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模板施工方案修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9725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0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楼模板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1#楼模板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1#楼模板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1#楼模板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1#楼模板施工方案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楼模板施工方案修改.docx

《1#楼模板施工方案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楼模板施工方案修改.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楼模板施工方案修改.docx

1#楼模板施工方案修改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批表TJ1.4

工程名称

昆仑华府1#楼工程

日期

2014年10月17日

现报上下表中的技术管理文件、请予以审批。

类别

编制人

册数

页数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

何兴华

1

45

内容附后

《昆仑华府1#楼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申报简述:

为更好的进行组织施工,使施工组织、安排更合理,技术、质量不断提高,确保整个工程顺利完工。

我部编制了《昆仑华府1#楼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敬请业主、监理审批!

 

申报部门:

南通华新建工集团昆仑华府项目部申报人:

审核意见:

 

□有□无附页

 

总承包单位名称:

南通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审批人:

审核日期:

年月日

审批意见:

 

审批结论:

 

审批部门(单位):

南通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审批人:

日期:

年月日

注:

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昆仑华府1#楼工程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KLHF-04-10)

 

 

编制单位:

南通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二0一四年十月十七日

 

 

1工程概况

分项工程名称:

昆仑华府1#楼模板工程

建设地点:

丹阳市

建设单位:

丹阳中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浙江华坤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江苏正德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本工程为丹阳风昆仑华府1#楼工程,工程位于丹阳市二环路东侧、草园中心路北侧、芳草路西侧、万善路南侧。

本工程为高层住宅,层数28层(其中地下一层自行车库,其中地上两层为商业服务网点用房,三层以上为住宅)。

总建筑面积为14225,59m2,商业部分建筑面积为1700,13m2,住宅建筑面积12525,46m2。

建筑层数:

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八层,建筑高度84.6m。

基础及主体结构模板分项工程采用15厚镜面多层板及50×100mm木龙骨,现场散拼安装,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脚手架钢管支撑。

2编制依据

本分项工程设计执行规范与计算依据:

(1)1#楼结构、建筑施工图纸。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与计算》,中国物价出版社

(8)《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模板施工工艺

3.1剪力墙、柱、梁的轴线、标高控制

(1)轴线控制

前一层结构板面混凝土浇捣完毕,下道钢筋帮扎前,在混凝土楼面上用墨线弹出剪力墙、柱、门洞等边线,以及边线平移200mm的控制线,电焊工根据边线及控制线,剪力墙纵向钢筋离地50mm处焊接钢筋限位,根据控制线校核墙板、柱及梁的位置。

(2)楼层标高控制

单位工程底层结构完成后即将标高控制点引测到楼层中,上部结构施工时,通过控制点将该层楼板面标高统一上抬1000mm抄测到已绑扎完毕的剪力墙、柱的纵向钢筋上,并用红色油漆做明显标记,及时向施工班组进行交底。

根据标高控制点控制梁底、板面标高。

3.2模板翻样、放样、技术交底

翻样:

依据设计图纸的要求,以结构图为主,对照建筑及设备安装等图纸,经会审后,按1/10-1/50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后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放样:

对形状较复杂的结构以及构件立体交叉而标高尺寸又不一致的结构应经审图放样后,放出较大比例(1/50-1/10)或按实际尺寸直接现场放出大样,以解决复杂部位尺寸构造处理等问题,为了施工方便,可按图纸要求制作一些大模板块来使用。

技术交底:

模板工程安装或拆除前,尤其是大型或复杂重要的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模板施工,应在下达任务的同时,由有关施工技术人员负责组织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根据翻样图,交清以下几个问题:

a.设计图纸(包括设计变更、修改核定)中的尺寸、轴线、标高、位置以及预留孔洞、预埋件位置等。

b.所用模板材料及支撑材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要求。

c.模板制作、安装拆除的方法、施工顺序及工序搭接等操作要求。

d.质量标准、安全措施、成品保护措施等施工注意事项。

预留孔:

预留孔按设计图纸要求事先翻样,注明位置、轴线、标高、尺寸、形状,在浇捣混凝土之前按要求制作模板衬模或放置混凝土预留孔洞、预制件并固定好混凝土,完成后拆除模板衬(预制件将留在混凝土中)。

