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科院财政学考博经济学综合答案总结.docx
《财科院财政学考博经济学综合答案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科院财政学考博经济学综合答案总结.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科院财政学考博经济学综合答案总结
经济学综合答案总结
目录
问题一:
马克思社会扣除理论1
问题二:
马克思社会扣除理论(重点)2
问题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7
问题四:
剩余价值理论12
问题五:
资本20
问题六:
分配问题27
问题七:
国有企业改革、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
)31
问题八:
垄断问题43
问题一:
马克思社会扣除理论
真题:
1、什么是分配?
什么是按要素分配?
什么是社会总产品分配中的社会扣除?
(2015财政)
2、简述马克思的社会扣除理论及其意义(2012财政)
3、简述马克思的社会扣除理论(2007财政)
4、简述公共产品理论与马克思“社会扣除”理论的内在联系。
(2013财政专业题)
理论简介:
(一)分配:
是指社会产品分给社会(或国家)、社会集团以社会成员的过程和形式,其中包括社会总产的分配、国民收入的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分配等,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生产要素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得报酬的经济行为。
其内在依据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其直接表现和标准是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
生产要素包括:
劳动、技术、资本、土地、管理等。
(三)马克思社会总产品的社会扣除理论: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分配所遵循的顺序和及其分配原则,即社会总产品对社会成员进行分配时必须根据社会再生产和社会公共消费的需要依次进行一系列的扣除。
第一,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部分。
第二,用来扩大再生产追加部分。
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和保险基金。
剩下的用来作为消费资料,在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从里面扣除:
第一,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半管理费用(现代显著减少);
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等(现代显著增加);
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的基金(官办济贫事业部分)。
(四)社会扣除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关于社会总产品分配“六项扣除”理论,指明了社会总产品分配的顺序和原则,阐述了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内部结构,要求在社会总产品分配时纪要满足社会再生产的需要,又要保证社会共同消费的需要,这是整个社会经济进步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上述“六项扣除”的每一项都与财政分配直接相关,而且其中用于扩大再生产追加部分、用于智力开发、用于后备部分,用于社会保障部分,用于行政管理部分等都离不开财政的主导作用。
问题二:
马克思社会扣除理论(重点)
真题:
1、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调整思路。
(2015财政)
2、试论魁奈“经济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图示”和列昂惕夫“投入产出表”内在逻辑的契合与思路传。
(2014财政)
3、试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按比例”规律,并分析其与所谓“有计划按比例规律”的异同(2013财政)
4、试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按比例”规律(2013会计)
5、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规律概括(2012财政)
6、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2011财政、会计)
7、试论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及其揭示的规律。
(2010财政)
8、简述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2009财政)
9、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诸环节相互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指导意义。
(2008财政)
10、试论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原理。
(2007财政)
11、试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原理的要点。
(2004财政)
12、试述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现实意义。
(2004会计)
理论简介:
一、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所阐明的是宏观经济均衡问题。
“按比例关系”:
社会必须将社会总资本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个经济部门,具体是保证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要求社会总供给必须等于社会总需求。
二、社会资本是指相互联系的单个资本的总和,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是彼此交错、互为条件的。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其中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再生产理论两大基本原理
价值形态
不变资本价值(C)
可变资本价值(v)
剩余价值(m)
实物形态
生产资料部类(Ⅰ)
生产资料部类(Ⅱ)
四、社会总产品价值补偿:
是指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包括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销售,以货币形式收回,以便补偿预付资本的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
是指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其中,相当于不变资本的价值,从哪里和怎样重新获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相当于可变资本的价值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从哪里和怎样获得所需要的消费资料。
只有使社会总产品既从价值上得到补偿,又从物质上得到补偿,才能保证整个社会资本再生产得以正常的顺利进行。
五、简单再生产:
1、实现条件:
Ⅰ(v+m)=Ⅱc
含义:
第一部类在一年中提供给第二部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应当等于第二部类在一年中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第二部类在一年中提供给第一部类的消费资料的价值,应当等于第一部类在一年中所需要的消费资料的价值。
2、派生公式:
Ⅰ(c+v+m)=Ⅰc+Ⅱc
含义:
第一部类在一年中所生产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应当等于两大部类一年中所需要的全部生产资料的价值。
3、派生公式:
Ⅱ(c+v+m)=Ⅰ(v+m)+Ⅱ(v+m)
含义:
第二部类在一年中所生产的消费资料的价值,应当等于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一年中所需要的全部消费资料的价值。
六、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
1、前提条件一:
Ⅰ(v+m)>Ⅱc
含义:
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
前提条件二:
Ⅱ[c+m-(m/x)]>Ⅰ(v+m/x)
其中m/x代表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则(m-m/x)表示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
