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同心圆梦模拟06卷语文江苏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953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同心圆梦模拟06卷语文江苏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同心圆梦模拟06卷语文江苏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同心圆梦模拟06卷语文江苏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同心圆梦模拟06卷语文江苏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同心圆梦模拟06卷语文江苏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同心圆梦模拟06卷语文江苏卷.docx

《届同心圆梦模拟06卷语文江苏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同心圆梦模拟06卷语文江苏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同心圆梦模拟06卷语文江苏卷.docx

届同心圆梦模拟06卷语文江苏卷

2019江苏卷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苔藓(xiān)踪影(zōng)咬牙苦熬(áo)静悄悄(qiāo)

B.露宿(sù)脑髓(suǐ)奄奄一息(yǎn)黄澄澄(chéng)

C.血渍(zì)号啕(táo)狼吞虎咽(yàn)慢腾腾(téng)

D.剧痛(jù)停泊(pō)一瘸一拐(qué)白茫茫(má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夏夜,一群在公园散步的老者,互相交谈着自己的养生之道。

他们时而侃侃而谈,时而低首私语。

B.四年前在多哈,中国亚运代表团共获316枚奖牌,其中包括166枚金牌。

这届广州亚运会,中国代表团也将不负众望,将继续保持奖牌第一的佳绩。

B.有这么一个地方,在急风暴雨时给我们庇护,在孤单无助时给我们安慰;这就是家,南飞的燕子总会归巢,漂泊的游子总要落叶归根;“常回家看看”是给亲人最好的礼物。

C.第16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举行,这一盛举使广州这座大城市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许多国外朋友也来到这里一睹这一盛况。

D.随着近期一些地方物价不断上涨,各种商铺和超市出现一些低迷现象,商家使出各种促销手段来改变不瘟不火的销售市场。

3.下面是一则新闻,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

(4分)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测评结果,在公共文明指数排名中,扬州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五。

这次测评的117个城市,是中央文明委历次表彰的全国文明城市和地级以上的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测评事先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由国家统计局独立组织实施。

由国家统计局异地抽选专业调查人员,采取实地考察、入户调查和材料审核三种方法进行。

扬州市公共文明指数排名在全国地级城市前40名中名列第5,前4名分别是临沂市、东莞市、惠州市、常德市,南通市、苏州市、镇江市分别列13位、27位和31位。

4.请仿照下面示例,另外从“读地”“读树”“读雨”“读雪”中任选一个词语写一段文字。

要求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不要求句式与字数完全一致。

(5分)

示例:

读天,空阔无边的天,却自有一种高远的气质、一种博大的襟怀,令人肃然起敬,心境也变得澄明。

答: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

祖仁,青州刺史。

父融,公府辟不就。

祥性至孝。

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

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

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

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母又思黄雀灸,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

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

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

其笃孝纯至如此。

汉未遭乱,扶母携弟览避地庐江,隐居三十余年,不应州郡之命。

母终,居丧毁瘁,杖而后起。

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祥年垂耳顺,固辞不受。

览劝之,为具车牛,祥乃应召,虔委以州事。

于时寇盗充斥,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

州界清静,政化大行。

时人歌之曰:

“海沂之康,实赖王祥。

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及武帝为晋王,祥与荀顗往谒,顗谓祥曰:

“相王尊重,何侯既已尽敬,今便当拜也。

”祥曰:

“相国诚为尊贵,然是魏之宰相。

吾等魏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阶而已,班例大同,安有天子三司而辄拜人者!

损魏朝之望,亏晋王之德,君子爱人以礼,吾不为也。

”及入,顗遂拜,而祥独长揖。

帝曰:

“今日方知君见顾之重矣!