当预留孔采用模板衬模时,注意模板安装、固定、拆除方便。

预埋件:

所有预埋件均按设计图纸要求事先翻样制作,并注明安放部位、标高、数量和安装要求,应固定可靠,查找方便或明显外露。

3.3模板支撑

模板支撑体系将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专题的施工方案,其支撑的布置形式应满足模板设计要求,并能保证安全承受施工荷载,构件采用φ48.3×3.6mm3焊接钢管,模板支撑体系一般宜搭成满堂红脚手架,四周布置斜杆,隔档全高布置。

独立体形模板体系(如柱子及构造柱),可采用夹箍和拉撑相结合的方法来支承和夹紧模板,其形式根据模板尺寸、侧压力大小等因素来选择。

拉撑可采用钢木支撑、直径6.5mm钢筋或花蓝螺栓的方法加以固定。

模板编序、堆放及成品保护。

(1)模板编序:

模板及支撑系统应按使用的不同层次部位和先后顺序进行编序堆放,在周转使用中均应做到配套编序使用。

(2)模板堆放:

所有模板和支撑系统应按不同材质、品种、规格、型号、大小、形状分类堆放,应注意在堆放中留出空地或交通道路,以便取用。

模板的堆放一般以平卧为主,对桁架或大模板等部件,可采用立放形式,但必须采取抗倾覆措施,每堆材料不宜过多,以免影响部件本身的质量和转运方便。

堆放场地要求整平垫高,应注意通风排水,保持干燥;室内堆放应注意取用方便、堆放安全,露天堆放应加遮盖;钢质材料应防水防锈,木质材料应防腐、防火、防雨、防曝晒。

3.4模板设计

(1)基础筏板、底板模板:

基础筏板底板厚度为900mm高,筏板四周侧面采用下口砌筑240厚30cm高砖胎模,上端60cm采用木模板。

积水井、电梯井及独立承台外侧采用砖胎模。

外墙外侧在止水螺栓支撑处设置60*60*15木垫块;导墙模板斜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脚手架钢管支撑。

电梯井、集水井部位砖胎模大样

基础筏板外侧砖胎模及木模板大样

(2)墙模板:

墙模板采用15厚镜面多层板,竖楞采用50*100mm方木(方木均经压刨找平)间距200mm,,现场散拼安装,安装时尽可能的使用顺直的木龙骨和表面干净、光滑的镜面多层板;阴角配制阴角模;模板拼缝处粘贴密封条以防漏浆,新旧混凝土交接处,模板安装时紧贴已浇筑混凝土;墙模板水平方向龙骨采用2Φ48脚手架钢管间距500mm布置,通过Φ12穿墙(地下室外墙采用止水螺栓)螺栓外配双“山”型扣进行加固,设双螺母;地下室外墙外侧在止水螺栓支撑处设置60*60*15木垫块;墙模板斜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脚手架钢管支撑。

(3)顶梁、板模板

顶梁、板模板采用15厚镜面多层板及50×100木龙骨,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支撑立杆间距≤1000;水平拉杆间距1800,立杆底部设置纵横方向的扫地杆,

3.5模板施工

(1)导墙吊模支设

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墙线引测─→焊钢筋支撑(模板高度限位)─→安装内侧模板─→安装止水螺栓─→安装外侧模板─→安装钢管调整固定(基坑外侧设钢管桩)─→拉线校正─→安装止水钢板─→预检

(2)墙模支设

①墙板模板采用15厚镜面多层板散拼,内、外模同时进行,边安装模板边安装穿墙止水穿墙螺栓;安装时从一个起点开始,将竖直方向最外边的模板吊垂直后,再进行后边模板的拼装。

②墙模板横向背楞为2Φ48钢管间距不超过500mm,竖向背楞为50*100木方间距200mm。

对拉止水螺杆为Φ12,中间焊80*80*3止水片,要求焊接密实。

为防止模板倾覆,加钢管斜撑,与地锚连接、撑紧(地锚留设方法:

浇筑底板砼时,由专人在底板上放地锚,地锚离墙2m左右,间距1.5m左右,地锚采用Φ25的钢筋,露出板面200mm,(不允许接触垫层),外墙外侧可利用基坑边垫木方用钢管支撑。

③墙模校正采用可调支撑钢管和倒链拉线进行调整,逐段校正准确。

(3)顶梁、板模板支设

①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搭设满堂脚手架─→安装大梁底板下小横杆─→安装梁底板及侧板模板─→安装顶板主龙骨─→安装次龙骨─→铺板模─→校正标高─→预检

②施工方法:

顶板支撑系统采用Φ48钢管满堂脚手架,支撑间距≤900,顶板主、次龙骨为50×100mm木方,主龙骨间距600,次龙骨间距250。

在竖向结构构件抄好标高后,根据板厚、模板厚、木方厚调整好搁放木方的水平钢管、钢管撑托或主龙骨,最后铺木方及板模。

(4)墙板接头处处理

要求模板接缝平整且缝隙小。

所有模板体系在预制拼装时,将模板刨边,使边线平直,四角归方,接缝平整;梁底边、二次模板接头处和转角处均加垫10mm厚海绵条以防止漏浆。

(5)主体结构模板施工

a、墙柱柱模板施工

安装前先弹出纵横轴线(包括控制线)及周边尺寸线,根据测量标高,找平调整柱底标高,必要时可用水泥砂浆进行修整。

在上一层砼浇筑完成后,电焊工根据地上的剪力墙边线及位移200的控制线,在剪力墙的纵向钢筋上离地50mm焊接长度同墙厚的钢筋头(钢筋头要用切割机切断,保证钢筋头长度准确,端部齐平)用以固定剪力墙木板的下脚位置。

剪力墙模板采用整块式或拼装式。

剪力墙脚应预留清扫口,剪力墙较高时应预留浇筑施工口一般由地面起每隔2m留一道,孔洞大小根据施工需要确定并注意对称设置,以便灌入混凝土及插入振捣器。

柱模顶端距梁底或板底50mm范围内,为确保柱与梁或板接头不变形及不漏浆,所有接头处模板应制作认真,拼缝严密,严禁乱拼乱凑和用废纸、破布塞堵。

具体构造详见下图:

b、梁板模板

先支梁底板及两侧模板,根据标高在梁两侧上钉上水平横档,再在上边搁置平台搁栅,平台搁栅应用木方或型钢铺设。

当板跨度超过1500mm时,平台搁栅下应加设大横楞(俗称牵杠)和立柱支撑,必要时,亦可用工具式桁架来代替平台搁栅和支柱。

桁架间距由承载能力决定,桁架两端支承处要设木楔,在调整标高后钉牢,桁架之间设拉结条,保持其垂直。

搁栅找平后,在上面铺钉模板。

楼板模板铺木板时只要在两端及接头处钉牢,中间尽量少钉或不钉以利拆模。

如采用定型木模板,需按其规格距离铺设搁栅,不够一块定型木模板的空隙,可用木板镶满或用2-3mm厚铁板盖住。

当用胶合板作楼板底模时,搁栅间距不宜大于500mm。

楼板模板的支撑一般采用满堂脚手架式,顶部用φ48钢管作搁栅,间距按设计荷载布置,一般不得大于1000mm,模板铺拼应平整、靠紧。

梁板板模板支撑体系及构造请详见下图。

c、楼梯模板

楼梯模板,其施工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梯模板应根据设计标高放样,并找好平台标高,其施工步骤应为:

安装平台梁及平台与基础模板-安装楼梯斜梁或楼梯底模板并完成楼梯支撑体系-安装楼梯外帮侧板-安装踏步模板。

(2)楼梯支撑底板的搁栅间距宜为500mm,支承搁栅和横托木间距为1000-2000mm,托木两端用斜支撑支柱,下用单楔楔紧,斜撑间用牵杠互相拉牢,搁栅外面钉上外帮侧板,其高度与踏步口齐。

