是我国水泥企业缓解这种矛盾的出路,也是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的合理释放。

中国水泥工业在国内产能过剩被严格控制,从增量市场开始进入存量市场,因此需要在国际市场寻求投资空间,向海外市场拓展业务成为重要选择。

而“走出去”战略能够缓解国内市场投资压力,起到疏导作用。

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公共技术设施薄弱,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中国产品和技术的实际需求,中国水泥企业大集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技术,在投资建设水泥项目的同时,带动中国大型装备出口、设备成套、工程总包、产品和劳务输出等相关业务的海外拓展,协同促进效果明显。

目前,我国上市水泥企业海外投资情况如下表5所示。

从上市公司布局国家和地区看,主要布局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对工业品需求较大。

特别是印度尼西亚,多家世界级水泥巨头公司竞相投资设厂。

表5:

水泥上市公司海外投资产能统计

从投资区域和投资规模来看,海螺水泥走在行业最前端。

如表6所示,海螺水泥在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老挝、缅甸、俄罗斯一共设立了13家子公司进行海外拓展。

从设立数量上看,印度尼西亚是公司重点布局区域,一共设立了8家子公司,涉及矿山、水泥生产线、销售、港口贸易等业务。

表6:

海螺水泥海外子公司设立情况

海螺水泥作为水泥行业海外拓展的主力军,海外项目正有序推进。

公司2013年开始向国外进行资本输出,2014年,印尼南加海螺一期3200t/d熟料生产线顺利建成投产;2017上半年,印尼南加海螺二期3200t/d熟料生产线顺利建成投产。

表7:

海螺水泥海外项目进展情况

一带一路给中国水泥企业带来巨大机遇,主要表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水泥等工业品需求较大。

“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水泥工业带来历史性机遇,中国各大水泥集团纷纷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产能合作、投资建厂,进行战略布局。

为了进一步聚焦一带一路投资环境,以水泥企业主要投资的国家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包括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柬埔寨、塔吉克斯坦、俄罗斯。

(1)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由群岛组成的国家,2016年人口数量为2.6亿,人均GDP为3570美元,经济近3年保持5%左右的增长速度,属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

表8:

印度尼西亚水泥行业基本投资环境

国外水泥企业大量进入,产能利用率明显下降。

据印度尼西亚水泥协会统计,2013年国内拥有7家水泥公司,水泥产能约6800万吨/年。

从2014年开始,国外水泥企业大量进入印尼,2015年增加至13家,2016年年底水泥设计产能达到9770万吨/年。

从产能利用率看,印尼2012年产能利用率最高达到92%,随着外来业主进入,印尼产能利用率明显下降,2015年下降至70%以下。

海螺水泥将成为印尼第三大水泥公司。

目前,印尼有5家较大的水泥:

①印度尼西亚水泥(SemenIndonesia),印尼最大水泥公司,公司在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和苏拉威岛都有综合水泥厂,覆盖印尼全境,市场占比约40%,根据其2016年年报显示目前其产能为3180万吨,产量2910万吨。

②印多水泥(IndocementTunggalPrakarsa),第二大水泥公司,目前拥有3家综合水泥厂和10个水泥终端,总产能2490万吨,主要分布在西爪哇和男加里曼丹区域,印多水泥自2001年开始成为海德堡水泥的一部分。

③拉法基豪瑞,第三大水泥企业,拥有水泥产能1510万吨,目前在印尼拥有3个水泥工厂,分别位于西爪哇的Narogong、中部爪哇的Cilacap以及东爪哇的Tuban,此外还拥有一个位于万丹Ciwandan的粉磨站。

④Bosowa水泥公司,公司拥有水泥产能720万吨,主要集中于东印尼地区。

⑤安徽海螺水泥(Conch),安徽海螺水泥是印尼新进的水泥生产商,目前有南加里曼丹水泥厂,巴布亚水泥厂和孔雀港粉磨站的总产能在1050万吨,其中巴布亚水泥厂是安徽海螺水泥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联营的企业,海螺和国投分别占总股本的49%和51%,国投控股。

根据海螺水泥公告的信息显示,海螺在印尼投资的设计产能约2500万吨,如果海螺水泥在印尼的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公司将成为印尼第三大水泥公司。

整体来看,印尼属于快速发展中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政府也从2015年开始落实中期建设计划,对水泥需求有巨大拉动作用;另外,印尼国内也有较多落后产能需要替换。

随着海螺水泥进入印尼市场,印尼国内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印尼水泥行业竞争加剧,具备成本优势和管理优势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胜出。

(2)老挝

老挝是一个经济基础严重落后的国家,2016年人均GDP仅2353美元,总人口仅677万人,但经济增长较快,近3年保持在7%以上。

表9:

老挝水泥行业基本投资环境

老挝现有的水泥企业都规模较小,大多为几十万吨的小企业,而且大部分水泥厂的投资方中都有中国企业的背景,如老挝水泥有限公司目前拥有产能128万吨,该公司目前共有3条水泥生产线,中国云南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占60%股份,老挝政府占40%股份。

老挝国内对水泥需求总量较少增速较快。

据泰国SCG集团的数据显示,目前老挝的水泥需求量大约在400-500万吨,按598万吨的产能计算,国内的产能利用率为67-84%。

随着老挝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的需要,老挝水泥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预计年增速将高于10%。

2017年将新投产380万吨的产能。

在建/拟建项目包括:

①SiamCementGroup(SGG),SCG集团在甘蒙省(Khammouane)投资3.7亿美元新建了一座5000t/d的熟料线,该熟料线现已完工。

②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红狮在万象新河县投资的5000t/d线也在建设中,据红狮官网资料,该工厂预计2017年11月投入生产销售。

③安徽海螺水泥,安徽海螺水泥目前在老挝有两个项目,其中一个在琅勃拉邦省(Louangphabang)的2*3200t/d生产线,目前一期140万吨的线已经开始招标,另一个位于万象的项目,海螺集团已经和吉达蓬集团签署合作协议,该项目据报道将引进垃圾处理技术,该项目计划建设一条5000t/d的熟料线。

④老挝水泥有限公司万荣第二水泥厂目前正在建设一条2500t/d的孰料新线,预计将提升产能100万吨。

整体来看,老挝国内水泥产能基本饱合。

考虑老挝每年经济高于7%的增速,水泥需求增速保持10%增速,由于老挝国内对水泥需求的基数较小,到2020年的水泥需求约为586万吨,按现有规划产能978万吨计算,产能利用率将下降为60%。

(3)缅甸

缅甸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2016年人均GDP仅1275美元,且经济增速有回落趋势。

表10:

缅甸水泥行业基本投资环境

缅甸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交通、能源、水电、邮电通讯、金融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根据相关统计显示缅甸目前的水泥需求量在800万吨。

缅甸目前的水泥产能约在600-700万吨,除了最近新建的SCG和海螺新线外,大部分都是产量在几十万吨的落后生产线。

缅甸国内目前较大的水泥企业包括:

①MyanmaCeramicIndustries(MCI)/MyanmarEconomicCorporation(MEC),此两家企业的背后实际控制人都是缅甸政府,也是目前缅甸水泥市场上较大的生产厂商,两家企业下属各水泥厂总产能超300万吨,不过大部分企业都是较为落后的小生产线;

②暹罗水泥集团,暹罗集团是新进入的生产商,该企业在过去一二十年里一直在缅甸市场从事水泥进口业务,直到2016年才投入自己的生产工厂,该工厂设计产能5000t/d;

③安徽海螺水泥,海螺水泥通过皎施水泥厂400t/d生产线切入缅甸水泥市场,2016年6月,海螺水泥和缅甸工业部共同合作的BOT项目,日产5000t的水泥生产线开业。

(4)柬埔寨

柬埔寨是一个经济发展非常落后的地区,人均GDP仅1270美元,近3年经济增速约7%。

表11:

柬埔寨水泥行业基本投资环境

柬埔寨基础设施落后,国内水泥供不应求。

柬埔寨经过长期战乱,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薄弱,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都不健全,铁路几乎是空白。

根据柬埔寨矿产和资源部测算,2017年,柬埔寨水泥总需求量在500万吨左右。

根据现有数据统计显示,柬埔寨现有水泥产能超320万吨,其中2015年还从国外进口水泥150万吨。

柬埔寨目前有3家较大水泥企业:

①暹罗水泥,暹罗水泥目前是柬埔寨最大的水泥公司,目前其在贡布的水泥厂有两条生产线,设计产能200万吨,占据目前柬埔寨水泥产能的一半以上。

②华新水泥,华新水泥通过收购柬埔寨ChakreyTing水泥厂的股份进入柬埔寨水泥市场,这也是华新在继塔吉克斯坦项目之后的第二个国外项目,该工厂设计产能3200t/d。

③泰文隆水泥,泰文隆水泥是柬埔寨泰文隆集团和海南蓝岛公司共建的项目。

在建/拟建产能包括:

①暹罗水泥(SCG):

2017年2月,暹罗水泥宣布投资新建其在柬埔寨的第三条生产线,该线设计产能180万,工程预计在2018年完工。

②暹罗城市水泥(SCCC):

2016年,暹罗城市水泥在柬埔寨开工了一条新的生产线,该线设计产能5000t/d,150万吨/年,此外,该线由中国中信重工总承包建设。

③海螺水泥:

海螺国际和柬埔寨马德望水泥公司合资建设的马德望水泥厂已于2016年12月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该项目将在2017年12月份正式完工,马德望水泥厂设计产能5000t/d。

(5)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也是中亚地区最为贫穷的国家,产业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2016年人均GDP为796美元,近3年平均GDP增速为5.9%。

表12:

塔吉克斯坦水泥行业基本投资环境

国内产能利用率较低。

2016年,塔吉克斯坦国内水泥需求大约在170万吨左右,有30万吨的水泥出口到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周边国家。

2016年,塔吉克斯坦共有水泥产能490万吨,共生产水泥200万吨,同比增长33%,市场出现一定的产能过剩。

塔吉克斯坦主要水泥企业为中国水泥公司。

塔吉克斯坦国内最大的两家水泥公司为华新水泥和中材国际莫伊尔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华新水泥在哈特隆州亚湾市和索格特州各有一条3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分别于2013年8月和2016年3月投产,合计水泥总产能达200万吨(55%市场占比);中材国际莫伊尔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在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亚湾市拥有一条32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水泥产能120万吨,28%市场占比),总投资为1.2亿美元。

(6)俄罗斯

俄罗斯经济总量较大,但经济增长波动较大,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近3年GDP平均增速为-1.1%。

表13:

俄罗斯水泥行业基本投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