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材料正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4674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材料正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材料正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材料正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材料正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材料正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材料正式.docx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材料正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材料正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材料正式.docx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材料正式

优化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

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甘肃省民乐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甘肃省民乐县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辖区面积3687平方公里,人口24.22万,其中农业人口20.68万,辖6镇、4乡、1个城市社区管理委员会;海拔1589-5027米,年均气温0-7.6℃,无霜期78-188天,年降水量155-501毫米。

自然环境比较艰苦,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山区农业县。

但就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近年来教育事业却突飞猛进,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都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前列,成为远近闻名的教育强县。

尤其是义务教育,不论是办学条件,还是办学质量,都居全市一流水平,这一切都与该县“普九”之后,努力优化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科学决策和有力措施密不可分。

一、优化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87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中及职业中专学校1所,初级中学8所,小学174所,县直幼儿园2所,民办幼儿园1所(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174所);在校学生47326人,其中普通高中7324人,职业高中和职业中专1281人,初中12643人,小学21303人,幼儿4775人;教职工3140人,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96.4%、98.6%和85.6%。

近年来,民乐县把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作为实现“两基”目标之后,发展义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办好每一所学校”上来,采取多种措施,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差距拉大的势头,逐步实现了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在全县187所中小学及幼儿园中,现有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市级标准化管理学校68所(其中农村中小学62所),市级办学水平示范学校26所(其中农村中小学21所),市级信息化花园式学校59所(其中农村中小学52所),市级德育工作先进学校56所(其中农村中小学49所),市级标准化语言文字达标学校8所(其中农村中小学5所),市级平安校园176所(其中农村中小学170所),市级精神文明先进学校12所(其中农村中小学8所),县级标准化管理学校119所(其中农村中小学113所);省颁一类标准幼儿园3所,二类标准幼儿园14所,规范化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120所。

1996年,“两基”目标实现后,“两基”工作先后于2000年、2004年、2006年和2007年高标准通过了省、市级一、二轮复查,并得到高度评价。

2009年我县被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确定为全国学业质量测试的样本县,我们严格按照《测试方案》的要求,操作规范有序,样本准确无误,成绩真实可靠。

二、优化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做法

民乐县于1996年实现“两基”目标后,就把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当作义务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把“如何让每一个孩子上好学”,作为发展义务教育的重头戏来唱,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创新思路,科学规划,强化措施,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及各级党政组织的充分肯定,《甘肃日报》、《甘肃教育》、《张掖日报》等多家报刊杂志曾以《盛开在祁连山下的基础教育之花》为题,大篇幅地报到过民乐县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典型经验,在全市、全省引起了广泛关注,产生了较大影响。

其主要做法是:

(一)以建立和完善制度为保障,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了缩小城乡和校际之间的差距,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民乐县把建立和完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制度,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

一是在完成“普九”的基础上,根据教育发展形势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适时地制定了《民乐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在严格执行国家建设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校舍建设标准、面积定额和装备配备标准的前提下,从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运动场地、体育设施器材、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及计算机的生机比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对校长负责制的学校管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学管理等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二是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出台了《民乐县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城乡学校和区域内学校之间均衡改善办学条件、均衡配备师资力量、着力改造薄弱学校、切实保障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措施。

三是制定了《民乐县城乡中小学教师双向交流制度》。

为了鼓励城镇中心小学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帮教的积极性,从2005年开始,实行城镇中小学教师下乡支教和农村中小学教师进城学艺的城乡双向交流制度,对缩小城乡教师教学差距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是制定了《民乐县中小学教师新一轮教学基本功达标实施方案》。

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三字一画”(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和徒手画)和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每三年进行一轮达标活动,不达标者不予评优晋级,有利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基本功的不断提高。

五是制定下发了《民乐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质量监测方案》、《民乐县教职工管理条例》、《民乐县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及《民乐县中小学教师从教行为“十不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进一步规范了中小学办学行为,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以改善办学条件为重点,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近年来,民乐县抢抓机遇,用足用活政策,着力在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方面,大作而特作文章。

一是抢抓全省义务教育工程项目的实施,对上世纪80年代在“人民教育人民办”的背景下建起的一大批白墙、红瓦、土木结构的校舍进行了改造,累计投资1300多万元,建起了一批砖混结构的校舍,并对所有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进行了地面的硬化。

二是抢抓全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的实施,累计投资近3000多万元,对“三无”校舍(无上、下圈梁和构造柱)进行了改造,并对所有中小学校园进行了硬化、绿化,一大批夏有绿、冬有青的校园相继建成,办学条件有了大幅改善。

