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长度的测量误差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docx
《第一章 长度的测量误差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长度的测量误差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长度的测量误差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
第一章长度的测量误差——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_八年级物理教案
第一章 长度的测量误差
山东省威海市国际中学庞绍君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
2.知道读数时要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
3.知道测量有误差,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知道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二)、思想目标:
初步了解观察演示实验的规律,通过简单的测量知识,对学生进行严谨性教育,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知道长度测量的初步知识,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难点:
能根据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教具
示教刻度尺、长方体木块、学生自备透明三角尺。
一、教学过程
1.测量(着重讲测量的意义)
让学生观察课本图1-1和图1-2,比较两条线段和两个圆面积的大小,再让学生用尺子量量,回答视觉总是可靠吗?
继而举例说明,对于时间长短、温度高低等,靠我们的感觉直接判断,并不总是可靠。
不仅很难精确,有时甚至会出现错误。
在观察和实验中,经常需要对各种物理量做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就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
例如: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用秤来测物体的质量,用钟表来测时间的长短,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高低。
长度是最基本的物理量,在生产、生活中,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测量长度。
(举例)测量长度的方法和仪器有许多种,其中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同时学会使用刻度尺,有助于我们学会其他测量仪器和了解测量的初步知识。
2.长度的单位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规定它的单位。
学生已经知道“米”是长度单位。
应告诉学生,米是国际统一的长度基本单位,其他的长度单位是由米派生的。
米的代表符号是m。
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km,dm,cm,mm,μm。
(通常刻度尺的单位标注是用符号表示,为使学生能顺利观察刻度尺,应介绍单位的代表符号)
单位换算:
1m=1000km 1m=10 dm 1dm=10cm 1cm=10mm
1mm=1000um 1um=-1000nm
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单位换算通过列举事例使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单位长度能心中有数,有个粗略的概念。
例如:
常用铅笔笔心直径大约1毫米,小姆指宽约有1厘米,手掌的宽大约有1分米,成年人的腿长大约1米左右。
3.正确使用刻度尺
①刻度尺的刻度:
让学生观察刻度尺,并依次回答课本上的问题。
关于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应给学生以简单的解释。
零刻度有磨损的刻度尺,可用没磨损的其他刻度做为测量的起点,这时末端读数与起点刻度数之差,才是被测物体的长度。
②刻度尺的使用:
学生对刻度尺比较熟悉,自认为都会使用,实际上在使用中经常出错。
因此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使用刻度尺出现的错误,自觉地纠正,养成按规则要求操作的习惯。
让学生用透明三角板测量一纸条的宽度。
首先分清三角板的正、反面,然后要求学生把三角板反着用(即有刻度的一面向上)。
学生在测量时,故意让学生将身体向左偏、向右偏,让学生回答两次读数是否一样?
(不一样,且尺子越厚,两次读数差别越大)这两个读数哪一个对?
(都不对)怎样读才能得到正确的数值?
引导学生总结出读数的视线规则: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可参照课本图1-7)在将零刻度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时,也要按这一规则去做。
让学生把三角尺翻过来,重复上面的测量,这时身体偏左、偏右的两次读数基本一致。
由此得到,测量时刻度尺的正确放置方法是:
让刻度尺刻度紧贴被测物体的始、末两端。
如果刻度尺不透明(如钢尺、木尺)应怎样放置?
利用课本图1-6总结出刻度尺使用中的放置规则:
刻度尺应“立”着放正,不能歪斜。
(应使刻度尺面垂直被测物体表面,学生还不理解这些立体几何术语,改用“立”着的说法。
可通过示范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要求学生按上述放置和视线规则,正确放置刻度尺,并将零刻度对准纸条的一个边,看纸条的另一条边靠边那一条刻度线,读取这一刻度的数值,就是纸条的宽。
如果要求测量更精确些,则应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这就是刻度尺使用时的估读规则。
例如:
如图1-——5所测长度27mm,在物理实验中测量长度往往要求更精确些,这就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例如1—5甲中所测的长度要取做27.3mm.这里末一位的3虽然是估读的,并不准确。
但是对我们还是有用的。
它告诉我们木块的长度在27mm___28mm之间更接近。
因此,最后一位是有意义的
4.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列举几个无单位数字,如你看到一份测量记录上写者某本书的厚度是5。
你能知道书的厚度吗?
