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书心得体会5篇.docx
《我们仨读书心得体会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仨读书心得体会5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们仨读书心得体会5篇
2021年我们仨读书心得体会5篇
《我们仨》是钱钟书的妻子杨绛所著,为大家搜集了5篇我们仨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们仨读后感1
读杨绛《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我被作者真挚的情感所感动。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历历在目。
他们三人作为高等知识分子,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有着正常人的生活与喜怒哀乐。
中国知识分子不忮不求与世无争孜孜以求的严谨治学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很浓厚。
钱钟书是我最钟爱最尊敬的大知识分子。
我把他所有的作品都买下来了,有空的时候就读一读。
虽然有些读起来比较费事,但我还是很乐意去翻一翻的。
记得当时的《管锥篇》是我30岁生日时,我让妻子给我买的礼物,至今还在书架上整齐的码放着。
我很惊诧于他读书的广博与驳杂,中外知识与思想在他那里互通有无,信手拈来,全无丝毫的别扭与不适。
以后,凡是有关钱钟书的传记、逸事我都爱看,并且做了很多笔记。
我想走近他,看看他是怎样读书、治学的。
我的书架上还有《钱钟书与西学》、《钱钟书传》等。
因为喜欢钱老,自然爱屋及乌:
喜欢他的夫人杨绛的作品。
杨绛老先生怀着深深的眷恋,回味着他们一家的幸福生活。
在《我们仨》里,作者说: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
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
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
往者不可留,逝者还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相聚。
其诚挚真切的情感及其单纯朴素与世无争的书香生活令人感动和艳羡。
钱钟书之所以成为大家,与他刻苦攻读是分不开的。
在《我们仨》里,作者有这样的描写:
钱钟书不爱活动,我在清华借读半年间,游遍了北京名胜。
他在清华待了四年,连玉泉山、八大处都没去过。
清华校庆日,全校游颐和园。
钟书也游过颐和园,他也游过一次香山,别处都没去过。
牛津的假期相当多。
钟书把假期的全部时间投入读书。
大学图书馆的经典以十八世纪为界,馆内所藏经典作品,限于十八世纪和十八世纪以前。
十九、二十世纪的经典和通俗书籍,只可到市图书馆借阅。
那里藏书丰富,借阅限两星期内归还。
我们往往不到两星期就要跑一趟市图书馆。
我们还有家里带出来的中国经典以及诗、词、诗话等书,也有朋友间借阅或寄赠的书,书店也容许站在书架前任意阅读,反正不愁无书。
钱老早在清华大学读书之时,就曾立下横扫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志向而遍览不已。
看看钱老,人家的读书精神,我们之所以这样平庸,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因为整天在书的世界里遨游,因此钱钟书的生活能力也就不像他的学问那样高超了。
在《我们仨》里:
钟书这段时期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
我做坏事了。
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
我说:
不要紧,我会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他就放心回去。
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
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
不要紧,我会修。
他又放心回去。
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
我说:
不要紧,我会修。
他又放心回去。
在这里,钱钟书先生似乎象一个憨态可掬的娃娃,其形象让人觉得可爱又爱怜。
我们非但不觉得可笑,反而觉得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人。
事实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辈子钟于书的人,自然是没有时间去对付生活中的琐屑之事的。
生活中的低能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人的能力是这边强了,那面就弱了,此事古难全。
可生活中有这样的人:
他们学问也不怎么样,生活的自理能力也是很差。
这就很可悲了。
这才是真正的书呆子。
可钱钟书不一样,他是我国学术界的稀有金属,含金量特别高。
当然,钱钟书先生并不是一个十足的生活低能,他会做饭,会做早点:
我们住入新居的第一个早晨,拙手笨脚的钟书大显身手。
他煮了五分钟蛋,烤了面包,热了牛奶,做了又浓又香的红茶;这是他从同学处学来的本领,居然做得很好;还有黄油、果酱、蜂蜜。
我从没吃过这么香的早饭!
