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朋辈知识点推荐文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83899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朋辈知识点推荐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朋辈知识点推荐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朋辈知识点推荐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朋辈知识点推荐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完整word版朋辈知识点推荐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朋辈知识点推荐文档.docx

《完整word版朋辈知识点推荐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朋辈知识点推荐文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朋辈知识点推荐文档.docx

完整word版朋辈知识点推荐文档

朋辈辅导员必备知识

目录:

一、朋辈辅导的基本知识

2、朋辈心理辅导的过程

3、朋辈心理辅导的态度

4、朋辈辅导员基本技能---谈话基本技巧

5、朋辈辅导员基本技能---认知干预技术

6、朋辈辅导员基本技能---行为矫治技术

7、朋辈心理辅导的活动方式——热线电话

8、成长小组

9、心理沙龙

10、危机干预及自杀问题

11、神经症与精神异常

12、大学生一般性心理问题

 

一、朋辈辅导基本知识:

1.概念:

是指接受过培训和督导的学生,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尽量少给或不给建议,而为其提供倾听、支持及帮助的过程。

朋辈在这里指的是“朋友”和“同辈”,在高校就是年龄相当的大学生我们往往把朋辈辅导等同于朋辈心理辅导。

与朋辈心理辅导类似的概念还有辅助性咨询、半专业咨询、朋辈帮助、同伴教育等。

朋辈心理辅导可以被认为:

一是由非专业工作者所采取的;二是人际间的帮助过程;三是此过程中提供帮助内容涉及鼓励、支持、安慰、开导和意见沟通等。

其目标是通过有效辅导,使当事人的心理得到健康成长,最终使当事人的心理在各方面均得到发展

2.特点:

(1)普遍性(友情效应)

对于学生来讲,当他们遇到心理社会性的问题时,偏好向朋友求助(都是学生,容易得到同学的理解,相互间容易沟通);对于学业和事业问题时,偏好向父母咨询;只有涉及要解决失眠和严重的心理困扰时,才会找到心理老师或精神科医生。

 

(2)全员性

意味着全体学生均可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到朋辈心理辅导的队伍中来。

每个学生都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将有助于解决心理困扰和适应大学生活。

(3)义务性

辅导者会付出一些时间、精力,甚至物质,但同时可以满足自己的助人愿望,获得求助者的尊重和感激,提升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

因此,朋辈辅导者一般不会要求物质的报酬,是义务性的付出和奉献。

(4)时效性

朋辈心理辅导员分布在同学中间,能广泛和同学接触,他们往往更容易发现问题,也更容易及时和同学沟通,可以提高心理辅导和咨询的时效性。

(5)直接干预性

担任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通常是求助学生关系较好的朋友或同学,受时间、地域、语言等因素的影响较少,能够更直接有效地干预,及时帮助求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监督建议实施、矫治问题行为和化解危机。

3.分类

(1)个体辅导。

指一对一的关系,是辅导员与当事人两者发生的单一交往,包括面谈、电话、网络等形式。

1 没有第三者在场,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安全的环境。

2 当事人可以进行充分详尽的倾诉,将自己心中的烦恼、焦虑、不安等直接告诉辅导人员。

3 辅导人员在耐心倾听的基础上,可以与当事人进行面对面的磋商、讨论与分析,这种形式显得直接和自然。

4 4、可以使辅导人员对当事人进行直接观察,有助于对当事人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当时的心态进行观察了解和诊断。

(2)团体辅导。

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和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

他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更好的适应生活的发展。

一般是由1~2个指导者主持,根据当事人的相似性组成小组,少则3~5人多则十几到几十人,通过共同探讨、训练。

但在多数人在场的情况下,当事人容易产生顾虑,不愿暴露自己的想法。

所以,团体辅导只能解决一些共同存在的表层心理问题,深层的问题则需要通过个别辅导单独加以解决。

4.开展形式:

(一)面谈辅导;

(二)电话辅导;(三)网络辅导;(四)信函辅导;(五)现场辅导

5.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需求;

(二)朋辈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卫生三级预防中重要的一环;