说用这组数是无用的。
测量结果的记录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对于任何物理量的测量结果,只有标明单位数据才有意义。
5.误差
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就叫误差。
任何测量都存在着误差。
或许有的同学会认为物体的末端恰好对着刻度线,测量的结果应是准确的。
其实,任何刻度线都有一定的宽度,“恰好对着刻度线”也是估计的,这时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估读数字是零。
(估读数字为“零”,容易被忽视,要提醒学生注意)由此可见,测量中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误差跟错误不同。
像测量中,由于视线的偏斜而导致测量的错误,这是由于没有按规则去做造成的。
错误是应该而且可能避免的。
测量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除了估读的误差外,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误差。
如仪器本身不准确,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等,这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
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其中求平均值的方法,简单而有效。
测量中有时估计偏大,有时会偏小,这样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6.想想议议
通过学生的议论,帮助学生总结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可按实际测量的过程总结。
①测量前先观察刻度尺,看零刻度是否磨损,确定以哪条刻度线做测量的起点;明确最小刻度值,了解应估读到哪一位数字。
②刻度尺放置应立在被测物体的面上,不能歪斜。
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尺面,并对正观测点。
④读取数值时要估读出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
⑤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标注单位。
7、练习巩固:
P10、(1——2)题
8、作业:
P14(3——4)题
二、板书设计:
第一章 测量的初步知识
1、长度的测量 误差
一、测量的意义:
人的视觉和感觉不可靠。
二、长度的测量
1、基本工具:
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
米(m)
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 =10mm 1dm=1000um 1um=1000nm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做小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的直线,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测量结果要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三、误差: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课后反思: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也是其他测量仪器正确读数的基础。
掌握了刻度尺的使用规则,也很容易将技能迁移到温度计、停表、弹簧秤、电流表等测量仪器的读数上。
因此本节把刻度尺的使用规则作为重点。
在教法上采取了错误尝试的方法。
刻度尺学生比较熟悉,也经常使用。
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应怎样使用刻度尺,难以引起重视,甚至引起学生反感而失去学习兴趣。
利用错误尝试法,让学让暴露使用刻度尺的错误,找出错误的原因。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做好实验测量。
刻度尺使用规则的表述,涉及立体几何术语,教学中应回避,宜采用通俗的说法。
重要的是让学生能正确的操作,教学中应通过示范操作帮助学生掌握使用规则。
误差和有效数字的理论比较深,在本节课不宜涉及过多。
仅让学生知道由于
[1] [2] 下一页
第二节欧姆定律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教具
书写有问题和例题的投影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
(使用投影幻灯片)表1、表2是某同学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时的两组实验数据。
请在表格中空白部分填写出正确数值,并说明道理。
表1
U(伏)
I(安)
R=5欧
1.5
0.3
0.6
4.5
表2
R(欧)
I(安)
U=1.5伏
5
0.3
10
0.1
答:
表1填3伏和0.9安。
根据: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表2填0.15安和15欧。
根据: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进行新课
(1)欧姆定律
由实验我们已知道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把以上实验结果综合起来得出结论,即欧姆定律。
板书:
〈第二节欧姆定律
1.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1827年)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一条关于电路的重要定律。
欧姆定律的公式:
如果用U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I表示这段导体中的电流,那么,欧姆定律可以写成如下公式:
I=U/R。
公式中I、U、R的单位分别是安、伏和欧。
公式的物理意义:
当导体的电阻R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
这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I∝U)。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
反映了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例的关系(I∝U/R)。
公式I=U/R完整地表达了欧姆定律的内容。
板书:
I=U/R
I-电流(安)U-电压(伏)R-电阻(欧)>
有关欧姆定律的几点说明:
①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②对于一段电路,只要知道I、U和R三个物理量中的两个,就可以应用欧姆定律求出另一个。
③使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要用所要求的单位。
(2)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例题1:
课本中的例题1。
(使用投影片)
学生读题,根据题意教师板演,画好电路图(如课本中的图8-2)。
说明某导体两端所加电压的图示法。
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解题过程要求写好已知、求、解和答。
