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系梁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242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系梁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地系梁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地系梁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地系梁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地系梁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系梁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x

《地系梁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系梁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系梁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docx

地系梁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1

1.1编制依据1

1.2编制原则1

二、工程概况2

2.1气象、水文2

2.2地形地貌2

2.3地质情况2

2.4工程简介2

2.5劳动力计划3

2.6设备计划3

2.7场地准备及材料准备4

2.8施工进度计划4

2.9施工平面布置图4

三、施工方案5

3.1地系梁施工的工艺流程5

3.2施工准备5

3.3开挖系梁基坑6

3.4凿桩头、桩基检测6

3.5垫层施工6

3.6绑扎钢筋6

3.7模板加工及支立7

3.8浇筑砼7

3.9拆模及养护8

四、质量保证措施8

4.1质量目标8

4.2组织保证8

4.3质量保证体系9

4.4质量保证措施9

五、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10

5.1安全目标10

5.2安全生产组织机构10

5.3建立安全保证体系12

5.4安全保证措施12

六、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13

6.1环保施工目标13

6.2环境保护体系13

6.3环境保护措施14

七、文明施工措施15

7.1文明目标15

7.2管理措施15

7.3文明施工措施15

三界互通津马大桥地系梁首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JTGF801-2012);

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8、《公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中交一公局;

9、我项目对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调查掌握的有关资料;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1、《重庆市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强制性要求》(渝交委〔2015〕79号);

12、《重庆市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强制性要求》(渝交委〔2015〕81号);

13、重庆九龙坡至永川高速公路JY1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1.2编制原则

1、在充分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以设计图纸为依据,采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

2、整个工程全过程对环境破坏最小,采取必要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周围环境的破坏。

3、充分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设备,做到机械化作业、标准化作业、流水作业,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相结合原则。

4、强化质量管理,树立优良工程观念,创一流施工水平,创精品工程。

5、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方案、信息、时间与空间条件的优化处置,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及社会效益的预期目标。

二、工程概况

2.1气象、水文

三界互通区主要为大气降雨补给,根据区内地层岩性组合及地下水赋存条件,场区地下水类型可分为图层孔隙水和基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

由于该场地钻孔揭露岩性为砂泥岩互层,泥岩为相对隔水层,结合勘察期间钻孔水位观测,钻孔几乎无水。

本桥区范围内地下水较贫乏,地表水地下水及土体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呈微腐蚀性。

2.2地形地貌

互通区属构造浅丘斜坡地貌,工程区地面高程356.2~396.8米,相对高差约39.4米,形成开阔槽谷、浑圆状低山、丘包或圆形、椭圆形洼地地形,洼地、槽谷内多为桃田或旱地。

斜坡坡角一般为5°~20°,局部形成陡坎。

2.3地质情况

互通区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残破积层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主要岩性为砂岩、泥岩。

沟谷地表多被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覆盖,山丘丘顶段多为基岩出露。

基岩内未见软弱夹层分布,基岩以泥岩为主,与砂岩呈不等厚互层。

分为强风化带岩石和中风化带岩石,桩基均为端承桩。

桥址区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桥址区2#~6#桩基靠近排水沟,沟水对钢筋混凝土有弱腐蚀性,施工前需对水沟进行改沟,做好沟内防渗处理。

桩基施工应选择在枯水季节,作好基坑护壁工作,保证施工安全。

8#桥墩东侧约4.6~5.7米处分布有国家电力电网管线,施工前需探明该管线埋设位置,施工期间加强对该管线的保护。

2.4工程简介

三界互通津马大桥上跨既有津马路,津马路路基宽度20米,规划津马路路基宽45米。

·第一联第二跨规划有排污水渠,规划宽度29米。

桥梁孔径布置为(3×35)+(3×35)+(35+49.5+35)米现浇箱梁,分为三联,桥梁全长338.5米。

左幅桥梁宽16.5米,右幅桥梁宽16.5~25.5米。

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圆形三柱式墩,桩基础;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桩基础。

本桥平面位于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上,纵坡0.8%,除7、8号墩横梁斜置5°外,其余墩均径向布置。

