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的背景和意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8618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的背景和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项目的背景和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项目的背景和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项目的背景和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项目的背景和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的背景和意义.docx

《项目的背景和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的背景和意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的背景和意义.docx

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1.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自从20世纪90年代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以浙江省为例,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自2005年以来一直稳定在40%左右水平。

就数量上而言,我省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但是纵观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现状,持续的大规模扩招使得各类矛盾进一步激化:

第一,社会急需各类专门人才,而毕业学生却难以合适的工作;第二,大班式教学,师生之间的见面只在课堂和实验室,上课时往往“一言堂”,缺乏师生互动,学生缺乏思考问题的空间和时间,知识无法及时消化。

加上学生多,教师的监控能力有限,及时完成作业的批阅任务非常困难,教学质量大幅滑坡;第三,考核模式单一,学生死记硬背,虽能应试,但综合素质却原地踏步,所学的知识也不知如何运用,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和创新精神。

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保证教学质量,为信息时代实现国家创新计划,培养出乐学善思的合格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大众化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发生的一个深刻变化,它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而在于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运行方式和发展道路。

高等教育体系大众化所产生的这些新环境在一般和特殊两个层面上都对高等教育形成了影响。

在一般层面上,它们影响大学作为一种知识机构的状况;在特殊层面上,它们影响教学和研究的具体实践。

教学,作为高等教育机构中最为重要的基本教育活动之一,其基本理念在大众化过程中将发生引人瞩目的多元化的深刻变革。

大学正逐渐蜕变为一种指向不同职业的培养训练和社会角色分配的机构,既被看做一种传授和探索高深知识的社会公共机构,又被视为一种社会服务机构。

高等教育的重点“从塑造个性转向培养更为专门的技术精英,包括社会中所有技术和经济组织的领导阶层”,大学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高深学问”,更要有“高深技能”。

大众化教育要求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学识修养、职业技能、社会交往、解决问题和创新等多元能力的学生,而且是在“大班教学”的环境中实现,显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培养出适合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需要的人才,改革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明确要求教师提供开放式、不断发展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提高授课效率,除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知识如何运用,注重学生表达、沟通、协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物流仓储与配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经济循环,提高流通效率的重要环节。

但物流发展的滞后性与城市经济发展的高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提升物流管理高等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仓储与配送管理》是全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及其他专业物流相关方向的核心课程之一。

其特点是知识面宽、实践性强且学科交叉,是多观点、理论和技术的综合。

但是,该课程普遍被学生认为难度较大,感觉学习过程索然无趣,原因主要包括:

(1)教育模式比较陈旧。

由于课时限制,教师授课时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被动式学习模式,以主要依靠教师课堂讲授的形式进行,导致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不强。

必然产生“高知识、低能力”的现象,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无法圆满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及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教学内容与实训环节脱节,教学效果不显著。

实验室建设很大程度上也负面影响了该课程的时间教学,学生只能通过图片、视频演示,通过仓储模拟软件对课本内容粗浅了解,无法增加实训内容,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瓶颈。

(3)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本课程考核普遍沿用传统方式,成绩构成分为平时考勤和作业,及期末考试。

这种局限于理论考核的考试难以有效地对能力进行考核。

如此考核制度不仅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全貌,而且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2.现状分析

学习是人类的基本功能和习性,人生来就是一个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行动者,然而长期应试教育,很多学生对学期逐渐失去兴趣。

高等教学必须对学生加以指导,形成实现自主-合作学习模式。

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也正是学生积极探究,追求知识的过程,发展能力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生疑到释疑,从感知到领悟的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去探究的学习过程,去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学生是活泼的有个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是有待点燃的“火把”。

而不是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

他们有探求新知的愿望,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有丰富的智慧,有敏捷的思维。

然而传统的被动性学习方式是以接受性为主要特征,学生的主体性丧失,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知识更新速度异常迅速的今天,实施“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是恢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途径。