(三)朋辈心理辅导是学校专业心理辅导队伍的重要补充,克缓解目前专业人员不足的压力;

(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形成互助友爱的良好氛围

6.朋辈心理辅导应具备的素质素养:

朋辈心理辅导的基本理念

1.具备五心:

爱心、耐心、诚心、细心、虚心

1)爱心,爱人爱己的心。

在咨询辅导中要对来访者有发自内心的尊重与理解,对其处境表现出真诚的理解和关注,并通过语言或非言语信息表达出你的关心与理解。

2)耐心,耐心的倾听、关注,并做好长期陪伴的思想准备,不急于求成。

3)诚心,真诚的对待来访者。

在来访者面前展现真实的你,不骄矜做作、不装腔作势、不摆架子、不讲空话、不做权威,不做无保证的承诺。

4)细心,辅导过程中细心观察来访者的言行举止、神态、外在表现等,这些是辅导中的细节。

要做到不放过任何细微的环节,充分了解来访者,便于把握准确信息,以便对来访者更全面的帮助。

5)虚心,充分尊重、接纳来访者。

在与来访者的互动中共同成长。

不以个人的好恶和是非标准下判断或做决定。

2.做到六戒

1)戒主观武断,即辅导中没有全面了解信息,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判断、界定等。

2)戒好为人师,即以权威、经验者的身份面对来寻求帮助的学生,让学生感到不平等。

3)戒宣扬自己,即以自己的经验、身份等优势面对来访者,给对方造成压力、不平等的感觉。

4)戒随意插话。

有人说心理咨询是出租你的耳朵,这句话充分表明听在辅导中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体现了尊重,同时也是重要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

这并不表示恰当的问话也不被允许,而是要适当、适时的提问。

5)戒悲天悯人。

来访者不是弱者,只是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有人帮助,解决的会比较快、比较容易。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遇到自己不善处理的问题,这时新的角色加入会帮助我们找到新的角度、新的方法看待、分析、解决当前的问题、困惑。

6)戒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他(她)的问题也是独特的。

不要单凭主观对事情重要、难易的判断,来决定事情处理的方式、方法。

要以当事人的需要为出发点。

3.七个不等于

对心理辅导的不了解,使得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它产生种种误解,这些误解局限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朋辈心理辅导员要对这些误解有充分的了解,并能进行清晰解释,这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

1)心理辅导≠心理治疗。

心理辅导不是心理治疗。

两者的本质、模式、面对的问题、来访者的性质等都不相同。

心理辅导以面对正常人的发展性问题为主,心理治疗则主要针对行为变态与人格障碍的患者采取必要的诊断与治疗,帮助他们摆脱病态行为,恢复正常生活。

2)心理辅导≠生活咨询。

心理辅导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咨询,它有着严格的指导要求与训练,并以发展求助者的独立思考与应对能力为最终目标。

3)心理辅导≠社交谈话。

心理辅导与社交谈话有本质的区别,心理辅导是与来访者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并在面对、解决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

4)心理辅导≠逻辑分析。

心理辅导不是冰冷的逻辑分析过程,而是一个以同感为基础,以探讨、协商为手段的反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促进自己的成长。

5)心理辅导≠交朋觅友。

心理辅导需要一种距离美。

这种距离可以使来访者有充分的安全感,也是与一般朋友关系的分水岭。

6)心理辅导≠安慰他人。

安慰来访者不是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来访者自我安慰和促使自己成长才是心理咨询的主要目标。

7)心理辅导≠替人除难。

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不是单纯帮助来访者克服当前的困难,而是结合这个问题来帮助当事人树立自我解决问题的信念、培养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助人自助的最高目标,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4.良好的心理品质

朋辈心理辅导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具体包括热情、真诚、良好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敏锐的观察力、灵活、自信、乐观等。

朋辈心理辅导员要对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有很大的兴趣并有爱心,真心的愿意帮助别人;有较强的敏感性和观察力;能及时发现感知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困惑;能灵活恰当的选择方法和策略对来访同学的各种问题给与指导和帮助;自信、乐观,可以用自己的言行来感染来访者;对自己的辅导能力充满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帮助其他同学。

