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问题解析.docx
《中国近现代史问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问题解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问题解析
中国近现代史问题解析
1、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先后开放了16个通商口岸。
你如何评价开放通商口岸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一方面,使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化。
表现在:
政治上,严重破坏了中国贸易主权;经济上,它成为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重要基地;文化上,便利了列强利用传教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2)另一方面,使古老的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
表现在:
开放通商口岸客观上冲击了中国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从而为近代工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你如何评价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1)积极方面:
鸦片战争时期,在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并面临西方列强侵略的历史条件下,“向西方学习”的实质和目的,就是学习先进和抵抗侵略,因而是进步和爱国的,这是主要的一面。
(2)局限性:
但是林、魏当时只看到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尚未看到还应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文化,并且其根本目的仍是维护清朝统治,这是由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3)效果:
在当时对清朝统治集团没有产生实际影响,但对晚清中国思想界和后来的洋务派学习西方起了启迪作用。
3、试述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方面发生的新变化,并综合分析产生变化的
重要原因及其结果。
新变化:
(1)鸦片战争后,封建经济开始解体,小农经济和手工业者破产,在沿海通商口岸出现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2)60——70年代,出现封建性的近代军事工业和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民用企业,以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3)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外资企业大量出现。
原因:
(1)西方列强的侵华,打破“闭关锁国”的状态,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2)封建自然经济解体,小农经济破产,为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提供市场,、劳动力的条件。
(3)清政府调整统治政策,办洋务,对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刺激作用。
(4)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华经济侵略及资本输出。
结果:
(1)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2)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商品、资本输出的场所和原材料的供应地。
4、19世纪40至60年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当时各派政治力量为改变中国面貌做了何种尝试?
结局怎样?
说明了什么?
特点:
(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中国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封建统治者对外国侵略者的态度从抗击、屈服向勾结转变。
1862年开始共同镇压中国人民。
(3)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4)“西学东渐”的思潮日益发展,先进的中国人民开始面向世界,寻找救国之路。
尝试:
(1)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派,最后失败。
(2)地主阶级分为两派:
顽固派虽然主张抵抗,但愚昧落后,盲目排外,毫无作为;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掀起洋务运动,最后也失败了。
(3)资产阶级刚刚产生,有早期维新派人物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与政治,但还未登上历史舞台。
说明:
(1)中国近代危亡的局面是中外反动力量共同造成的,他们勾结在一起共同镇压中国人民。
(2)洋务派为巩固封建统治,搞洋务运动,因学习西方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没有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因而不可能成功。
农民运动虽有伟大力量,但阶级局限性也使其终归失败。
改变旧中国的衰亡局面,需要新的阶级力量。
5、 近代前期,面对外来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哪些重大
变化?
这些变化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19世纪上半期,英国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清政府内以林则徐为代表,主张严厉禁烟。
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侵略者。
鸦片战争中,投降派占了上风。
战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61年那拉氏发动北京政变,垂帘听政,中外反动派开始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4)维新变法兴起后,得到光绪帝支持,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对义和团运动,清政府由镇压到利用,最后出卖。
(6)《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7)辛亥革命前,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的破产,客观上造成了革命形势进一步发展。
武昌起义后,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瘫痪。
1912年清帝退位,清王朝最终结束。
6、胡绳在《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文中说:
“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民主革命实行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这是诸多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里的“诸多历史因素”指的是哪些因素?
这些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它是如何具备的?
这种转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诸多因素: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壮大,为实现革命转变打下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②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进入新时代。
不仅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也使中国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部分。
③新文化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④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新兴领导力量,从而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⑤此外,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方案和资产阶级的共和方案都行不通,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均未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事实,也促使中国革命的领导重任历史地落到了无产阶级肩上。
最主要因素:
无产阶级的壮大和斗争的发展。
具备: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迅速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开始在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促进了无产阶级政治上的成熟。
影响:
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历史的大进步。
从此,中国革命在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的领导下,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中国革命的最终目的已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要为社会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7、以史实说明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更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领导:
有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领导;有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作指导,以暴力——革命手段反抗清统治。
(2)成果:
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和“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临时约法》。
(3)影响:
革命使“实业救国”“民主共和”成为两大社会思潮。
8、结合史实,试从近代化角度,概括指出清后期三次思想论战的实质、实行近代化的指导思想,并分析其近代化道路的基本特征。
一是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实质是地主阶级内部“要不要近代化”的论争,洋务派近代化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其特征是“技术近代化”,即只要经济、军事兼及教育的近代化,不要政治近代化。
二是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的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要不要政治的近代化和怎样近代化”的论争。
维新派近代化指导思想是“维新立宪”,其特征是“制度近代化”,即不仅要经济、文化近代化,还要政治近代化。
三是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内部“怎样实现制度近代化”的论争,革命派近代化指导思想是“革命共和”,其特征是通过革命手段,实现民主共和的制度近代化。
9、有人认为清末“新政”,主观上是为了应付国内危机,客观上却不自觉地顺应了近代化的历史潮流,而结果则与愿望适得其反。
你是否赞成?
