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第七八单元教案99.docx
《四上第七八单元教案9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上第七八单元教案99.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上第七八单元教案99
第七八单元教案
课题《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1课时课型:
新授课
分层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帝国主义、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振兴中华”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
(重点)
上限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
下限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体会“中华不振”的真正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中华不振”的真正含义
教法、学法: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个别化活动
一、出示图片引入
1、出示周恩来图片(这是谁?
)对,这是周恩来年轻时的照片。
2、谁来形容一下周恩来的外貌?
3、教师引入:
周恩来在民国是还是当时中国的四大美男子之一。
(教师引入材料,提示:
周恩来之所以被人们评为四大美男,不仅仅是因为外表的出众,更是他的人格魅力。
)
二、理解课题
1、请学生跟着写课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之后,全体朗读一遍课题。
2、提问:
这个课题里面哪个词是我们不理解的?
(崛起)请查查词典,说说它有几种意思?
哪种意思更适合本课的意思?
3、说说课题的意思。
4、根据自己理解出来的意思再次朗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理解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用笔画出生字生词,带拼音的生字词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习生字(幻灯片显示:
崛、帝、范、巡、嚷、惩、铿、锵)。
3、检测小组学习生字的效果。
请一小组全部读,全班同学判断对错。
请二小组读,如果读对则全班跟读。
4、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拓展课外词语。
(师:
这些生字你还在什么词语里面见过它?
)提问若干同学。
检测学生自学词语的情况。
(幻灯片出示:
帝国主义、焦点、伯父、模范、疑惑不解、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诸生、抱负、胸怀、铿锵有力、喝彩、振兴中华)
5、再出示一组词语“吵嚷、铿锵、踊跃、褴褛”
读读这组词语,交流有什么发现?
四、聚焦“中华不振”
1、在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和“中华崛起”的意思正好相反,这个词是——。
(板书:
中华不振)。
与这个词意思相近的是——(板书:
振兴中华)
2、学生谈一谈对“中华不振”这个词的理解
3、出示自主学习的要求:
读一读:
用心默读7、8自然段。
找一找: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华不振”?
(用笔画出来)
想一想:
你是怎样感受到“中华不振”的?
(在句子旁边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
)
4、全班交流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重点研读:
(1)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
(引导学生抓住“闯”字谈感受,感受“中华不振”。
)
(2)嘿!
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
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①想象中国别处是怎样一番景象,进一步感受“中华不振”。
②大屏幕出示这段话,教师引读。
(3)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①发问:
洋人作为肇事者,为什么得意扬扬?
②齐读句子。
(4)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①谈感受:
中国巡警的所作所为让你感到----
②指名读句子。
(5)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①发问:
假如你就是围观的中国人中的一员,你会怎样做?
为什么现场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
②齐读句子。
5、想象当时的情景。
(大屏幕出示)
我仿佛看到了:
衣衫褴褛的妇女——地哭诉着:
——————
中国巡警——地训斥道:
————————
一旁的大个子洋人——地说:
—————
围观的中国人有的自言自语:
———————
有的走到妇女身边劝道:
—————————
6、补充材料,深入感受“中华不振”。
在外滩公园的门口,竟然挂出了这样一块刺目的牌子: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
上海租界的电车,头等车厢供洋人乘坐,中国人只能坐三等车厢。
在汉口租界,中国人力车夫必须穿上像犯人一样的“号衣”。
租界里的洋巡捕拿中国人当活靶子,练习射击。
7、教师总结
四、写字训练
1、打开课本124页,看一看本课的12个生字。
看一看,哪些字在写的时候要特别地注意。
(巡、嚷等)
2、教师示范。
3、学生练习。
(师:
同学们把大家刚才提到的比较难写的字或者你认为难写的字在练习本上练一练,练几遍你自己决定,练到你满意为止。
)
4、个别评价。
(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进行评价。
)
学生看图说说(预设:
帅气、五官端正、浓眉大眼……)
学生与教师一起共读材料
学生查字典理解“崛起”的意思
小组合作朗读(按照序号一人一个自然段朗读课文;然后由组长检查课后生字桥的生字词;最后交流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难写的、生字的音序等)
各队的5号同学开火车朗读
学生各抒己见(每个词语的偏旁相同;从偏旁可以猜测词语的意思,相机理解词义)
学生找到后汇报
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主学习
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语言训练(想象说话)
学生练字
分层作业或分层活动设计: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必做题)
2.推荐同步阅读《周总理的故事》
板书设计: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华不振振兴中华
教学反思:
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2课时课型:
新授课
分层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2.再次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进一步明确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明确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上限目标: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下限目标:
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进一步明确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教学难点: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法、学法: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个别化活动
一、从题目入手,引出全文主线。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与理解,我们知道课题的意思了。
那通过上节课的理解,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说题目吗?