含义:
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与用于积累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资本家消费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之和。
外延的扩大再生产:
指依靠增添新的共产企业或扩建原有的共产企业也就是单纯依靠增加机器设备、劳动力和生产场所来扩大生产规模。
(需要前提一、二)
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指依靠技术进步、改进机器设备、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效率来扩大生产规模。
(需要前提一,原因是没有追加劳动力,则不需要增加消费资料,在工人的工资水平或实际生活水平没有提高的情况下,就不需要前提二)
2、实现条件:
a)Ⅰ(v+Δv+m/x)=Ⅱ(c+Δc)
含义:
第一部类原有可变资本的价值、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与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与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
b)Ⅰ(c+v+m)=Ⅰ(c+Δc)+Ⅱ(c+Δc)
含义:
第一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
c)Ⅱ(c+v+m)=Ⅰ(v+Δv+m/x)+Ⅱ(v+Δv+m/x)
含义:
第二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以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
在这三个实现条件中,第一个条件是基本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个条件则是由第一个条件派生而来的。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三个实现条件共同表明了保持两大部类适当比例关系的重要性
七、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1、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个普遍规律。
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总是与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相伴随而进行的。
因而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必然要快于对消费资料需求的增长。
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资料的生产要优先增长。
2、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并不排除在某种情况下,消费资料生产可以比生产资料生产增长得快一些。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是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相适应的。
一般来说,随着技术的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便会提高,从而使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成为一种客观趋势。
但是,这种趋势并不排除在某种情况下,消费资料生产可以比生产资料生产增长得快一些。
3、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片面地、孤立得发展。
这是因为,一方面,在第一部类的生产发展中,追加的劳动力对消费资料的需要,必然以来第二部类生产的增长;另一方面,第一部类的生产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满族第二步雷对生产资料的需要。
所以,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并非越快越好,它的发展如果脱离了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八、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原理:
1、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扩大再生产是价值增值规律的本质要求;
2、价值增值规律作用时代的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内生源泉;
3、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最重要、最可靠源泉的原理;
4、任何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总过程都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其间彼此制约、相互依存的原理;
5、通过对社会总产品从价值角度分为补偿转移价值、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三部分,明确各自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途径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分析模型的原理;
6、由于社会再生产过程无法保证始终处于均衡状态,而使再生产过程以经济周期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会出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必然低估——经济危机作为经济秩序的强行调节机制的原理;
7、固定资本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而固定资本更新促使经济实现复苏的同时,其更新特点又加剧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理;
8、增长过程中对不同部门的差异性增长提出内在客观要去的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原理;
9、任何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按照生产力的本来面目来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的原理;
10、任何社会基本再生产都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相统一的原理。
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国现实问题
1、结构性问题。
生产一极由于投资长期持续我偏高导致产能过剩问题严重,销售一极受制于国内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而低迷,两者之间的差额只能通过出口来平衡,导致产业机构省级缓慢。
第一,投资规模大和投资效率低并存。
长期中国经济增长依赖于投资,把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最主动、直接、快捷的手段,在固定资产迅速投资过程中强化了业已存在的产能过剩,生产与消费的平衡被打破,生产增长远快于消费增长,形成生产过剩型危机。
重复建设问题严重;第二,国内消费不足。
内需不足,GDP增长速度过快,消费增长赶不上GDP增长,消费的份额在不断地下降,2000年后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仅为40%左右;第三,过度依赖出口来实现产品价值。
第四,产业结构得不到提升。
第二产业长期在50%左右徘徊,第二产业发展受制于资源等要素的限制,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劳动力价格回归正常,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服务业供给滞后,医疗、法律服务、教育、信息服务等有较大需求空间。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以能源、矿产资源消耗、生态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方式的结构性矛盾,造成内需不足的社会收入分配性矛盾等。
2、发展方式问题。
中国以往的快速经济增长主要是以“高投入、搞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为特征,表现为主要是依靠一轮又一轮的投资扩张、依靠能源、土地、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带动经济增长,依靠低资源环境成本和低劳动成本贴牌生产的扩大出口带动,依靠工业特别是消耗高、排放高的重工业扩张带动,依靠各级政府干预土地资源从而主导资金等其他资源打动经济增长,这种增长方式难以持续,因其超过了国内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土地、淡水、矿产、环境状况对经济的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主要问题表现在:
第一,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和环境;第二,过度依赖要素投入;第三,过度依赖外资和房地产;第四,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体制性因素,财税制度。
3、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
现存问题有:
第一,政府在经济生活领域参与过多。
危机中对经济进行干预,政府掌握重要资源的配置权利,如信贷资源、土地制度、政治社会生活领域寻租空间大,同时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模式,使政府债务风险成为关注焦点;第二,公共产品领域存在“泛市场化”倾向。
在准公共物品领域,如教育、医疗、低收入者的住房等领域难以划分市场和政府的功能,过度依赖市场。
4、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问题。
表现:
第一,调控手段使用和变化过于频繁,缺乏相对稳定预期,使得市场信号出现失真;第二,货币政策总体上过于宽松,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存在;第三,宏观经济政策侧重短期,对长期发展不够关注。
5、对收入分配和再分配问题思考。
中国GDP增速高于居民收入增幅;城镇居民收入基数比农村居民高,且增速快。
导致收入分配差距增大的原因有:
第一,初始分配结构形成路径依赖导致初次分配占比过低;第二,要素价格扭曲;第三,过剩劳动力供给导致工资低,工资低制约劳动生产率上升;第四,税负过重,降低了可支配收入水平。
十、对策
1、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做到政府和市场各司其职;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以来廉价资源和劳动力所形成的发展模型,摆脱企业对低成本竞争的路径依赖,走创新型发展战略。
资源价格回归正常,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切实提高技术水平,发展新能源与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3、改变分配差距我,改变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政府收入和GDP增速的现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财富均衡共享;提高初次分配占比,提高工资水平。
4、扩大国内市场,增加国内消费,注重合理投资,通过改变内需和外需之间的失衡,克服外需依赖型经济的脆弱性和风险性,实现从依赖外需转向内需主导,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突出强调国内市场在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重要性,发展“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增加国内需求,
5、调整经济结构,通过化解产能、容忍经济增速放慢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国家对产业发展进行扶持和引导,在继续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解决中国的就业和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同时,实现短期调控和长期目标的结合为未来经济留足后劲。
问题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真题:
1、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要点。
(2015会计)
2、简述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
(2014财政)
3、简述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异同。
(2013会计)
4、试论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并结合我国实际谈谈怎样发展劳动价值论。
(2003)
5、简述马克思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不同定义(2002)
理论简介: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通过对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价值量和价值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深刻阐释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其历史地位体现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证明了“劳动二重性”,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为工人阶级争取经济和政治主体地位的学说。
其主要内容包含:
内容一:
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指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二因素是指商品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内容:
第一,自然属性:
商品可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具有使用价值;
第二,社会属性:
商品可以被它的属于者用来和别人的商品想交换,具有价值。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1、统一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不可能具有价值,如空气(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废品(没有使用是指),自产自用产品、赠品(有使用价值,但未用于交换);
2、矛盾性。
对于买者有使用价值,对于生产者有价值。
不能同时拥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者之间相互排斥,只有生产出来的商品能够交换出去,生产者实现了价值,购买者得到了使用价值,商品内在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价值与交换价值: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交换价值:
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两者的关系体现为: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
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只是量上有差别,因而它们就可以从量的方面相互比较。
内容二:
劳动的二重性
劳动具有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两方面的特性。
1、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应人与自然的关系;
2、抽象劳动是指在商品生产中抽掉各种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
物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应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内容三:
商品的价值与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构成包含两部分:
一是商品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是过去的劳动即物化劳动所形成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来的;二是商品生产过程中活劳动新创造的价值。
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1、活劳动是指劳动者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即新加入的抽象劳动。
只有加入活劳动才能使生产资料改变成适合人们需要的新的使用价值;
2、物化劳动是指已经凝结在劳动对象中、体现为劳动产品的人类劳动。
物化劳动生产资料的价值只能借助于活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区,其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自身不会发生增殖。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在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简单劳动是指事先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的,每个体魄健全的人都能进行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的、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
