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智慧曾仕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951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经的智慧曾仕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易经的智慧曾仕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易经的智慧曾仕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易经的智慧曾仕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易经的智慧曾仕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易经的智慧曾仕强.docx

《易经的智慧曾仕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经的智慧曾仕强.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易经的智慧曾仕强.docx

易经的智慧曾仕强

1第一部分

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经典著作——《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无论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之中的道,还是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道,都来源于《易经》中最基本的的思想,那就是:

一阴一阳之谓道。

那么阴阳是怎么产生的?

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阴阳的思想对中华民族,又有着怎样重要的影响呢?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话现在大家都耳熟能详,因为听得太多了,但是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大家看过巴比伦的文化、希腊的文化,如果说这些文化明显不同,却仿佛又很相近,但是如果说它们相同,却又好像差得很远,那到底是近还是远,到底是同还是不同?

第1节:

阴阳之道

(1)

第一集

阴阳之道

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经典著作——《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无论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之中的道,还是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道,都来源于《易经》中最基本的的思想,那就是:

一阴一阳之谓道。

那么阴阳是怎么产生的?

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阴阳的思想对中华民族,又有着怎样重要的影响呢?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话现在大家都耳熟能详,因为听得太多了,但是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大家看过巴比伦的文化、希腊的文化,如果说这些文化明显不同,却仿佛又很相近,但是如果说它们相同,却又好像差得很远,那到底是近还是远,到底是同还是不同?

  我们是只有一个地球,没有错,但是毕竟西方人是从西方的角度来看这个地球,而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则是从东方的角度来看同一个地球,看出来结果是不一样的。

  所有的文明都是从神话开始,可是神话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吗?

我想是不行的,对于神话,我们总是将信将疑,所以神话没有办法满足人类求知的欲望,于是就产生了哲学。

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哲学,而每个民族的哲学实际上都是从神话里面提升出来的。

  神话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解答宇宙人生的问题,哲学也只有一个目的,也是解答宇宙人生的问题。

但是大家总觉得,哲学家讲的话我们似懂非懂,好像他们一直都在象牙塔里面,这就产生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们认为哲学根本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但是中国的哲学并不是在象牙塔里面诞生的,你看孔子,他多么贴近老百姓,你看老子,他多么地深入人心!

因为我们是合在一起的,我们把理想跟现实合在一起,我们把高的和低的拉在一起。

所以神话慢慢形成哲学,哲学就变成智慧。

  我们的智慧是什么?

就是一本《易经》。

我们对《易经》的认识应该要很明确,要了解《易经》不是教给我们知识的。

《易经》给我们的是智慧。

  《易经》告诉我们,一切一切都是人想出来的。

我们不用虚拟,我们用想象。

而想象都是从模模糊糊,从不清不楚开始,慢慢变得具体。

  《易经》告诉我们,一切一切都是人想出来的。

事实上,人类正是因为有了想象,才有了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的发明和创造,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流派。

那么,《易经》又是谁想出来的呢?

  《易经》是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它是伏羲氏想出来的。

伏羲氏是谁,我们其实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寻找答案,我们可以想象,他就是一个很喜欢动脑筋的人。

  我们中国人常说,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一味沉溺于感官享受,这种人的智慧一定很浅薄。

只有从声色繁华中超脱出来,宁静沉思的人,才能具有把握纷繁人生和无穷宇宙的大智慧。

而浅薄或智慧,完全在自己。

第2节:

阴阳之道

(2)

  如果一个人吃饱饭闲来无事就打麻将,这个人不可能成为伏羲。

伏羲想的是人类最重要,而且是宇宙最高的秘密:

万物从哪里来。

  第一集阴阳之道伏羲氏看到太阳从东方起来,然后从西方下去,他就知道了天底下有一种力量把太阳从东方拉起来,往西方拉下去,这股力量就使得万物都受到它的影响,好像它就是宇宙的根源。

  伏羲氏很想把他的思路表现出来,让大家都知道,可是那个时候没有文字,他就把这个力量用一条连续的线来代表,这是很了不起的一种做法,没有文字,说也说不清楚,干脆画一个图像,画一个最简单的符号。

那时候连符号这个观念都没有的,可见符号也是人想出来的。

伏羲就画了这么一条线,也许当初连画的笔也没有,他就折一段树枝,用来代表那股力量,所以一画开天的真实的意义就是一画开天辟地。

  到这里,我们已经很明确地知道,当初伏羲氏是用眼睛去观察宇宙万象,然后靠想象来替我们造出一套系统,这套系统的总根源就是一画,叫做太极(图1-1)。

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图1-1

  如果伏羲氏只想到这里,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太会虚拟,太不切实际。

怎么断定不切实际呢?

