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时事政治热点汇总推荐.docx
《考研时事政治热点汇总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时事政治热点汇总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时事政治热点汇总推荐
2012考研时事政治:
第65届联合国大会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与第65届联合国大会
(一)当地时间22日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发表题为《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而奋斗》的讲话。
1.千年发展目标一定能在中国如期实现。
指出,中国为落实千年发展目标作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
1978年以来,中国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两亿多人,占发展中国家减贫人数的75%。
中国将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千年发展目标一定能在中国如期实现。
2.为全人类早日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提出六项举措。
说,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援外工作,为全人类早日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他提出六项举措:
一是推动发展中国家民生事业发展。
这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首要目标。
二是减免最不发达国家债务负担。
三是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合作。
四是拓展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
五是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合作。
六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发人力资源。
宣布,为支持巴基斯坦抗击洪灾、重建家园,中国将在已提供的3.2亿元人民币人道主义援助基础上,再向巴方提供2亿美元的无偿援助。
(二)23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了题为《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的讲话。
1.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
说,中国现代化走到今天,先进落后并存,新旧矛盾交织,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
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中国。
2.展望中国今后几十年的发展,强调两个坚定不移,五个“继续”。
说,展望今后几十年,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道路前进。
这条道路改变了中国的命运,给全体人民带来了福祉。
我们必须坚持它、完善它,而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它。
强调中国的五个“继续”:
中国将继续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中国将继续深化体制改革;中国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我们将继续发展教育科技(中国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增强发展的后劲,根本靠什么?
一靠教育,二靠科技);我们将继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和平发展的精髓是什么?
就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
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路子。
中国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建设民主的国际秩序,有利于建设繁荣的世界经济,也有利于建设和谐的文明世界。
3.强调中国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
说,中国讲友好,也讲原则,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
在涉及主权、统一及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中国决不退让,决不妥协。
(三)9月23日在纽约出席了联合国安理会首脑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实现共同安全缔造持久和平》的讲话,就安理会进一步增强权威,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承担更大责任,做出更大努力,发挥更大作用提出四点主张:
一、高举和平旗帜,推动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二、完善工作手段,提高安理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统筹协调,消除争端冲突产生的根源。
四、突出工作重点,解决非洲热点问题。
(四)当地时间9月22日,在纽约出席美国友好团体为他举行的欢迎晚宴,并在宴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开创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光明未来》演讲。
讲话的主要内容有:
1.回顾过去十年中美关系的历史得出的结论。
说,中美关系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对话与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的主流,双方的共同利益始终大于彼此的分歧,要求两国友好的呼声始终压过不和谐的杂音。
事实充分证明,中美两国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
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互信则进,猜忌则退。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两国能够风雨同舟,携手共进。
这是我的心愿,是我的信念,也是我回顾过去十年中美关系的历史得出的结论。
2.用事实告诉大家中国的三个没有变。
说,近来,有人说,中国的出口规模已经超过德国,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国内生产总值即将超过日本,中国还是不是发展中国家?
有人说,中国的外商投资环境在恶化,质疑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否发生变化?
有人说,中国强大了,也变强硬了,是否还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伍德罗。
威尔逊总统说过,“理解绝对是培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
这里,我想用事实告诉大家,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没有变,坚持和平发展的方针也没有变。
3.主动谈到美方关切的三大热点问题。
关于中美贸易顺差问题,说,我要告诉大家三个事实:
第一,中国从不追求贸易顺差。
第二,美国的高失业率绝不是中国的顺差造成的。
第三,中美双方的利益不仅在于货物贸易,而且在双向投资、服务贸易等经济领域。
还细细地给美国人算了一笔账:
一台有451个零件的ipod播放器,在美国的零售价为299美元,美国本土企业和工人获得了最多的163美元附加值,日本获得的附加值为26美元,中国只获得4美元加工费。
但每台产品出口到美国,使中国对美国的顺差增加150美元。
也指出,中国将继续增加从美国的进口。
美国应该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放松对中国的出口管制,真正推动自由贸易。
其次,是人民币汇率问题。
说,人民币汇率是经济问题,绝不能政治化。
有人把人民币汇率同中国的贸易顺差挂钩,说中国压低人民币汇率水平,获得了竞争优势。
其实,汇率和贸易顺差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两国的贸易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人民币汇率水平能够解释的。
他并表示,汇率改革符合中国长远和根本利益,将会继续推进下去。
第三,是中国的投资环境。
说,我想强调的是,中国的投资环境的确变了,变得更规范、更透明、更有利于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投资兴业了。
指出,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突破一万亿美元,已连续18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所有在中国依法注册的企业都享有国民待遇,在自主创新产品认定、政府采购和知识产权保护上,我们将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我们真诚地欢迎美国企业积极参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共享中国繁荣进步的机遇和成果。
4.提出中美双方必须继续作出不懈努力方面:
增进战略互信;尊重彼此利益;加强互利合作;扩大民间交流。
(五)当地时间9月22日,在纽约与美国企业、金融、学术界21位著名人士举行座谈,听取他们关于发展中美关系、加强两国经贸合作的看法和建议,并阐述了中方立场观点。
1.指出,中美在政治上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在经济上,已经到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
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
目前双边关系中面临的一些矛盾,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通过对话合作加以解决。
中美要做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
一个强大稳定的中国对美国和世界有利,中国也希望美国保持强大稳定。
2.强调,造成美方对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不是人民币汇率,而是两国贸易和投资结构造成的。
(六)当地时间9月23日上午在约会见了美国总统奥巴马。
在开场白中说,中美关系已超出两国范畴,在世界有重大影响。
中美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虽然中美之间存在矛盾和分歧,但通过对话与合作,可以很好地加以解决,使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2011考研时事政治:
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哥本哈根协议》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在谈判的最后时刻,总理亲临哥本哈根出席高级别会议,并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主张和举措。
总理指出,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13%,相当于少排放8亿吨二氧化碳。
