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昌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108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7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昌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关于昌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关于昌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关于昌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关于昌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昌黎.docx

《关于昌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昌黎.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昌黎.docx

关于昌黎

目前教科书中对韩愈“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的诠释是正确的

目前教科书中对韩愈“祖籍河北昌黎,

世称‘韩昌黎’”的诠释是正确的

秦皇岛市昌黎韩愈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亚忠

日前,偶悉网上2006年12月13日有孟州市赵和镇苏庄村发现雍正九年《重修兴隆圣母殿宇兼金装神像记》碑,碑中有“苏家庄旧属尹村,唐韩文公故里”的碑文,于是河南有的学者便以为这是韩愈祖籍是河南孟州的“铁证”,并要再次上书国家教育部语文教研室,要求将2000年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所修改诠释的“韩愈: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再修改为韩愈的祖籍也是“河南孟县人”。

对此,笔者感喟之余,经与我秦皇岛市昌黎韩愈研究会会长鲁纯堂、副会长张玉万、韩英利(韩愈39代孙)等磋商,觉得不能不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了,以有助于大家对于韩愈祖籍郡望故里和韩愈文化的研究。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自称“昌黎韩愈”,其作品也收入《昌黎先生集》。

但其祖籍郡望的“昌黎郡”究竟在哪里?

这个问题却自南宋大理学家朱熹起便已经弄不清楚了,在其所作的《昌黎先生集传》中就已经开始说什么:

“而每以自称,则又有不可晓者,岂是时昌黎之族类盛,故随称之。

亦若所谓言刘悉出彭城,言李悉出陇西者邪”?

笔者查阅五代时期的《旧唐书》记载韩愈为“昌黎人”;北宋时期的《新唐书》又记载韩愈为“邓州南阳人”。

现《辞海》注昌黎郡在“今辽宁义县”,可那里却毫无有关韩愈或昌黎郡的记载和遗迹。

今河南一些人说韩愈祖籍郡望是在河南孟州,可是河南在历史上却从来没有设置过昌黎郡,与韩愈祖籍郡望故里在“昌黎郡”根本无法相符。

今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过去在县城和西五峰山都建有韩文公祠,可一些人又认为今昌黎是自金代才始设的,其时韩愈已去世365年,因而又说今昌黎也不是韩愈祖籍郡望故里的“昌黎郡”之地。

以致使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祖籍郡望故里的“昌黎郡”究竟何在成为我国史学界争论至今的又一千古奇谜。

笔者经查《汉书·地理志》:

“辽西郡:

交黎:

渝水首受塞外,南入海,东部都尉治……应劭(汉泰山太守,约卒于汉献帝建安九年以前)曰今昌黎”。

《读史方舆纪要》:

“渝水源出塞外废瑞州境,东南流至联峰山西,又南入海”。

可见,汉交黎县又称昌黎即今北戴河西古城村,渝水即今戴河恰于其南入海。

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

“昌黎有五,顾亭林(即顾炎武)尝辩之矣。

今之昌黎至金始建。

若汉之昌黎乃交黎县……咸康二年慕容皝自昌黎东践冰而进……是则在渝水下流而当海口,此一昌黎也(今北戴河西古城)。

《晋书》慕容皝徙昌黎郡……以史考之,当去龙城(今昌黎靖安镇)不远(《括地志》:

‘龙城,昌黎,相距数十里而近也’),此又一昌黎也(应在今唐山东部)。

魏并柳城、昌黎、棘城于龙城而立昌黎为郡,列传如韩麒麟、韩秀、谷浑、孙绍之伦,皆昌黎人,即燕之旧都龙城,此又一昌黎也(今昌黎靖安镇)……至唐太宗贞观二年更崇州为北黎州,治营州东北废阳师镇。

八年复为崇州,置昌黎县,后沦于奚。

《辽史》建州(今朝阳西南)永康县本唐昌黎县地,此又一昌黎也”。

并载:

“韩昌黎书院:

旧志云:

昌黎在静安,盖因符(韩愈子韩昶小字名符)读书城南诗为之……静安有一碑,自叙其地为慕容都”。

《魏书·地形志》:

“营州:

治和龙城”。

所属的“昌黎郡:

龙城:

真君八年,并柳城、昌黎、棘城属焉”。

其昌黎郡的治所“龙城”也正是今昌黎靖安镇。

对于这些记载里面所多次提到的“龙城”,笔者也对其进行了考证。

《晋书·前燕·慕容皝载记》:

“使阳裕、唐柱等筑龙城,构宫庙,改柳城为龙城县……咸康七年皝迁都龙城……起龙城宫阙……时有黑龙白龙各一见于龙山,皝亲率群寮观之,去龙二百步,祭以太牢。

二龙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皝大悦!

还宫赦其境内,号新宫曰和龙,立龙翔佛寺于山上”。

明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

“静安社:

在昌黎县西五十里,古柳城县,元省入昌黎。

其城廓见有,周围三里,高一丈八尺。

按《方舆胜览》(南宋祝穆著)燕慕容皝僭号,有黑白二龙降于西山,交首嬉戏。

祀以太牢,改柳城为龙城而都之。

以柳城西北龙山之南为福地,今龙山正在静安西北”。

“龙山:

在府城南四十里,燕慕容皝表以柳城西北龙山之下为福地是也”。

民国二十二年《昌黎县志》:

“龙翔寺:

城西六十里龙山之上,寺西有古塔”。

“今静安山上有古墓,传以为慕容皝墓”。

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旧志云:

昌黎在静安……静安有一碑,自叙其地为慕容都”。

《辽史·地理志》也记载着:

“兴中府:

本霸州彰武军节度,古孤竹国,汉柳城县地,慕容皝以柳城之北龙山之南福德之地,乃筑龙城、构宫庙,改柳城为龙城县,遂迁都,号曰和龙宫”。

“营州邻海军下刺史:

本商孤竹国。

秦属辽西郡,汉为昌黎郡,前燕慕容皝徙都于此。

元魏立营州……统县一,广宁县,汉柳城县”。

金代因广宁县与广宁府重而改广宁县为昌黎县沿用至今。

今昌黎靖安镇古龙城西北龙山龙翔寺遗址上的一块清代碑文上也仍然记载着:

“……龙翔寺于昌黎境内,神州故墟。

西界滦江,东临碣石。

分灵光于宝塔,钟秀气于龙山……孝(应为咸)康晋帝之元(应为七)年,俾解燕王之故国。

白、黑龙盘居此地,交首迴翔。

慕容氏遣以太牢,腾身胥化,建寺以启天下之文明……大清咸丰五年岁次乙卯孟秋吉日立”。

可见,东晋十六国时期三燕国都的“龙城”并不是目前《辞海》等所说的是今辽宁朝阳,而是今昌黎靖安镇!

而东晋慕容皝所建的“龙翔寺”也正是在其西北的龙山之上,其遗址因改建为龙山完全小学,所以碑文才得以在校园内保存至今。

至后燕慕容熙在龙城北今团山又称景云山一带还大筑龙腾苑,广袤十余里,役徒二万人。

并在龙城内大修宫室台阁。

又在城北阳山前坟山一带大造坟墓徽平陵。

至北燕冯跋当燕王后从临渝今抚宁榆关镇发船将其老家人五千余户接至龙城又称和龙城今昌黎靖安镇。

冯跋死后也“葬长谷陵”,即今抚宁板厂峪(现考证应在今昌黎长峪山)。

冯跋弟冯弘字文通自立为燕王,北魏多次来攻。

《资治通鉴》:

“魏主伐燕……至濡水(今滦河)……燕石城(今唐山开平)太守李崇等十郡降于魏,魏发其民三万穿围堑以守(围)和龙……燕王使数万人出战,魏昌黎公丘等击破之,死者万余人……燕王数为魏所攻”。