外帮侧板应先在其内侧弹出楼梯底板厚度线,用套板画出踏步侧板位置线,钉好固定踏步侧板的档木。

(3)楼梯较宽时,应沿踏步中间加吊反扶梯基模板,其上端与上平台梁外侧板固定,下端与下平台或基础外侧板固定撑牢,悬吊高度等于楼梯底板混凝土厚度,然后在三角木上钉好踏步侧板。

(4)梯步高度要均匀一致,踏步侧板下口钉一根小支撑,以保证踏步侧板的稳固,楼梯扶手柱杆预留孔或预埋件应按设计位置正确埋好。

3.6模板安装质量的要求

①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和安装在结构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等按图纸和洽商不得遗漏,且安装必须牢固,埋件位置必须准确。

②现浇钢筋砼板,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按现行规范要求起拱高度起拱。

③阴阳角必须方正(用工程检测仪上角尺检验)。

4模板拆除及维修保养

4.1.模板拆除:

①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先拆除纵墙模板后拆除横墙模板,先拆除外墙模板后拆除内墙模板。

②模板拆除时间以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为准。

竖向结构模板拆除时砼强度应达到1.2mPa,外墙模板拆除时间必须在混凝土浇筑96小时以后拆除,不允许提前松动螺栓紧固螺丝和模板,不允许提前拆除支撑钢管。

内墙模板拆除时砼强度应达到4mPa。

水平结构模板拆除时砼强度要求见下表:

拆除承重结构模板的砼强度要求表

构件类型

结构跨度

按设计要求砼强度达到的百分值

≤2

50

>2,≤8

75

>8

100

≤8

75

>8

100

悬挑构件

100

③拆除模板之前,应填报模板拆除申请表,经有关人员会签后方可拆模。

④模板拆除注意事项:

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如发现有影响结构安全问题时,应立即停止拆除,经处理或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继续拆除;

拆模时严禁使用大锤,应使用撬棍等工具。

4.2.模板维修保养:

模板拆除后,及时运至模板堆放场地并清理残留砼、密封条等杂物,模板上的钉子起干净,模板上的孔眼修补好,涂刷隔离剂后分类堆放。

5质量保证措施

5.1、所有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必要时可用电焊或套框等方法将其固定。

对小型洞孔,套框内可满填软质材料,防止漏浆封闭。

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和模板,以免其歪斜、移位、变形。

5.2放样弹线时,除按图纸弹划出工程结构外轮廓线外,还应弹划出模板安装线或检查线。

接头处模板、梁柱板交叉处模板,应认真配制,防止烂根、移位、胀模等不良现象。

模板及支撑系统应联接成整体,竖向结构模板(柱、墙等)应加设斜撑和剪刀撑,水平结构模板(梁、板等)应加强支撑系统的整体联接,对木支撑纵横方向应加钉拉杆,采用钢管支撑时,应扣成整体排架。

5.3、模板工程施工中,应随做随检,作出验收记录,模板工程完成后应具备完整的自检互检资料。

5.4、模板支设前,由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长进行详细技术交底,并落实责任。

5.5、认真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度,认真执行公司质量管理条例,对质量优劣进行奖罚。

5.6、模板支设过程中,木屑、杂物必须清理干净,在顶板下口墙根部每段至少留二个清扫口,将杂物及时清扫后再封上,避免产生质量事故。

5.7、各类模板制作须严格要求,经质量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模板支设完后先进行自检,其允许偏差必须符合要求,凡不符合要求的应返工调整,合格后方可报验。

5.8、模板验收重点为控制刚度、垂直度、平整度和接缝,特别应注意外围模板、水电预埋箱盒、预埋件位置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等。

5.9、浇筑砼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

浇筑砼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

5.10所有接缝处加粘海绵条(包括柱墙根部等容易漏浆部位)。

6安全防护措施

(1)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放在工具箱内或工具袋内,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

(2)装拆施工时,上下有人接应,随拆随运转,并把活动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架上或抛掷;

(3)安装剪力墙模板时,随时支撑固定,防止倾覆;

(4)拆除承重模板,设临时支撑,防止突然整块塌落;

(5)吊装模板时,必须在模板就位并连接牢固后,方可脱钩。

并严格遵守吊装机械使用安全有关规定;