你是从课本上的什么地方发现这句话的?
(出示两句话,学生感受其语气:
坚定、铿锵有力)从读中感受到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
这句话的意思与课题的意思一样,这是课文给我们的一个提示,说明这句话是课文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那咱们一起认真地把这句话写下来。
(板书:
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2、当时的中华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板书:
中华?
)请大家阅读第121自然段,想一想伯父与周恩来的一番对话。
看看从伯父的嘴中,我们能知道些什么?
(我们从伯父的嘴中知道了当时的中华是“不振”的。
(板书:
不振)
3、自由练习朗读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
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回顾课文的第二部分
1、师:
从与伯父的对话中我们感受到周恩来的种种疑问,终于有一天他决定自己亲自去看看。
昨天你已经看到了这一切,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看到哪些“中华不振”的场景?
2、当时的那个“不振”的中华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请大家看看一组图片。
(播放相关图片,加深学生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
)
三、分析课文的第三部分
1、看到这样的镜头,周恩来终于明白了中华不振的真正含义。
那就是“国家落后,人民就要挨罪。
”可是从租界地回来之后的周恩来并没有因为明白这个道理而沾沾自喜,相反地他陷入了一片沉思。
请大家齐读第9自然段,想一想周恩来一个人沉思时都在想些什么?
并把你想到的用笔记下来跟同学们交流。
2、经过认真、充分的思考后,周恩来的回答赢得了魏校长的喝彩。
请问,他的理想跟其他同学的理想有什么不同?
出示课件,完成填空:
周恩来读书不是为了()而读书,不是为了()而读书,不是为了()而读书,也不是为了()而读书。
而是为了()而读书。
四、课外拓展,交流感悟。
1、正是因为少年周恩来就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努力读书。
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开天辟地的丰功伟绩。
请同学们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光辉而伟大的一生。
(展示“周恩来光辉一生的图片”)
2、(如果有时间)看完影片后,我想同学们一定深有感触,就让我们带着对周总理的崇拜与感动把这篇课文从头到尾大声地朗诵一遍吧。
男女同学分角色表演对话。
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交流看完图片后的感受
课堂小练笔:
周恩来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学生联系上下文写一写此时的周恩来会想些什么)
学生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内容,教师随机引导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背后真正原因
分层作业或分层活动设计:
1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找找四个字的词语。
(必做题)
2选做题:
A.写一写“我为什么而读书”。
B.找一找最让你佩服的一个伟人或名人的故事,可以出一张手抄报,也可以讲一个故事。
板书设计: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华不振振兴中华
教学反思:
本节课感触颇深,便作了如下记录:
一、教材解读
课文各层次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
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地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本课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二、教学思·
本文教学我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和周恩来生平;汇报预习时查字典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情况。
解决难以理解的词语:
租界地、帝国主义、耀武扬威。
本课时的教学思·:
1、紧扣标题,打破顺序,直奔主题
上课伊始,我首先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课题,以挖掘同学们的潜能,理解课题意思。
接着,重点讲解第三部分内容,通过反复诵读文中周恩来两处以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铿锵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制造悬念,激起同学们的好奇心,使同学们追索:
是什ô原因迫使周恩来有这等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呢?