自主学习既可以理解为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强度、学习结果评价的学习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学生能够指导、控制和调剂自己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自主学习者有三个特点:

具有较强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策略的运用;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效果,并根据这些反馈反复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知道何时、如何使用某种特定的学习策略,或者做出合适的反应。

此外,在合作学习部分,学生在特定的群体中,为实现共同学习目标,在明确责任分工下,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评价,达到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这样一种互动关系中,老师通常引导作用,且与学生之间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教师与学生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教学过程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师生之间只有通过知识的沟通,很难形成互动合作关系。

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下,课程资源只是师生共同探知的凭借和工具,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提高的平台。

教给了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会学习知识,这样学生就获得了生存的能力,发展的空间。

自主合作学习方法正是关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发展是极具有利的。

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

 

所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一种建立在互助合作基础上的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师组织下的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和课程的学习任务把班级的同学划分成若干组,小组的成员通过师生、生生合作进行自学、讨论、交流和操作、探索、研究等活动形式,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它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它对于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识品质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下面就来谈谈我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几点认识。

 

而目前我国中小学乃至大学课堂普遍使用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与网络化的自主

协作学习所遵循的宗

旨背道而驰

讲授式教学固然自有其合理的一面

但是在这种教学中

学生只是听命于教师

很少自主学习

学生处于被动的

学习地位

没有学习的自主权

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积极性得不到发挥

学生之间只存在强烈的竞争

缺乏讨论

交往和协作

学习

而且学生并没有接受到多少清晰的有关自主

协作学习策略的教学指导

自主

协作学习的前提是要求充分给予学生自

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要求师生关系民主和谐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要求相应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策略以促

进学生充分参与学习

可见

要进一步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发展

首先必须对讲授式教学进行革新

 

那么究竟什么是自主学习呢?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是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力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我要学”,改变了以往的“要我学”,这就是主动性。

学生不但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能自己确定学习目的,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监控,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补救,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所谓合作学习,就不是学生单人的学习行为,它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集体交流,共同探讨,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通过大家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当然也可以全班同学合作,集体探知,对有价值的问题充分交流,加深认识。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三步做法。

第一步:

自主学习,解疑释难

像一篇文章的字音、词义,必须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查阅认知,尤其是词义要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推知,并且标注在书上,养成习惯,自己动手去做。

文学常识让学生利用工具自己书查阅。

对于课文内容自己要能概括,要有自己的感知领悟。

在阅读中要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思考。

对于重点词语、句子、精彩部分等有自己的所得,简要的批注在字里行间。

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学生没有自主学习中的认知感悟,独立思考,就不会有疑问产生,合作学习中就不会提出问题,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与人合作只是留于形式,不会有什么收获,更不会长进提高。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是学生发展的条件。

在学生具体的自主学习中,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自主学习就会漫无目的,无所适从,甚至偏离主题,收效甚微。

因此,这一步我又分为三点。

1.亮标导向。

这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总领和目的,是一节课的方向,以便让学生围绕目标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认知,合作探讨。

要不然一节课之内,就没有主攻方向了,真正的各自为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随心所欲了。

毕竟学生的理解有所不同,感悟有深有浅,教师不确立学习目标,学生可能回抓不住重点,主次不分乱撞一气。

这样知识教学就落不到实处,学生也没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因此,每一节课要在目标的统领下,让每一个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有所得才好。

如《白杨礼赞》一文,我这样设标:

①同学们对白杨树都不陌生,茅盾写的《白杨礼赞》一文就是赞美白杨树的。

作者在赞美白杨树之前,为什么先写黄土高原的辽阔与壮美?

文中描写了白杨树的哪写方面?

赞美了白杨树的什么品质?

作者只是赞美白杨树吗?

这样从文章的脉络上引导学生阅读,从写作目的上确立学习目标,利于学生感知文章主要内容,达到学习目的。

把学生引入学习的高速公路,效率就增加了。

②学习本文有什么现实意义?