太简单了,今天一个太阳出来,明天又一个太阳出来,哪有那么多太阳?

一天一个,一年就三百多个,那还得了。

就算有那么多太阳,东方有那么大的太阳库可以储存吗?

西边也要一个很大的太阳库才能够一天接收一个。

所以伏羲氏就自己否定自己。

这个对中国人影响很大,我们是最会反省的民族。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那不是事实,太阳是永远存在的,只是地球自己在转,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得到太阳,有时候看不到太阳。

虽然那个时侯伏羲并不知道这些,可是,这并没有影响我们的思路。

伏羲氏最起码告诉我们:

有看得见的部分,就有看不见的部分,有一个力量拉上来,就有一个力量拉下去。

他就产生了有两种互动的力量的这种观念,一正一反,一上一下,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因此他认为,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

  伏羲上观天文,下察地理,思索很久,终于一画开天地,这一画,就是太极,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从太极中生发出来的。

孔子在他所作的《十翼》,也就是《易传》中写道: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太极生两仪”,意思是太极中包含着一正一反两种力量,而这两种力量就是阴阳。

那么,阴阳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如果伏羲氏想到这里就很满意了,那我们也是很倒霉的。

因为这就表示分的观念已经出来了,有阴有阳,就是两个,“两”就是分了。

第3节:

阴阳之道(3)

  伏羲氏认为一还是一,只是一有时候是一,有时候一会变二,就好比一根木头,我们不去动它,它就是一根木头,把它折断,它就变成两小段,所以阴就是阳,阳就是阴,阴可以变阳,阳可以变阴。

  这一画叫太极,也叫阳,我们汉字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读法,有不同的意义,大概就从这里来的。

你说这一画算什么?

算太极,可是只要阴出现的时候,它又代表阳。

同样一画,在不同的位置,它有不同的含义,这个汉字里面是用得很多的。

  阴和阳有高度的配合性,是不可以分开的。

后来伏羲慢慢就想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因为他发现把树枝一折断就变阴了,接起来又变阳了。

我想这些事情对我们现在来讲,是很常见的现象,可是在当时,伏羲氏发挥了高度的想象力。

  我们发现,一二的“二”跟可恶的“恶”是很接近的,二就是有二心,就是很可恶,这种观念都是从《易经》来的。

看到一,我们就会觉得很愉快,因为大家合在一起,力道会很强,我们今天说同心协力就有一的感觉。

二就开始分了,所以伏羲氏就想,如果阳是阳,阴是阴,那阳可能往那个方向去了,它阴上来可能往这个方向走,两个不配合,彼此不协调,这个宇宙会那么有秩序吗?

从这里我们又得到一个观念,就是宇宙看起来很乱,实际上却是条条有理,非常有规律,非常有秩序的,就是乱中有序。

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看起来乱,实际上却是乱中有序,这个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去体会的。

  《易经》认为,阴阳是太极生发出来的,而且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成阳、阳极成阴,彼此之间是互动合一、密不可分的,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

那么,这种阴阳的观念,对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把它说清楚,有这个可能吗?

我相信很多人一定摇头的。

其实,真的可以用一句话就概括、包含所有的学问,那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今天生物科学家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世界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物种多元化,有不同的因素互相激荡、互相作用。

如果物种一元化,搞得所有种类都没有,只剩下人类,人类也会死亡的。

一句话讲完了,没有矛盾,就不会起变化,不起变化,就是死路一条。

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并不是说一个阴一个阳,合起来就叫道,而是说自然的变化。

世界上万事万物不外乎四个字,自然孕育。

但是自然孕育背后有一个道理,那个道理是永恒不变的。

如果那个道理会变,那就每天出不同的花样,社会还有什么秩序?