然后,再回过头来学习第一、二部分内容。
于是,第一部分提到的“中华不振”和整个第二部分这一全文中的重点内容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逐个串讲,不仅耽误时间,听起来也索然无ζ。
2、朗读对话,理解字词,体会感情
对第一部分内容中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部分加以重点指导,再现伯父当时悲伤与无可奈何的神情,以及少年恩来疑惑不解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神态,同时通过理解词语展示人物的神情,从而达到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目的。
(2)抓住“耀武扬威、得意扬扬、紧握拳头、只是劝劝、哭诉、衣衫褴褛”这些词语,朗读第二部分内容,使租界里洋人、巡警的丑恶嘴脸以及受欺凌百姓的形象跃然纸上,同学们也知道了周恩来因此而明白了“中华不振”的含义,和他立下了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3、拓展文本,直面历史,报国立志
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的一份租界背景资料,让孩子们直面历史,心海难平,心有所向,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萌发初步的报国之情。
当孩子们读到“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时,我说:
“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是怎ô想的?
你要为谁而读书?
为国家的什ô而读书?
”进行指名回答。
有的孩子说:
“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振兴起来了,我要为国家的繁荣而读书”;有的说:
“我要为国家越来越兴旺而读书”;还有的说:
“我要为国家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而读书”……同学们心潮澎湃,热情高涨。
最后请同学们看课后习题中的“阅读链接”,它是周恩来去日本留学时回到母校,给同学们写下的有名诗篇。
我让同学们读一读这首诗,并和同学们讨论发言,讲一讲这首诗的意思,学习前辈们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
4、讲读课文,抓住契机渗透写作常识
即将总结全文时我说:
“同学们,课文写了三件事,哪一部分让你感受最深?
为什ô?
它们又是用怎样的过渡句连起来的?
找到读一读。
”让同学们明白写文章时,要注意前后连接,学会承上启下,文章就会顺畅,读者就容易看懂。
课题《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1课时课型:
分层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出“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思路,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上限目标:
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感受叶老的认真、平和。
下限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认识两个修改符号,并能运用其修改句子中的问题。
教法、学法:
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肖复兴与叶圣陶的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个别化活动
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1、出示课文的插图,再出示词语“忘年交”。
说一说从这幅图中你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分别认识肖复兴与叶圣陶(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认识)
2、谁还记得《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
是谁写的?
今天我们要学习这篇课文也写到了爬山虎,那这篇文章与《爬山虎的脚》有什么不同呢?
(正好可以检查预习情况)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放声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语句读通顺。
(二)自学生字新词
同桌练习读准含有生字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形式读词。
2.自由读句子。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
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3.指导“曲”在“曲线”这个词中的读音。
4.自由读这两组词。
想想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是写谁的。
莫名其妙愣住意外
认真平和质朴
(四)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写了叶圣陶先生和“我”之间的哪两件事?
怎么分成两部分?
(修改作文1-5.邀请做客6-10)
三、细读课文,重点品味
(一)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
(二)全班交流
1.第三自然段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
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借助资料袋感受叶老为“我”修改了很多处(密密麻麻),指导朗读。
2.第四自然段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1)通过对比一“张”和一“幅”,体会用字的准确。
(2)通过了解“删”字的造字过程,学会这个字,并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
”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
(3)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认识两个修改符号。
(4)师生合作读整段。
(5)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叶老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3.第五自然段“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实施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
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
(1)通过朗读明确写作文的两个要求:
写具体事实,表达真情实感。
(2)鼓励学生质疑,体会叶老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四、整合课文,升华情感
通过填空练习,理清三、四、五自然段的思路,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当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时,我(一下子愣住了)。
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我(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我(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五、读写结合,练习修改
(一)复习巩固两个修改符号。
(二)运用修改符号试着修改一句话。
(课件出示一段话)
六、拓展延伸,提出问题
(一)刚才你们修改的就是肖复兴《一张画像》中的句子,你们想知道他在作文中都写了些什么吗,课下可以读一读。
(二)再看课题,第一件事中没有提到爬山虎,可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是为什么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交流课前所查的资料
学生比较(《爬山虎的脚》主要写景,而这篇课文写事,重在借景抒情)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同桌合作读生字
学生汇报(第一组写肖复兴。
第二组写叶圣陶)
学生认识这两个符号
指名学生填空,自由练说
学生人手一张练习纸,运用这两个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分层作业或分层活动设计:
★作业超市:
1、抄写课文你认为难写的生字。
(必做题)
2、读一读课后《资料袋中》的文章。
(选做题)
3、运用本节课学习的修改符号,改一改自己所写的日记,建议用红笔修改。
(选做题)
板书设计: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写景
写事(借景抒情)
认真平和温暖
课题《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2课时课型:
新授课
分层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3.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上限目标:
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下限目标: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法、学法: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个别化活动
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
推荐干燥黄昏融洽眼帘删除词语
(重点引导区分:
恰、洽)
二、回忆内容,深入理解
(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哪两件事?