解题过程写出根据公式,然后代入数值,要有单位,最后得出结果。
板书:
〈例题1:
已知:
R=807欧,U=220伏。
求:
I。
解:
根据欧姆定律
I=U/R=220伏/807欧=0.27安。
答:
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约为0.27安。
〉
例题2:
课本中例题2。
(使用投影片)
板书:
〈例题2〉
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按例题1的要求解答。
由一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板演。
学生板演完毕,组织全体学生讨论、分析正误。
教师小结。
①电路图及解题过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②答题叙述要完整。
本题答:
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在它两端应加2.8伏的电压。
③解释U=IR的意义:
导体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乘积。
不能认为”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跟电阻成反比。
”因为这样表述颠倒了因果关系也不符合物理事实。
例题3:
课本中的例题3。
(使用投影片)
板书:
〈例题3〉
解题方法同例题2。
学生板演完毕,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正误。
教师小结。
①解释R=U/I的物理意义:
对同一段导体来说,由于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i的比值是一定的。
对于不同的导体,其比值一般不同。
U和I的比值反映了导体电阻的大小。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跟温度有关。
不能认为R=U/I表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由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零时,导体中的电流也等于零,而这个导体的电阻值是不变的。
②通过例题3的解答,介绍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板书:
(书写于例题3解后)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
3.小结
(1)简述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什么叫伏安法测电阻?
原理是什么?
(2)讨论:
通过课本中本节的”想想议议”,使学生知道:
①电流表的电阻很小(有的只有零点几欧),因此实验中绝对不允许直接把电流表按到电源的两极上。
否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过大,有烧毁电流表的危险。
②电压表的电阻很大(约几千欧),把电压表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测电压时,由于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很小,一般不会烧毁电压表。
4.布置作业
课本本节后的练习1、4。
(四)说明:
通过例题,要领会培养学生在审题基础上画好电路图,按规范化要求解题。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和推导使学生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复习巩固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3.会利用串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二)教具
学生实验:
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定值电阻(2欧、4欧、5欧各一只)三个,导线若干。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1)阅读本节课文前的问号中提出的问题,由此引出本节学习的内容。
板书: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
(2)问:
什么叫串联电路?
画出两个定值电阻串联的电路图。
(同学回答略,板演电路图参见课本图8-7)
(3)问:
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是什么?
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在板演电路图上标出I1、I2和I。
板书:
〈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I1=I2=I。
〉
(4)问: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U)与分电压(U1、U2)的关系是什么?
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在板演电路图上标出U1、U2和U。
板书:
〈2.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
(5)几个已知阻值的电阻串联后,总电阻和各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1] [2] [3] 下一页
《汽化和液化》的教学设计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学刘艳
【内容分析】
《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
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
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本节“想想做做”3个,科学探究活动1个,“动手动脑学物理”1个,“STS”一个,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的主要特点。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用具】
水槽、塑料口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老师用棉纱蘸些酒精或水在黑板是写几个字,不一会儿,字迹不见了,引起同学们的思考。
二、进行新课
活动1:
课文里的“想想做做”,教师先演示:
用一塑料袋装一些酒精,把塑料袋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了起来。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学生清楚看到塑料袋里的酒精不见了,而塑料袋却马上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塑料袋瘪了,袋里又有酒精了。
这时学生自然产生“酒精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
”、“酒精为什么会失而复得?
”等一系列的疑问,从而引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活动2:
“探究水的沸腾”这个探究活动是本节的重点,采用探究物理问题所经常采用的方法:
[提出问题]:
我们把水烧开称为沸腾,请同学们来说说你所见到的、感受到的沸腾现象?