我们一同生活的日子除了在大家庭里,除了家有女佣照管一日三餐的时期,除了钟书有病的时候,这一顿早饭总是钟书做给我吃。
钱老先生还经常亲自为爹爹炖鸡。
等,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钱钟书先生并非拙手笨脚,杨绛女士在这个词上加引号是有原因的。
作者写的这本散文有两大特点,一是用语极其简练,一些可有可无的字完全省去,如我走进阿园卧房一看究竟这句话,让我们写非得在阿园和卧房之间加一个的字不可。
类似这样的用法,随处可见。
二是用语平白如话,全是生活用语,丝毫没有大教授书院式的味道。
极其平淡,这可能就是所说的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淡而有味。
另外,这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的《杨绛文集》,其装帧、印刷、纸张、字体大小及字间距都非常的精良与合适。
一册在手,会忍不住摸索玩味。
表里是一样的认真与严谨,这反映了作者本人一贯的谨严作风。
钱钟书的文集也是这样的特点。
我们仨读后感2
我们仨》的故事读完,让我久久不能放下。
为他们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之家的风范深深感动着我。
真希望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每一个我们仨的故事都让人回味绵长
认识杨绛缘于钱钟书先生,读书年代,读《围城》曾被我们视作为一种时尚,仿佛不读《围城》就不是文学爱好者。
由此,也进一步了解了钱钟书先生和他的家人,这样的了解毕竟不同于历史课本中的简单介绍,这样的家庭也毕竟不同于我们。
但是,一直以来却从未读过杨绛先生的文字,也许当时的读书更多的是追随潮流吧。
说实话,开始是以一种淡淡然读杨先生的《我们仨》。
这样一本纪实文集,轻松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过的六十几年岁月。
从两口之家的小甜蜜,到两人去到牛津,在图书的海洋里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总也找不到什么喧哗的声音,找不出任何干扰项去打破这片宁静,老人像是在轻轻的对自己言语,在亲人墓前一起回忆那逝去的日子。
在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的沉痛打击下,杨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里记录着生活里点滴记忆,也许这是她对逝去的人的最好缅怀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径吧!
对于八十高龄的钟书夫妇而论,独女钱媛的离去,让老人的心从此成为了干枯的老井。
杨绛说:
生了独女钱媛这么多年,也就牵挂了这么多年。
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牵挂了。
古人云: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发人送黑发人又该如何的哀伤?
所幸的是,这个时候,还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他可以相偎相伴。
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之间也必有一人要先行离去,风风雨雨相扶持着走过了这么多年,而突然间要接受挚爱的永远离去,从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没有了一生中最牵挂自己的人、自己最牵挂的人,余下的漫漫长夜,再多的风风雨雨也只得自己一人走过。
午夜从噩梦中惊醒,身边已空无一人,那个在身旁睡了六十多年的人再也没有回来。
一个人守着孤单的身影,对着寂寞的台灯叹息。
杨先生在文中不曾想把人生描绘得多么壮丽,多么缤纷,却在不经意间告诉我们,她爱着她的丈夫,女儿,她有着普天之下女人所有的那份热忱,那份牵挂。
她的文字里透出来的尽是黑白底色,年轻时候的含苞待放,大家闺秀,到老年时候的沉着坚毅。
在这片田地里,你何处去寻找市侩气息?
又有什么比这无声的坦然更有份量?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杨绛说: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
但是她还是愿意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因为她的心里已经装满了我们仨的情和爱。
是的,有情、有爱,何尝担心没有幸福呢?
我们仨读后感3
人故事。
在这个炎炎夏日,它似一抹清风,多么得清新亮丽,吹散走躁热,带来别致的温暖,伴随着我度过整整一个暑期。
这是关乎于亲情、回忆、思念的叙事,有个再平凡不过的主题我们仨。
然而,正是如此简单的三个字,却蕴含了多少的感情色彩。
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就是仨个,是紧紧连在一起的一个小团体,似乎他们所说的每句话语前都会加上我们仨这像是他们彼此间的自豪。
直到有这么一个梦,在一个不知是什么地方,太阳已经落山,黄昏薄暮,杨绛竟走丢了,她着急地喊着钱钟书的名字,声音在空空的旷野中,蔓延开来,可却没有丝毫的回应,她慌了,从梦中惊醒,向先生钱钟书细细描述,可他却只淡淡地安慰道:
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
让杨绛不惊感叹:
他们老了。
岁月是无情的,割不开,断不了。
它是佳酿的最好催化剂。
两位携手走来的老人,无论是一个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经了然于心。
在这么一个令人尊敬的学者之家里,女儿圆圆是异常活跃的,她是他们的女儿,可有时却不似,仿佛一位跨越了年龄的好朋友,仨人都只是不大不小的朋友罢了。
可是,当他们各自开始工作,却又是互不相扰,尊重着彼此。
这样一个家庭,是让人羡慕的,它让人温暖、感动。
在三联书店出版的《我们仨》上,无论是他们的照片、诗歌、信件都是那么的真挚和感动,细细地翻过一页页,心中似乎已被填满了。
杨绛说: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家人已离去,亲情,过往的点点滴滴却是被真切地记录下来,记录在心中,记录在《我们仨》。
我们仨读后感4
拾起这本休憩在书架上已久的书,一是再次被它的封面所吸引,鹅黄色的封面衬着一张温馨的三人全家福,每个人的神态都非常纯净可爱。
另外也因为作者是杨绛,钱钟书先生的夫人,从课本里的《老王》中了解了他们。
《我们》仨中也对那个时期有许多的描绘,不过写得倒不是那么痛苦,因为他们始终是我们仨。
文章不是特别激情澎湃,但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这个小家庭生活的温馨与乐趣。
即使是在三人分居两地仅靠书信往来的时候,即使是在那个政治运动层出不穷的混乱年代,即使是在女儿和父亲都躺在病床上行动不便的时候。
我也常常想,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在我的家庭里,是不是也有这么多难忘的时刻呢?