三是抢抓2003年“10·25”地震灾区中小学重建和近几年实施的全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长效机制项目,累计投资9800多万元,在全县所有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都建起了教学楼共32幢,结束了民乐县农村学校没有教学楼的历史,并对校园进行了全面硬化、绿化、美化,大部分学校还建起了高标准、高品位的文化长廊、体育活动场地和师生食堂。

2009年全县投资385万元对所有寄宿制学校配备标准化灶具,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

目前,全县形成了在农村“修得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环境最优美的地方是校园”的喜人局面。

四是抢抓国家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实施,投资480多万元对全县所有中小学都配备了三种模式的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全县共建起计算机教室167个,多媒体教室172个,DVD播放室158个,建起校园网138个,新增微机和笔计本电脑1288台,生机比和师机比分别达12:

1和2:

1,所有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实现了“校校通”和“班班通”,普通小学实现了“校校通”。

目前,天网、地网、校园网三网合一的教育科研网络基本形成,实现了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的目标,85%的中小学达到了花园化、信息化、人文化的育人环境标准。

(三)以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优化资源配置。

民乐县地处祁连山脚下,近一半的村落分布在祁连山区,村民居住分散,学校布点多、规模小、办学效益差,针对这一情况,民乐县正视现实,适时进行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

第一次布局调整是借2003年10·25地震中小学重建,将48所地震中校舍受灾严重,生源萎缩,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相对较差的农村小学进行了合并,将小学由原来的209所合并为161所,同时结合2005年全县合并乡镇的实际,撤并农村初中3所。

第二次是根据甘肃省2008年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县随着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深入实施,学龄儿童逐年减少的现状,按照“高中、初中向城区集中,中心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新增教育资源向城区学校和乡镇所在地学校集中”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思路,本着有利于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水平;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改造薄弱学校,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

遵循“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适度集中,注重实效,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于2009年上半年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论证,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和出台了《民乐县2009-2011年教育布局结构调整规划》,该规划计划用3年时间,在县城新建2所各容纳3000人左右的初级中学,同时扩大位于县城的民乐三中、洪水中学的办学规模,将所有农村初中全部集中到县城,实现集中办学;在撤并后的农村初中创办农村寄宿制小学,将所在乡镇所有小学的5-6年级学生和乡镇所在地的中心小学1-6年级集中办学,在撤并后的乡镇中心小学积极创办全托制乡镇中心幼儿园。

2009年秋学期开校已将规模较小的永固中学、民联中学和三堡中学全部撤并到民乐三中和洪水中学,在已撤并的原中学创办了3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县政府投资8000多万元,在县城新建的2所初级中学,现已开工建设,计划于2011年秋竣工并投入使用。

届时,农村小学将由原来的171所减少到121所,初级中学由现在的8所减少到4所,压缩中小学教师219人。

这样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结构,综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不仅按标准配足配齐师资和教学设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极大地提高了办学效益,而且彻底消除了城乡初中教育的差距,有效杜绝了农村学生涌向城镇学校借读的“择校”现象,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以师资配置为关键,不断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为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和校际之间的差距,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年来民乐县在教师的引进、调配、培训和职称评聘、福利待遇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向农村学校尤其是向偏远薄弱学校倾斜的政策。

一是在基本满足高中教师需求的前提下,县政府将每年引进的50名左右的师范类院校本科毕业生、30名左右的“三支一扶”人员、省上选派到农村任教的40名左右的大学生全部分配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及时补充了农村教师缺额,加强了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

二是及时纠正了前几年因高中扩招,师资力量不足而层层选拔教师的做法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向城区流动的做法,进一步稳定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

三是按照《民乐县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制度》,每年选派30名左右的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30名左右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到城镇顶岗锻炼,并对支教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晋级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对没有农村任教经历的城镇中小学教师不得聘为高一级职称。

四是对所有农村小学校长每3年实行一次竞争上岗,即盘活了人力资源,也使一大批年富力强,勇于创新的青年教师走上了校长岗位,不仅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也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五是在教师培训方面,有意向农村中小学教师倾斜。

近年来,民乐县在狠抓校本培训的基础上,积极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教师培训,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新教材培训等各类培训,每年培训人数达1800人次左右,其中85%的教师来自农村中小学。

通过培训有力地提高了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县教育主管部门还制定了相关的奖励和扶持政策,鼓励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以在职函授、自学考试为主的学历提高教育,近年来,每年有150名左右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都取得了高一级学历。

六是成立了城乡联片教研组,定期开展城乡联片教研活动。

将城区的10所中小学与全县的10个学区(校)组成了城乡联片教研组,在县教研室的具体指导下,每片每学期都定期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