(由于烧开水是我们生活中常做的事,因此同学们可以说出较多的沸腾时的现象)
[猜想和假设]:
既然沸腾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现象,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思考和猜想,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猜想列在黑板上,并进行归类。
如:
水沸腾时温度会上升,停止加热水不会沸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通过教师给出的器材,同学们讨论、思考,学会正确选择所需要的器材,并能知道其作用:
酒精灯(加热)、加盖烧杯(盛水、防止热散失)、铁架台(支撑烧杯)、温度计(测水温)、石棉网(烧杯受热均匀)。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学会了分工合作,如计时、观察气泡的变化情况、温度的变化,且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酒精灯的正确操作在此得到进一步的复习巩固,要求同学们将观察到的数据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温度/℃
气泡变
化情况
[分析和论证]:
将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作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下图)。
收集同学们填在表格的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使同学们较好地了解沸腾的特点,知道了沸腾的条件。
[评估]:
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操作,评估探究的各个环节,你认为这些探究还有哪些不足和疏漏的地方,请提出来,最好能说出改进的措施本实验使用的学生温度计因为质量问题,以及本地的大气压影响使测出水的沸点不是100℃,可结合小数据括号中的“在标准大气压下”作简单说明。
[合作与交流]:
由于有许多探究活动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同学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促使同学们之间要懂得相互合作,在交流过程不知不觉使同学们之间形成一种默契配合,关系融洽的友好气氛。
活动3:
“纸锅烧水”,它的实验现象出乎学生意料,可以很好地说明由于水的蒸发吸热,使纸的温度低于着火点,纸锅也能够烧开水。
活动4:
课文里的“想想做做”,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让学生手背感觉到“凉”而亲身体验蒸发吸热的效果。
2.用沾了酒精的棉花包在温度计的玻璃泡,并用扇子扇,让学生看到温度的降低而感受到的蒸发吸热过程,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有蒸发致冷的效果。
活动5:
再一次重复活动,让学生观察什么是液化,如何使气体液化,体会液化的一种途径──温度“降到足够低”的含义,而利用压缩体积进行液化这种方式学生不熟悉,可以举液化石油气的例子,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例子。
活动6:
指导学生阅读“STS电冰箱”的内容,让学生逐步习惯用所学的知识认识生活,解释实际问题,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注意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本节教学后感
新的课程目标与《九年义务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相比,知识目标有所降低,但能力目标、意识目标有所提高。
按《九年义务教学大纲》的要求,旧教材将汽化和液化的内容分为3节课进行:
蒸发、观察水的沸腾、液化,通过三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准确表达所学到的知识。
而新教材则把它们放在一节课,正是遵照新课程标准精神:
在义务教育阶段,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知识的严密性。
只要抓住它们的最明显的特征,让学生好理解和记忆,使他们可以更多地专注于探究的过程。
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都有很大的帮助。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河北省鹿泉市上庄镇中学任聚恩
一、设计思想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即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
2.强调认知过程对学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即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将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中。
为了体现这些新的理念,“电流和电路”一节的设计思想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扩展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
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给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留有充足的空间。
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对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等抽象知识的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教学器材
1.电教器材:
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
2.实验器材:
两节电池组成的电源,开关,小灯泡,小电动机,小门铃,导线,铅笔,橡皮,金属钢笔帽,塑料笔杆,硬币。
(以上器材均为两人一套)
三、过程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学方
法和手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引入
课题
设问
讨论
问题:
(1)世界上如果没有了电,会是什么样子?
(2)你想知道有关电的哪方面的知识?
筛选本节学习内容,告诉学生其他电的知识,以后将逐步学到。
展开联想,积极讨论回答问题。
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电学知识。
创设情景引起注意,激发学习动机,
扩展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
电流
和
电路
学生实验
(1)
讨论
提示实验警钟。
巡回指导学生实验。
三次动手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小门铃发声,小电机转起来。
讨论探究,为什么小灯泡会发光,小门铃会发声,小电机会转。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发现用导线将电池、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有了“电”的流淌路径,从而产生电路的概念。
计算机投影演示猜想
演示、点拨学生思路。
观看、讨论、猜想。
了解电路是如何形成的。
利用现代化手段使抽象变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