武帝践阼,拜太保,进爵为公,加置七官之职。

帝新受命,虚己以求谠言。

祥与何曾、郑冲等耆艾笃老,希复朝见,帝遣侍中任恺谘问得失,及政化所先。

祥以年老疲耄,累乞逊位,帝不许。

御史中丞侯史光以祥久疾,阙朝会礼,请免祥官。

诏曰:

“太保元老高行,朕所毗倚以隆政道者也。

前后逊让,不从所执,此非有司所得议也。

”遂寝光奏。

及疾笃,著遗令训子孙曰:

“夫生之有死,自然之理。

吾年八十有五,启手何恨。

不有遗言,使尔无述。

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

此五者,立身之本。

颜子所以为命,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其子皆奉而行之。

泰始五年薨,诏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三十万,布帛百匹。

祥之薨,奔赴者非朝廷之贤,则亲亲故吏而已,门无杂吊之宾。

族孙戎叹曰:

“太保可谓清达矣!

(《晋书•列传第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府辟不就辟:

征召。

B.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谮:

诬陷、诋毁。

C.览劝之,为具车牛具:

准备。

D.吾年八十有五,启手何恨恨:

愤恨。

6.下列各组句子,全部能够表现王祥“至孝”的一项是()

①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

②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

③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

④扶母携弟览避地庐江,隐居三十余年,不应州郡之命。

⑤及入,顗遂拜,而祥独长揖。

⑥及疾笃,著遗令训子孙。

A.①③⑥B.①②③C.②④⑤D.④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继母虽然对王祥不好,但王祥并不计较,仍是非常的孝敬,再天寒地冻的时候还解衣破冰为母亲捉鱼吃。

B.母亲去世,王祥因守丧身心哀毁而致病。

这种小心打动了吕虔,吕虔发文书征召他担任别家,但王祥却坚决推辞不就任。

C.王祥做官时,曾率领士兵多次征讨并击破寇盗,使州内清静安定,政治教化大力推行,以致于当时的百姓自发编歌谣赞颂他。

D.武帝曾派遣侍中任恺向王祥咨询朝政得失,以及急需解决的施政教化问题。

王祥病重,写下遗嘱训诫子孙,死时,皇帝下诏赏赐他。

8.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

(3分)

译文:

(2)于时寇盗充斥,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

(3分)

译文:

(3)此五者,立身之本。

颜子所以为命,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4分)

译文: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满江红点火樱桃

辛弃疾

火樱桃,照一架、荼如雪。

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

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

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

烟波隔。

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

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

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1)“春正好”是一句简洁深情的赞语。

那么,在诗人笔下春正“好”在什么地方?

请简要描绘。

(3分)

答:

(2)上片主要采用什么手法?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

答:

(3)这首并不仅仅是写春思的,而是寄托了诗人的家愁国恨。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师说》)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

(3)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

(4)昔闻洞庭水,_______。

吴楚东南坼,_______。

(杜甫《登岳阳楼》)

(5)六国破灭,,战不善,弊在赂秦。

(贾谊《过秦论》)

(6)。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儿子开会去了

茅盾

父亲心里便想到十一年前血染南京路的第二天晚上,母亲同她的两个女朋友从“包围总商会”立逼“宣布罢市”的群众大示威回到家里时,一把抱住这两岁的孩子,一面兴奋的说:

“我们一队里有小学生,马队冲开了前排的大人,有好几个小学生跌倒了,我看见一个——不过十二三岁,在马蹄下滚过,幸而交通队立刻来救了去。

我那时就想到我们的阿向。

可是,阿向大了时,世界总该不是现在那样的世界罢?

以后每有一次示威运动,每有一次看见小学生们参加而挨着皮鞭马蹄,母亲回家来总是抱住她的阿向,沉痛的说了同样的话语。

最近,她看见了“一二·一六”北平的受伤学生的摄影,她唤着阿向说道:

“阿向!

你看,这一个臂上绑着纱布的,好像比你大不了几岁呢!

唉,他们对于小孩子也下毒手!

然而现在阿向也到了要去参加什么“运动”的时候了呢!

