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877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业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就业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就业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就业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就业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就业工作总结.docx

《就业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工作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就业工作总结.docx

就业工作总结

2020年就业工作总结

 

1.201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2.2015年学生就业工作总结3.2015年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工作总结4.201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5.2015年就业工作总结

1201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20xx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实现稳步增长,校招生与就业处还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一、我校20xx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基本就业情况.我校20xx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3748人.截止至20xx年12月10日止,本科就业率为97.65%,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为97.69%,非师范类就业率为97.57%;专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96%.就业率达到100%的本科专业共有22个.

2、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流向:

普教职教系统就业20xx人,占52.54%;企业单位就业1291人,占35.27%;党政及事业单位就业235人,占6.42%;升学深造人数为128人,占3.50%;高校就业72人,占1.97%;部队就业人数为10人.

3、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

粤西地区就业1728人,占48.91%;珠三角地区就业1630人,占44.32%;粤北、粤东、外省地区就业分别为82人(2.32%)、65人(1.84%)、155人(2.63%).

二、我校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1、坚持推行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努力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成功举行,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各学院、处室党政“一把手”、学生工作全体干部共同出席了会议,学校领导与二级学院一把手签订就业责任书,并对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全体师生员工有力支持.学校在逐年加大编制、经费、队伍方面保障的同时,建立了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学校层面校长负总责,学院层面院长或书记负总责,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一把手”工程.通过学校和学院的联动,将各学院院长、专业系主任、专业导师、专业教师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通过这些措施,“领导主抓、处室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效性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就业工作“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2、坚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

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出口逐渐成为各二级学院的共识,各学院进一步加大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如:

人文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践行博雅教育理念,并不断拓展与国外(境外)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毕业生境内、境外就业市场并进;外语院通过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实践体验学习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等大力增强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美术学院积极构建、实践常规教学和专业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信息学院实施“2+2”人才培养模式及“双师型”培养体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拓宽就业面;化学院采取科学配置课程资源和特色化建设和隐性课程开发,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

3、坚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4、坚持就业研究与就业宣传相结合,有效引领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针对毕业生甚至就业指导教师对就业市场及国家各级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对当年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研究,如开拓就业市场的队伍回来后都会将有关就业市场信息汇总招生与就业处,并及时整理分析后通报给各单位;在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招生与就业处作了20xx年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汇报,结合我校近年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作出了全面客观的分析,使各单位对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各部门工作针对性的开展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在20xx年我校学生工作研讨会上,共有11位教师提交了8篇就业工作论文,其中二等奖一篇、三等奖两篇、优秀奖四篇.在大量进行就业研究的基础上,学校还通过印发资料、网络宣传、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有关就业政策,积极开展“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去”的主题教育活动,帮助毕业生树立敢于吃苦,勇于挑战自我,为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的思想,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20xx年,我校共有305名毕业生响应广东省“三支一扶”专项计划号召,志愿到贫困地区去建功立业.

5、坚持加强对外联系与对内整合,固拓并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并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各二级学院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一是精心设计、编印毕业生推介资料,及时通过网上网下各渠道向700多家教育及企业单位寄发宣传资料;二是充分利用校地合作以及就业见习、实习等工作,抓住机会积极推介和邀请企事业单位来校招聘;三是联合校内各单位,分别分批组队奔赴省内十几个地区走访校友及企事业单位,积极推介我校毕业生,并诚请各类型用人单位到我校召开中小型招聘会;四是发动全校教职工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途径广泛搜集就业信息,如向历届校友寄发《致校友一封信》,积极发动校友帮助师弟妹查找就业信息等.统计自20xx年9月至20xx年7月1日截止,我校在“湛江师范学院就业网”共发布864家各类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提供岗位27972个.其中,校内举办招聘的单位有182家,总共提供了5431个岗位;校外招聘的单位有682家,提供了22541个岗位.