这个目标从情感入手,对学生是认识上的深化,能力的迁移,又是思想感情的陶冶,从而达到本文的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2.创境激趣,自主学习。

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之后,学生不一定都能积极进入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创设情景,铺就条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热情与动力。

而疑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诱因,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

常言说,一石激起千层浪。

因此,教师在每一节课中,要善于围绕总体目标,精心设计足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

相信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真正的让学生去自主合作学习。

教师只不过给学生学习创设一定的情境,提供一些条件,通过导语或问题把学生引入学习的高速公路。

如《种树种到联合国》这篇通讯报道,联合国是一个组织单位,从题目看,莫非有人到那里去种树么?

再说那地方一般人能进得去吗?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看看那人是怎么把树种到联合国的。

这样简单的话语就把学生阅读的兴趣引起来了。

引起学生读书兴趣之后,首先是整体感知。

要让学生能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要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的情感与写作目的,感悟到整个作品的情调。

其次是理解。

理解作者观察事物,描述现象的角度,理解作者分析问题的视角和方法。

在理解感悟文本的基础上真正与作者沟通,进行对话,使文本成为学生与作者之间交流的平台。

当然,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允许学生对每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分析,辨别是非,从多方面得到长进。

3.认真读书,善于发现问题

疑问的产生和问题的解决,都在于认真的阅读和理解。

阅读不认真不深入,便发现不了问题。

读书愈认真愈深入,才有疑问产生,才能于平淡处发现问题,有疑问更加深了读书与思考,自然思维就得到了锻炼与发展,最终问题得以解决,感悟加深。

如《岳阳楼记》,其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现了作者的宽阔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抱负,这是传统的观点,许许多多的资料也都这么说,好多人也都这么理解。

可有一本书中说“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表现了作者的心理和抱负。

学生发现这些说法不一,提出异议。

由此我发现学生的思路闭塞,思考不深入。

我便点拨学生,作者写古仁人目的是什么?

学生很快从我的提示中理解了问题。

又如《在山的那一边》一文,有的学生在阅读中,对于“小时侯,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

海。

”的句子,提出了问题。

妈妈为什么说是“海”,怎么不说是别的呢?

这一平常的句子,学生能提出问题,可见学生阅读细致认真,思考深入。

这一问题如何解决呢?

我引导学生思考,海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回答:

广大,广阔。

我又问学生,“我”在痴想山那边是什么?

妈妈用广阔的海作答案,有什么用意呢?

这样学生自然就把问题解决了。

学生不但明白了“我”从小就不愿困居在狭小的天地,也理解了妈妈同样希望我长大后能走出山沟,到外面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中去,到广阔的天地中去。

这样学生对诗文的内涵就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第二步是:

合作交流,归纳综合

学生读书中的问题,一部分学生自己通过深入思考能自行解决,还有一部分需要合作交流,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互相启发,才能解决。

不过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不可能一一解决。

需要教师梳理问题,分清主次,把有价值的问题找出来,“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在合作交流启发中求得问题的解决。

只要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思维的闸门打开了,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思想火花,收到出乎预料的效果。

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由此寄》与元缜的《闻乐天授扬州司马》两首诗,都是为好友被贬而写,都体现了对好友的关切之情,哪一首的关切之情更大?

学生议论不一。

我提示学生诗歌都过形象表达感情,请同学们结合诗文描写的景物及表现方法等方面思考分析。

最后学生看出了李白的诗通过想象,运用拟人的方法,寄关切之情于明月,富于浪漫色彩,心随月至,时刻关注,可见关切之情大些。

而元缜的诗,只是写出了卧病惊起,听看风雨入窗,其中显得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只是风雨有些比喻意。

相比之下,李白的诗显得积极奔放,心情飞到友人之处,情真意切,元缜的诗只是显出面对这种打击的愤懑,对政治黑暗的不满,主动性不足。

这样学生在合作交流之后归纳综合,问题不但解决了,而且认识也加深了。

当然,合作不仅仅是生生合作,还包括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对于同一个问题的理解,不同的人心理个性有差异,见解就会有不同。

要不然怎么会说“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使学生共同提高,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能达到教学相长。

再说,有些方面的知识或问题的理解,老师也不一定如学生。

学生青春年少,思维灵活,想象能力丰富,容易接受新知识,获得信息的渠道多,在某些方面就是比老师强。

要不然韩愈怎么会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呢?