二、朋辈心理辅导的过程

(一)营造气氛

朋辈辅导员以同感、真诚、关爱的态度去关注当事人,让其觉得被了解、重视、关心,因而信任朋辈辅导员,敞开心扉与辅导员一起探讨问题。

(二)了解情况

1弄清事实2确定问题3找到问题的关键

(三)探索问题

(四)指导实施

三、朋辈心理辅导的态度

(一)尊重

1尊重意味着完整的接纳当事人,并与之平等交流。

2尊重意味着彼此平等

3尊重意味着要和气的对待当事人

4尊重意味着信任当事人

(二)真诚

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

2真诚不是自我的发泄

3真诚应实事求是

(三)同感

同感是指朋辈辅导员在观察、聆听过程中,推断出当事人的感受、信念和态度,并有效的将这些感受传达给当事人,使当事人感到朋辈辅导员能充分理解他,明白他,从而产生一种温暖被接纳以及舒畅的满足感。

同感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技巧。

四、朋辈辅导员基本技能---谈话基本技巧

谈话基本技巧包括:

倾听、探问、面质、自我暴露。

(1)倾听

是指朋辈心理辅导员全神贯注听取当事人对问题的讲述,既要听懂当事人所说的事实内容,情绪表现及所持态度,还要听出当事人在交谈中故意省略的部分。

倾听的专注包括身体的专注和心理的专注。

✧身体的专注是指在辅导过程中,朋辈心理辅导员通过身体姿势,传递出他对当事人饿关切,愿意聆听与陪伴。

✧心理的专注则是指朋辈心理辅导员不仅倾听当事人的语言内容,而且也注重当事人语言行为和出现的非语言行为,从而对语言作出更完整的判断。

易犯的错误:

(1)急于下结论

(2)轻视当事人的问题(3)作道德或正确性评判(4)干扰转移当事人的问题。

(2)探问

可分为开放性问题和封闭式问题。

✧开放性问题:

没有固定答案,允许当事人自由表达。

如:

“你这次考试的状况怎样?

”“你和同学的关系怎么样?

✧封闭式问题:

有明确、固定的答案,当事人只能就事实状况加以回答,如:

“你考完试了吗?

”“你有几个朋友?

”。

探问的方式和内容:

在辅导的不同阶段,根据辅导的不同内容,探问的方式和内容有所区别。

(1)在辅导初始阶段:

设置的问题要有助于当事人开放自己。

放松自己,从而引出问题,摸清情况,如:

当事人:

我再也不想去听课了,我就呆在宿舍自学,我相信自己肯定能学好。

朋辈辅导员:

这我相信,但你能不能先告诉我你听课的情况呢?

当事人:

今天老师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脑子笨,我觉得自己再也没有脸见人了,以后同学们看不起我了。

(2)在探讨问题时,提问要协助当事人具体、明确地表达。

(3)为把握当事人的真实态度和情感,设置的问题要有助于当事人进行自我了解和情感体验。

注意事项:

(1)朋辈辅导员不要只谈自己想知道而非当事人想谈的事情。

(2)不宜使用过多的探问技术。

(3)面质

面质技术是指朋辈辅导员发现当事人叙述上前后矛盾、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不一致或者出现逃避自己感觉的想法或行为时,指出当事人不一致的地方,让当事人发现自身存在的矛盾,进而明了自身问题形成的原因。

(1)朋辈辅导员的面质能促使当事人去反思,产生领悟。

(2)透过面质,协助当事人面对矛盾,进一步了解自己。

(3)协助当事人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和资源。

限制。

注意事项:

(1)避免个人发泄

(2)面质应建立在良好的辅导关系基础上

(3)可用尝试性面质

(4)自我表露

指是在适当的情况下,辅导员把自己的类似经验跟当事人分享,协助当事人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感觉、想法与行为后果,并且从中得到积极的启示。

自我表露一般分为两种形式:

(1)辅导员把自己对当事人的体验感受告诉当事人

(2)辅导员分享与当事人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

注意事项:

(1)避免自己成为辅导中的主角

(2)把握自我披露的时机和度

(3)自我表露应该让当事人注意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和当事人可以利用的资源上。

运用上述的面谈技巧,要切记辅导的目的在于协助当事人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辅导员只是一个引导者。

催化者,只有当事人才是需要为问题负责的人。

五、朋辈辅导员基本技能---认知干预技术

(1)理性情绪疗法

又称ABC理论。

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这就称为ABC理论。

通常认为情绪和行为后果的反应直接由激发事件所引起,即A引起C,而ABC理论则认为A只是C的间接原因,B即个体对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才是直接的原因。

该疗法认为为:

导致当事人情绪不良的根本原因,是当事人自身对外界所发生事件的不合理解释和看法,由此可见,要消除不良情绪,就能=需要对当事人的认知进行干预,以合理信念取代不合理信念。

开展流程:

(1)向当事人介绍基本的理论知识,由当事人决定是否采用理性情绪疗法。

(2)找出不合理思维,挖掘导致当事人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

(3)展开辩论,针对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

(4)建立新的合理观念,在当事人原有的不合理信念产生动摇时,干扰者帮助对方发展新的。

合理的观念。

(5)联系与迁移,发展新的合理信念之后,可要求当事人多次重复朗读该观念以获得巩固的效果。

(2)常见的不合理信念

1.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2.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3.任何事物都应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

4.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

5.情绪有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

6.已经确定好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

7.一个人遇到的每个问题,都应该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无法找到这个答案就不能忍受。

8.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

9.逃避困难、挑战与责任要比正视他们容易得多

10.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

11.要幸福、必须每件事都成功

12.人们都应该知道我的价值

13.不在最前面,就是失败

14.如果我有错误,就意味着我不行了

15.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16.如果不同意我的看法,就是不喜欢我。

17.如果现在不把握不住机会,以后会后悔的

18.我应该做一个好爱人。

好朋友、好父母、好老师、好学生

19.我应该最大限度地去体谅别人

20.我应该沉着应付各种挑战

21.我应该不伤害别人的感情

22.我应该知晓、理解和预见未来

23.我应该永远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24.我应该把每一件事都做好

25.我应该用不倦怠,保持旺盛的精力

上诉25项均为不合理信念,这些可概括为以下三种特点:

(1)要求绝对化。

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

(2)评价概括化。

即对事物的评价以偏概全。

(3)后果的严重性。

认为事件的发生会导致非常可怕或灾难性的后果。

六、朋辈辅导员基本技能---行为矫治技术

(1)系统脱敏法

是由交互抑制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法,所以又称交互抑制法。

当患者面前出现焦虑和恐惧刺激的同时,施加与焦虑和恐惧相对立的刺激,从而使患者逐渐消除焦虑与恐惧,不再对有害的刺激发生敏感而产生病理性反应。

说到实质上,“系统脱敏法”就是通过一系列步骤,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逐渐训练心理的承受力、忍耐力,增强适应力,从而达到最后对真实体验不产生“过敏”反应,保持身心的正常或接近正常状态。

操作流程:

1.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

这一步包含两项内容:

 (1)找出所有使求治者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事件:

 (2)将求治者报告出的恐怖或焦虑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放松训练。

一般需要6—10次练习,每次历时半小时,每天1至2次,以达到全身肌肉能够迅速进入松驰状态为合格。

3.系统脱敏练习:

1)放松。

(2)想象脱敏训练。

(3)实地适应训练。

 

(二)厌恶疗法

通过惩罚手段抑制或消除患者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

将厌恶刺激(负强化的刺激物)作为惩罚性的无条件刺激,使之与引起不良行为的条件刺激相结合,如让电击与饮酒行为同时出现,从而引起患者对原有条件反应(饮酒)的厌恶、恐惧或回避。

经多次应用惩罚性刺激,使患者消除已形成的不良行为。

注意事项:

(1)厌恶疗法会给求治者带来非常不愉快的体验,施治者在决定采用此法之前,务必向求治者解释清楚,在征得求治者的同意后,方可进行治疗。

(2)在使用厌恶疗法的同时,应努力帮助求治者建立辨别性条件反应。

(3)尽量避免使用。

(3)宣泄疗法

原理:

让病人把过去在某个情景或某个时候受到的心理创伤、不幸遭遇和所感受到的情绪发泄出来,以达到缓解和消除来访者消极情绪的目的。

例如,由于亲人的去世,或受到委屈,碰到不平之事,病人会一直闷闷不乐,抑郁不振,并且企图回避这些事情。

治疗者可主动引导病人回忆过去所经过的那些可怕场面,体验当时的情绪反应,通过这种途径,使来访者把内心的消极情绪都倾泄出来,发泄的干干净净,恢愎正常的心理状态。

包括空椅子技术、倾述、情感爆发宣泄、行为宣泄、行为塑造法。

v空椅子技术

运用两张椅子,要求来访者先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扮演内心冲突情境的一方(譬如一个内心的“胜利者”),然后再换坐到另一张椅子上,扮演内心冲突情境的另一方(譬如一个内心的“失败者”),而让来访者所扮演的两方持续进行对话,以逐步达到自我的整合或者自我与环境的整合。

分三种形式:

✧倾诉宣泄式

适用范围:

(1)亲人或者朋友由于某种原因离开自己或者已经去世,来访者因他们的离去,内心非常悲伤、痛苦,甚至伤痛欲绝,却无法找到合适的途径进行排遣。

(2)空椅子所代表的人曾经伤害、误解或者责怪过来访者,来访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又不能直接把负面情绪发泄出来,郁积在内心。

(3)椅子所代表的人是来访者非常亲密或者值得来访者信赖的人,来访者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或者不便直接向所代表的人物倾诉。

✧自我对话式

(1)由于种种原因,来访者认为自己本应该做的事情,却没有做,引起了不好或者严重的后果时,产生了强烈的内疚感、罪恶感和自责心理。

(2)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很难下定决心,或者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将何去何从时,来访者忧心忡忡,不知如何进行选择,因此逃避现实,甚至通过烟酒或其他方式来麻醉自己。

✧“他人”对话式

(1)来访者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或者无法去体谅、理解或者宽容别人,因此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而自己却找不到原因。

(2)来访者存在社交恐惧,不敢或者害怕和他人交往。

注意事项:

(1)运用空椅子技术之前,应该深入地了解来访者的问题所在,看来访者是否适合用空椅子技术或者应该运用何种形式。

(2)运用空椅子技术前,首先要营造出一种气氛。

(3)诱导来访者全身心投入对话情境。

v倾述:

让当事人述说事件及其内心感受,以达到宣泄的目的。

v情感爆发宣泄

带当事人去一个不会影响他人、也能让当事人感到安全的安静的地方,让当事人把压抑的情绪尽情宣泄出来。

v行为宣泄

当情绪紧张和愤怒时,不妨让当事人去运动场做些运动,通过运动释放能量来放松自己。

✧自信训练疗法

缺乏自信、恐惧是由逃避行为引起的,逃跑引起恐惧情绪。

直接面对引起自己恐惧的对象并参与进去,就会发现对方并没有什么可怕之处,原来的恐惧心理完全是自己吓唬自己。

根据这种观点,形成自信训练的方法。

1、情感表达训练

情感表达的内容。

对一个人的情感表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客观的体态描述。

描述要客观、生动、形象,别人根据你的描述能够找到你所描述的人。

第二,魅力描述。

对一个漂亮、迷人,健壮、气质、风度等魅力的描述。

第三,表达对对方的情感。

将自己对一个人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比如喜欢对方、希望能与对方成朋友,或者厌恶对方的某些作法等等,但表达这类情感时,应注意合情合理,使对方能接受,心服口服。

2、自我寻优训练

有的人心理自卑,是因为感到自己很平庸,一无所长。

自我寻优训练就是帮助来访者发现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增加生活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操作方法:

✧每个人列出自己的三十条优点,必要时可请别人帮助完成。

找出自己的优点后,在小组里自豪的介绍给大家知道。

✧对于严重的自卑患者,每天朗读自身的优势,并注意进入优势角色,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能从严重的自卑感中解脱出来,形成自信心。

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让来访者在轮流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体会作为不同角色的感觉,树立自信。

角色扮演除应用于自信训练外,还有助于矫正某些典型的不良行为,如自卑;自傲,不尊重别人;社交恐惧等。

v行为塑造法:

采用逐步晋级的方法,并在患者出现或完成期望的动作时,给予奖励,以增加出现期望行为的次数。

通过这种方法来塑造新的行为,取代不良行为。

操作流程:

✧首先,要找到一个激发点或者叫做强化点,

✧其次,把握好目标,明确当事人努力的方向,朋辈辅导员可将大目标拆分为几个小目标,每个目标间的跨度不要太大,以免当事人因不易实现而受挫。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易急于求成。

七、朋辈心理辅导的活动方式——热线电话

(一)类型

1简单的信息咨询

2试探了解

这时,辅导员要用温和友好的语调,以热情关切的态度,对来电者表现出充分的同情和理解,尽快建立信任关系,并结合具体情况对求询者予以帮助。

3倾诉烦恼

这时,辅导员要多听当事人叙述,成为求询者倾吐烦恼、痛苦、悲伤的好听众,听时要善于发问,表示同情与关心,像一个知心朋友那样来帮助求询者,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信任。

(二)技巧

1、听的技巧

1 在听到铃声响了3次以后再接

2 明确每句话的意思

3 要让打电话的人感到认可,可以放心的开始说话

4 保持精力集中

2、谈的技巧

1 主动禀报热线名并问好

2 用礼貌用语表达任何请求

3 学会确认

4 尽量避免说“不”

5 避免谈及个人隐私

6 表示出对话题的兴趣

7 适当的结束方法

(三)注意事项

1 做好心理调适。

接线人员被对方拒绝时不要灰心,把他当成一种磨练,从而促使自我提升,量力而为。

2 时间的掌握(大约30分钟)

(四)危机电话

1接线员保持冷静

2情感舒解阶段

建立信任关系,并抚慰来电者的情绪

3抑郁与自杀危险的评估价段

接听时要仔细谨慎的进行评估。

一旦来电者的问题超出了辅导员的能力范围,辅导员应及时向来电者提供转介机构,并说明转介的原因和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帮助他们。

4心理疾病电话

心理治疗是个复杂的过程,如果对来电者所提的问题不能在电话中解决应及时做好转介工作或者邀面谈。

5匿名的滥用和恶用问题

如果接到骚扰电话:

打听辅导员的住址、个人信息;莫名其妙的谩骂;语言污秽;几十个人在一起谈天哄笑等等遇到这类情况应有礼貌的适时中断电话。

八、成长小组

20世纪60年代中期,罗杰斯将当时存在于美国的许多性质相同的辅导团队统称为成长小组,也作会心小组,会心就是指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

小组强调团队中的人际交往经验,注重此时此地的情感问题,辅导的目的是促进个人成长。

有效成长小组的三要素:

(1)成长小组的目标。

(2)组长

(3)小组准备工作

1.制定计划书2.确定小组人数3.组员的甄选

4.聚会的场所5.契约6.习作选择

活动过程:

1、创始阶段

1、组员的心理、行为特点:

缺乏安全感、陌生与困惑、有较多的依赖

2.主要任务:

消除组员的疑问与困惑、协助组员彼此熟悉、引导成员积极参与、

建立一种真正安全的气氛、组长要带头示范

2、过渡阶段

1.组员的心理、行为特点:

冲突、担心、试探

2.主要任务:

帮助成员认识自己的担心,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

消除对抗、防卫行为

接纳成员的挑战、形成良好的小组气氛

3、成熟阶段

1.组员的心理、行为特点:

彼此信任、关怀,和谐一体感,全身心投入

2.主要任务:

1 帮助组员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