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版大漠千岛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
《精版大漠千岛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版大漠千岛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版大漠千岛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
大漠千岛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及承担单位
1.1项目名称大漠千岛湖旅游开发项目建设
1.2建设地点新疆兵团农六师103团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黄家梁水库
2项目承担单位
3项目建设内容、地点和规模
农六师辖区内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第二大沙漠,被评为世界上最美的沙漠之一,壮美的大漠风光和千岛湖(黄家梁水库)的结合形成了无以伦比的魅力。
3.1沙漠公园
沙漠公园是以大漠文化、生态文化、古原地貌文化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开发区,主要建设两园一线,即1、沙漠植物观光园;2、大漠千岛湖(原黄家梁水库);一线为:
徒步或骑驼穿越沙漠的一条体验之路。
沙漠植物观光园建成中国最大的沙漠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沙漠植物园是沙漠植物的博物馆,这里有标本园、柽柳专类园、民族草药园和固沙植物育苗繁殖区以及野生花卉区和珍贵观赏树木区等。
共计划引种沙漠植物300多种,隶属71科、247属,其中珍稀濒危植物43种属,有沙拐枣属、沙冬青属、白刺属、甘草属、梭梭属等;柽柳开花时红霞遍野,春意盎然;民族草药园别具风情,搜集种植新疆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民族草药50多种,成为新疆民族草药研究基地和观赏基地。
观光园建成后将集旅游/观赏/科普/物种保护于一体,未来将依据《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与评审暂行办法》将申请其成为“全国野生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
大漠千岛湖(原黄家梁水库)的建设内容:
1、沙浴、沙疗区:
选择水源洁净的水域,规划面积5000亩,主要开发建设湖面水域面积、建设游泳池、洗浴中心、运动场、攀岩区等。
2、少数民族医药养生馆:
建设配套的风格和规模迥异的养生公寓。
利用少数民族医药在养生和健康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广大患者服务,成为少数民族医药和民间医药诊疗和传承中心,主要开展亚健康和现代病诊疗业务。
建筑面积2000m2。
规模为300个房间,每个房间2个床位,从业人员达到150人,每年在园区服务患者5万人次。
2、药膳中心:
利用药食、药茶、药酒辨证施膳、科学用膳;②成为食疗科普教育、传播中医药保健文化的场所建筑面积1500m2。
餐馆设置大小包间10个,能安排20桌的宴会厅1个,可同时供300人用餐。
建成后从业人员达到60人,餐馆年消费者达5万人。
3、沙疗馆:
沙疗是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它是通过沙的高温、高压、高磁性的综合性作用,对人体的某些部位或全身起到磁化作用,具有疏通血液、活络经脉、促进新陈代谢、驱除寒湿,对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腿痛、胃寒病等有疗效,并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能,达到防病、治病、健身的奇特疗效。
一般一个疗程为1周,每天埋2~3个小时。
”农六师所辖的通古特沙漠是是离乌鲁木齐最近的天然沙漠,仅70公里,在这建沙疗馆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可以服务全国乃至国外的患者,初期需设置住宿床位200张,最终达到1000张以上。
4、跑马场:
位于规划区东北方向,地势较平坦,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主要建设沙漠越野摩托车、汽车赛场及配套设施。
5、大漠风情园和垂钓中心:
位于规划区中心地带,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主要以扩大开发湖面和建造维、蒙、回风情园和餐饮中心为重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包括:
沙滩、排球、足球场、游戏厅、歌舞厅,搞好周围生态绿地建设,湖内设垂钓中心。
6、野生植物保护区:
位于湖面规划区周边,面积为20平方公里,主要以生态建设为主,栽植各种适合生长的乔、灌木树科,挂牌标示科属科名,配合图纸、模型、宣传栏,建设生态科普中心、标本馆等项目。
沙漠公园的建设,要充分利用进入千岛湖的路途中十五公里的沙漠草原风光,在进行园区前,先对游客兴致来段预热。
建成后的沙漠公园,是色彩斑斓的花海景观,与水泊粼粼如海市蜃楼般的千岛湖在沙漠中无边无际的展开,如果说这是对眼球的冲击,不如说是对心灵的震撼。
无疑他将成为新疆乃至全国独有的旅游品牌。
沙漠公园总面积约6万亩。
建成后从业人员达到500人,年参观人数达20万人次以上。
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1.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我们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我们要认真贯彻全会的精神,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可持续发展、沙产业理论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为指导,以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因地制宜,运用新方法、新科技,变危害为资源,向沙漠要效益,推动新疆的生态治理进程,使该项目成为自治区乃至大西北沙漠产业化的示范、样板工程。
极大地调动当地群众转变产业结构,投身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为沙漠治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新路。
1.2.项目建设原则
(1)坚持规模投入、规模经营、出规模效益的原则。
(2)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
(3)坚持以生产性投入为主,压缩生活性基础设施投入的原则。
2.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2)生态效益分析
(3)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过程中,雇用当地劳动力可增加当地群众的劳务收入。
项目实施完成后,将对当地群众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果,也将带动社会资金投资这一领域,加大沙漠治理的投入力度。
5园区所有项目总投资、资金筹措和效益分析
5.1项目总投资和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元(不包括沙药材深加工工业园“生活小区建设”投资),各项目投资额度见本报告,部分建设子项目申请国家支持两千万元,其余通过招商引资及从银行贷款获得。
5.2.1经济效益
(1)沙漠公园
公园门票及配套的娱乐设施按年服务人数10万人次,每人次消费60元计算,年总收益600万元,上缴利税36万元。
(2)沙药材良种繁育和种植基地建设
本项目在前三年育种阶段属于自产自用,无法形成销售,但三四年后就能全面走向市场。
目前肉苁蓉种子的价格在5万元/公斤,未来几年价格也不会松动,原因是全球关注沙产业,大芸人工种植的技术刚刚成熟,正是高速扩张的时候。
(3)沙药材种植示范推广园
本项目十五年总收益约75.4亿元,详见4-1表格。
(4)沙药材深加工工业园:
计划规模建设为年产值3000—1.5亿元,分三期完成。
③少数民族医药养生馆:
年净收益300万元。
④药膳中心:
年收益300万元。
沙疗馆:
年收益500万元。
5.2.2社会效益
(1)沙产业给中国传统的生态建设方式带来了巨大挑战,但政府部门的现有政策措施、管理方式、思想认识滞后于实践,存在诸多的不适应。
规范沙产品交易,促进沙地权属改革,让治沙成为全民皆可参与的产业,从而彻底改变人类与沙漠斗争的局面。
长期以来沙漠一直被认为是地球的毒瘤,人们一代代的对其围追堵截,但始终无法彻底有效的制约沙漠,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大禹治水,沙漠更甚于洪水,围堵是围不住的,只有用千古被证明的智慧,合理的疏导、发挥沙漠的价值,才可能驯服沙漠。
如何有效疏导沙漠的价值呢?