--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光伏发电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我们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
目前人工造林面积达540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
表示,中国有13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超过3000美元,按照联合国标准,还有1.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
但是,我们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
1990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
在如此长时间内这样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我们的减排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中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
强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积极努力,加强合作。
必须始终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保持成果的一致性。
第二,坚持规则的公平性。
第三,注重目标的合理性。
第四,确保机制的有效性。
2011考研时事政治: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的题为《合力应对挑战推动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就巩固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推动世界经济平衡有序发展提出4点主张。
第一,坚持不懈,推动世界经济全面恢复增长。
第二,着眼长远,促进可持续增长。
第三,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
结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全社会就业水平,增强抵御危机和风险能力。
加强社会保障网络建设,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
第四,全面协调,推动平衡增长。
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的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致辞,阐述包容性增长问题。
1.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强调,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应对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要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有效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各国各地区必须加强交流合作,协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
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这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2.阐述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根本目的。
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我们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指出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
二、朝鲜半岛局势
三、美军战斗部队撤离伊拉克
四、巴以谈判
五、欧盟开启合作新时代
六、伊朗核问题
七、八国集团峰会
八、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
10月4日,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开幕。
会议主题为“改善民生:
提高公民福利和尊严”。
在开幕式上致辞,并就推进亚欧合作提出五点意见:
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共同推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共同应对重大全球性挑战;共同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维护亚欧地区和平与稳定。
本届亚欧首脑会议吸纳俄罗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新成员,从而使其成员数目增加至48个。
九、智利33名矿工在地下被困69天后全部获救
2011考研时事政治:
达沃斯经济论坛
13日在第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巩固向好势头推动持续增长我们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等全面改革,使整个体制更加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有利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重申,所有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注册的企业都是中国企业,它们制造的产品都是中国制造,它们研发的创新产品也都是中国创造。
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外资企业都享受国民待遇。
同时,中国的政府采购,对外商投资企业和中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2011考研时事政治: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就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深化合作提出六点意见。
第一,巩固团结互信,夯实本组织发展的政治基础。
第二,加大反恐力度,构筑本组织发展的安全环境。
第三,深挖合作潜力,增强本组织发展的持续后劲。
第四,扩大友好交流,巩固本组织发展的人文基础。
第五,完善内部建设,健全本组织发展的决策机制。
第六,秉承透明开放,营造本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
“上海精神”: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2011考研时事政治:
金砖四国领导人二次会晤
2010年4月15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
指出,我们四国政治体制、发展方式、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不尽相同,却能成为好朋友、好伙伴,这充分证明了不同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包容,不同发展模式可以相互合作,不同历史文明可以相互借鉴,不同文化传统可以相互交流,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时代特点。
指出,当前,“金砖四国”合作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我们要从战略高度明确四国合作方向、推动四国合作进程。
我们要以政治互信为基石,坦诚相待,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以务实合作为抓手,重在行动,为合作注入新动力;以机制建设为保障,加大合作力度,拓宽合作领域;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优势互补,最大程度分享合作成果;以开放透明为前提,增进同各方沟通和交流,体现合作的开放性。
还就很多人关心的“中国今后会是什么样的国家?
会说什么话,会做什么事?
对老朋友会怎么样,对新朋友会怎么样?
”谈了4点看法:
第一,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
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是我们的基本国情。
第二,中国的发展只能也必然是和平发展。
第三,中国的发展是开放共赢的发展。
第四,中国的发展是负责任的发展。
2011考研时事政治: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
中国国家主席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同心协力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就推动世界经济尽早进入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提出三点重要建议,一是推动二十国集团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机制转向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二是加快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三是促进建设开放自由的全球贸易体制。
针对后危机时期二十国集团机制发展方向,主席强调应该着眼长远,推动二十国集团从协同刺激转向协调增长、从短期应急转向长效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谋划。
在如何实现“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问题上,主席强调,要牢牢把握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三者的有机统一。
确保强劲增长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可持续增长是长期目标,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平衡增长是客观要求。
2011考研时事政治:
核安全、核不扩散与核裁军
2010年4月13日,胡锦涛主席在核安全峰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核安全挑战共同促进和平与发展》的讲话,就加强核安全提出5点主张。
第一,切实履行核安全的国家承诺和责任。
第二,切实巩固现有核安全国际法框架。
第三,切实加强核安全国际合作。
第四,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核安全能力。
第五,切实处理好核安全与和平利用核能的关系。
胡锦涛强调,中国本着负责任的态度,高度重视核安全,坚决反对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为此作出了一系列积极努力。
一是全面加强核安全能力。
二是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
三是重视并积极参与国际核安全合作。
四是积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核安全援助。
俄美正式签署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新条约。
对中共中央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考研政治专项解读
2011年考研政治必出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0月18日中国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