三、工作展望

1、加大保障力度,建构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与目前国内及省内同类院校的就业工作保障情况相比、与学生就业工作的需要相比,我校就业工作的保障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除了努力按国家及省厅有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三到位”外,也要逐步建立学生就业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等.要增强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的实效性,真正落实“三个适度挂钩”要求,不断推动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2、强化市场导向,增强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适配度.通过就业市场调研反馈及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校毕业生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学校要全面研判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转型需要,建立和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机制,以推动各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配合学校的转型升格,各专业教学也要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力气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要全面加强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适当延长及科学安排专业见习、实践活动的时间,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等活动,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结合专业特点,以各种竞赛为载体,建设优质的学生实践活动平台,推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增强指导实效,树立科学就业观实现充分就业.人才培养质量除外部的客观条件影响外,学生主体的意识影响更为主要.从就业工作中的众多个案来看,职业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是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职业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因素.很多学生就业主体意识淡薄,存在不少陈旧的就业观念,“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甚至对自己的就业不闻不问.就业指导水平不高、效果不好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发、就业指导活动品牌的打造都仍需加大力度.因此,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在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就业激励机制等保障情况下不断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有效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把握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更新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职业素养,以实现充分就业.

4、创新市场开拓,岗位数量增加与质量提高并重.尽管我校每年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但与毕业生的就业意愿相比,我校就业市场的开拓力度仍需加大.学校要在目前粗线条的市场开发基础上,针对各专业的就业状况,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加各具体专业岗位就业信息量的供给.专业教师与社会相关行业的联系非常密切,而且对本专业学生的情况也比较了解,要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教师、专家教授等的积极性,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另外,在各行各业的历届校友也是我校就业市场的一笔宝贵财富,也要利用各种方式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要做到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为我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

5、创新服务平台,拓展就业指导及就业信息发布渠道.当前就业工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趋势,强烈要求我校就业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实现与社会同步.招聘场馆的多媒体设备、学校信息发布户外电子屏幕、就业信息移动网络发布平台等的增设亟待解决,以为我校就业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实现“幸福湛师”添砖加瓦.

22015年学生就业工作总结

我校就业工作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改革与创新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动走向市场,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今年较好完成了毕业生就业工作.

另外我校着眼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走产教结合的路子,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我校与富士康集团、广州万宝集团、tcl集团、美的集团、长城计算机集团、海吉星物流管理公司、东莞康佳电子有限公司、阳光保险集团、佳能珠海有限公司、凱迪海运有限公司、梅州博敏电子有限公司、梅县线艺厂等几十多家大中型企业和幼教集团签订稳定的实习、就业协作关系.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不仅为专业建设带来先进的理念,使学校培养目标更贴近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也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有力保障.

今年我校就业率达到99%,96%以上学生对就业岗位感到满意,接着我们将继续做好学生就业跟踪服务工作,努力把就业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32015年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工作总结

20xx年我院在自治区教育厅及兴安盟盟委、行署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立足地方经济建设,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在学科专业结构和质量特色上下功夫”的办学指导思想下.确立与市场相适应的就业工作思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关系到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努力实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就业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基本情况

20xx年全院共有大专毕业生有1389名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下:

灵活就业474人、事业单位就业182人、事业单位聘用330人、企业17人、个体215人、部队1人、升学72人、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社区民生6人,总就业人数1297人,就业率93.38%,创业培训162人,并且都获得了创业培训合格证书(syb合格证).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加强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1.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列为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院长办公会等重要会议主要议题予以研究部署,要求院、系就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并组织到位.

2.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专业设施、调整招生计划.为了加快学院的发展,是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学院就业指导部门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结合我院的实际,及时向学院提出建议,学院也本着立足当地经济发展、辐射全区、面向全国的服务理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把旅游管理和高级护理就业情况好的两个专业作为学院的精品专业和重点专业来建设.在进行专业设置调整的同时,对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大力加强实践实习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二)就业工作的条件保障

1.就业专职队伍建设.我院学生工作就业指导处下设就业指导中心专职人员3人,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并定期参加教育厅组织的专职人员技能培训,今年10月份裴利清、张丽两位老师参加了全区首期ttt高校职业规划教学认证培训,并获得了技能鉴定证书.

2.就业经费投入.我院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费投入.

3.办公室设施配备.今年我院为就业指导中心专门设置了小型就业洽谈室、新配备了两台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

2.全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20xx年度,我院在体育馆与兴安盟人才服务局共同举办了20xx年度兴安盟大、中专毕业洽谈会,邀请参会企事业单位51家.我院共有3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3.加强信息服务工作.学院建立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设专人负责就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工作,在每个教学系指定一名就业信息员,及时发布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对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4.科学化、规范化的开展就业工作.我们将就业工作程序、就业工作进程、毕业生就业流程和就业指导中心职责等制成图表上墙,规范有序的开展就业工作,也为方便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提供了快捷的就业服务.做好生源统计和就业方案编制工作以及毕业生就业的日常管理工作.