内容四: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比例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其表现形式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第一,商品价格的变动始终以价值为轴心;第二,从较长时期看商品价格的升降是可以相互抵消的;第三,总体上说,商品的总价格和商品的总价值相等的。
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第二,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促使小商品生产者向两极分化,在一定条件下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内容五: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生产者是生产资料的私有者,商品的生产、劳动成果与经营盈亏由自己决定,但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提供给社会的,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的性质,二者之间存在矛盾。
这一矛盾只能通过商品的交换来解决。
矛盾的解决:
由于具体劳动性质不同,在交换中无法确定交换的比例,能够确定交换比例的只能是在质上相同的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生产者如果能够把自己的产品顺利的卖出去,那么他生产的使用价值就表现为社会的使用价值,矛盾得到了解决。
内容六:
货币理论
货币的发展:
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1、简单偶然价值形式:
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表现为另一种商品上的价值形式。
其特点有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作为等价形式的商品被当做价值、抽象劳动和社会劳动的体现,在简单价值形式下,商品的内在矛盾被转化为外部对立即两种商品之间的对立了。
2、扩大的价值形式:
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商品的价值半身才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结晶。
其不可解决的矛盾体现在交换者对商品的特殊需要和物物交换形式的矛盾。
3、一般价值形式:
是指以一种商品做为各种商品相互交换的媒介,从而使各种不同商品的价值都可以由一种商品来表现。
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变成社会劳动的唯一体现者。
4、货币价值形式:
是指金、银等贵金属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货币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总自发产生的,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体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相互关系。
其职能包含:
第一,价值尺度。
指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
货币也是商品,具有价值,观念货币;
第二,流通手段。
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现实货币;
第三,贮藏手段。
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现实货币;
第四,支付手段。
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
第五,世界货币。
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支付国际收支差额、购买外国商品、作为财富代表支付战争赔款以及财产转移等。
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劳动价值论所阐述的商品经济规律与规则为商品生产与经营制定了行为准则。
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是社会分工和产品的私人劳动性,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生存与发展,必须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就要求生产者努力去改进技术,逐渐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增加产品数量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
此外,劳动价值论还揭示了商品经济的根源,这使社会经济自然地发展成为一种商品经济。
如果按照价值转化为价格的理论,商品的价值要转化为价格就必须依靠市场。
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努力建设有序的市场环境,对于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营以及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要求各种商品生产和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遵循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而一个有序的市场环境至少应当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一是在商品交换中充分体现价值规律,严格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二是要拥有比较完善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并建立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
因此,为了又好又快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必须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指导下,严格依据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而超额价值则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
因此,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生产利润,必然要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加强劳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获得超额的价值。
所以,生产者在经济活动中会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巨大效用,尽管是以简单劳动作为其研究商品价值的基本劳动形态,但马克思对含有科学技术因素的复杂劳动也作出了深人研究和充分肯定。
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过程中的独立要素,与生产力中的各个要素密切相关。
同时,他在阐述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时指出:
“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
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可以说,在决定劳动生产力的诸多因素中,许多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科学技术相关。
由于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是一种具有激烈市场竞争的经营活动,面对各种各样的生存与发展压力,商品生产者必须在生产中积极追求科技进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劳动者,以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同时努力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合理调整收人分配关系的指导思想
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尽管物化劳动是创造价值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但它们在劳动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并不能直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