2.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什么?
3.叶老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又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我”应邀做客,叶老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第8自然段
3.第9自然段
课件出示: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通过朗读、补充课外资料──叶老和“我”谈话的内容,感受叶老的亲切、质朴。
4.第10自然段
(1)理解词语:
楷模──榜样,模范。
叶老的人品──平易近人、真诚宽厚;作品──一丝不苟,写作极为认真。
5.在叶老家,还有什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爬山虎)
(1)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再读一读。
(2)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
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6.叶老的谈话不仅给了“我”信心,还带给“我”怎样的收获呢?
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
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作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家的作品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整合课文,解决问题
1.结合重点句理解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教师总结)
2.小结:
批改作文、邀请做客这两件事,给了肖复兴极大的影响,鼓舞着他努力学习,坚定了他的文学之路。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总结课文
(一)“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那个夏天以后会发生什么事?
再次交流肖复兴的相关资料。
(二)肖复兴没有忘记叶圣陶先生对他的教诲,没有忘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学生听写后投影展示反馈
通过看文中插图、想象、朗读感受叶老平易近人,和蔼亲切。
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爬山虎因作者心情不同、时间的变化、光线的变化,前后描写不同。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分层作业或分层活动设计:
★作业超市:
1、摘抄文中感动你的词句。
(必做题)
2、写一篇读后感,写一写自己平时在写作方面的感想。
(选做题)
3、选择文中你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选做题)
板书设计:
改 一丝不苟
改作文 评 指点鼓励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做 人平易真诚
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为“我”修改作文,并邀请“我”到他家做客,从中表现了叶老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与人品。
这篇课文以“爬山虎”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文章感情真挚,语言含蓄,特别是文章结尾“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更是言虽尽而意未了。
文章篇幅较长,再加上故事本身没有什么吸引力,因此经过反复思考、探索、实践,在这堂课上,我努力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四十分钟内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抓住教学难点质疑。
课题的以物喻人,是这篇文章教学的难点,我恰恰从课题入手,大胆创新,巧妙的运用欣赏两幅爬山虎的图片和两段美文的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记忆中叶老与肖复兴初见时的代表性事物——爬山虎之美,为“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象征意义做好铺垫。
然后利用过渡语言设疑:
“留在作者内心深处的仅仅是那片爬山虎吗?
”以此通过对两件事的研读,领悟叶老的人格魅力就像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样,永远激励着作者努力进取,永远坚实着作者文学创作的脚步。
至此破题,使学生化难为易地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深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确立教学重点研读。
要想顺利地突破难点,又必须先要理解两件事中叶老的高贵品行,有了感情的积淀,才能水到渠成地体会到爬山虎背后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我也以此作为教学的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
1.为解决“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认真”这个问题,我预想学生光靠肖复兴的叙述和表达,很难走进叶老这位名人的。
因此,我把“叶老修改稿的原稿”这一直观作品呈现在同学面前,并启发学生想象70岁的叶老坐在灯下、戴着老花眼镜,为“我”一字一标点地修改作文的情景,进而引出“假如这是叶老为你修改的作文,你有什么感受?
时,学生对叶老的崇敬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2.在处理“叶老为我修改的两处语病和简短的评语”时,我立足于为学生的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