我们对自然还能有信心吗?

一阴一阳之谓道,告诉我们自然的变化就是阴阳之道。

第4节:

阴阳之道(4)

  阴阳这两个字是谁加进去的?

是孔子加进去的。

孔子说: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这告诉我们,一含有不同的东西,这个我们很容易了解,就是诸如正反、上下、高低、轻重……就是相对的两种。

很多人一想到相对,就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实际上没有这回事。

我们说世界上一切一切都是相对的,绝对没有绝对,这句话本身就非常绝对。

这就告诉我们,一切都是有例外的,这个在《易经》里面是非常重要的观念。

  只要把这个搞清楚,采取动态平衡,我们就能完全了解了。

我们应该尊重伏羲,因为他的起点很高很全,而且让我们永远可以遵循,这就叫做经。

所以我们把《易经》排在群经的第一位,是有道理的,但还不够,其实,它是诸子百家共同的起源,叫做群经之源。

  太极是我们的共性,人再大不过是个太极,人再小也还是一个太极。

人人都是太极,甚至于汉字里面每一个字都是一个太极,叫做一字一太极。

可是万物都是会变化的,里面有阴有阳。

同一个中国人,有时候很讲信用,有时候非常不讲信用;有时候很守时,有时候不守时;有时候很振奋,有时候很沮丧。

人有情绪的变化,同一个人有不同的情绪,有时候感觉世界真是光明,充满了希望,有时候又觉得到处都是坏人,自己很倒霉。

同一个人,也就是同一个太极,分阴分阳。

坏人是不是一定坏?

不一定,坏人偶尔也会做好事。

好人是不是一定不会做坏事?

也不一定,好人也经常是好心做坏事。

可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如果问西方人,阴阳是两个东西还是一个东西,我保证他的答案是,两个东西。

西方人认为阴就是阴,阳就是阳,阴阳是两码事。

可是中国人会告诉你,阴阳是一个东西,一个东西里面含有两种成分,一种叫做阴,一种叫做阳,合起来就叫太极,太极分出去就叫阴阳(图1-2)。

所以如果讲一,就是太极,如果讲二,就是阳和阴,这种观念我们中国人是很容易接受的。

图1-2

 

  《易经》给我们的“一内含二”的思维,和西方“二构成一”的认识,使得东西方的观念,有了“生”和“分”的差异,那么,东西方的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反映到现实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区别呢?

  一分为二,这是事实,一生二也是事实,但是生和分这两个字,我们真的要好好去想想。

分是什么?

分就是分开,这样我们才知道西方的国家为什么很小,就是它分分分,分出来的,而我们一直是生,生生不息。

  生跟分,有什么不同?

西方人说一会分裂成两个,因为他们认为,一本来就是两个东西构成的,二构成一,这四个字对他们文化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都是两个合成一个,所以很容易分成两个。

西方的家庭由丈夫跟妻子构成,意见不合就可以离开,这是他们的观念,我们不是。

我们认为一内含二。

二构成一是以二为中心,一内含二是以一为中心。

一个家庭必须要有夫跟妻才算家庭,只要分开,剩下一个,就不算家庭。

第5节:

阴阳之道(5)

  当然,西方也有合的观念,只是他们太重视分了,分大于合,分到最后会变成什么?

会变成社会人群最小的单位就是个人。

中国没有,中国是合中有分,我们怎么分都离不开要合,合是最重要的,为了合而分,可以;为了分而分,我们认为不好。

所以我们的观念跟西方人不一样,西方人认为社会人群最小的单位是个人,我们认为社会人群最小的单位是家庭。

  我们基本的观念跟西方不同,这样就使得产生的现象差得越来越远,我们把这叫做一本万殊。

本来地球只有一个,本来只有一种现象,但是我们却看出不同的东西来,就形成很多种变化。

  《易经》里有一句话,叫做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它的意思就是我们要自己去了解天理,顺从自然,就会得到吉祥,就不会有不利的后果。

这就说明,我们所重在人,在自己。

其实《易经》就是把自然的规律转移到人事方面的伦理。

  伦理从哪里来?

从自然来。

自然那么有秩序,是谁在管呢?

