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六年级语文精炼题集华询教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82400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7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暑假六年级语文精炼题集华询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暑假六年级语文精炼题集华询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暑假六年级语文精炼题集华询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暑假六年级语文精炼题集华询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暑假六年级语文精炼题集华询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暑假六年级语文精炼题集华询教育.docx

《暑假六年级语文精炼题集华询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假六年级语文精炼题集华询教育.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暑假六年级语文精炼题集华询教育.docx

暑假六年级语文精炼题集华询教育

 

六年级语文暑假班基础教案

 

目录

一、课内古诗文理解2

二、课内古文阅读6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0

四、说明文阅读15

五、记叙文阅读20

六、写作指导..............................................................................29

 

一、课内古诗文理解

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词释】

1 《望驿台》:

这是白居易应和好友元稹的诗。

2 当窗柳:

意即怀人。

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

3 望驿台:

在今四川广元。

驿:

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4 居人:

家中的人。

诗中指元稹的妻子。

5 客:

出门在外的人。

指元稹。

【诗意】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的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到地面。

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里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亲人,出门在外的人一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亲人。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词释】

1 见:

现。

2 行人:

此处指送信的使者。

3 发:

出发。

4 意万重:

思绪万千。

5 开封:

打开信封。

【诗意】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想写信又不知怎么说。

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词释】

1 新市徐公店:

地名。

2 篱落:

篱笆。

3 径:

小路。

4 阴:

树叶茂盛浓密。

5 急走:

奔跑着。

【诗意】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词释】

1 陂(bēi):

池塘。

2 衔:

口里含着。

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3 浸:

淹没。

4 漪(yī):

水波。

5 横牛背:

横坐在牛背上。

6 腔:

曲调。

7 信口:

随口。

8 池塘:

堤岸。

【诗意】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口咬住一样,淹没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词释】

1 暮江吟:

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 残阳:

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3 瑟瑟:

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4 可怜:

可爱。

5 九月初三:

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6 真珠:

即珍珠。

7 月似弓:

峨眉月,其弯如弓。

【诗意】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表达了作者对大好江山的喜爱之情。

夜泉

【明】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词释】

1 结:

凝结。

【诗意】夜晚山中夜鸟突然鸣叫了起来,石头冰凉得使在石上的露水快要结成霜了。

流泉在月光的照耀下,仿佛一溪流动的雪。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夜晚的山泉美景,表现了山的寂静和生机。

整首诗用以动衬静的方式来写。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意】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

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这首诗的艺术技巧也很成熟。

全诗旨在揭示人生哲理,但完全不用概念化的语言,而是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启发人们去思考。

迢迢牵牛星

无名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词释】

1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

2 《古诗十九首》:

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3 迢迢(tiáo):

遥远。

牵牛星:

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南。

4 皎皎:

明亮。

河汉:

即银河。

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

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5 河汉女:

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指织女星。

6 擢(zhuó):

伸出,拔出,抽出。

这句是说,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7 札(zhá)札弄机杼:

这是一个象声词。

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弄:

摆弄

8 杼(zhù):

织机的梭子

9 终日不成章:

是用《诗经·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

《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这里则是说织女因害相思,而无心织布。

10 零:

落。

11 几许:

多少。

这两句是说,织女和牵牛二星彼此只隔着一条银河,相距才有多远!

12 盈盈:

清澈、晶莹的样子。

13 脉脉(mòmò):

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14 素:

白皙。

15 涕:

眼泪。

16 章:

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布帛。

17 间:

相隔。

[

【诗意】远远的牵牛星,灿烂的织女星。

举起柔美雪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

织女一整天也织不成布,哭得泪如雨下。

天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

只隔一条又清又浅的河,含情脉脉而不能相互说话。

饮湖上初晴后雨①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②,山色空蒙③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④,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意】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

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词释】

1 选自《四部丛刊》影宋本《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十。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湖,即杭州西湖。

2 水光潋滟(liànyàn)晴方好: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

3 空蒙:

细雨迷茫的样子。

4 西子: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

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雄伟的太阳,灿烂的银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雄伟的太阳,灿烂的银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出自大海里。

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注释:

⑴碣(jié)石:

原渤海边的一座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大约在6世纪中叶以后,碣石山前的近岸成为陆地而离渤海较远,使碣石山不再成为观海的胜地。

⑵沧海:

大海。

海水苍青色,因此称沧海。

⑶澹澹(dàn):

水波动荡的样子。

⑷竦(sǒng)峙:

挺立。

“竦”和“耸”相同。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1.岱宗:

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

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2.夫:

读“fú”。

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3.如何:

怎么样。

4.齐、鲁:

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

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5.青未了:

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青:

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未了:

不尽,不断。

6.造化:

大自然。

7.钟:

聚集。

8.神秀:

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9.阴阳:

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

这里指泰山的南北。

10.割:

分。

夸张的说法。

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

判若早晨和晚上。

11.昏晓:

黄昏和早晨。

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12.荡胸:

心胸摇荡。

13.曾:

同“层”,重叠。

14.决眦(zì):

眦:

眼角。

眼角(几乎)要裂开。

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

决:

裂开。

15.入:

收入眼底,即看到。

16.会当:

终当,定要。

17.凌:

登上。

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译文:

泰山到底怎么样?

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

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余。

二、课内古文阅读

为学

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

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

“子何恃(shì)而往?

曰:

“吾一瓶一钵(bō)足矣。

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巩固检测:

一、词语解释

1、天下事有难易乎()

2、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3、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4、吾一瓶一钵足矣()

5、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6、蜀之鄙有二僧()

7、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8、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蜀之鄙有二僧()

吾欲之南海()

二、句子翻译

1、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2、蜀之鄙有二僧:

其一贫,其一富。

3、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4、子何恃而往?

5、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6、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三、内容理解

1、文中揭示难易相互转化关系的语句是

2、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试举例说明。

3、下列对文中富和尚说的“子何恃而往”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表示对穷和尚前往南海志愿的怀疑。

B表示对穷和尚前往南海勇气的佩服。

C表示对穷和尚前往南海志愿的嘲讽。

D表示对穷和尚前往南海勇气的感叹。

4、下列对文中穷和尚的“吾一瓶一钵足矣。

”这句话理解的一项是()

A只要行李简便,一定能够到达南海。

B靠着宗教的影响,一定能到达南海。

C到达南海师不需要瓶钵之外的东西的。

D到达南海要考知难而进的勇气和行为。

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难易转化的问题上,做事和求学都是一样的。

B穷和尚具有追求理想的勇气、信念和毅力。

C富和尚对穷和尚的前后态度发生了变化。

D本文的主旨是只有树立志向,就能获得成功。

7、本文生动讲述了两个和尚的故事,形象地阐明了

的辩证关系,告诉读者

的道理,勉励人们。

四、常识填空

1、本文原题为《》,作者是(朝代)文学家。

2、出自本文的成语是现在人们常借以说明

的道理。

3、本文是(人名)写给他子侄辈的训示家书,在教材中我们还学过与他同时代的文学家所写的家书是《》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点的词。

2.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

  君:

                                                                   

  尊君:

                                                                 

  家君:

          

4.陈元方和友人各有什么特点?

元方:

友人:

5.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下述一些内容。

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发展:

故事的高潮:

故事的结局:

6.“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

(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7.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分别指出于下:

对:

①②

错:

8.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

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9.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东:

游:

辩斗:

其:

故: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以:

始:

去:

而:

日中: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如:

及:

则:

盘盂:

为:

者:

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沧沧:

沧沧凉凉:

汤:

乎:

孔子不能决也。

决: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曰:

孰:

为:

汝:

知:

1.注音

(1)辩斗()

(2)盘盂()(3)沧沧凉凉()

(4)孰为汝多知乎()()()()

2.本文选自《》,它相传是由战国时期的列御寇所撰的。

3.孔子是时期的国人,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名,字。

4.翻译:

(1)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2)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山川之美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________,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_________;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复习要点】

1口头概括内容

2全文翻译

3明确中心

一、默写:

1、___________,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___。

2、能体现作者面对此景不由发出感慨,觉得它真是人间美妙仙境的语句是

二、给加粗字注音:

①夕日欲颓  ()     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解释句中加点字:

①五色交辉()  ②四时俱备()

③晓雾将歇:

()④猿鸟乱鸣()

四、句子解释: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五、从文中摘录两处运用对偶手法的句子:

(1)

(2)

六、填空:

①《山川之美》原文题为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人名)。

②本文作者借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猿母中箭

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

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

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墨客挥犀·三》)

[注释]①弋人:

射鸟的人。

即下文的“射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付子已()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3.用自己的话回答,射者为什么“誓不复射”?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二)赵人患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

“盍①去诸?

”其父曰:

“是非若②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

不病于④无鸡乎?

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注释]①盍:

何不。

②若:

你。

③垣墉:

泛称墙。

④病于:

病,有害。

于,比。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猫善捕鼠及鸡()

(2)弗食鸡则已耳()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

“盍去诸?

3.“猫善捕鼠及鸡”的特点表现在

4、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东坡逸事

东坡为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①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

“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公令以扇二十来,就判字笔②随意作行、草③及枯木、竹石以付之。

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

遂悉偿所负。

[注释]①肆:

商店。

②判字笔:

判案所用的毛笔。

③行、草:

行书、草书。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东坡为钱塘守时()

(2)遂悉偿所负()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2.“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中的“随意”一词有什么作用?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四)赵母训子

赵武孟初以驰骋田猎为事,尝获肥鲜以遗母,母泣曰:

汝不读书而田猎,如是吾无望矣!

竟不食其膳。

武孟感激勤学,遂博通经史,举进士,官至右台侍御史。

(《续世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如是吾无望矣()

(2)竟不食其膳()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尝获肥鲜以遗母

3.赵母的希望是什么?

4.这则故事,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五)陶侃惜谷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

“用此何为?

”人云:

“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

“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

”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陶侃尝出游()

(2)人云()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D.去国怀乡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4.本文表现了陶侃怎样的思想品格?

    

  

(六)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主人怪问衡()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1)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何以战D.必以分人

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凿壁借光,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七)马价十倍

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

“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注释]①比:

副词,接连地。

②还:

通“环”环绕。

③朝:

早晨。

④一旦:

一天。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人莫知之()

(2)去而顾之()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3、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这一动作神态,有什么隐含义?

4、这则故事指出了生活中的一种什么现象?

 

(八)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

“子必穷矣。

”鲁人曰:

“何也?

”曰:

“屦为履②之也,而越人跣③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披发。

以予之所长,游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注释]①屦:

麻鞋。

②履:

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③跣:

赤脚。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而欲徙于越()

(2)游与不用之国()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或谓之曰:

“子必穷矣。

3、文中“游与不用之国”,“不用”的原因是什么?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九)徐文贞宽厚

徐文贞归里,遍召亲故。

一人取席间金杯藏之帽,公适见之。

席将罢,主者①检器,亡其一,亟索之。

公曰:

“杯在,勿觅也。

”此人酒酣潦倒,杯帽俱堕,公亟转背,命人仍置其帽中。

只此一端,想见前辈之厚。

[注释]①主者:

管家。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徐文贞归里()

(2)遍召亲故()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一人取席间金杯藏之帽,公适见之

3、“公亟转背,命人仍置其帽中”的用意是

4、从文中可知,徐文贞是个和的人。

(十)鼠画逼真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邑令。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③举轴,则踉跄④逐之。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

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释】①一轴:

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

②物色:

察看;观察。

③逮:

等到。

④踉跄:

跳起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⑴东安一士人善画()⑵令怪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作的精美逼真具体表现在哪里?

四、说明文阅读

(一)中国石拱桥

(A)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

(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的弓合拢在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