《魏书·长孙陈传》:

“为羽林郎,征和龙。

贼自西门出,将犯外围。

陈击退之,追斩至长城下”。

此长城即今秦皇岛一线的燕、秦古长城。

“魏人数伐燕,燕日危蹙……密遣尚书阳伊请迎于高丽……五月乙卯,燕王帅龙城见户东徙,焚宫殿,火一旬不灭”。

至此,盛极一时的三燕国都龙城又称和龙城便被冯弘一把大火给烧毁而化为灰烬了!

今昌黎靖安镇龙城遗址内地下八九尺所出土的粗布纹瓦片也多有被火焚烧过的焦黑痕迹。

唐王昌龄《出塞》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其中的“龙城”即今昌黎靖安镇,“飞将”即汉飞将军李广,其射虎石即龙城北今卢龙城南虎头石村南的虎头石,至今石虎犹狰狞如故。

明刑部尚书王世贞《永平道中》诗:

“虎沉飞将羽,龙出慕容题”。

指的也就是虎头石和其南龙山上的龙翔寺。

而目前《辞海》却称龙城“又名和龙城、黄龙城、龙都,故址在今辽宁朝阳”。

笔者考证《辞海》的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朝阳只叫黄龙城。

《魏土地记》:

“黄龙城西南有白狼河(即今大凌河),东北流附城东北下”。

《北齐书·高宝宁传》:

“武平末为营州刺史,镇黄龙”。

《隋书·阴寿传》:

“至是令寿率步骑数万出卢龙塞(今潘家口)以讨之……宝宁弃城奔于碛北,黄龙诸县悉平”。

以上可见,汉柳城县、东晋前燕慕容皝的国都龙城(也即后燕、北燕国都)、和龙宫、龙翔寺,北魏的营州、昌黎郡都是今昌黎靖安镇而并不是目前《辞海》所说的是今辽宁朝阳。

而2005年评选出的2004年我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却将辽宁朝阳“黄龙城”的宫城南门遗址误称为是什么“辽宁朝阳十六国三燕龙城宫城南门遗址”,这种张冠李戴的作法无疑也是极端错误的!

而辽宁朝阳目前将朝阳县东面的“凤凰山”误指为即东晋慕容皝曾建“龙翔寺”的“龙山”的说法也与各种史志中龙山在龙城西北的记载毫不相符,因而无疑也是极端错误的。

还有龙城北面的龙腾苑、景云山、徽平陵等,辽宁朝阳也都没有,也更是不可能在朝阳北面存在过的。

又查明代翟銮、江瑞态昌黎县城的韩文公祠碑记中也都记载着韩愈:

“昌黎本源地也,高祖以上实葬于斯”,“韩子之先,自晋历唐,咸居于是”。

明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也记载着:

“韩愈:

字退之,昌黎人……自其曾祖任曹州司马,因家于河阳……今昌黎县有韩氏祖坟及文公祠在焉”。

“韩氏祖坟:

在昌黎县西五里,唐韩愈高祖以上皆葬于此地”。

“韩文公祠:

在昌黎县治北二百步(图中标画在源影寺塔南),洪武六年县丞李良因旧址重建”。

明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又记载:

“韩文公祠:

旧在县治北。

嘉靖五年,知县秦廷锐迁于县治东北隅”。

即将韩文公祠由源影寺塔南又移建到了县城东北角,也即今昌黎县委院内东部。

以上各种记载都无可辩驳地证实了汉、三国至东晋间的昌黎郡正是今北戴河西古城村,北魏的昌黎郡即今昌黎靖安镇,今昌黎正是汉、晋、南北朝时期的昌黎郡地。

而韩愈高祖以上自晋历唐也都生活并安葬在今昌黎,这里正是韩愈祖先所居住生活的汉、晋、南北朝之间的“昌黎郡”之地,所以韩愈才自称“昌黎韩愈”。

因此,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祖籍郡望的“昌黎郡”正是今河北省秦皇岛市的昌黎县。