如果伏羲氏当年说是神在管,那我们就产生宗教了,但是他没有。

他说,这是阴阳的互动,是自然的孕育,是有两种不同的力交互作用,很自然就产生万物,并且不断运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主宰。

  西方人看地球,看到最后就看出一个结果,就是一分为二,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二分为四,两个细胞就分成四个,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这样无穷无尽就产生万物。

我们也不能说这种观念不对,但是偏偏中国人的看法不太一样,我们认为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面就不讲了,因为不需要讲了,万物都产生了,还讲什么?

  一分为二,一生二,这两种都对,但是分析起来就有很大的差异。

一生二,很简单,太极生两仪,分阴分阳,二生三,三就是三才,天、地、人。

三生万物,这个三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汉高祖统一天下以后,他就简简单单约法三章,这是最切合中国民族性的一种做法。

有阴有阳,谁都知道,但是阴阳如果不互动,什么都没有,就一个阴一个阳,有什么用?

这整个的思路影响到我们民族的发展。

  老子说: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用《易经》的思维来解释,一就是太极,是一切变化的根源;二是阴阳;三是阴阳互动的过程。

如此一来,自然可以生出万物来。

《易经·系辞》也写道: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那么,世间万物又是如何从两仪进一步变化而来的呢?

  我们现在一定要了解,中国人很多思维是从《易经》来的。

《易经》告诉我们,世界是由一所构成的,可是这个一如果是单纯的一,那就一到底,就不会变化了,更不会有万物了。

光是有阴有阳,如果阴阳不互动,也不能发生作用,所以我们就知道,阳一定会跟阴碰在一起,阴会跟阳化合在一起,这样才会产生万物,变成四象。

第6节:

阴阳之道(6)

  世界上的东西都是有阴有阳,而且阴阳是分不开的。

拿一天的气温来说,我们早上起床,太阳已经出来了,这时候不会觉得热,因为上面的太阳虽然是热的,但是热量还没有完全照到地面上,大地还是凉的,所以早上叫做少阳()。

等到了中午,上面下面都热了,就叫做老阳()。

到了黄昏的时候,夕阳没有什么热量了,我们可以感觉到,虽然大地还很热,但是上面已经开始凉了,所以黄昏叫做少阴()。

到了晚上12点,上面下面都冷了,就叫做老阴()。

  一年四季也可以按照四象来看,春天是少阳(),夏天是老阳(),秋天是少阴(),冬天就是老阴()。

  其实不管在什么方面,我们都可以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图1-3)来看待所有的变化。

图1-3

 

 

  伏羲一画开天地,这一画就是太极;太极包含着阴阳两种力量,也就是两仪;而阴阳的互动,又产生了四象。

那么接下来,四象又是如何产生八卦?

八卦又分别代表着什么意思呢?

下一集我们来说一说:

八卦定乾坤。

第7节:

八卦定乾坤

(1)

  第二集

  八卦定乾坤

  八卦图,是中华民族在没有文字以前,最早的文明记载。

学习《易经》,首先就是要搞懂八卦图。

那么八卦图是在这八个卦象之中了?

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使我们轻松地看懂八卦图呢?

  我们没有宗教,但是我们有信仰,中国人的信仰在哪里?

伏羲氏当年的用意是要让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世世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就是伦理道德。

有一句话大家可以好好去想一下,我们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那个永远没有断的东西就是伦理道德。

所以为什么儒家那么受到重视,也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伏羲氏当年没有文字,甚至没有成熟的语言,他怎么可能讲很多道理?

这也是我们非常敬佩伏羲氏的地方,他就用简单的一画开天来告诉我们,太极代表了宇宙自然的秩序,它是有规律的。

可是,伏羲氏希望我们把自然的规律转移到人世社会上面,所以《易经》多半是经由宇宙万象来讲出人生的道理。

人生的道理是什么?

我们叫它伦理。

  伦理是我们加上去的代名词,你跟西方人去讲,他会告诉你那就是宗教,因为西方人是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归于宗教,我想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西方到最后是分的,做事是科学,做人是宗教,中国人是不分的。

  伏羲氏一画开天,慢慢就分阴分阳(图2-1)。

图2-1

 

  然后伏羲就想了,光是有阴有阳,如果两个不互动就不能发生作用,所以他就知道阳一定会跟阴碰在一起,阴会跟阳化合在一起,这样才会产生万物,于是就变成四象(图2-2)。

图2-2

 

 

  第二集八卦定乾坤伏羲氏又想了,老是阴阳阴阳,四象那么平衡,它怎么会动呢?

