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新疆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5289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新疆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上册新疆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上册新疆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上册新疆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六年级上册新疆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新疆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

《六年级上册新疆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新疆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上册新疆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

六年级上册新疆综合实践课教案

探究与实践第一单元养成·服务

主题一 我与父母心连心

教学时间:

9.4备课人——方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

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实质。

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

过程与方法:

对逆反心理的具体分析。

逆反心理造成的实际危害。

与父母沟通的程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父母亲人的爱,对自己正确行为的赞赏;对错误行为的后悔和耻辱;对父母的尊重、对自己人格的维护。

崇尚与父母平等,与父母共同遵守道德和法律准则。

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

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关于“代沟”是本课的难点

“代沟”,指年轻的子女与父母辈在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上存在的距离、鸿沟,并由此导致两代人彼此不理解、产生隔阂。

2、关于“逆反心理”是本课的又一难点

3、关于“与父母的交往”既是本课的难点又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见教材引言)

有户人家,……我们就能为和睦的家庭增添温暖。

怎样才能走近父母、和父母沟通、超越代沟,为家庭增添温暖呢?

当我们学完第二课后就清楚了!

二、教学活动过程

(一)、成长也会有烦恼

1、产生烦恼的原因

活动一:

指名学生朗读教材1页“我的烦恼”,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①为什么原来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了?

②怎样做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

这是一个初中女生的日记,也是她的自我感受。

学生的喜好,与同学交往的兴奋,不注意考虑家长的忧虑和感受,对于服装的偏爱,以及家长对男女生交往的戒备等,都是初中学生普遍遇到的现实中的问题,这些是基于青春期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必然会遇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

2、产生代沟的原因

相关链接:

“我眼中的爸爸”教材P20。

想一想:

“我眼中的爸爸”说明了什么?

(学生谈谈看法后教师总结归纳)

(说明人们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家长的看法是不同的:

在人们小时候,由于对父母的崇拜而认为他们无所不能;到青春期,对父母有逆反心理,看不起家长;过了青春期,又客观地看到父母的价值。

这多少带有规律性。

做一做:

和父母沟通的方法谈话,讲道理。

(教材P8)

教师小结:

通过填表我们可以发现:

父母

我们

生理上

父母是成人,正值中年、壮年

我们正值青春期,身高迅速增长、体重增加,第二性征明显,但是我们的身体并未发育成熟

心理上

父母心理成熟,有主见,老于世故,经受过多种考验

我们有长大的感觉,有独立的愿望,受异性的吸引,思维有时偏执,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阅历上

父母饱经风霜,经受过多种挫折,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同各种人打过交道

我们上幼儿园、小学、中学,未真正走上大千社会

知识上

有的父母受过良好教育,有的父母未必受过良好教育,即有的父母比我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有的父母还不一定有我们知道得多,他们即使受过良好教育,但由于知识更新快,许多知识已经显得陈旧

我们正接受义务教育,对比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家长来说,我们是“有学问”的人;可我们掌握的知识有限,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说,我们不如他们;我们与家长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在生活知识方面、实践经验方面,比家长要少得多

思想方法上

父母思想上求稳,容易倾向于保守

我们年轻人思想开放,勇于创新,也易于偏激

3、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是一种爱

(二)、逆反心理有危害P5

1、逆反心理:

1)逆反心理——对父母的思想观念、教育方法、严格要求产生反感。

活动二: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想一想:

逆反心理都有哪些表现呢?

2)具体表现为:

要我这样,我非那样;你说这好,我非说那好;让我信这,我非信那。

这些是青春期学生普遍性的反映。

说一说:

日常生活中,在你身上逆反心理都有哪些表现?

