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地理高考真题考点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5067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地理高考真题考点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地理高考真题考点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地理高考真题考点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地理高考真题考点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地理高考真题考点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地理高考真题考点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docx

《五年地理高考真题考点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地理高考真题考点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地理高考真题考点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docx

五年地理高考真题考点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五年地理高考真题考点一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如图)。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020课标114分)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

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

2.(2020课标工,2,4分)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

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

3.(2020课标1,3,4分)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

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

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2018海南单科,16,3分)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2018海南单科,17,3分)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

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

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

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降水历降水量/m

降水序号汾川河洪峰情况

时(天)m

1

2

53.0

无明显洪峰

2

4

80.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

洪峰流量346m3/s

6

2

54.4

洪峰流量1750m3/s

6.(2018课标口,9,4分)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

7.(2018课标11,10,4分)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2018课标口,11,4分)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B沟谷

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

9.(2021河北18,19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I)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II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

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

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

图口

(1)据图II分析该区自然植被空间分异的原因。

(6分)

(2)说明该区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

(9分)

(3)提出该区植被合理配置的原则与途径。

(4分)

10.[2020山东,19(3),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56km2(图I),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

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

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

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

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

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

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

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

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西柳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水土流失状况等有了深入了解,对西柳沟流域治理有了一定认识。

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11.(2020课标田,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

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

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

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

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甲所示。

图乙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图甲

图乙

(1)分别简述图甲所示I、口、01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

(8分)

(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

(6分)

(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6分)

(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

你是否赞同?

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4分)

12.(2018海南单科,21,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如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

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

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⑴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8分)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8分)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4分)

五年高考真题考点——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参考答案

1.C2.B3.C4.A5.D6.B7.B8.D

9.答案

(1)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地势起伏大,水热变化大;谷地蒸发量小,土壤含水率高,土壤肥沃,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坡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蒸发量大,植被以疏林草原为主;坡顶海拔高,水热条件差,植被以低矮的灌木丛和草本植被为主。

(2)退耕还林还草导致该地植被覆盖率增加,森林大量吸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资源短缺;坡面含水量下降,林地稀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多,使蒸发加剧,土壤变干,森林退化,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加剧土壤的干燥化。

(3)植被合理配置应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水土资源分布的差异,谷底水土资源丰富以林地为主;山坡蒸发量大,水土流失严重,应以耐旱的草本植物为主;山顶水热较为缺乏,应发展耐寒、^1旱的草本和灌木为主。

10.答案(任选一区作答即可)

黄土丘陵沟壑区:

加强沟道坝系建设(淤地坝、谷坊等);缓坡修梯田,挖鱼鳞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叔寸造林、封育等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

风沙区:

设置沙障(草方格等)防风固沙;结合工程措施引洪入沙;恢复植被。

冲积平原区:

疏浚河道;引洪淤地(引洪灌溉)。

11.答案

(1)1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

口阶段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

HI阶段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

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

(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

(3)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肖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

(4)赞同。

理由:

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沙地景观最终消失。

反对。

理由:

沙地是一种自然景观,1万年以来,尽管气候波动变化,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该沙地东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较少);过度绿化(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蒸腾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

12.答案⑴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

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

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权寸")。

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

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

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

草则草)。

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解析

(1)将"小老头树”的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降水量低于400毫米、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冬春季节多大风)相结合即可。

(2)该区域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小老头树“的存在说明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不利于树木的存活和生长,而且树木的存在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因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相对于草本植物,树木会蒸腾更多水分,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3)根据前面两题的提示,本题主要从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的角度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