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1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93709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1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1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1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1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1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1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练习.docx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1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1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练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1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练习.docx

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1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练习

第11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选择题

1.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批判”的“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作了广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倡导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以宣传和示范方法来实现其主张。

这种“批判”的“主义”是(  )

A.浪漫主义B.自由主义

C.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的欧洲出现的“批判”的“主义”,倡导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这只有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当时进行示范的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欧文“新和谐公社”),故C项正确。

浪漫主义是当时一种对现状强烈不满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文学流派,未进行示范,排除A项。

自由主义是当时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不可能批判资本主义,排除B项。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时也未以示范方法来实现其主张,故排除D项。

答案:

C

2.“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

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

”这段话高度评价了(  )

A.伏尔泰和其反封建学说

B.卢梭和其人民主权说

C.达尔文和其进化论

D.马克思和其社会主义理论

解析:

注意关键词:

阶级的引领者、新型社会的预言者、抛弃了空想的成分、无产者的前程等,可知这是指马克思和他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故D项正确。

根据“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排除A、B、C三项。

答案:

D

3.“在更公正的社会组织到来之前,在机器转归工人自己所有之前,机器不可能给工人带来真正的好处。

”材料中“更公正的社会组织”指的是(  )

A.资产阶级理性王国B.社会主义社会

C.工业文明时代D.知识经济时代

解析:

材料认为出现“更公正的社会组织”后,机器就可以给工人带来真正的好处,所以这里的“更公正的社会组织”应该是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

B

4.1892年《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中写道:

“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

……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材料反映出《共产党宣言》(  )

A.促进了各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B.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C.有利于世界工人阶级的联合

D.为国际工人运动发展提供思想武器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的意思:

某大国的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故《宣言》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思想理论,故答案选D。

答案:

D

5.“工人在失败面前无所畏惧,并已准备好在德军进城后引发的武装冲突中与敌人血战到底……新成立的临时政府的首脑……担心工人们会用国民自卫军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激怒德国人。

”该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

A.巴黎公社B.英国宪章运动

C.“光荣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

综合材料中的“工人”“德军进城”“临时政府”“国民自卫军”可知,材料叙述的是巴黎公社,因此答案为A。

答案:

A

6.《巴黎公社公告》第44号向人们宣布:

“你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最近成立的代表机构在你们的支持下,将着手补救前政权造成的灾难:

遭到破坏的工业,停顿下来的劳动,瘫痪的商业贸易,即将获得有力的推动。

”这在本质上表明(  )

A.巴黎公社是劳动人民的政权

B.巴黎公社旨在恢复发展生产

C.巴黎公社获得劳动人民支持

D.巴黎公社是工商业代表机构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了巴黎公社立即恢复发展生产以巩固新的无产阶级政权。

这在本质上表明巴黎公社是为了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因此巴黎公社是劳动人民的政权。

B项是现象,不是本质。

答案:

A

7.下图中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顶点,其涉及的事件分别是(  )

A.里昂工人起义、宪章运动

B.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俄国十月革命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俄国二月革命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

解析:

注意从图中的时间信息分析。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以后,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因此答案选D。

答案:

D

8.《社会主义研究》杂志1986年第3期载文指出:

“巴黎公社基本上是按照蒲鲁东(法国小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地方自治原则和布朗基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建立起来的一个城市自治政权。

”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

A.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无产阶级革命

B.是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性质政权

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指导

D.建立了工农联盟政权

解析:

从材料“法国小资产阶级思想家”“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城市自治政权”等信息可判断这是对巴黎公社局限性的认识,选择C项。

A、B、D三项说法均是错误的。

答案:

C

9.某年3月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

画中描绘了骑在一头熊背上的自由女神形象,她右手高举象征光明与自由的火炬,左手所执的白纸上写着“1776”、“1917”两个意味深长的年份,周边站着一群对之脱帽敬礼的俄国人。

漫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

A.《独立宣言》发表B.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

C.自由女神像落成D.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解析:

漫画显然是为俄国二月革命而作,熊代表俄国,作者想表达1917年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如同1776年宣布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一样,都是人类自由解放史上的大事,必然得到人民的支持(当然,离不开美国自由女神的照耀),故答案选B。

答案:

B

10.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

“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作者认为,临时政府所以倒台,是因为没有满足人民的愿望。

二月革命后,人民最大的愿望是“面包”和“牛奶”,即和平与土地,故B项正确。

二月革命后,沙皇专制已经被推翻,故A项错误,C、D两项的说法和材料信息不符合。

答案:

B

11.“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的核心内容是(  )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C.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D.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解析:

材料中“四月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是指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故答案选C项。

答案:

C

12.列宁在向彼得格勒苏维埃会议发表一次讲话时说:

“在国内,农民中很大一部分人都说:

我们不再跟资本家打交道了,我们要同工人一道干。

我们只要颁布一项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法令,就可以赢得农民的信任,农民会懂得,只有同工人结成联盟,他们才能得救。

”基于此,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的措施是(  )

A.颁布《土地法令》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新经济政策D.建立集体农庄

解析:

本题属于苏俄列宁时期的历史事件,首先排除D项。

再根据颁布的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法令”即可锁定正确选项A。

答案:

A

13.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

”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D.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能力。

马克思主义诞生是在物质基础、阶级条件、思想基础成熟的条件下,加上马、恩二人的努力下出现的。

A是物质基础,B是阶级条件,C、D分别是思想条件、主观努力,其中经济条件是最基本的条件。

【答案】A

14.“在更公正的社会组织到来之前,在机器转归工人自己所有之前,机器不可能给工人带来真正的好处。

”材料中“更公正的社会组织”指的是()

A.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B.社会主义社会

C.工业文明时代

D.知识经济时代

【解析】材料认为出现“更公正的社会组织”后,机器就可以给工人带来真正的好处,所以这里的“更公正的社会组织”应该是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B

15.《共产党宣言》一书中写道: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材料强调的是()

A.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B.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

C.把谋求人类解放作为目标

D.揭露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阶级实质

【解析】根据材料“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可知C符合。

A、B、D均与“一切人自由发展”不相符,可排除。

【答案】C

16.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编写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剧中有这样的台词:

“他们都宣布我的思想死了。

”“不断宣布一种思想死了,不正可以证明这种宣布的虚妄吗?

”材料中的“思想”对无产阶级的斗争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是()

A.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B.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C.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D.指导了巴黎公社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理解和迁移能力。

解题是首先注意题干命题意图是考查“深远的影响”。

A、B两项不是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直接指导巴黎公社革命,排除D。

答案选C。

【答案】C

17.马克思说巴黎公社“不过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其含义是指()

A.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无产阶级夺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C.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D.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巴黎公社的成立是当时法国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并不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故A项错误。

马克思强调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是指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并非巴黎条件成熟,故B项错误。

D项不符合题干的意思。

故选C项。

【答案】C

18.马克思评价某事件时说:

这次革命不是一次反对哪一种国家政权形式——正统的、立宪的、共和的或帝制的国家政权形式的革命。

它是人民为着自己的利益重新掌握自己的社会生活。

它不是为了把国家政权从统治阶级这一集团转给另一集团而进行的革命,它是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而进行的革命。

“这次革命”指()

A.光荣革命B.美国建立

C.巴黎公社D.十月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巴黎公社革命的理解能力。

材料中“它是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而进行的革命”,由此判断是政权性质的改变,建立人民政权。

故选C。

【答案】C

19.有一部著名的历史话剧中有以下的一段对话,由此推断出这部话剧反映的历史是()

A.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美妙设想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巴黎公社运动

D.十月革命

【解析】由材料中“国家就是人民”“人民管理自己”“政府所有的公职都应该有一定的期限”等信息可知,该政权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权。

四个选项中A、B都不是政权,C、D两项相比较,C项更能体现建立政权、实行选举的尝试。

故选C。

【答案】C

20.马克思在评价某一政权时指出,它“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对这一“政治形式”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B.农民政权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联盟

D.无产阶级专政

【解析】根据“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的提示反映的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而“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即为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D

21.有学者认为:

“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

”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解析】材料认为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一战以及俄国历史土壤密切相关,选择D项。

【答案】D

2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写道:

在那动乱的一九一七年的四月,吓得昏头昏脑的小市民,早上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提心吊胆地询问比他起得早的邻居:

“今天城里是哪一派掌权?

”正确的回答是()

A.罗曼诺夫王朝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工兵代表苏维埃

D.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解析】关键信息:

一九一七年的四月,二月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掌权的应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A项于二月革命被推翻,C、D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

23.“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的核心内容是()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C.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D.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解析】材料中“四月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是指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故选C项。

【答案】C

24.列宁在向彼得格勒苏维埃会议发表一次讲话时说:

“在国内,农民中很大一部分人都说:

‘我们不再跟资本家打交道了,我们要同工人一道干’。

我们只要颁布一项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法令,就可以赢得农民的信任,农民会懂得,只有同工人结成联盟,他们才能得救。

”基于此,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的措施是()