十一年前无数的跟阿向同样大小的孩子现在大概也同阿向一样怀着又好奇又热烈的心情准备去参加第一次示威。

父亲想着,心里觉得有点难过,又有点快慰。

儿子匆匆忙忙地在吃蛋炒饭了。

父亲觉得他应该对儿子说几句话,可又觉得要说的太多了,而且儿子也未必全懂,儿子毕竟是太小了一点。

母亲却先开口了:

“开过会倘使去游行,阿向,你还是不要去罢。

儿子只管扒饭进嘴里。

“游行可以不去。

你的肺病刚好,多走要伤身体的。

况且,要是半路里被冲散了呢?

你又不认识路,怎么回来呢?

父亲也说了。

但是儿子狡猾地笑了笑,匆匆地把饭吃完,这才很不平似的叫道:

“不怕,不怕!

不认识路,我会问,会叫车子!

他伸出手来,又说:

“车钱呢?

父亲给他两张角票,他就走了。

母亲一直站在后门口看他走出了巷堂门。

“你不应该先允许他去的!

”母亲回到客堂里就抱怨父亲。

“不许他去么?

以后他简直就瞒过你!

“可是到底太小了!

”母亲叹气说。

父亲和母亲对面吃午饭,觉得比往常冷静些。

“我先打算和他同去,倘使要游行了,就带他回来;可是后来一想,一则不免要碰到许多认识的人,二则他也不肯跟我回来的。

……”母亲自言自语的说。

“自然,”父亲笑得很响,“他要跟群众走,怎么肯跟你母亲呢!

“他是什么也不懂的,就凭一股血气,胆又大,——你应该教教他。

“怎样教?

教什么呢?

对他说,要避免无谓的牺牲么?

他太小了,不能理解的。

父亲说着忽然又很响地笑了,脸上的肌肉却是绷紧的。

直到吃完饭没有再提这件事。

吸着香烟踱方步的时候,父亲好几次站住了朝母亲瞥一眼,父亲的脸上有一层兴奋的红晕。

终于他站在妻的面前说道:

“恐怕要到阿向的儿子做了小学生,这才群众大会之类是没有危险的。

中国革命是长期的艰苦的斗争!

“我们阿向将来一定是勇敢的。

如果现在他是二十岁了,我一点也不担心。

可是他不过十三岁——我巴望着他马上就是二十岁!

“放心。

日子有时候是过得很快的!

整个下午过去得很快。

但到六点钟以后,“时光老人”却又变得极古怪了:

有时觉得它的脚步太慢,有时又觉得它太快。

母亲是已经在考虑,应当到哪几个地方去打听,以及找哪几个人去探询。

八点钟过后,父亲也着急起来了,然而有一个朋友来了,带着他在当天大会里收集得来的各种传单。

问过他,知道当天没有出事情,母亲这才略放了几分心。

可是她又忧虑到另一方面去了:

“迷路了罢?

或是给汽车撞了罢?

”孩子在母亲心中始终是像刚出世的小羊似的。

直到九点十五分光景,儿子这才回来了。

他一进门就看见桌子上的大会里的传单。

他叫道:

“这是哪里来的?

他赶快从衣袋里摸出他自己带来的一份。

父亲和母亲都哈哈笑了。

母亲捉住了儿子问道:

“怎样游行的?

讲给妈妈听。

“到了五卅公墓,后来到北车站,有兵拦住了,就散队。

脚底一点不痛。

儿子一边回答一边就又摸出一张印着红字的小纸来说道:

“这是口号。

喊得真高兴呀!

(选自《茅盾短篇小说欣赏》,有删改)

11.小说开头的五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式?

有何作用?