办法只有一个:
以沙产业经济为动力,以沙地权属市场为平台,让更多的人在这个平台上安家致富。
(2)解决就业
本项目直接就业人,带动人从事种植业,服务农六师上万农户。
还可带动交通运输、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间接增加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3)科普教育、健康服务
本项目每年使数十万的群众得到科普教育和健康服务,可以极大地提高人民群众对环保的认识与热爱,吸引大众关心沙漠、关注沙漠。
最终将其打造成为国家级全国野生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
(4)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本项目带动沙药材种植、交通运输、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开发沙药材给治沙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这对加快构建沙药材技术体系,拓展沙产业发展空间,调整沙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
5.2.3生态效益
大力发展沙产业会使西部成为中国新的战略能源基地、绿色生态屏障,会为未来新增人口提供生存空间。
中国的综合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也将因此得到可靠的物质保障、生态环境保障。
6建设周期
项目建设周期5年,从2010年至2015年。
第二章项目编制依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
1项目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营利性治沙管理办法》
(3)《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4)《西部开发促进法》
(5)国家十六部门联合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7)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8)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9)《全国防沙治沙规划》
(10)《1991--2000全国防沙治沙工程规划要点》
(11)2005《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
(12)1991年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关于治沙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13)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2年)》。
(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1013《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
(15)《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16)《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与评审暂行办法》(环发【2006】210号
(17)《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
2项目建设的背景
2.1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第三次全国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3.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6%。
我国每年因荒漠化损失土壤有机质5590万吨,折合2.7亿吨化肥,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元。
现在全国有近4亿人口常年受荒漠化影响,沙埋农舍、铁路、公路,淤积水库、堤坝等现象屡见不鲜。
我国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达16亿吨,致使许多地段河床已高出居民区3-4米。
荒漠化造成沙尘暴频发,许多物种日趋濒危或消亡,有15%的物种濒临灭绝。
荒漠化还使东西部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我国上个世纪因荒漠化造成的碳流失相当于15.4亿吨CO2当量。
荒漠化防治已成为世界各国维护生态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生态和社会工程。
经国务院批准,《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于前不久以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9]29号文件正式颁布实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最近,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们大力加强防沙治沙工作,努力构建北方地区绿色生态屏障,实现从“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转变。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治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我国防沙治沙形势仍很严峻。
全国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近1/5,涉及30个省、区,市的近900个县,4亿多人口受到影响。
土地沙化严重威胁国土生态安全,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严重阻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已成为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心腹之患。
荒漠化是人类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
很多年以来,防沙治沙以摆脱局部治理、整体恶化,“只投入,无产出”的困境。
如何解决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成为世界性的话题。
由被动防治向主动防治,由征服自然向利用自然,由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由贫瘠荒漠向绿色产业转变这是当今治沙的新理念。
换一种思维看待沙漠,人类一直习惯视沙漠为害,是资源的“荒地”。
然而,中国以钱学森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却认为,新世纪应该换一种思维看沙漠,“沙漠是资源”,并提出沙产业理论。
“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依靠科技,对接市场,创造财富,造福百姓。
”其技术路线是“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
也就是说,最大限度地“留住”和“转化”太阳能,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寓沙漠治理于利用开发之中,为人类开发新能源、新财源。
沙产业理论让人类消极的防沙、堵沙,变为积极的治沙、用沙;从“征服沙漠”到“善待沙漠”,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个升华。
如何看待沙漠,视角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结果。
用新思维、新理念、新视角来审视、认识沙漠,人们将会看到沙漠不仅给人类带来生存危害,同时也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科学开发利用沙漠,沙漠是可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双赢模式”就是一例。
鄂尔多斯市大力培育构筑具有鄂尔多斯特色的沙产业体系,在西部生态恶劣地区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沙产业发展互促互进的新路子。