结合史实,说明你的依据。
(1)目的:
清末“新政”主要内容有三:
练新军、派留学、奖实业。
目的是为了缓和社
会矛盾,应付国内危机。
(2)客观作用:
“练新军”是晚清军事改革的重要内容。
其中,北洋军的军制改革标志
着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起步。
“派留学”是晚清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清末颁行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则是我国由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的关键,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制度起点。
“奖实业”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因此“新政”的实施,客观上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性。
(3)结果:
“练新军”本意是维护清统治,结果相当部分新军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加速了清灭亡。
(即使是北洋新军,武昌起义后,也起了某种加速清灭亡的作用。
)“派留学”本意是为缓和知识分子反清情绪,结果留学生大多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成为反清革命的中坚力量。
“奖实业”则是增强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使其反封建的要求更加高涨。
(如立宪派的三次大请愿运动。
)如果清末“新政”包括预备立宪的内容,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清末在法制近代化方面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总之,清末“新政”做了维新变法时想做而没能做的许多符合近代化趋势的事情。
10、列举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指出其出现的历史背景并说明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与前两次相比有哪些新的发展。
(1)三次潮流: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
(2)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发展壮大;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他们接受并利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人权、自由、平等学说,掀起了宣传革命、实现民主共和的潮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封建思想继续禁锢人们的思想,“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更加壮大了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
(3)进步:
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对儒家传统道德、礼教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抨击和批判;提倡新文学。
新文化运动后期,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准备了思想条件。
(4)局限:
维新思想未明确地批判封建思想,也未把封建制度的改革与封建经济基础的变革结合起来。
民主共和也没有彻底批判封建统治思想。
前期新文化运动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对东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着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偏向。
11.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开创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的?
“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
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是什么?
革命:
(1)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2)八一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为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揭开序幕。
(3)井岗山和各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4)毛泽东“工农武装根据”理论的形成。
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
建设: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重心转移”和“改革开放”,农村和城市先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
(3)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
(4)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共同点:
一切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
12、 结合中国抗日战争的有关史实,说明国民党正面战场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
和相互联系。
主要区别:
(1)抗战路线不同。
前者推行了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后者实行了动员和依靠全民族抗战的全面抗战路线。
(2)作战方式不同。
前者主要是以阵地战为主的防御战,后者主要是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3)战略地位不同。
前者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抗日主战场,后者在战略相持阶段逐渐上升为抗日主战场。
相互联系:
(1)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上是国共在军事上的共同抗日的合作表现。
(2)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敌后战场的开辟,又为正面战场 抗战牵制了日军。
(3)在战略相持阶段,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客观上配合了敌后战场的反“扫荡”;敌后战场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到底。
(4)国共虽有摩擦,但两个战场相互配合,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13、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基本形势是敌强我弱,但结局却完全不同: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抗日战争中国取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结合有关史实,简要分析出现两种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
(1)战争领导:
甲午中日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置民族和国家安危于不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
(2)民众动员: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3)战略战术:
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相互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
(4)国际环境:
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14、 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及其特征。
内容为“一化三改”。
特征:
把发展生产力和改变生产关系两者同时并举,有机结合起来。
1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有何特点、意义?
特点:
(1)是和平过渡,而非暴力过渡。
(2)是逐步过渡,而非突然过渡。
(3)把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意义:
(1)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公有制。
(2)解放了生产力。
(3)是国际共运中的创举。
(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列宁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设想)。
16、1956年秋,中共八大指出:
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请将做出这一科学论断的依据归纳成几个方面,并结合史实做出简要的分析和说明。
(1)对敌斗争的任务基本完成。
建国初期,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
经过了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到1952年底,阶级敌人已被打倒。
抗美援朝的胜利,又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人民政权得到了巩固。
中央人民政府诞生后,地方各级人民政权不断建立和巩固。
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宪法,加强了民主和法制。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已成熟,国际威望在提高。
(3)社会经济领域有重大变化。
没收了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恢复了国民经济,破除了工矿企业中的旧的生产关系,发展了农业。
“一五”计划进展顺利。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于1956年底完成,标志着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了。
(4)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
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成员,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了。
16、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有何历史教训?