这样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不但引导了学生,而且也可以向学生随时学习新知识,还可以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当然对于有的问题的分析学生难免会出现迷茫或错误,陷于卡壳。

这时教师要适时启发引导,巧妙点拨,做到引而不发,开而弗达,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线路。

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体验、思维、领悟,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发展。

这时的合作交流过程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和平台,也是学生发展和能力提高的过程。

如《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吗》,学生刚接触了一个单元的议论文,就学习驳论文,驳论点只需要拿出证据证明对方论点不对,尚容易理解,而驳论证过程就有一点难度,本文即如此。

大部分学生理解时有困惑,这时我就让学生结合做数学题的体验来理解。

有时侯题做错了就是思路不对,过程错了,结论岂能正确。

驳论证过程就是分析对方的结论不能从论证过程中得出,本文就是这样分析批判的,这样学生就豁然开朗了。

又如《紫藤萝瀑布》一文,好多教师认为难教,学生不易理解。

我在教读时让学生认真阅读,仔细品味,合作交流,学生就理解的比较的透彻,概括的简练。

文末的“我不由的加快了脚步”一句,学生这么总结,“花都努力生长,人也要努力奋斗。

”学生能有这样的理解,是认阅读,深入思考的结果,也是合作交流,相互启发的所得。

这就是学生自己的感悟,自己的总结。

而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交流的平台,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

第三步:

以写促读,深化认识

读是认知体验,理解是认识感悟,写是认识深化,读和写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通过读后的写作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品味,感悟欣赏,能与作者同喜共悲,达到心理上的交流,而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写可以随心所欲,畅所欲言,就课文内容、结构、语言、写作特点等方面,写感受体会,写句段理解,写对文章的赏析,写对内容的评价,还可以由课文联想,改写,缩写,扩写等,形式灵活,不拘一格。

如《诗经》中《静女》的改写,让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多种构思,既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又促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让学生以课文为例子,在感知、体验、领悟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不仅学习了知识,又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个性化的感悟,观察社会,感悟人生。

这样听说读写综合运用,创造性地表达自己所感,真正在知识、能力、品德上得到发展。

从而达到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此外,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也大胆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自己写作,小组上相互欣赏,合作交流,品评、借鉴,提高自己,自主修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当然,这些只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对自主合作学习方法的点滴做法,还不够成熟,有待于今后工作中的进一步摸索探讨。

 

2.现状分析

那么什么是有效的学习呢?

学习科学(LearningScience)是国际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关于学与教的交叉学科。

它不仅研究正式的课堂学习,而且研究发生在家庭、工作岗位及同伴之间的非正式学习。

学习科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更好地理解有效学习(EffectiveLearning),并运用该学科的知识重建课堂及其他学习环境,使人们的学习更为深入,更为有效。

从脑的学习机制、非正式环境和正式环境方面的学习等不同角度,所获得的对于学习发生的“实然状况”的描述和理解,在学习机制上已经达成了诸多共享的观点,概括起来说,主要有:

[2]

1)学习是知识建构和意义制定的过程,学习不是知识的接受和吸收的过程,而知识的建构和意义的制定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2)学习具有高度的情境性,学习是高度地受其所发生的情境调节的,同意义制定的地点(共同体)有关;

3)学习具有社会性,个人与社会是知识的一个重要维度,知识的这一维度正是通过个人与社会之间表现为互动、中介、转化等的张力形式构建一个完整的、发展的知识观,与这种知识观相对应,学习被认为是知识的社会协商过程,意义制定的社会本质成为观察分析学习不可或缺的视角;