2000年4月24日,笔者给中共秦皇岛市委、市政府、昌黎县委、县政府写了《昌黎碣石山主峰后顶魏武碣石,韩愈郡望暨昌黎县城韩文公祠旅游资源应予大力论证开发的设想和建议》,受到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

市委书记、市长等多位领导都作出重要批示部署论证研讨。

6月25日,笔者又去昌黎,考察靖安镇汉柳城、东晋龙城、北魏营州、昌黎郡古城遗址。

26日,在昌黎县文保所,又巧逢昌黎县荒佃庄乡韩营村主任韩英利同志,说他们村80%都是韩愈后代,村中有祖坟碑文,还有清光绪二十三年第七次重修的《韩氏家谱》。

并说他已经向县有关部门反映三年了没人承认,说是假的。

我问了他家谱中所记内容,他所答不仅与我所查上述记载相符,而且还更详细!

我立即意识到这是一本真正的《韩氏家谱》,韩营村也可能正是韩愈后裔大型群体。

于是立即向市、县领导和市文物部门反映。

7月5日,秦皇岛市文物处请韩英利来对家谱进行了鉴定,认为确属清代的旧家谱。

笔者又带韩英利到秦皇岛日报社让报社领导和记者看了家谱,并向他们介绍了我对北戴河西古城和昌黎靖安镇正是汉晋至北魏古昌黎郡也即韩愈祖籍郡望故里的古“昌黎郡”的发现,大家都十分兴奋!

7月6日,笔者便与秦皇岛日报、晚报记者赴昌黎,和昌黎县文保所以及荒佃庄乡的领导同志一起到韩营村采访。

7月7日便见诸报端,一时间众说纷纭!

家谱中详细记载着韩愈祖先自汉弓高壮侯韩颓当所封“营陵”之地即今昌黎县地:

“邑西南五里为文公先世葬地,旧有石坊今废。

然土阜若丘山者一尚存,或谓即壮侯藏魄处”。

并记载着到弓高侯五世孙东汉陇西太守韩寻、韩愈五世祖北魏金部尚书韩均、高祖雅州都督韩睃也都居住并安葬在今昌黎。

自其曾祖韩仁泰任曹州司马又携家眷离开今昌黎辗转于山东、河南等地,到韩愈孙韩绾又回到今昌黎守祖墓并传嗣到现在。

还记载着宋元丰七年封韩愈为昌黎伯,以韩愈九世孙韩元亨奉祀于昌黎,世爵博士。

明洪武四年,诏复建文公祠于昌黎,授文公十九世孙韩夔锦衣郎奉祀。

明崇祯十四年,范志完建西五峰山韩文公祠,提请文公二十八代孙韩法祖为奉祀正儒士,世袭,主奉祀。

并在《先代遗迹》栏中记载着:

“韩氏祖墓:

城西南五里,文公高祖以上之葬地。

韩昌黎书院:

静安社南,旧刻有符读书诗。

符:

文公子小字。

莲花池:

静安堡南,即公书院处。

韩文公祠:

宋元丰七年建,明洪武四年重建于城东北隅。

西五峰韩文公祠:

城北十五里,督师范公志完建。

‘夷齐读书处’石刻:

在城西书院山,系公遗笔”。

并在家谱序言中也考证“汉昌黎即今昌黎”。

《韩氏家谱》的及时面世向人们揭示了韩愈祖祖孙孙在今昌黎也即古昌黎郡之地世代繁衍生息的清晰脉络,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新华社等也都播发了消息。