(4分)

 

12.父亲对儿子的了解和关怀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

13.请简要分析这篇小说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6分)

14.小说中的父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结合文意简要探究分析。

(6分)

 

六、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无为而治”的方式:

养民、化民

孔子通过“无为而治”的途径治国理民,以实现有道之世。

“无为而治”虽具有理想性,但其并非向壁虚造,而是植根于具体的现实基础之上。

其为政有三个阶梯:

庶民、富民、教民,两个阶段:

养民,化民。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论语·里仁》),既然小人趋利就实,那么在上者就要因势利导,满足小人的腹饱身暖的基本要求。

作为上者,不能尸位素餐,仅仅满足于一己之意欲,而应以天下之民之足为足,“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孔子释“从政”“五美”之“惠而不费”为“因民之利而利之”(《论语·尧曰》)。

足民、利民的具体措施则是“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但孔子的理想不仅仅停留于此,足民、利民非“无为而治”的本旨,此仅为“无为而治”的前提和基础,“无为而治”关涉民之生计,更关涉民之道德、民之风尚。

“饱食”并非孔子的终结理想,只是终结理想的前提。

在“饱食”之后,意欲导民之“用心”,“用心”于道德的修养,使其习礼俗,明人伦。

故孔子不仅意欲养民,也意欲教民,使其趋善,人人为君子,个个为圣人,那才是真正的有道之世。

孔子将德性修养看得特别重要,视“德之不修”为人之最大忧患。

修己非欲己之成己,而是推己及人,欲民皆成己。

由此观之,无富乃无以养民;无教,乃无以化民;养民是化民之前提,化民是养民的归宿。

基于此,孔子反对不教而战,“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

驳斥不教而治,指出“不教而杀谓之虐”(《论语·尧曰》)。

因此孔子将政治化约等同于教化,萧公权先生认为孔子之政治主要工作在化人,此语标识出孔子为政的根本。

化民之术一般而言有言教、身教,鉴于民之根基,孔子侧重于身教。

身教,即在上者以身作则、身垂行范,精进于道德修养,使己有君子人格、圣贤气象,在下者自然仰慕于上者之风范,熏染于在上者之气息,从而自我振作、自我完善,所以孔子如是喻“政”:

“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行“政”有赖于君子,君子之任非安己之一人,而欲“安人”、“安百姓”。

“安己”只是起点,经“安人”这一中介,而达终点——“安百姓”。

如何从“安己”达于“安百姓”?

君子治国理民非以法律制裁人,非以制度约束人,非以理说教人,而是“修己以敬”,养成君子人格、圣人风范,以其人格、风范感化、熏染人。

所以上者无需多行,只需修德于己,社会就能达于上和下谐。

《论语·颜渊》也云: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表明只要在上者修德于己、德行高尚,在下者自能远耻格非、从善如流。

所以君子为政无别,只是修己以修人,正己以正人。

总而言之,孔子以“无为而治”治国理民,而养民是“无为而治”的出发点,化民是“无为而治”的途径,民皆具德是“无为而治”的宗旨。

“无为而治”的具体措施就是以利导民、以德化民,起于利,而归于德,以利归德,以德涵利。

“无为而治”以利导民、以德化民,其虽“为”之,但乃因民之利而利之,因民之性而化之,虽为而相当于无为,故是“无为而治”。

(摘自《新华文摘·以“德”化民——孔子“无为而治”思想刍析》马寄)

15.作者认为孔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民中的两个阶段“养民”与“化民”有怎样的关系?

(5分)

答案:

作者认为孔子的“无为而治”的治国理民理念中“养民”与“化民”是以民都具有德行为“无为而治”宗旨的,而“养民”是其出发点,“化民”是其途径,要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需要以利养民,以德化民,起于利,而归于德。

16.文中画线句子有何作用?

(4分)

17.本文在行文上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七、(70分)

18.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1)李白的故乡在何方?

四川江油、湖北安陆、甘肃天水、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纷纷自称是李白的故乡,点燃了李白故里争夺战。

四地争夺李白故里,看似热闹,而背后的逻辑很是滑稽。

争来争去你来我往,在意的始终是“李白故里”的商标使用权,而非为了求证出一个真相,传承文化。

(2)《金瓶梅》引发了两省三地的“西门庆故里之争”,具体涉及山东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的黄山市。

阳谷县将建设“水浒传·金瓶梅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复原西门庆和潘金莲的幽会地点。

临清县提出打造“西门庆旅游项目”,重修王婆茶馆、武大郎炊饼铺等。

而黄山则声称将投资2000万元开发“西门庆故里”。

要求:

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II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

(限6处)(6分)

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今试平心读之,大概才思横溢,触处生春,胸中诗卷万富,又足供其左旋右抽,无不如志。

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赵翼《瓯北诗话》

20.文学史上常常以“李杜”并称,那么,文中的“李、杜”应指谁?