相关链接:

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几种具体情景和心理原因。

──独立意识受到阻碍。

我们要独立,家长不让我们独立

──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

我们要做主,家长不让我们做主

──个性伸展受到阻碍。

我们要出点儿圈,家长制止我们

──强迫我们接受某种观点。

我们要赶新潮,家长非要我们接受老观念

3)产生逆反心理有其心理原因:

从学生的角度看,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自尊;学生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即自制能力弱;学生的独立意识比小时候明显增强,有了不同于家长的兴趣和追求。

2、辩证地看待逆反心理

对于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心理要具体分析,逆反未必都错,有的反抗不无道理。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代际不同,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大趋势。

具体地来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中的好多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是家长有意无意造成的。

3、逆反心理存在的危害

活动三:

想一想,说一说:

(如情感伤害、经济损失、阻碍家庭和个人发展等恶果。

从结果上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

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

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

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家长的错误伤害父母

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我们就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怎样克制自己呢?

(三)课堂小结:

我们相信父母是爱我们的,有时他们的做法我们可能难以接受,但他们的出发点是为我们好。

不要与自己的父母产生对立,不要有逆反心理,多与父母勾通、交流,相信父母是天下最爱你的人。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养成.服务

主题一我与父母心连心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收获什么?

这样的活动,你愿意继续参加吗?

谈谈你的看法。

”大家七嘴八舌,纷纷举手发言,气氛活跃。

个别学生讲述了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真实故事,非常感人。

 

第二周9.8——9.12

第二单元生活·环境

主题二老年人的生活现状

教学时间:

9.11备课人——方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认识到“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爱老敬老的情感和主动关心、帮助老人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

见到老人主动问好,对老人有礼貌,了解身边的老人并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

(讲解、阅读、自主探究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在家庭里、在社会上,许多可敬的老人仍发挥着他们的余热,为大家作贡献,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方式关心、帮助老人。

在此过程中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与人相处的技能。

教学重、难点:

通过调查采访、讨论交流、小组合作表演、念儿歌等活动,使学生更了解身边的老人,将“关心老人”的思想内化行动。

一、探讨俗语含义。

1.小朋友们,老人年纪大了,行动不如年轻时灵活了,可为什么盼盼的爸爸却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

点击,跟老师一起念这句话: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2.请小朋友们将课本翻到第33页,我们一起来看这两幅图,盼盼右边的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

(奶奶在家洗菜,准备一家人的午饭。

)(把话说完整。

声音真响亮。

盼盼下面的图上画的是什么?

(下雨了,奶奶为小朋友送伞)

原来家里的老人每天为我们大家做了很多事,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只是有时候我们没有留心。

3.老师也搜集了几张老人劳动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点击课件中的5张图片)这位老人在干什么?

交流:

(1)这位老奶奶年纪这么大了,但还是坚持做家务,为家人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

为家庭做出很大的贡献。

(2)老爷爷在菜田里干活,一家人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多好啊!

老爷爷为家庭做出了贡献。

(3)这位年轻的爷爷帮小区清理垃圾,为大家创设美丽的生活环境!

(4)老爷爷是医生,治好许多病人,为病人解除了痛苦。

为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

(5)这位老爷爷是位老师,培养了许多学生,为国家输送了优秀人才。

总结:

这些人老人有的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有的为家庭做出了大贡献。

过渡:

难怪人们会说: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现在我们小朋友应该明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什么意思?

家里有个老人就像有个宝贝一样。

深情的读读这句话。

带着感激之情读读这句话。

奖励。

4.老人经历的事多,经验丰富,说出来的话总是有一定道理的。

所以呀,有人说:

出示课件上的俗语:

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老人是个宝,社会、家庭离不了。

为国做贡献,为家解烦恼。

指名读。

齐读。

5.刘老师呀和很多小朋友一样,也和老人生活在一起,每天刘老师都要很早地到学校上班,家里的许多事情,比如买菜呀、做饭呀、扫地呀、拖地呀等等这些家务活都是由家里的老人来完成,老师特别感谢他们的是,他们把我的孩子照顾得非常好,这样,老师就能安心地到学校来上课。

 所有的老人都为家庭或者为国家做过很多贡献,谁来夸夸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带上家里老人的一些照片或者奖状。

以老师的孩子的名义示范夸奶奶,出示课件:

我的奶奶很能干,会做许多菜,每天我都吃得饱饱的。

学生也来夸夸自己家里的老人。

6.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咱们就把它写下来吧。

(33页)

设计理念:

把教学意图隐蔽起来,没有“布道式”的说教,没有“填鸭式”的灌输,有的只是贴近生活实际的课程资源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把实践指导用太阳鸟电视台中的榜样、真情创想来引领提升,让孩子在有趣的实践体验活动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有感而发,如鱼得水,如鸟归林,实现教学的主体化,优质化。

二、课后延伸,观察活动

老人呀年轻的时候辛苦地工作、挣钱,现在他们年纪大了,还在为我们操心着,他们是多么可敬呀!