2000年7月18日,笔者又给市、县领导写了《〈韩氏家谱〉进一步证实韩愈郡望正是今昌黎》,引起了市、县领导的进一步重视。

11月4日,笔者的论文《韩愈郡望谈》在中共秦皇岛市委范怀良秘书长的支持下在秦皇岛日报发表。

同月,国家新版高中《语文》课本吸收这些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对此问题作出重大修改,将原诠释韩愈为现在河南南阳人修改为“河阳(现在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12月5日,中共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又特别为笔者这些考证召开了“秦皇岛市昌黎魏武碣石、韩愈郡望研讨协调会”,对这两个问题又作了进一步的研讨和部署。

2001年1月18日,笔者又提出了成立秦皇岛市韩愈研究会的建议,市委、市政府领导又作出了成立研究会“以昌黎为主筹备”,市各部门予以积极支持的批示和部署。

但是由于未能及时开成研讨会,人们的意见还统一不起来,所以阻力还仍然很大。

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2002年12月18日,秦皇岛市昌黎韩愈研究会终于在昌黎正式成立,笔者也被推选为常务副会长,并已先后召开过两次学术研讨会。

笔者在《河北地方志》上所发表的论文《韩愈祖籍郡望的昌黎正是今河北昌黎》也荣获2002~2003年度秦皇岛市“五个一工程”奖。

但现在研讨论证的力度还很微弱,范围也较小,还没有能从理论上真正地让世人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以致使自朱熹以来便开始怀疑、后来的一些学者又进一步借题发挥,干脆直接诬称韩愈是因未能免除六朝“门阀制度”的陋俗,为了“求仕”而才去“冒认”北魏时昌黎郡棘城县一带的同姓望族而自称“昌黎韩愈”的错误说法仍然在继续泛滥,使韩愈至今仍然在蒙受着巨大的不白之冤!

韩愈祖籍郡望的“昌黎”究竟何在、以及其出生地、安葬地的争论都由来已久。

《旧唐书》按韩愈自称“昌黎韩愈”记载韩愈是“昌黎人”。

大诗人李白因韩愈父亲韩仲卿所居修武为周、秦南阳,在为韩仲卿从武昌令调任鄱阳令当地父老为之刻碑颂德所写的《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中称:

“君名仲卿,南阳人也”。

宋朱熹《昌黎先生集考异》:

“南阳在怀州修武”。

明陈继如《偃曝余谈》:

“修武县东北三十里曰南阳,韩文公之故里,故人呼其庄为韩庄,又曰韩村,愈自上世居此”。

清韩连仲昌黎《韩氏家谱》注:

“予祖文公系唐代宗大历三年戊申生于邓州南阳,即河南怀庆修武县,秦名南阳。

今有南阳城在县东北三十里。

韩氏世家于此孟县有别墅,俗呼韩庄(与修武韩庄异地而同名)。

其自称昌黎者,以系出昌黎。

此系宣统三年辛亥,予随方朴侄官游闽中,遇有韩阜晋者,伊亦有谱,予阅之,因志焉,以俟考”。

民国年间《修武县志》:

“韩愈墓在韩坡。

其后裔在安(南)阳城东北十里的韩庄村”。

按以上这些记载,韩愈出生于河南修武县韩庄村,并葬于其村旁“韩坡”。

韩愈门生皇甫湜为韩愈所撰《韩文公神道碑》称韩愈“三月癸西葬河南河阳”。

“河阳”为唐方镇名,于韩愈13岁时的唐建中二年置河阳节度使,简称河阳,又名怀卫。

领有河阳三城和五县及怀、卫二州。

相当今河南黄河故道以北,太行山以南,浚县以西及黄河南岸孟津、荥阳市的汜水、广武两镇等地。

所以,唐代的“河阳”并非如目前孟县等一些人士所说的只是指的今河南孟县,而是指包括修武在内的广大地区。

清康熙五十七年翰林院侍读吴士玉在昌黎《韩氏家谱》序中也称:

“今怀庆之修武,在唐为河阳”。

明代也在怀庆府建有韩文公祠。

因此,皇甫湜《文公墓志并铭》中所说的“葬河南河阳”指的也应是葬于河南的修武县。

而《新唐书》或者是以唐天宝、至德时邓州又为南阳郡的治所,韩愈的父亲韩仲卿任邓州刺史、或者是以韩愈出生地的修武县东北三十里为南阳而又记载韩愈为“邓州南阳人”。

此应是按韩愈父亲为官时所居住的地方或者是按韩愈的出生地而记载的韩愈当时是哪里人,而并不是记载的是韩愈的祖籍郡望。

韩愈六世祖韩茂墓地在孟县,故韩愈父、兄、子辈等也有葬于韩茂墓的记载。

民国《孟县志》:

“孟县城西北二十里苏家庄有韩文公祖茔,自始祖后魏安定桓王韩茂以下,至父仲卿、叔云卿、伯兄会与嫂郑氏,俱衬葬此。

清乾隆年间知县仇汝瑚在此竖有高五尺许的石碑一通,上书:

‘后魏安定桓王韩氏之墓’”。

在墓地明代还出土过韩愈之子韩昶的墓志,可见韩愈的儿子韩昶也葬于这里。

但现在所说的孟县韩愈墓却在此韩茂墓东南近10里的韩庄村北,所称记载一见于《孟州志》:

“唐末战乱,泽孟曾十年少见人烟。

宋廷南渡,败于金,亡于元。

元代未,又经连年战乱,到明代洪武年间,孟民稀少,又从山西迁来大量移民。

所以明代大冢宰耿裕说:

‘文公生此邑,豪杰古今推。

道续千年统,言垂百世师。

遗庄存故址,表墓有残碑’”。

至清代乾隆三年经这里的韩氏三十代孙韩法祖向清朝地方政府请示,最后被乾隆皇帝封为“韩文公后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按孟县目前可见最早也最完整的家谱也即韩法祖于乾隆九年才“就所已知者著为一册,什袭而宝藏之”的《韩氏宗谱》中,也只往上记载到韩法祖的前六世祖韩氏第二十四代的韩玉珍,称:

“乾隆三年设博士,以公为始绘宗图咨部”。

至于韩玉珍以上是谁?

又是谁的后代?

就全无说法了。

按照昌黎《韩氏家谱》和磁县《韩氏家谱》都记载着:

韩愈子昶,昶子长曰绾,次曰衮。

绾回昌黎,衮的后代在袁州。

昌黎家谱还记载:

“然自仲卿祖刺邓州,卒于官,还柩不果,而会祖等之支流因有家于邓州河阳者”。

按此记载,河南孟县等地的韩氏后代应是韩愈大哥韩会等的后代。

但按目前河南一些学者所说的《韩昶墓志》中又记载韩昶还有纬、绮、紞另外三子,但后代却无明确记载。

孟县五经博士后裔三十九代台湾韩思道《韩氏家乘考》称韩昶:

“生五子名绾、绲、纬、绮、紞”。

而其子韩清涟近年又以韩纬为文公长孙,父、子前后所说矛盾不一。

究竟都有什么根据,我们只有看到其原始的文献记载才好加以分析了。

而孟县清代乾隆皇帝所封五经博士韩法祖的六世祖韩玉珍的祖先到底是谁?

孟县目前所称的“韩愈墓”到底是不是“韩愈墓”?

这在目前却只能见到乾隆五十四年户部主事翰林院编修冯敏昌《韩文公墓考碑》中的所谓:

“明代成化年间,耿侍郎裕过孟,始访得公墓,发现表墓残碑。

他又访之故老传闻而得其实。

所谓残碑者,当即皇甫持正所撰之神道碑”。

耿裕诗只是泛咏韩愈生于这一带并且还有韩氏村名墓地等景之作,如果是咏修武,倒应是实作;如果真的咏的是孟县,所谓“表墓残碑”是韩茂墓碑还是韩愈墓碑?