现在,全市以沙柳造纸造板、林沙饲料、沙棘饮品药品、生态旅游、生物质发电为主的沙产业正在规模化、集群化,快速发展壮大,成为拉动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地方增税的新兴产业。
2008年,鄂尔多斯实现林沙产业增加值12.3亿元,规模以上沙产业企业达到20家,农牧民人均来自沙产业收入突破1000元,吸纳就业20多万人。
在沙产业逆向拉动和收益不断增加的驱动下,全市生态环境实现了由严重恶化到整体遏制、大为改善的历史性转变,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30%提高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由12.2%提高到21.6%。
还有库布其沙漠,这是中国第六大沙漠,也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总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
十几年来,亿利集团先后投入8亿多元,整合绿化了3500多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相当于5个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并在大漠深处修筑了一条全长234公里的“穿沙公路”,实施了以沙漠甘草种植加工为主的中药产业化工程,建设了年接待游客在30万人以上的库布其沙漠七星湖旅游景区,大面积种植了以沙柳为主的沙生植物资源。
沙产业不但使亿利成为资产过百亿的中国百强民营企业的同时,沙区十几万农民既也成为受益者,仅参与亿利集团的生态建设每年就可以得到6000多万元劳务收入。
2.2十七大报告提出“中西医并重”,为中医药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充分认识到了野生沙药材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中指出:
要“完善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优惠政策,扶持民族医药和民族食品产业化发展。
”
发展少数民族成药产业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关心少数民族群众健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其次,发展少数民族成药产业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药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医药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朝阳产业”,民族药材大部分产自民族地区,适合“公司+农产”、“公司+基地农户”等等多种发展方式,便于GAP标准化管理,通过实施产业化,可以带动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其次是带动药材收购、药品销售等流通产业的发展,“一个专业市场就可以致富一方百姓”。
第三是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发展少数民族成药产业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带动民族药材种植业的种植不仅本身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民族沙漠培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很好的起到涵养水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实现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协调。
第五,发展少数民族成药产业是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要求。
各民族人民在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根据各自的生产方式、生活环境、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情况,创立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医药体系。
民族药凝聚了各民族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和文化结晶。
可以说,少数民族成药产业既是一个经济产业又是一个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依赖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发展,依赖对各民族的传统医药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开发,从本质上说,当今医药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产权的竞争。
我国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经过自主创新,完全可以成为我们的自主知识产权。
这样就为我们弘扬少数民族医药文化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农六师建设晋商沙漠经济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项目符合农六师的长期定位:
依据农六师五家渠市现有的条件,及区位优势,六师五家渠市必将率先发展的是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为主导的现代化精准农业。
五家渠未来是一座以后现代大农业为主导的园林城市,着力点在发展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是一种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服务农业,它完全模糊了传统意义上的一、二、三产概念,晋商沙漠经济示范园则完全符合这个定位,种植、深加工、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等等,尽在其中,已无法分清他是几类产业。
2、利于农六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
在新疆第一产业占绝对比重,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不利于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沙产业,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生态和环境改善、有利于人民群众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提高。
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需考虑后代人的需求,既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又强调人的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都依赖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改善和提高。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才能有效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真正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新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大,因此要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而发展沙产业是最好的应对方式,也是实现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有利于新疆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3、发展新的有效土地资源