所以他就想到,宇宙是由不平衡所造成的,这个观念影响我们太大了。

一切都是不平衡的,我们希望它平衡,但是平衡很快又被打破,又找到不平衡,再追求平衡,这就叫做动态的平衡。

用这种观念去看现在所有的现象,一切都是动态的平衡,不是静态的平衡。

静态的平衡就叫静止,静止就是死亡。

不能动了,哪里会生生不息?

因此伏羲氏就知道,两个阴上面可以加一个阳可以加一个阴,两个阳上面可以加一个阳加一个阴,本来就是阴阳的,也可以加一个阳或者加一个阴,这么一来就很自然变成八个,就叫八卦(图2-3)。

图2-3

 

 

  六十四卦也是八卦,很多人认为八卦就是八卦,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卦,没有那回事。

六十四卦就是八卦彼此重合起来,配合到最后,一共就有的六十四种状况。

  伏羲一画开天地,这一画就是太极,太极又包含阴和阳,伏羲把阴和阳的组合变化画出来,就形成了八卦。

但是很多人都觉得,学习《易经》非常难,就是因为搞不懂八卦,更不用说六十四卦了,那么八卦究竟代表着什么?

是不是掌握了八卦,就可以读懂《易经》了呢?

  《易经》怎么读?

首先要把八个卦搞清楚,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这八卦。

八卦就是《易经》,《易经》就是八卦,连起来就叫易经八卦。

八卦是什么?

就是我们从宇宙万象里边归纳出来的八种基本的元素。

我们从《易经》里面得到的信息是构成宇宙的元素有八种,就是跟我们人类生活最息息相关的那八种。

  第一种一定是天,老实讲,没有天那就什么都没有了,一片寂静。

动植物都没有,那还成什么世界?

有了天,我们一抬头看到了,我们一低头马上会看到底下,底下就是地,所以天、地我们没有人能离开。

人一旦离开天地,当然有时也可以,偶尔做做航天人,很荣耀,但是如果让你从此离开地球,永远做个航天人,你愿意吗?

我想还是地球比较好。

天地是我们人的根本,谁都离不开的。

  天地之后,我们马上想到两样东西,水和火,没有水我们活得了吗?

没有火,我们吃什么?

可见,《易经》就是从自然里面萃取出来的道理。

所以天、地、水、火就是四个最根本的东西。

  天地水火就满足了吗?

没有,有时候火太大了,很热,我们就开始扇扇子,就是希望有凉风来,可见风也很重要。

风来了以后,我们马上会想到跟风相对的是什么?

就是雷,打雷的时候那种感觉跟风来的时候那感觉经常是对比的,所以天、地、水、火、雷、风。

  可是风为什么从那边进来,不从这边进来?

原来是被山挡住了。

山会挡住很多东西,所以山又显得很重要。

山挡住这边的风,风就从那里来,那边是什么?

那就是海,也不一定完全是海,很多地方它没有海,就把泽叫做海,像云南,云南说海泽海泽,就是一个湖,一个泽,一个潭。

第8节:

八卦定乾坤

(2)

  这样八样东西就出来了,天、地、水、火、雷、风、山、泽。

世界上的万物万象都是这八种东西彼此互动产生的,雷跟风互动,雷跟山互动,雷也可以跟天互动,跟地互动,怎么不可以呢?

一个雷可能打到天上去,也可能从地下一下子跑出来。

所以我们就把这八种现象定为八个经卦,就是基本卦,而且这里面只分成两个小系统,一个就是跟天有关系的,一个跟地有关系的,非常容易记。

  伏羲氏通过认真观察发现,宇宙虽然有着万物万象,但都是由八个最基本的元素所构成的,这就是天、地、水、火、雷、风、山、泽。

那么伏羲是怎样利用阴和阳这两个符号的变化组合,来代表这八种自然现象的呢?

  一般我们怎么画天?