A.颁布《土地法令》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建立集体农庄

【解析】本题属于苏俄列宁时期的历史事件,首先排除D。

再根据颁布的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法令”即可锁定正确选项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卡尔·马克思认为,各工业化国家将先于其各自的殖民地爆发革命。

他指出,西方资本家正不断将其剩余资金投向殖民地,而在那里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与他那个时代的所有社会主义者一样,马克思认为这些投资将持续下去,并且这些殖民地将成为像其西欧母国那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

马克思也曾预期,随着各殖民地走向工业化和繁荣昌盛,原先西方的制造业中心将会因此衰落,并造成工人失业。

这反过来最终会迫使受苦的西方工人阶级起来反抗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因此,马克思得出结论:

革命将首先在西方爆发……

今天,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看到实际发生的情况与马克思所担心的完全相反。

革命的爆发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原先西方的殖民地,即现在的第三世界。

这样,历史把马克思的结论整个颠倒了过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评析材料中关于革命爆发的观点。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

此题是开放型试题,首先据材料概括主要观点,然后再对观点进行评价和分析。

要注意,在评析时一要高度概括,二要史论结论、有理有据。

答案:

马观点:

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西方各工业化国家爆发。

新观点:

革命的爆发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原先西方的殖民地,即现在的第三世界。

对这一观点赞成与否,都要有充分论据,论证:

①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缓和社会矛盾。

如西方工人阶级通过议会、工会组织等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西方国家实行福利制度等,从而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②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而是发生在经济政治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俄国、中国等。

③马克思是以工业革命兴起时期的历史得出观点的,斯塔夫里阿诺斯是从今天历史发展的角度得出观点的。

26.“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

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的意义的时候说:

“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的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图一到图三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体现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怎样的发展趋势?

(2)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什么?

俄国为什么能够成功地选择这条道路?

(3)材料三中图四、图五两个历史事件选择的革命道路有何差异?

简要说明选择道路差异的原因。

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解析:

(1)问,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实践。

(2)问,考查十月革命知识点,分别从性质和背景分析。

第(3)问,材料三反映的苏联与中国不同的革命道路,图四是苏联的城市包围农村,而图五则是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从两国国情来分析原因,认识围绕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总结。

答案: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成立。

发展趋势: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2)通过暴力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原因:

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无产阶级力量强大和无产阶级政党成熟。

(3)俄国通过城市武装暴动取得革命胜利;中国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两国国情差异。

俄国是相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力量强大,城市里革命力量强大。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城市敌人力量强大。

认识:

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7年3月(俄历2月),彼得格勒的女工高呼“打倒战争!

”“要面包!

”等口号举行游行示威,各工厂的男工也加入游行队伍。

参加示威和罢工的人数不断增加。

沙皇政府派军警开枪镇压,工人们奋起反抗。

起义工人得到士兵的支持,起义迅速发展,革命的红旗代替沙俄的白、蓝、红三色旗在首都上空飘扬。

正在前线指挥俄军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于3月15日宣布退位。

材料二代表大会决定:

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

——《和平法令》

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分)根据材料判断它的性质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的三个文献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通过的?

(5分)各有什么作用?

(9分)

(3)两段材料所反映的事件关系如何?

(8分)

【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对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关系的认识。

(1)问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和斗争内容即可判断。

(2)问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

第(3)问考查对两段材料的综合把握,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1)二月革命。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历史背景:

1917年11月6日武装起义开始,次日完全占领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接着莫斯科等城市也相继起义成功。

在革命胜利之际,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三个重要文件。

作用: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和平法令》通过后苏俄政府退出大战,新生政权获得了喘息之机;《土地法令》消灭了俄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地主阶级,体现了农民的利益,得到了农民的支持。

(3)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为十月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

28.“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

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的意义的时候说:

“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的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图一到图三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3分)体现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怎样的发展趋势?

(4分)

(2)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什么?

(3分)俄国为什么能够成功地选择这条道路?

(4分)

(3)材料三中图四、图五两个历史事件选择的革命道路有何差异?

(4分)简要说明选择道路差异的原因。

(6分)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2分)

【解析】第

(1)问,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实践。

(2)问,考查十月革命知识点,分别从性质和背景分析。

第(3)问,材料三反映的苏联与中国不同的革命道路,图四是苏联的城市包围农村,而图五则是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从两国国情来分析原因,认识围绕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总结。

【答案】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成立。

发展趋势: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2)通过暴力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原因:

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无产阶级力量强大和无产阶级政党成熟。

(3)俄国通过城市武装暴动取得革命胜利:

中国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两国国情差异。

俄国是相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力量强大,城市里革命力量强大。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城市敌人力量强大。

认识:

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