按照自治区教育厅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通知要求,我们认真进行毕业生信息核查工作.通过与毕业生档案和新生录取底册表核对,掌握毕业生生源所在地及家庭住址的变动情况,并与本人核对相关信息,并于20xx年12月将数据系统上报自制剧教育厅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此外,我们依据生源分布情况和就业协议签订情况,分别按照五年制专科、三年制专科两种类型,编制就业方案,做好数据库,上报到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另外,我们还及时的完成了毕业生派遣证的审核办理,认真撰写上级部门交办的各种文字材料,定期上报就业率等.

5.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教育.我院于20xx年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课教研室,并配备了两名专职教师,并多次派出就业指导教师外出培训,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明显提高.20xx年就已将就业指导课列入学院教学计划,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把课程安排在第三学年度(课时数36学时).在就业指导教学中主要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就业与创业.我们还通过就业知识讲座、广播等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就业观、择业观的教育,使广大毕业生转变了就业思想、更新了就业观念.

6.开展“薪火相传”奖学金及困难毕业生“一助一”帮助与服务活动.根据香港惩教社教育基金在我院设立的奖学金发放办法,有计划的资助贫困生,并安排对口就业,解决了贫困生的困难.

三、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毕业生就业市场尚需拓宽和加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院只与十几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远远不能满足毕业生就业多元化选择的客观要求.

2.就业指导工作有待于改进,尤其在学生的择业观念上急需转变.主要是毕业生对自己认识不足,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过高,并且缺乏就业的技巧.

3.毕业生就业缺乏诚信,很多毕业生在已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仍然单方面私自毁约.

4.就业经费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工作.由于经费不足,一些学习考察活动不能参加,失去了向先进院校学习的机会,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改进措施

1.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建立毕业生人才库.每年毕业生离校并不意味着就业工作的完成,其实广大毕业生是学院就业工作的宝贵财富,是潜在的就业资源,进行良好的跟踪关系,既可以使校企合作关系得到巩固,同时也拓宽了下届毕业生的就业门路.

2.完善毕业生信息反馈系统.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结果,结合社会用人的需求,重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等方面的改革,以适应市场对人才多样化的要求.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求信息制度,多方位开拓就业市场,实现订单培养.

3.改革就业指导工作,把就业指导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就业诚信教育,努力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真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调整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真正发挥就业指导课在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

4.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希望学院进一步加强对就业经费的投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达到就业工作队伍专职化、专业化、专家化.

总之,我院就业工作在20xx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会在新一届院党委的领导下克服困难、努力工作,争取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4201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一、20xx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二、就业工作举措与经验

1、健全就业指导工作领导体制.

学院实行院系领导分管班级、系主任联系专业的领导体制.学院多次召开毕业班班主任会议、就业工作专题会议、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专题会议等.认真剖析当前就业形势,确定就业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同时学院充分调动毕业班班主任在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各种奖惩措施来激发班主任责任心和积极性.20xx年我院就业工作的重心是:

稳步推进我院就业各项工作,提高我院优秀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比例.

2、创新就业宣传体制,加强毕业生就业引导.

3、充分发挥班级主要干部对就业工作的推动作用.

学院选拨毕业生中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同学担任就业联络员,负责传达学校、学院有关就业信息及文件、通知等,从而确保就业信息准确无误的传递给每一位同学;通过qq群、飞信、学院就业信息网、电子邮箱、电话等多种媒介,以班级主要学生干部为抓手,及时了解班级每位同学的就业动态,从而为对毕业生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心理咨询等就业服务.发挥班干部中坚力量,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以及社会举办的各种招聘活动.

三、就业工作的反思与建议

1、学校通过有效渠道,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

2、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力度,对就业困难学生加强就业辅导

3、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电子设备在就业工作中的优势,提高就业工作办事效率

学校需要研发或者搭建更为便捷的就业相关工作的系统,方便毕业生网上求职、网上办事、网上登记相关信息.如:

依托我校就业网实现师范毕业生上传授课视频、进行网上视频面试;搭建非师范生投送求职简历的平台等.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电子设备在就业工作中的优势.

4、简化就业办事程序,疏通工作渠道、加强就业咨询服务

学校提供更多的平台对学生就业手续如何办理、如何进行求职面试、我校有什么就业政策等相关问题进行解答.简化就业办事程序,想办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方便.学校与学院之间,学院与职能部门之间,形成行之有效的就业工作模式,疏通任何一个可能会给学生就业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的环节,切实保障我校就业工作顺畅、有序的开展.