津马大桥共有地系梁16片,其中1.5m×1.8m的有10片,2.0m×2.2m的有6片,根据施工计划安排,8#靠近津马路,施工便捷,桩基先施工后,左幅8#地系梁截面高度为2.0m宽度为2.2m作为地系梁首件工程,混凝土标号C30,钢筋主筋为Φ20。

地系梁

截面尺寸

地系梁顶标高

(m)

地系梁底标高

(m)

宽度(m)

高度(m)

左幅8#

2.2

2.0

357.639

355.639

2.5劳动力计划

按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具体人数表2-1所示。

表2-1施工人员配置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主要工作内容

1

管理人员

2人

负责系梁施工及协调工作

2

现场技术员

2人

负责系梁施工各个程序的报验及技术指导。

3

测量工程师

2人

负责系梁施工的放样和监控工作

4

专职安全员

1人

负责系梁施工现场安全维护工作

5

混凝土工

6人

负责本系梁工程浇筑(4人开车,4人灌注砼)

6

电焊工

2人

负责钢筋笼焊接

7

电工

1人

负责本项目现场施工用电

8

机械操作手

4人

负责空压机、挖机、装载机、自卸车操作

2.6设备计划

按照机械设备使用计划,对所有机械及设备进行检修及调试,并定时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待用状态。

对工程中所用的各种计量设备送有关部门进行标定并取得合格证书。

根据现场施工要求,安排性能好的机械设备进场,并对进场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与保养,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具体机械设备如表2-2所示。

表2-2系梁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机械设备

型号规格

数量

进场时间计划

1

大小料斗

大料斗≥2.5m³

2套

2016.1.10

2

电焊机

BX1-300

2台

2016.1.10

3

挖掘机

200C

1台

2016.1.10

4

装载机

ZL30E

1台

2016.1.10

5

运渣车

EQ3318VJ

1台

2016.1.10

6

空压机

 lgu22a

1台

2016.1.10

2.7场地准备及材料准备

津马大桥8#墩距离津马路15米,施工场地内附近无建筑物,便道通顺,施工便利。

纵向施工便道也已经修通,保证材料运输。

变压器已经投入使用,互通区蓄水池已经修建完成,施工用水用水泵抽取。

场地已经平整,现场准备工作满足三通一平。

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具体材料如表2-3。

表2-3地系梁施工主要材料表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钢筋

C20

742.2Kg

2

钢筋

C16

440.8Kg

3

钢筋

A12

494.1Kg

4

混凝土

C30

27.03m3

2.8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如表2-4所示。

表2-4施工进度计划表

序号

系梁

数量

单位

计划开工日期

计划完工日期

备注

1

8#

1

2016/2/25

2016/3/3

2.9施工平面布置图

8#墩地系梁施工布置按图纸安排,施工平面布置图如图2-5所示。

图2-5地系梁施工平面布置图

三、施工方案

3.1地系梁施工的工艺流程

图3-1地系梁施工工艺流程

3.2施工准备

清理现场:

同一墩号所有灌注桩完成,破桩头桩基检测合格后,清理此墩位现场所有的桩基施工物品和杂物,平整场地,达到清洁卫生,文明有序,不宜运走的施工材料要求堆码整齐、机具停放有序。

测量放样:

现场清理完成后,由测量队现场施工放样,放样前先行对放设的导线点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才能进行系梁放样,以免造成因放样失误而引起的质量事故。

放样边坡采用1:

1,根据现场的土质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基坑四周应比桩基外缘宽出1.5~2.0m,以利于凿除桩头及系梁施工。

3.3开挖系梁基坑

基坑开挖采用机械挖掘,人工辅助清理,基坑开挖断面要求整洁,同时保证基底土无明显扰动现象,坑壁无松散或坑洞。

基坑底面较桩基外缘线四周每边放宽1.5~2.0m,作为操作面。

基坑排水采用在基坑四周设集水坑、集水沟、抽水泵抽水。

排水及时引入排水沟,以保证施工区域整洁。

3.4凿桩头、桩基检测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将桩头砼凿除至使用标高,表面应整齐、密实、无松散层,保证桩身砼的强度。

