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中学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4765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中学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中学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中学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中学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中学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中学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中学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中学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中学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中学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中学【最新】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食醋去除水壶中的水垢B.用活性炭去除装修后房内的异味

C.被蚊虫叮咬后涂抹肥皂水D.用含有小苏打的发酵粉烘焙糕点

2.下列物质的俗称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都一致的是(  )

A.CaCO3:

石灰石、石灰浆B.Ca(OH)2:

熟石灰、石灰乳、生灰石

C.Na2CO3:

小苏打、纯碱D.NaOH:

火碱、烧碱、苛性钠

3.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

下列意外事故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

A

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

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B

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C

某人煤气中毒

立即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或进入高氧舱内

D

浓氢氧化钠溶液溅到衣服上

先涂上硫酸溶液中和,再用水立即冲洗

A.AB.BC.CD.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可作燃料

B.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可燃物、氧气和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只要满足一个,即可发生燃烧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食品包装时充填氮气可以防腐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将足量的铁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有铜析出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水通电一段时间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正极产生气体体积的2倍

D.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

6.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

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7.下列实验操作过程不正确的是(  )

A.碳酸盐检验:

取样、加酸、检验生成气体B.自来水净化:

沉淀、煮沸、吸附、消毒

C.配制溶液: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D.粗盐提纯: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8.以下几位同学对某些知识的归纳,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氮和硫的氧化物含量过高,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B.某物质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

C.碱都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色

D.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证明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9.下列实际应用中,化学方程式符合变化事实的是(  )

A.用盐酸清洗铁锈:

FeO+2HCl=FeCl2+H2O

B.天然气燃烧:

2H2+O2=2H2O

C.用石灰浆吸收有害气体SO2:

Ca(OH)2+SO2=CaSO3

+H2O

D.铁丝燃烧:

4Fe+3O2=2Fe2O3

10.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除去的是(  )

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B.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蓝色固体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留下的固体D.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留下的红色物质

11.下列物质的溶液之间能发生反应且溶液总质量不变的是(  )

A.Ca(OH)2+HClB.Na2CO3+HClC.BaCl2+Na2SO4D.KNO3+NaOH

1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NaNO3

Na2CO3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B

Cu

Fe

加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C

CO2

CO

通过灼热的CuO

D

CaO

CaCO3

高温煅烧

A.AB.BC.CD.D

13.下列是某同学知识整理的内容,其中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B.化学与生活

①置换反应Fe+CuSO4=FeSO4+Cu

②分解反应H2CO3=H2O+CO2↑

③复分解反应3NaOH+AlCl3=3NaCl+Al(OH)3↓

①液氧:

可用于火箭的助燃剂

②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导致贫血

③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可以点燃闻气味

C.化学实验数据记录

D.化学中常见的“三”

①用托盘天平秤取7.8gNaCl

②用50mL量筒量取47.25mL水

③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2

①煤、石油、天然气为三大化石能源

②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为三大合成材料

③分子、原子、离子为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

A.AB.BC.CD.D

14.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B.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氯化铜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

C.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向氯化铜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

二、填空题

15.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意义:

(1)两个氮原子_____;

(2)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

(3)硫酸锌溶液中的阴离子_____;

(4)可做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

写出下题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5)SO2中数字2的含义_____;

(6)Mg2+中2的含义_____。

16.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小明发现铝制品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于是他查阅了铝的相关资料发现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抗腐蚀性却很好,请你写出铝抗腐蚀性好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2)为了进一步探究铝的化学性质,小明收集了一些铝丝。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首先将铝丝打磨(打磨的目的是_____),再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请写出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

17.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

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稀盐酸是_____(纯净物或混合物);

(2)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_____色;

(3)图中_____(填序号)即是酸的化学性质也是碱的化学性质。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_____(填序号);

(6)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Na2CO3)中的_____。

18.酸、碱、盐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表列出了部分酸、碱、盐在20℃时的溶解性。

请根据该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阴离子

阳离子

OH-

Cl-

H+

溶、挥

溶、挥

溶、挥

Na+

Ca2+

Ba2+

Cu2+

(1)BaCO3的溶解性为_____。

(2)写出一种挥发性的酸的化学式_____。

(3)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钙溶液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

_____。

(4)碱和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都是可溶的,写出一个碱和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NaOH和Ba(OH)2是两种可溶性碱,其溶液均为无色。

简要写出鉴别这两种物质的实验步骤、现象、结论_____。

(操作、现象、结论完整2分)

三、计算题

19.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向200g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49g蓝色沉淀,则:

(1)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g。

(2)求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四、实验题

20.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小明同学用3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装置B和装置A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

(2)C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其中酒精灯上金属网罩的目的是_____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装置有不足之处,则改进措施是_____。

(3)D实验中,步骤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蒸发时,当_____停止加热。

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配置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五、科学探究题

21.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化学药品柜时,发现一瓶标签受损且没盖瓶塞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

老师告诉大家,该瓶液体是下列4种液体中的某一种:

稀H2SO4、H2O、NaOH溶液、CuSO4溶液。

(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无色液体一定不是_____和_____。

原因是(任选一个)_____;

(2)为进一步确定该液体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你一起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颜色变红色。

该液体是_____。

(3)小明继续对该溶液做出猜想:

该溶液可能变质,请用方程式表示该同学这样猜想的理由_____;

(4)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写出操作、现象、结论)_____;并写出上述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5)若同学们想将上述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除去,则加入的最佳试剂是_____,所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6)由此实验小明得到启发,氢氧化钠应当_____保存。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用食醋去除水壶中的水垢,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用活性炭去除装修后房内的异味,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正确。