20xx年是我院就业工作颇有压力的一年,也是我们在学校、学院党政领导的正确指引下,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取得较好成绩的一年.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渐渐落下帷幕,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又要启程,机遇与挑战并存,拼搏与辉煌同在.我们将继续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工作机制;总结经验,蓄势待发,全力以赴迎接新的挑战.

52015年就业工作总结

20xx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及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大学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高度关注和各院系的积极努力下,我处坚持“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培育就业市场”的工作思路,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巩固并拓展就业市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有了新的突破,完成了目标管理指标.

完善就业工作机制方面,在就业工作校院两级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校院两级领导就业工作包保责任制,实行特殊群体毕业生(学业困难、心理困难、家庭贫困、残疾毕业生)“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完善了院系就业工作目标考核体系,继续实行就业状况月报制度,按上级要求实行就业统计核查制度和就业统计联动奖惩制度,继续将院系就业工作尤其是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目标管理指标进行年度考核,与院系年终业绩津贴挂钩.学校实施的“一联两进”工作方案和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明确把促进就业工作作为一项工作内容,以此推进就业工作“全员化”进程.学校上半年给机关各单位和各院系下达联系用人单位数,激励广大教职工共同关注学生就业.

就业指导方面,以就业指导教研室为依托,加强对就业创业规律的研究,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两门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编辑出版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教材,提高了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一年来,举办各类就业指导讲座50余场次,举办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毕业生求职争霸赛等赛事.建立起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等特殊群体信息库,对近百人次毕业生在心理解困方面进行了就业援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课程任课教师已实施执证上岗;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导师引导制”,专业教师及资深教师引导新进教师成长;组织教研室28名教师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两门课程的集体备课,3个教研项目获批校级教研项目立项.

就业工作事务方面,我校20xx届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共3644人,涉及17个学院34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其中本科生304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3.53%;专科生59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6.47%.一年来,我处在人手紧张、经费短缺等客观条件限制下,围绕毕业生生源统计、就业状况调研、就业方案编制、毕业生离校事务统筹、就业派遣、毕业生档案转递、院系就业工作评估等就业事务做了大量繁琐、细致的工作.截至9月1日,3644名毕业生中已就业人数(含协议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选调生、公务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村官计划、考研、专升本、应征入伍、出国留学等)3312人,初次就业率为90.97%(其中本科生为90.87%、专科生为91.49%),其中协议就业1313人,灵活就业1425人,选调生14人,公务员29人,支教312人,西部计划8人,村官9人,考研426人,专升本110人,入伍预征18人,出国37人.

3.44倍.同时,与黄石市个私协会、黄石市人才市场联合举办大型招聘会2场,为20xx届毕业生举办冬季校园供需见面会1场.

就业信息化建设方面,严峻的就业形势必然要求我们创新思路,运用现代信息手段促进就业工作,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水平.我校是“湖北省高校就业信息化试点院校”,经过3年建设,我校就业工作信息接收与发布平台已形成了平面纸质、有声广播、短信飞信、电子显示屏、网络等多元化途径相结合的立体化格局.能及时准确地将毕业生需求的择业信息,全方位、立体化地传送到毕业生手中.建立了远程面试室,成功进行了网络远程面试.此外,我们也积极、主动、创新地利用和开发电子、电信、网络后台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各种平台的优势作用,为毕业生做好舆论宣传、氛围营造、信息传递等工作.

二、特色与创新

无论招生工作,或是就业工作,都要凝聚大量必须严谨、细致的事务来构筑.今年,我们弘扬招就处良好的工作传统,本着高度负责、创新思路的原则,招生就业工作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亮点.主要体现在:

一是招生计划增幅较大,生源质量有了新的提高.本部实际录取4453人,比上年实际录取4183人增长

6.45%;实际报到新生4220人,比上年到校总数3941人增长了7.08%.录取新生优秀率较高,文史理工类本科考生超过批次线30分以上的有752人;艺术类本科考生超过批次线30分以上者有565人.二是招生宣传形式多样,招生工作社会效益明显.今年我处充分利用各类媒介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用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地扩大学校知名度,尽可能地到省内中学吸引生源,没有发生任何虚假广告、违规招生行为,学校声誉得到广泛认可.三是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就业工作在严峻形势下柳暗花明.四是就业工作机制及制度更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