凿除桩头砼时应注意保证钢筋的顺直,不得出现扭曲、弯折现象,同时应保护好声测管。

通知质量监督部门对桩基进行检测,按批复的桩基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3.5垫层施工

桩基检测合格后,对基底进行整平夯实,浇注垫层砼。

垫层砼根据设计图纸,采用相应标号砼并浇筑相应尺寸。

垫层砼应振捣密实,表面收光抹平。

3.6绑扎钢筋

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内集中加工,加工完成后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

首先由测量队在砼垫层上放设钢筋位置平面线,钢筋工班根据放设的平面位置进行钢筋绑扎,确保钢筋位置的准确性。

系梁钢筋与桩基钢筋的交叉处进行绑扎,系梁主筋的接头采用单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10d,要求焊缝饱满、平整,同时接头断面应错开。

在安装系梁钢筋的同时应安装系梁底以上部分的桩基钢筋及立柱的预留钢筋,桩基的主筋与立柱的主筋采用双面焊接,焊缝长度不小5d,接头应错开。

模板与钢筋之间加设高强度砼垫块,垫块的密度以间距1m左右,以保证保护层厚度。

钢筋安装检查项目如下表所示。

钢筋安装检查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受力

钢筋

间距

(mm)

两排以上排距

±5

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用尺量

同排

梁板、拱肋

±10

基础、锚碇、墩台、柱

±20

灌注桩

±20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0,-20

尺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3

钢筋骨架尺寸(mm)

±10

按骨架总数的30%抽查

高、宽或直径

±5

4

弯起钢筋位置(mm)

±20

每骨架抽查30%

5

保护层厚度(mm)

柱、梁、拱肋

±5

每构件沿模板周过边检查8处

基础、锚碇、墩、台

±10

±3

3.7模板加工及支立

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进行拼装,顶部和底部垂直方向设置对拉螺栓,根据各系梁有具体尺寸,调整组合钢模板的组成比例,接桩模板同样采用钢模,与系梁模板采用螺栓进行连接。

模板在安装之前内面应涂刷脱模剂,要求涂刷均匀,不过涂、漏涂。

3.8浇筑砼

模板及钢筋检查合格后申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即可进行砼浇筑。

系梁底面以上部分的桩基砼与系梁一起浇筑。

砼由砼搅拌运输车运到施工现场后,首先检测砼的均匀性和塌落度,塌落度应满足相关要求,吊机配料斗吊送,吊送过程中控制砼自由下落高度在2m以内,超过2m必须采用串筒以保证砼的自由下落高度在2m以内。

浇注过程采取水平分层、纵向分段的施工方法(层厚30cm左右),同时保证下层砼初凝之前浇筑上层砼,避免出现施工缝,影响砼施工质量。

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振捣时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φ50振动棒的作用直径一般为15cm左右;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砼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

2、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砼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气节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3、在浇注过程中或浇注完成时,砼浇注完成后对表面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

对立柱范围内的砼表面进行拉毛,闰柱范围外的桩顶砼进行抹平,同时预埋φ25的螺纹钢筋,问距约0.8m,以利于立柱模板底部的加固。

浇筑砼时,应填写砼施工记录,同时做好砼试件。

3.9拆模及养护

砼浇筑完成收浆后即可用土工布进行覆盖养生,砼强度达到要求以后,即可以拆除模板,拆模过程中注意边角砼不能碰落。

养生过程期间保持砼表面湿润,养生期不少于7天。

养生期后及时进行回填覆盖。

养护时间如下表所示。

混凝土养护时间

环境相对湿度

小于60%

60%~90%

大于90%

洒水天数(天)

14

7

可不洒水

四、质量保证措施

4.1质量目标

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率100%

4.2组织保证

质量是工程的重点,质量管理由项目部经理部带头管理,成立质量小组,由项目经理姜晓博为组长,副经理黄超、总工陈新宇为副组长,设专职质检工程师,组员由质检组,技术方案组,实验组,测量组及内业资料组组成。