他们为祖国为家庭做出了贡献,需要并值得我们用心去尊敬、去关心,同学们该怎样去关心老人呢?

方老师布置一个作业:

把你看到的关心老人的事记在日记本上,用拍照、画画的形式也可以,下节课咱们交流。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生活.环境

主题二老年人的生活现状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调查访问,聊天对老年人的生活现状有了大致的了解。

大家通过讲述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现在的生活情况。

知道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的好,很幸福。

但对“空巢老人”的理解非常浅薄,甚至含糊不清,这就要求老师引申讲解。

 

第三周2014年9.12——9.19

 

第三单元人文.社会

主题三交通运输之我见

教学时间:

9.18备课人——方丽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调查了解家乡路的变化,感受改革开放后家乡路周边经济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讲解、观察、讨论交流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家乡的风土民情、文化艺术、民间传说。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反映20年前和现在道路情况的图片和照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有关20年前道路情况的调查资料,有关家乡物产、特产的调查报告,搜集民间传说。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体验

师:

同学们,你们对每天上学走的那条路一定很熟悉吧?

(生:

熟悉)那你能对我们大家介绍一下你上学的路是什么样吗?

(学生介绍自己上学的路)师:

同学们,从你开始上学到现在这三年里,这条路有什么变化吗?

生:

路比原来宽了。

生:

路好了。

师:

路周边有没有什么变化呢?

生:

路两边的花多了。

生:

路两边的楼房多了。

二、采访中了解

师:

可以看出家乡的环境一天比一天美了,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

三年就有了这么多的变化,那你们知道20年前的路是什么样的吗?

现在就把从爸爸、妈妈那儿了解到的情况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2(学生汇报)师:

听了大家汇报的情况,了解到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家乡的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这儿有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投示有关20年前道路情况的图片)师:

从这些图片中看出,20年前的路真象爸爸、妈妈说的那样,和现在比真是天壤之别呀!

三、调查中对比

师:

路变了,交通工具也变了,如果我们要去省城哈尔滨,我们都能利用什么交通工具呢?

生:

火车、汽车。

师:

这些交通工具比我们过去的马车、牛车可要快多了。

我知道你们把过去和现在从家到某地需要的时间都做了调查,现在就拿着你们的调查表向大家汇报一下你的调查结果吧!

(学生汇报)

四、激情创作

师:

看到我们家乡交通的变化你高兴吗?

(生:

高兴)为了表达我们的心情,我们把家乡地路画出来怎么样?

你也可以设想一下未来的路是什么样的,画下你心中理想的路。

(学生画完之后进行展示)

五、小结

我们的家乡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艺术,我为我们有这样的家乡感到骄傲、自豪,我爱我的家乡。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人文.社会

主题三交通运输之我见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火车实施交通运输业中的主力:

大运量和低成本优势。

自兰新线建成以来,铁路就成为连接新疆与内地的重要纽带,长骑乘但这主要进出将物资95%以上的运输业务,成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第四周9.22——9.26

第四单元自然.科技

主题四感受飞翔的快乐

教学时间:

9.25备课人——方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对鸟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的观察与探究,能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表达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鸟的资料”的收集和阅读,培养了形成和具有善于收集和分析整理信息课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鸟的生存环境,提升爱鸟、惜鸟、护鸟的情感,理解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究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概述鸟类主要特征。

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教师此处用多媒体中大量鸟的图片,视觉感染带动学生产生兴趣,用心投入。

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

以各小组竞赛的形式,交流日常积累或搜集的文人墨客笔下描写鸟类的诗或成语。

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整体感悟鸟的丰富与美好,体验提升爱鸟情感。

二、新知导学,探究为主

1、依托情境,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

鸟作为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象征,很多人都曾想能像鸟儿那样自由飞翔。

为什么人类不能飞,而鸟类却能展翅高飞呢?