还是我从来都没有在意,就让它这么流逝了去?
书中的情节朴实而生动,温馨得惹人嫉妒。
杨绛和钟书先生一同在英国求学,两人一起玩游戏般的捣弄伙食最后练就了一手好厨艺;圆圆和爸爸分别两年后再见面有些敌意的对话,最终被爸爸的甜言蜜语轻易感化从而两人成了好哥们;圆圆一直坐在妈妈腿上坐电车而她认为只有屁股贴着车座那才叫坐过电车,真是又可气又好笑;最让我难忘的是书后附的几封信,翻司法脱脸庞肥这样诙谐的洋诗,圆圆每次写信都会画上一个代表自己的小肥脸,称他爸爸钟书先生为pop爷,叫妈妈则是极为亲切的mom,每人写信都会以lotsoflove来结尾,要知道此时钱瑗此时已经接近六十岁了啊,而且她和钟书先生此时都躺在病床上。
如此情况下还能有如此的温馨与快乐,实在是令人羡慕与佩服。
看着看着,我成长过程的种种细节也一点点清晰起来。
我坐在爸爸的肩上把爸爸当马儿高高凌驾于嘈杂的人群上,挤在重重的人浪中看绚烂的烟火;我在爸爸妈妈身旁装睡,等他们睡着后在爸爸背上画乌龟,给他扎辫子,结果爸爸出去招待客人时头上还顶着个小辫子;小时候不会做菜的我在家里各处觅食,差点把锅碗瓢盆都打碎原来,我的生活也是如此温馨的啊。
我,爸爸和妈妈,我们仨也是很好的三个呢。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我们仨》,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我们仨读后感5
在这第三部里,我印象深刻于他们夫妇二人留学期间的苦读和自得其乐的生活。
想像着两个不嗜家务的学者是如何打理每日的柴米油盐,他们的真实生活都在杨先生的笔下复活,让我看到两个抽空去探险(散步)的快活人。
钟书先生的西式早餐做得真棒,让我也提起兴趣早起为家人用自制豆浆和五分钟白水蛋当早餐,看他们爷俩吃得心满意足。
读到第七章,阿瑗两年不见父亲,看见爸爸带回的行李放在妈妈床边,很不放心,猜疑地监视着。
晚饭后,她对爸爸发话了。
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
她要赶爸爸走。
钟书很窝囊地笑说:
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
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
-----真是绝句啊,这父女间的对话!
还有,写到当时有些落迫的钟书先生留在上海没个可以维持生活的职业,不得依仗几个拜门学生的束修,却不想在一个夏天,收到学生送来的一担西瓜。
圆圆看爸爸把西瓜分送了众人,自己还留下许多,佩服得不得了。
晚上她一本正经对爸爸说:
爸爸,这许多西瓜,都是你的!
----我呢,是你的女儿。
显然她是觉得与有荣焉!
她的自豪逗得大家大笑。
这样聪慧的女儿,妈妈怎能不记得她吐露出的每一个音符句语?
所以,当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杨先生是如何的不舍。
她说:
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心挂肚肠,以后就不用牵挂了她嘴上这么说,心上却牵扯得痛!
阿圆去世时,还差两个月才满六十。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如何摧残着两位体弱多病的老人
当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先生去世。
这三人就此失散了。
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读到这里,还能有人不动容吗?
最后的附录里,有钱瑗打算写的她的那个版本的《我们仨》的手体本初稿(未完成),还有她在病中写给同样生病的父亲的几封信,写给母亲的新年贺诗,阿瑗去世前自己不能进食了,但不放心阿妈,特写信教妈妈如何做简易饭食那种父女亲人间的浓情和俏皮让人感慨万千。
最后附录三里,收录有女儿给爸爸的速描画、钟书先生给煮饭阿姨的抽象写生实物画这点点滴滴碎纸片都让杨先生视为珍宝一一收藏其间,那是属于他们仨的宝贵财富和回忆传记,没有人能走进,只能在远处观望与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