(6)吊装和拆除模板,尽量避免再同一垂直面上下同时操作,必须时应搭设,防护设施;

(7)支模应按顺序进行,模板及支撑系统在未固定前,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及时吊走,严禁在拆除支撑的模板上进行操作,防止扶空、踏空;

(8)在木模的支撑系统上,严禁乱拉设电线及用电设备,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9)拆除模板时由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

操作人员配挂好安全带,禁止站在模板的横杆上操作,拆下的模板集中吊运,并多点捆牢,不准向下乱扔。

拆模间歇时,必须将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10)雨、雪及五级大风等天气情况时禁止施工;

(11)模板放置时不得压有电线、气焊管线等。

7梁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

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梁段:

L1。

7.1参数信息

7.1.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B(m):

0.20;梁截面高度D(m):

0.70;

混凝土板厚度(mm):

12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

1.0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

0.10;

立杆步距h(m):

1.6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

1.00;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

3.10;梁两侧立杆间距(m):

0.60;

承重架支撑形式:

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

1;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3.6;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

单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

1.00;

7.1.2荷载参数

新浇混凝土重力密度(kN/m3):

24.00;模板自重(kN/m2):

0.30;钢筋自重(kN/m3):

1.5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2.0;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

17.8;

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kN/m2):

2.0;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kN/m2):

4.0;

7.1.3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

柏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

10000.0;

木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

16.0;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17.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

1.7;

面板材质:

木面板;面板厚度(mm):

20.00;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95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13.0;

7.1.4梁底模板参数

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

5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

100.0;

梁底纵向支撑根数:

2;

7.1.5梁侧模板参数

主楞间距(mm):

500;次楞根数:

4;

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

4;

固定支撑水平间距(mm):

500;

竖向支撑点到梁底距离依次是:

150mm,300mm,450mm,550mm;

主楞材料:

木方;

宽度(mm):

50.00;高度(mm):

100.00;

主楞合并根数:

2;

次楞材料:

木方;

宽度(mm):

50.00;高度(mm):

100.00;

7.2梁侧模板荷载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tβ1β2V1/2

F=γH

其中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750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分别计算得17.848kN/m2、18.000kN/m2,取较小值17.848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7.3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次楞的根数为4根。

面板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单位:

mm)

7.3.1强度计算

材料抗弯强度验算公式如下:

σ=M/W<[f]

其中,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50×2×2/6=33.33cm3;

M--面板的最大弯矩(N·mm);

σ--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按照均布活荷载最不利布置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M=0.1q1l2+0.117q2l2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1=1.2×0.5×17.85×0.9=9.638kN/m;

振捣混凝土荷载设计值:

q2=1.4×0.5×4×0.9=2.52kN/m;

计算跨度:

l=(700-120)/(4-1)=193.33mm;

面板的最大弯矩M=0.1×9.638×[(700-120)/(4-1)]2+0.117×2.52×[(700-120)/(4-1)]2=4.70×104N·mm;

面板的最大支座反力为:

N=1.1q1l+1.2q2l=1.1×9.638×[(700-120)/(4-1)]/1000+1.2×2.520×[(700-120)/(4-1)]/1000=2.634kN;

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4.70×104/3.33×104=1.4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

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1.4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

7.3.2挠度验算

ν=0.677ql4/(100EI)≤[ν]=l/250

q--作用在模板上的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线荷载设计值:

q=q1=9.638N/mm;

l--计算跨度:

l=[(700-120)/(4-1)]=193.33mm;

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95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50×2×2×2/12=33.33cm4;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0.677×9.638×[(700-120)/(4-1)]4/(100×9500×3.33×105)=0.029mm;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ν]=l/250=[(700-120)/(4-1)]/250=0.773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029mm小于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0.773mm,满足要求!

7.4梁侧模板支撑的计算

7.4.1次楞计算

次楞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次楞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

q=2.634/0.500=5.269kN/m

本工程中,次楞采用木方,宽度50mm,高度100mm,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

W=1×5×10×10/6=83.33cm3;

I=1×5×10×10×10/12=416.67cm4;

E=10000.00N/mm2;

计算简图

剪力图(kN)

弯矩图(kN·m)

变形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