2、类比联系,作出假设

利用准备好的纸飞机,各小组选出一名学生做示范活动,其他组员共同探究“一张纸和纸飞机落地状态有什么不同”,联系鸟类的飞行,作出“鸟类的飞行于其外形有关”的假设。

教师设计文字资料“如果我们做一个飞机模型,在模型上安装一个发动机,它会飞行比较长的时间。

它飞行的时间长短要根据发动机给他提供动力的时间长短而定。

”,学生分析资料,提炼信息,联系鸟类的飞行,作出“鸟类的飞行与其内部结构有关”的假设。

3、参照提示,制定计划

学生阅读教材探究实验,参照提示分配探究内容,制定计划。

六个小组自主选择四方面的探究内容:

第一方面探究:

鸟类的体形、羽毛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

第二方面探究:

鸟类的骨骼和肌肉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

第三方面探究:

鸟类的食量和消化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

第四方面探究:

鸟类的呼吸系统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

4、共同合作,实施探究

各小组按照选定的探究内容,利用自己准备和教师提供的相应材料进行探究。

教师深入各个小组,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确立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做好课堂探究记录。

5、展示交流,质疑解疑

各小组选派代表交流汇报探究结果,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出的基础知识。

6、课堂小结,得出结论

以课堂小结的形式,让学生根据上述的探究活动总结归纳:

鸟类有哪些适于空中飞行生活的特点?

鸟会飞对于鸟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概述鸟类主要特征。

三、漫画启示,提升品质

学生利用投影仪展示课前设计的或搜集到的有关鸟的生存状态的漫画,学生想象分析,教师引导创造良好的情感倾向,提升“爱鸟、惜鸟、护鸟”的情感品质,理解人与鸟应和谐相处。

四、小结:

鸟类中的信天翁可以教会我们如何领导团队,白天鹅的绝唱则永远使人荡气回肠。

这一切展示了生活的真相,它们通向和谐、美和自由,完美地揭示了生命的意义。

是鸟类给予了我们生活这么多的亮点,让我们一起来爱鸟护鸟,在他们身上寻找永恒的生存智慧。

板书设计:

4单元自然.科技

主题四感受飞翔的快乐

空中飞行的动物

前肢变为翼体内有气囊

体表被覆羽毛体温高而恒定

胸肌发达骨骼中空

教学反思:

 

第5周201410.6——10.10

主题五神奇的色彩

教学时间:

10.9备课人——方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2、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3、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难点和重点

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教学过程

一、提问:

看书P43页图片,试想一下,为什么?

二、新课引入:

【演示一】:

在碗中倒入适量的水,斜插入一根直筷子,让学生侧面斜视观察现象。

【演示二】:

在碗中放入硬币,放在一定的高度让学生刚好看不到碗底的硬币,再倒入适量的水,请同学观察实验现象。

请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

三、新课教学:

1、光的折射现象【演示三】:

光的折射,让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

(实验演示)

学生观察会看到:

光线发生偏折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

(1)光的折射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注意:

当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里时,在这两种透明物质的分界面上,其中一部分光线发生反射,另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物质里而发生折射。

【演示四】:

实验演示:

①光线斜射入玻璃;②让入射角变化;③光线垂直射水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思考规律,得出结论。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线从空气斜射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靠近)。

②折射角度随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不成正比(线性)关系。

③光线垂直射入玻璃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现象一〗:

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弯折?

(教师解释)【练一练】原来碗底的硬币看不见,为什么倒入水后却能看到硬币?

〖现象二〗:

水中的鱼看到岸上的人的身高和实际人的身高那个大?

【说一说】若从水中看岸边的物体位置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

板书设计4单元自然.科技

主题五神奇的色彩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