4)学校场景中的学习与校外学习(领域专家、从业者、普通人的学习)具有明显的差异:

学生是说服自己从教学中获取特殊知识和技能的人,学习者则是从自己的经验中建构自己的意义的人;工具和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是学习的有力支持、中介和伙伴,使得基于真实任务的复杂学习在多种学习环境中成为可能。

由上述观点可知,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过程需要与物和教材对话(认知性学习,文化性实践——个体建构);与他人对话(交往性学习,社会性实践——协作建构);与自己对话(反思性学习,伦理性实践——形成自我)。

人的知识来自于教师传授的不到20%,而通过自己课外阅读、生活实践和对话实践获取的超过80%)。

把学习的实践从个人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走向同他人的对话、沟通、协作的“合作性实践”(社会建构主义)。

这样的学习才可能获得学习与成长的快乐(教学与发展的统一),才可能实现人的整全发展(治学与做人的统一)。

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提供与真实情景相近的问题案例和相关资源,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针对任务或问题去思考、去分析、去理解、去探究;帮助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互动,完成知识的社会协商过程。

21世纪的社会是各式各样的人们相互尊重彼此的差异,相互学习,共同生存的社会。

“学习共同体”(learningcommunity)[4]是指由学习者(群体)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学习团体,拥有共同的目标,在一定支撑环境中共同学习,分享各种学习资源,通过互相对话、交流和沟通,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在共同活动中也逐步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并对这个团体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学习者全面成长。

在教学中引入,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进,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化“学生差异”为个体间互补,形成有序的强大的群体动力,共同体成员可以利用他们集体的智慧和知识去探索、解决问题,学习个体的知识也得到增长。

以一种人性的、亦即道德的方式连接与凝聚人群,使人们在追求“共同的善”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持续成长,在成长中实现人的本真价值[5]。

“学习共同体”可以使前面大众化教育阶段出现的矛盾得到迎刃而解。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不少学者就着眼于自主合作学习行为的研究,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和学习理论的发展,“自主-合作学习”思想在教育中的应用有了新的发展,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层面,而且扩展到社会层面的一切学习者如何构建能够促进自主学习的环境。

斯金纳为代表的操作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合作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操作行为,是基于外部奖赏或惩罚的一种应答性反应。

20世纪80年代,以麦克柯布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合作学习是个体自我系统发展的必然结果,学习过程受自我系统的结构和过程的制约。

例如制约因素包括计划、设置目标、选择学习策略、自我监控等。

以版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家认为自主合作学习本质上是学生基于学习的预期、计划与行为现实之间的对比、评价来对学习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近期,随着网络技术的凶猛发展及其对支撑环境和条件影响的越来越大,基于网络的自主合作学习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从研究内容上看,早期研究重心主要围绕特征功能,仅把其作为教师发展的手段,其局限性显而易见,而且描述的方式多是一种静态的描述,忽略了对专业学习共同体形成动因、发展变化等变量的分析。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范围逐步扩大,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也从学校视野、教育变革整体来关注。

但在中国内地,20世纪90年代才有学者引入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多是停留于对国外理论框架的借鉴,而且大多集中于在对已有教师发展的局限性批判的基础上,强调发展的某一方面,如针对教师的研究共同体,学生间的合作学习等,本质上这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对其一方面的强调,在实践层面都会因其割裂性而无法整合于整个学校的变革中,因而缺乏宏观的视角。

从研究方法上看,国外研究者经过了量的研究、质的研究、定量定性相结合研究的几个阶段。

一开始,研究者多是在利用问卷量表等测量工具对专业学习共同体进行“唯理性化”的研究,后来人们认识到这一方法的局限性,加上解释学、现象学对“实证主义”的否定,质性研究开始兴起。

多层次、多视角、多方法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主流。

而在中国内地,学者目前在对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方法上过于局限,过于强调理性思辨,缺乏实证研究,绝大多数都属于“书斋式的研究”,多是通过个人悟思、文献概括、归纳演绎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