如果真的是韩愈墓碑或韩愈墓,为何不做明确决断,又为什么没有韩愈后人祭祀,而还要去经“访之故老传闻”才能“而得其实”。

并且按孟县西武章《韩氏家谱》记载:

“嘉靖九年,从祀圣庙,更建怀庆府、孟县两祠”。

此时不闻孟县有韩愈墓,而还要以其后万历年间耿裕的诗才开始作为孟县有韩愈墓的起始说法。

而其中“所谓残碑者,当即皇甫持正所撰之神道碑”。

“当即”只是猜想,猜想应该是皇甫持正所撰的神道碑。

这么一大串的“诗”词“虚”语,“表墓”、“残碑”、“故老传闻”、“当即皇甫持正所撰之神道碑”等等全非信史,哪一句能够作为此墓就是韩愈墓的真正证据可言呢?

并且此墓与韩茂和韩仲卿墓相距不过十里之间,如果是韩愈墓,为何不附葬于其六世祖韩茂和其父韩仲卿墓地而非要隔数里而单独埋葬?

即使是韩愈真的单独埋葬于此了,那么其子韩昶又为什么不附葬于此其父韩愈墓而却非要去附葬于仅数里外的其祖韩仲卿亦即其七世祖韩茂墓?

这些都是很难解释得通的!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韩愈的墓地并不是在今河南孟县而是在今河南的修武县。

而目前网上报道的修武县发现了几块什么石碑、有学者说韩愈是修武人等一些报道倒是很应该引起世人们予以大力关注的。

因此,根据宋代朱熹和明代陈继儒、清代韩连仲有关韩愈生于河南怀庆修武县南阳城韩庄村、《修武县志》韩愈墓在修武县韩坡等记载,修武有韩愈出生地和葬地的多种记载。

而孟县却只有韩愈六世祖韩茂和韩愈父、兄、子的葬地的记载而并没有关于韩愈安葬于孟县的明确记载。

因此,今孟县的所谓“韩愈墓”缺少史籍记载和墓址文物作为依据,因而并不应该是真正的韩愈墓或者说并不一定是真正的韩愈墓。

而很有可能是韩玉珍墓或其一支韩氏的祖墓。

只是因为其支被乾隆皇帝封为“韩文公后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后,其地韩氏后裔三十代孙韩法祖自己也闹不清自己究竟是韩氏哪一支的后代,因而就只好从所知的六世祖韩玉珍起编辑户册上报。

其后户部主事冯敏昌等为维护乾隆皇帝“册封”的“金口玉言”的“权威”性,也就只好假戏真做,“旁”征“博”引,将韩法祖一门的祖墓做为“韩愈墓”而建园设祭,崇祀至今。

当然,这只是从目前笔者所能见到的一些记载资料上所作的粗略分析,具体情况还需有大量的考证和文献文物资料的印证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

因此,韩愈墓究竟是在河南孟县还是在河南修武?

很大的可能性就是在河南修武,这一点是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进行查考的。

韩愈出生在河南修武,而修武在唐即为河阳,故目前修改过的教科书中称韩愈为“河阳(现在河南孟县)人”反而倒是与史实不相符合的了。

因此,特建议教育部语文教研室应该将目前教科书中诠释韩愈为“河阳(现在河南孟县)人”修改更正为“河阳(现在河南修武)人”才更为妥当。

因此,特盼望教育部语文教研室的领导和专家同志们能够对此问题引起最为高度的重视,对此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讨和磋商,尽快作出正确的结论和诠释,以对人民进行正确的韩愈文化和史学教育。

按现有文献记载:

韩愈祖上为周武王姬发之后。

武王少子封于韩,后韩万又封于韩原,遂世为韩氏。

至韩虔分晋国为诗韩侯,战国有韩襄王。

襄王孙韩信在汉为韩王,子韩颓当封弓高侯,封地“营陵”也即其为官、居住和安葬之地即“舜分冀州东北为营州”的今秦皇岛市昌黎县的古营州之地。

其后韩颓当五世孙东汉陇西太守韩寻也又回居汉昌黎也即今昌黎。

韩寻子韩棱官居南阳太守和司空,韩棱子韩耆为常山太守,韩耆子韩茂为北魏尚书令征南大将军谥安定王并加谥桓王葬孟县。

韩茂子北魏金部尚书定州刺史安定康公韩均、韩均子雅州都督韩睃也都居住并安葬在今昌黎。

韩睃子韩仁泰任曹州司马自今昌黎徙居山东、河南,韩仁泰子韩叡素为桂州长史,韩叡素子韩仲卿为邓州刺史、秘书郎赠尚书左仆射。

韩仲卿第三子即韩愈,官至吏部侍郎,以其祖上世居今河北昌黎也即北魏以前的“昌黎郡”之地而自称“昌黎韩愈”。

到韩愈孙韩绾又回到今昌黎守祖墓并传嗣到现在。

宋代为韩愈在其祖籍今昌黎修建韩文公祠,而宋代则更是不会就把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的祖籍郡望故里就给搞错了的。

明洪武四年又下诏复建。

韩愈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文学家、重要的思想家和颇有作为的政治家。

贞元八年进士。

他积极倡导复兴儒学和进行文体改革的古文运动。

随裴度平乱以功升刑部侍郎。

因反对迷信、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

后又任兵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只身入乱军平镇州之乱以功升吏部侍郎。

卒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宋追封昌黎伯,从祀孔子庙庭。

并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功齐亚圣”和“百代文宗”。

《新唐书·韩愈传》:

“自愈殁,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他所独树一帜的“韩文化”是祖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反对迷信,维护国家统一和积极“入世”、“治世”等先进思想和政治主张也深受国内外人们所推崇和景仰!

副使江瑞态《新修韩昌黎祠记》:

“子之昌黎,亦犹朱子之新安也。

每有所书,不曰‘新安朱熹’,则曰‘昌黎韩愈’,其惓惓故国之意可知矣。

新安之专祠不以徙祀而废(朱熹祖籍今江西婺源隋以前为新安郡,侨寓建阳,两地均有专祠祭祀),则此(即昌黎县韩愈祖籍故里的韩文公祠)独可以已(止或罢了)乎”!

“后世之擅文者,必曰韩、柳、欧、苏。

柳精矣,或失之拘;欧纯矣,或失之弱;苏豪且大矣,或失之怪。

子则兼数子之长而无其失,是固有本矣”。

郭鋐俊《谒昌黎韩文公祠》诗中也称:

“南阳(今修武)曾展谒,碣石拜崇祠。

两地芳徽在,千秋秩祀垂”。

明翟銮《重修文公祠堂碑记》:

“宋儒论公,文起八代之衰,此记体裁之华实耳。

若闢邪辅正,左右六经,羽翼圣轨,与孟轲氏相表里……唐穆之世,藩服不庭,功围制师。

公奉命往喻。

君臣上下,莫不危公!

公开谕忠梗,卒折其逆将,而出我王。

人是公一时之功,贤于四节度之师,劳孰甚焉!

夫以公经世之文,定乱之勇,崇德报功,万世血食可也”!

这样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的“郡望”也即祖籍故里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是河北省、秦皇岛市和昌黎县人民的极大荣耀!

可我们多年来却既拒不承认也不知晓韩愈祖籍郡望的“昌黎郡”之地正是秦皇岛市昌黎县,并且还于“文革”前后将昌黎县城内秀丽辉煌的韩文公祠给拆毁掉了而至今尚不能予以修复,辟为文物旅游胜地。

这是史学不清所造成的莫大悲剧和遗憾!

如今,真像已经大白,韩愈也应该能够“魂归故里”了!

现在,在河南孟州所称的“韩愈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