领导小组及成员见下图。

4.3质量保证体系

根据质量创优目标,建立系统的质量保证体系,见图4-1。

图4-1质量保证体系

4.4质量保证措施

(1)加强自检频率,做好四个质量自检系统,即:

施工工序自检系统、施工材料自检系统、测量自检系统和施工技术方案审批制度。

(2)实行逐级技术交底制度,确保交底到每个工人手上。

(3)施工原材料抽检制度。

所有施工原材料进场,应由试验抽检合格,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能进场。

(4)实行质检工程师质量否决权制度和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度:

,工程质量定期检查制度,对工程质量事故实行“三不放过”制度,以完善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

(5)项目经理部内部严格执行质量奖罚制度,以加强员工的责任心。

(6)加强质量教育,提高全体职工质量意识

五、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5.1安全目标

死亡率:

0

重伤率:

0

负伤率低于12%;

交通甲方责任事故为0;

机动车违章率10%以下;

重大治安刑事案件为0;

防火、消防符合项目所在地方规定;

职业健康保护措施到位,施工期间无新增职业病人。

5.2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安全保证组织机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工作。

见下图5-1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图5-1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图

5.3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图5-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图

5.4安全保证措施

1、项目经理部成立安全领导小组,设置专职安全员,各作业组设兼职安全员,逐级建立安全责任制,自下而上形成安全保证体系。

2、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合格方能上岗作业,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3、在施工现场设立醒目的安全标志(警告牌、指示牌、安全标语)。

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和上岗证,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帽应区分,劳动保护用品穿戴齐全,专职安全员应佩戴袖标(牌),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

4、机械操作时应有专人指挥,防止机械伤害。

5、明挖基坑施工时指定专人负责基坑周围地面情况变化巡查,发现裂缝或塌陷情况及时分析及处理。

基坑开挖完成后,在周边设一道牢固护身栏杆,并立挂密目安全网。

6、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并应遵守相应“操作规程”。

六、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6.1环保施工目标

重大环境污染责任事故0次;

施工噪声、扬尘、污水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的规定标准;

保护土地资源,节约临时用地,工程竣工复耕复垦率达到地方满意。

6.2环境保护体系

成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保证领导小组”,并配备3名专门负责实施的技术人员,从组织上保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目标实现。

环境保护体系图详见图6-2。

图6-2环境保护体系图

6.3环境保护措施

(1)防止噪音污染措施

针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对人体损害均较大。

为了降低噪音污染,应尽量避免夜间作业,采用噪音较小的设备。

(2)防止水污染措施

施工营地生活废水就近排入不外流的地表水体,严禁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江河中,对于含沙量大且浑浊的施工生产废水,采用沉砂池处理后再排放,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放,防止油污染地表和水体。

(3)生产生活垃圾处理及油料管理

严禁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自然沟渠中,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放,防止油污染地表和水体。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

施工营地设置集中垃圾收集地,设专人管理,经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定期填埋,严禁就地焚烧。

对营地生活垃圾(包括施工废弃物)集中装运至指定垃圾处理场处理。

油和废油的管理:

施工机械维修、油料存放地面应硬化,减少油品的跑、冒、滴、漏,所有油罐要有明显的标志,在不使用时要密封;严禁随意倾倒含油废水,应集中处理。

七、文明施工措施

7.1文明目标

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做到外界向业主“零”投诉目标,争创“标准化文明工地”。

7.2管理措施

(1)建立岗位责任制,签订文明施工责任书,把文明施工责任落到实处。

(2)做好施工安全、法纪和文明教育,增强文明施工意识。

(3)在施工现场设置标志标牌,做到标牌齐全醒目。

(4)施工场所统一规划,各种材料分类摆放整齐

(5)加强职工的思想品德教育,举止文明,与周边居民关系融洽、友好相处。

(6)做好文明施工宣传工作,并建立文明施工制度,经常检查文明施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7.3文明施工措施

(1)施工现场内道路及排水畅通,做好污水处理方案,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

(2)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建设垃圾及时清运到指定地点,保证施工现场整齐、干净、卫生。

(3)施工现场的残土和垃圾设置临时堆放点,并及时外运,保持场内整洁有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