这个我们一定要以很远很远的古老的人类的那种很单纯的思维来想象,那时候怎么画天。

画天的时候,我们很自然就会画了一条弧线来表示天,而且我们发现天不是薄薄的一层,好像天外有天,天上有天,这个很容易了解的,所以就画三条,像今天画彩虹一样的,那个卦就出来了。

卦象卦象,就说这个卦像什么,这三线就像天(图2-4)。

图2-4图2-5地呢?

地在天底下,一直到天边都有地,可是当中有河流隔开来。

天是连在一起的,可是土地是分裂的,这边一块那边一块,所以伏羲很自然就画成一个断掉的直线。

当然地上的土也是蛮厚的,也不是薄薄的一层,所以用三画断掉的直线(图2-5)。

 

 

  我们把八卦分成两类,一类是跟天有关系的,一类跟地有关系的。

我们把天画下来,这三条直线按照我们现在的了解,其实这个也是从以前传下来的,就叫上中下。

爻这个字是《易经》里面的一个独特的用语,就是它每一画都叫一个爻,最底下一画叫下爻,当中一画叫中爻,最上面一条就叫上爻,爻就是一个符号(图2-6)。

图2-6

 

 

  天,三画阳爻,最底下那一爻由阳变阴,就叫做天底下动,天当中那一爻由阳变阴,就叫天空中动,天上面那一爻由阳变阴,就叫做天上面动。

都是三爻中一爻变化,两爻不变。

那么,为什么用少数的来代表动呢?

因为物以稀为贵,两个阳一个阴,阴是少数,所以以阴为主。

  天下面动是什么?

马上有人想到是树木,没有错,那时候天底下动的也就是树木最高了,但是树能自己动吗?

所以伏羲氏就想到是风来了。

风来了,就是天底下有一个东西我们看不见,但是能够很明显感觉出来它的动,就是风在动,天底下动,风。

  天空中动那更容易了,只要有一个地方有火烧,我们在天空中就看到一片火焰,一片火海,还有火烧云,远远看去,就像是天空中着火了一样,所以天空中动就是火。

第10节:

八卦定乾坤(4)

  我们了解宇宙间有一种很刚健的性能,就用乾来代表。

那么坤呢?

坤是柔顺,地是非常柔顺的,土地,你高兴挖个洞它就让你挖,你高兴堆个土堆它也让你堆,你把动物的尸体埋进去它也不抗议,各式各样的植物都从里面长起来,它都很欢迎。

天很刚很健,而地则是很柔很顺,这两种一配合起来,天地实在是人类生存的好地方。

  风也有两个性质。

第一,风吹来的时候是无孔不入的,冬天的时候最明显,风一来,全身都感觉冷,只要有一个地方露出来,风马上就能灌进去,所以第一个是入。

第二个是齐。

所以我们就用一个字来代表它,叫做巽,巽这个字意思就是很齐,又很入,不是停留在表面。

  雷给我们最大的感觉就是震动,雷一来,我们就心惊肉跳,所以我们就把它叫做震。

乾、坤、巽、震,分别代表天、地、风、雷。

然后又用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图2-9)。

图2-9

 

 

  水为什么叫坎?

人类又喜欢水又怕水,尤其是我们中国人。

水灾最大的问题就是把泥土冲开了,冲掉了。

“坎”字就是欠土,凡是欠土的地方都是被水冲过的,所以我们把水叫做坎。

  代表八种元素的卦象,之所以在八卦中被重新命名,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元素本身的自然属性,比如天刚地柔,雷震风巽;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了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相通之处。

水被称为坎,意指水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坎坷一样,你怕它,但又不可能离开,只能面对它。

那么火和山、泽的命名,又能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火一烧起来,很多人都会跑去看,因为它很美丽,但是我们再看深一点就知道,火烧到最后是同归于尽。

火的特性就是它能烧毁很多东西,但是当火把东西都烧光以后,它自己也没有了,所以我们才用离来代表火,离就是到最后自己也不见了。

  山为什么用艮代表呢?

在我们所能看到的自然现象里面,山好像是唯一静止的东西。

而且我们一走到山前,就会想,这么高,我怎么过得去呢?

休息一下,暂停暂停。

所以艮有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