土地是生命之本,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新疆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但适合农业生产的绿洲只占总面积的5%。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介绍,截至2006年底,新疆耕地面积6160.6万亩,仅占新疆土地面积的2.47%,而沙漠、裸岩石砾地等土地面积达12.51亿亩,耕地面积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如果在新疆大力发展沙产业,充分利用新疆的沙地资源,变劣势为优势,不但可以防沙固沙,而且还可以开发沙漠,并可以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
新疆第一产业占绝对比重,农民单纯依靠农业,收入渠道单一,农民收入低。
近几年,新疆农村经济虽然在增长,可是与东、中部相比,差距却越来越大。
然而在实施沙产业的地方,却呈现另一番景象。
例如,新疆吉木萨尔县博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沙地种植甘草、肉苁蓉、利用沙柳为原料做人造板,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人们从中得到了巨大的实惠。
我国甘肃张掖地区从1994年开始试搞沙产业,在实践中创造了“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技术路线,并取得了很大成绩,粮食自给有余,蔬菜瓜果冬运销售出口,还带动了一批加工企业的发展。
可见,发展沙产业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能获得比传统农业更多的经济效益。
4、政治需要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即发展,其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方面。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谐社会这个新的理念就此提出。
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贫困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甚至社会冲突的最根本、最普遍的原因。
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必须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是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的社会。
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谐社会的构建,无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
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又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大计,正如温家宝同志指出:
“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时期,发展沙产业是新疆沙区开发与发展的正确方略,也是新疆农村实现跳跃式发展的一个突破口,还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5.以节水农业为先导。
新疆大多为缺水地区,新疆的根本出路在于水。
南水北调工程浩大期限长,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新疆农业才可以得到永续发展。
沙产业即是最突出的节水农业。
7.发展农六师的沙漠旅游业
沙漠让人感到神秘,但无人烟的沙漠却让人感到可怕。
发展沙产业,逐步开发沙漠,就给我们开发沙漠旅游业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通过开发沙漠驼游、大漠观日出、沙地滑冰、沙漠跳伞、沙漠滑翔、沙漠滑板、沙浴、沙漠野餐、民俗风情游等旅游项目,并配以完善的设施和优质的配套服务,来吸引中外游客来沙漠地区观光、旅游、探险,其经济效益可观,同时农六师丰厚的文化资源也变成了巨大的发展优势。
合理利用沙区资源发展沙产业,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同时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确保农业得到永续发展。
3.2沙药材良种繁育和种植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种子是沙药材生产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种源是发展沙药材种植业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要解决沙药材高效优质生产问题,首先要有优良的种质资源以培育优良品种。
沙药材近缘种和近似种很多,非常容易混淆。
生产中由于种源混乱给生产带来损失,会极大损失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另外,栽培过程中种源退化也会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如肉苁蓉种源及其共生菌种的退化。
因此,建立大宗沙药材良种繁育基地,进行提纯复壮,是保障沙药材产业发展的基础。
是保证种源的纯正性和优良性、提高药材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保障。
目前新疆沙药材种植多数为自发种植或松散的“公司+农户”种植,缺乏规范种植技术指导,导致药材产量不高,有效成份含量与野生品相比差距较大;许多由于不了解沙药材病虫害发生规律,也不了解合适的农药种类和使用方法,在防治过程中给沙药材本身和环境都造成污染,以致人工种植品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超标。
建立符合GAP要求的规范化沙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向普及先进的种植技术,是提高农六师沙药材种植业持续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3.3沙药材深加工工业园建设的必要性
1、 资源有限,深加工带来高附加值,
近年来,随着全球回归自然、绿色消费意识的兴起,天然药物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人们普遍寄希望于靠天然药物或非药物治疗,来解决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抗药性以及药源性疾病等问题。
因此,人们纷纷把寻求健康的希望转向了纯天然、无污染、素有绿色药品美誉之称的中草药。
在这种良好的消费环境下,再加上肉苁蓉具有调和阴阳、温阳补肾、扶正固本、调节免疫力、抗衰老及保健、美容等多种滋补和疗效,造成对原药量的需求猛增,最后导致了药材价格在近10年来上升了4--5倍。
而且今后随着健康消费、回归自然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国内外市场对肉苁蓉等中草药的需求量将会继续以上升的势态攀升。
2、传统深加工品类效果好,市场需求正在高速放大。
御苁蓉口服液以肉苁蓉为主要配制成分,可清除人体“垃圾”,对肾阳虚型患者有效率达85.7%,对心脾受损型有效率达84.6%。
。
肾宝合剂为中医药保护品种,具有调和阴阳、温阳补肾、扶正固本的功能。
其它以苁蓉为主要原料的中药也在不断拓展市场,如二类新药苁蓉甙注射液的市场需求不断攀升,这部分的总需求量目前已在年200吨以上。
3、 苁蓉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中药材。
近十几年来,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地区每年都从我国进口大量的干品肉苁蓉。
日本市场上畅销的一种“养命酒”,就是以苁蓉为主要成分,现已成为日本家庭必备的保健口之一,市场占有率几乎达到每家每户有1瓶的程度。
美国1994年通过了“饮食补充保健及教育法”,将中草药确定为饮食补充食品。
近年来,美国的有关科研机构已成功地将肉苁蓉中最有效的药物成分肉苁蓉总甙萃取出来,并开发为食品添加剂。
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历来就有依据古汉方进行药补或食补的传统,因此也就成为苁蓉的进口国。
而欧美等国家近年来也不断加大了对中医药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