(2分)

21.本文正确评价了苏轼的诗歌特点。

苏轼的诗歌有怎样特点?

(2分)

二、名著阅读(15分)

2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刘备为替张飞复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

孙权起用青年将领陆逊。

陆逊力排众议,坚守不战。

趁蜀军疲惫不堪,戒备松懈之时火烧蜀军连营。

蜀军溃败。

刘备逃回白帝城后悔愧交加,发病而死。

B.黛玉听说宝玉和宝钗即将成婚,急火攻心,病体日重。

此时贾府都在忙宝玉的婚事,黛玉病榻前冷冷清清,她把以前的诗稿和题诗的旧帕全烧了,只求速死。

就在宝玉和宝钗成亲时,黛玉悄然香消玉殒。

C.在高老太爷的生日宴会上,冯乐山提亲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觉民,高家接受了这门亲事。

觉民坚决不同意,甚至不惜离家出走。

高老太爷在临终前答应取消婚约,觉民逃婚胜利。

D.葛朗台疯瘫以后,便坐在转椅里指挥女儿把一袋袋的钱藏好,他把储金室的房门钥匙藏在背心口袋里,不时抚摩着,叫女儿整天推着他在密室与卧房之间转来转去,生怕有人来偷。

E.守旧的吴老太爷与新式企业家的儿子吴荪甫格格不入。

一到上海,他就受到强烈的刺激。

机械的噪音、耀眼的霓虹、时髦的男女……都令他神经发疼。

一进吴府大门,他就因脑溢血而断气。

23.简答题(10分)

(1)“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是《红楼梦》中的精彩片断,请作简要叙述。

答:

(2)英国诗人拜伦曾评论堂·吉诃德说:

“这位英雄是主持正义的,制服坏人是他惟一的宗旨。

正是这种美德使他发了疯。

”请简述一个美德使堂·吉诃德“发了疯”的故事。

答:

(2)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阿Q临死前画圆细节反映了他什么性格?

答:

(2)拉·爱斯梅拉达是一首纯洁而优美的诗,一朵怒放于沼泽中娇弱迷人的花。

请结合《巴黎圣母院》的相关内容,对上述观点进行简要阐述。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1)英国和巴西研究人员8月25日发布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说,地中海一海域因火山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导致海水酸化后,那里的海洋生物种类大幅减少。

研究小组在新一期英国《地质学会杂志》(JournaloftheGeologicalSociety)上发表论文说,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一地中海海域发生的火山活动导致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被释放到海水中,使得海水严重酸化,这里也成为研究海水酸化的“天然实验室”。

他们对这片海域中有孔虫类的调查显示,海水酸化使其种类从24种降到4种。

通常情况下,海水呈弱碱性。

二氧化碳溶于水后会增强海水酸度,使PH值降低,有孔虫类等海洋生物的钙化物甲壳可能因此被破坏,其生存受到严重影响。

(2)海洋酸化的起因是海水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目前海洋每年吸收的温室气体都在80亿吨左右,这对于减缓气候变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海洋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海水表面的酸性增长了30%,这一变化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一些研究认为,从现在起到2030年,南半球的海洋将对蜗牛壳产生腐蚀作用,这些软体动物是太平洋中三文鱼的重要食物来源,如果它们的数量减少或是在一些海域消失,那么对于捕捞三文鱼的行业将造成影响。

此外,每年为旅游业创造数十亿美元产值的珊瑚礁也有可能受到海洋酸化的严重影响。

24.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内容。

(3分)

25.从材料看,海水酸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分)

26.你对上述现象有怎样的看法?