(1)总路线改变了八大经济建设方针,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实质上是忽视客观规律。
教训:
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
(2)大跃进片面追求高速度,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教训:
经济建设要量力而行。
(3)领导人主观认为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
结果极大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人民公社的教训:
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水平。
17、 比较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晚期,中国两次对外开放的背景、内容及影响,并分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
背景:
(1)19世纪中期,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了扩大海外市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腐朽落后的清朝被迫对外开放。
(2)20世纪晚期,“文革”动乱使我国经济严重破坏,党中央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特别是吸取“文革”教训,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
内容:
(1)鸦片战争后,又经过多次侵华战争,清以领土、主权破坏为代价,逐步被迫全境开放。
(2)三中全会后,在平等互利原则下,为了扩大外贸,吸引外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及经营管理,我国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影响:
(1)随着列强侵略深入,中国逐渐成为外资原料市场和商品市场。
(2)随着对外开放扩大,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巩固,人民生活显著提高。
根本原因:
(1)前者是处于封建落后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后者是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独立自主。
18、 结合史实,说明新中国建国以来外交战略有哪些重大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1)建国时期,雅尔塔体系已经形成,以美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敌视中国,为了争取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在两大阵营中,中国实行联苏抗美“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此后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2)60年代初,由于苏联企图控制中国的霸权政策,也由于中苏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中苏同盟关系破裂。
随着第三世界崛起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中国实行“一大片”外交战略,积极发展同亚非国家关系,既反美又抗苏。
(3)70年代初,由于苏联进一步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和挑起边境武装冲突,也由于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居守势,促进了中美关系改善。
在承认“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国先后与美、日关系正常化,又开始了联美抗苏的“一条线”战略。
(4)90年代初,随着苏、东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并先后与苏联关系正常化和中俄建交。
19、“闭关锁国”政策的分析
(1)“闭关锁国”政策:
指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
(2)社会根源:
既是小农经济和封建主义劣根性的产物,也是清政府民族狭隘性的表现。
(3)实施原因
①是自然经济特点的反映。
封建自然经济比较稳定,自给自足不需要外来商品,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②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影响。
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
③清政府的民族狭隘性。
清政府时刻防范汉族人民,防止中外结成反清同盟,不得不采取闭关政策。
(4)评价
①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侵略活动,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延续发展。
②限制了中外之间的正常交往,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拉大了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科技水平差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④闭关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只能妨碍自身的发展,造成了统治阶级的愚昧无知,使中国近代不断遭到侵略。
20.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1)社会性质: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随之发生变化。
(2)社会经济:
开始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社会政治:
导致清政局的开始变化。
(4)阶级关系:
农民负担加重,清政府的腐败进一步暴露,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爆发。
(5)社会思想:
“闭目塞听”局面有所改变。
一批有远见的中国人觉醒,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21.太平天国“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社会的分析
第一同“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是其革命性的表现,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而后三同是太平天国进行社会经济生活的理想方案,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它是封建社会中农民小生产者的理想所在。
但它非但不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它是把封建落后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
因此,这种没有新的革命阶级领导的革命纲领,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
22.太平天国斗争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特点:
①太平天国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②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③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形成原因: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②鸦片战争后,一股“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潮萌发。
③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组织了强大武装,是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3.太平天国与西方的关系
太平天国信奉拜上帝教,把西方侵略者误认为是自己的同教者。
在太平军刚定都天京后,英国、法国的公使先后抵达天京,窥探太平天国的实际情况和对他们的态度,太平天国与西方有了交往。
外国此时还采取“中立”态度,其目的一方面想利用太平天国起义要挟清政府,另一方面又企图协迫太平天国承认其侵略权益。
太平天国与西方关系具体表现在:
①吸收西方宗教理论并加以改造,为其所用。
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迫使清政府取消对西方宗教的禁令,洪秀全受基督教“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拜上帝教用以反对清王朝及其封建统治。
②向西方寻求真理,首先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割占香港岛,洪仁玕在香港学习并研究西方政治、经济、社会等学说。
来到天京后,于1859年提出了《资政新篇》,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③反对外来侵略。
太平天国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不承认《南京条约》,同时对外国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④主张与西方国家平等贸易、自由通商,保护正当的商业贸易,禁止吸食鸦片,执行独立的关税政策。
24.“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分析
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他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
“是书何以作?
曰:
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所谓“师夷”主要是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军事技术上的长处。
魏源说:
“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他不仅主张从西洋购买船炮,而且更强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由自己制造船炮。
所谓“制夷”,是指抵抗侵略,克敌制胜。
魏源明确地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长技”提高到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来认识。
他强调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魏源从反侵略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表现了一种光辉的爱国主义思想。
25.《资政新篇》的分析
(1)社会根源
第一,天国政权当时全面衰退,急需改革内政,“富国强兵”,扭转形势。
第二,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潮流,初步形成了世界体系。
第三,洪仁玕个人经历使其对资本主义有具体的了解和接触。
(2)主要内容及实质
政治上主张法治民主和“开明君主制”,突破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经济上提倡发展工商业,重视科技的作用,这从根本上瓦解自然经济,否定重农抑商;文教上提倡办新式学校和学习西方科技;外交上主张开放和独立自主。
因此,它总体上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第一次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是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
它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互利,与西方先进国家建立密切的外交关系,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3)历史地位
第一,革命性: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这是一个改造封建社会,救国救民的探索方案。
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天国政权,进行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第二,进步性:
它主张从经济到政治、文教各方面发展资本主义,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与《天朝田亩制度》相反)。
第三,局限性:
从理论上看,它不是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
当时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的基础。
从实践上看,它由于当时紧张严峻的军事环境和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而落空。
这是《资政新篇》不能实施的根本原因。
26、《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①二者都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和本国民族危机的产物;都是受鸦片战争的影响而成书的;都体现了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道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