请写一段评论性文字。

(7分)

 

参考答案:

1.C(A藓xiǎn,B澄dēng,D泊bó。

2.B(落叶归根,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究要回到故乡。

A侃侃而谈,形容滔滔不绝、旁若无人的谈论或演讲。

适用对象错误。

C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

含贬义。

D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形容恰到好处。

适用对象错误。

3.扬州公共文明指数省第一全国第五

4.20.【答案示例】读地,坚实厚重的地,看上去萧条而寂寞,其实地下的生命正在酝酿、潜藏的希望仍在积蓄,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

读树,默默伫立的树,都成了沉默的智者,仿佛在反思着一年的得失、它们剥落了一身的华彩,露出素净的本色,别具一种动人的神采。

读雪,晶莹飘逸的雪,像个轻盈的精灵,在你留恋温暖的被窝时,在你靠近红红的炉火时飘然而至,给人间送来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5.D(恨:

遗憾。

6.B(④避乱不应州郡命,⑤其耿直,⑥临终训子孙)

7.B(“这种孝心打动了吕虔”文中无据)

8.

(1)父母亲有病,他都衣不解带,汤药必定亲自尝试。

(2)当时到处是强盗,王祥勉励士兵,经常率兵打败贼人。

(3)这五个方面是立身的根本。

颜子把它们看做像生命一样重要的东西,人们只是没有去想它们,其实它们又有什么深远的呢!

9.

(1)春天好,好就好在生机勃勃。

春笋穿破了长满青苔的土阶,蓬勃地向上生长;春燕牵引着初产的幼雏,在缓缓地飞翔;流莺呼朋引伴,娇音恰恰,就像奏响了一首首春之抒情曲。

(本题解答时应注意题干中的“描绘”二字,不能简单在原词中找出体现“好”的词句,要对其进行描绘。

“春正好”是上片的赞语,具体体现在作者对春笋、紫苔、乳燕、流莺的描绘上。

(2)上片主要采用乐景写哀情的手法,火红的樱桃、洁白的花朵,生机勃勃的春意,勾引起了诗人无限的愁思。

诗人既欣赏江南之春的美好,又痛惜江南之春的不久长。

表达出词人抑郁不堪的烦乱心绪。

(上片由“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可以看出诗人“无限愁思”,但是在愁思之中,诗人对春天景物的描写却是明媚艳丽的,因此,上片采用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3)上片写春景下触动的思归愁绪,含蓄而蕴藉。

而这愁并不是仅指思归愁绪,更暗含着家愁国恨。

春山、烟波,象征祖国的分裂,象征政局的险恶,象征词人执着追求的抗金恢复大业所遇到的无数艰难险阻!

“古今遗恨”,莫过于中原沦陷、祖国分裂之恨。

(本题已经明确告诉:

此词中有“家愁国恨”之情,因此,分析应在本词中寻找能够体现这种情感的词句。

古代往往以“春山”“烟波”象征祖国的分裂,政局的险恶,因此,词中的“春山叠;家何在?

烟波隔”“古今遗恨”正体现了这一点。

其次,可以联系辛弃疾的“抗金”主张,来分析。

10.

(1)师不必贤于弟子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疏影横斜水清浅

(4)今上岳阳楼乾坤日夜浮

(5)非兵不利

(6)花自飘零水自流

11.小说开头五段运用了心理描写方式写了父亲的心理活动,暗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和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

12.了解儿子的心理成长,如父亲说“不许他去么?

以后他简直就瞒过你!

”;懂得儿子的思想已趋向成熟,如虽担心去开会危险却又支持儿子参加游行;关心儿子的身体状况,如劝阻儿子参加游行,知道儿子身体不好,给车钱让他坐车。

13.首先,小说语言真切自然,朴实平易,富有浓郁的生活情味。

小说写少年积极参加示威游行革命活动,表现的是重大主题,却放在富有浓厚家庭亲情的环境中从侧面表现,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