C、被蚊虫叮咬后涂抹肥皂水,是因为肥皂水中含有碱性物质,和蚊虫分泌酸性物质反应,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

D、用含有小苏打的发酵粉烘焙糕点,小苏打高温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故选:

B。

2.D

【详解】

A、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石灰浆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H)2,生灰石是氧化钙的俗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火碱、烧碱、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OH,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详解】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A正确。

B、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B正确。

C、某人煤气中毒,立即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或进入高氧舱内,C正确。

D、浓氢氧化钠溶液溅到衣服上,先用水立即冲洗,再用3%—5%硼酸溶液处理,D错误。

故选:

D。

4.D

【详解】

A、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其它燃料的燃烧,本身不做燃料,故A错误;

B、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也可能是氮气等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故B错误;

C、可燃物、氧气和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才发生燃烧,故C错误;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食品包装时充填氮气可以防腐,故D正确。

故选:

D。

5.A

【详解】

A、将足量的铁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有铜析出属于实验结论,故A不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B正确;

C、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正极产生气体体积的2倍,故C正确;

D、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则有白色沉淀产生,故D正确。

故选A。

6.C

【详解】

A、图示中反应物有两种,一种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的分子,属于单质;一种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故A说法不正确;

B、图示中生成物有两种,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说法不正确;

C、由反应物、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故C说法正确;

D、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不同的分子属于不同种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的分子。

7.B

【详解】

A.碳酸盐可以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检验碳酸盐可以把碳酸根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正确;

B.自来水净化:

沉降、过滤、灭菌。

煮沸是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错误;

C.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是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正确;

D.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操作可以去除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用于粗盐提纯,正确;

答案:

B。

8.C

【详解】

A、氮的氧化物会形成硝酸型酸雨,硫的氧化物会形成硫酸型酸雨,空气中氮和硫的氧化物含量过高,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A正确。

B、某物质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还可能是碳酸盐,B正确。

C、可溶性碱才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色,C错误。

D、铵态氮费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证明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D正确。

故选:

C。

9.C

【详解】

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用盐酸清洗铁锈得到氯化铁而不是氯化亚铁,错误;

B.天然气成分主要是甲烷不是氢气,错误;

C.用石灰浆吸收有害气体SO2生成亚硫酸钙沉淀和水,正确;

D.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且缺少点燃的条件,错误;

答案:

C。

10.D

【详解】

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钙,碳酸钙可以和稀盐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蓝色固体为氢氧化铜沉淀,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不符合题意;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留下的固体是铁单质,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符合题意;

D、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留下的红色物质是铜,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后面,不可以和酸生成氢气;符合题意。

故选:

D。

11.A

【详解】

A、氢氧化钙和氯化氢生成氯化钙和水,生成物没有气体和沉淀,溶液总质量不变,A正确。

B、碳酸钠和氯化氢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气体,溶液总质量减少,B错误。

C、氯化钡和硫酸钠生成氯化钠和硫酸钡沉淀,生成沉淀,溶液总质量减少,C错误。

D、硝酸钾和氢氧化钠不反应,D错误。

故选:

A。

12.A

【详解】

A、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生成的氯化钠是新的杂质,符合题意;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然后过滤,可得铜,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与灼热的CuO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除去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高温煅烧CaCO3生成CaO和二氧化碳,可除去碳酸钙,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C

【详解】

A、①Fe+CuSO4=FeSO4+Cu,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正确。

②H2CO3=H2O+CO2↑,反应特点“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③3NaOH+AlCl3=3NaCl+Al(OH)3↓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正确,都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①液氧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火箭的助燃剂,正确。

②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导致贫血,正确。

③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可以点燃闻气味,羊毛有烧焦羽毛为,正确,都正确不符合题意。

C、①托盘天平精确称量0.1g,用托盘天平秤取7.8gNaCl,正确。

②10mL量筒精确量取0.1mL,用50mL量筒不能量取47.25mL水,错误。

③pH试纸测得pH都是整数,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2,错误,不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D、①煤、石油、天然气为三大化石能源,正确。

②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为三大合成材料,正确。

③分子、原子、离子为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正确。

都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4.C

【详解】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变小,但不会变成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不符合题意;

B、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氯化铜的质量从零开始不断增加,待氧化铜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C、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65份的锌置换出2份的氢气,溶液的质量会增加,反应完全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D、向氯化铜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硝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硝酸钠,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质量从零开始不断增加,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2N

CaO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详解】

(1)元素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填:

2N。

(2)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故填:

(3)硫酸锌溶液中的阴离子是硫酸根了离子,故填:

(4)氧化钙可作食品干燥剂,故填:

CaO。

(5)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故填:

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

(6)离子符号右上角数字表示所带电荷数,Mg2+中2的含义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故填:

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16.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2Al+3CuSO4==Al2(SO4)3+3Cu

【详解】

(1)铝具有抗腐蚀性,是因为铝和氧气生成一层致密氧化膜氧化铝,阻止铝的进一步腐蚀,化学方程式4Al+3O2=2Al2O3。

(2)铝丝打磨的目的是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再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和硫酸铜生成硫酸铝和铜,化学方程式2Al+3CuSO4==Al2(SO4)3+3Cu。

17.混合物红③Al2O3+6HCl=2AlCl3+3H2O③⑤Na2CO3

【详解】

(1)稀盐酸是氯化氢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填:

混合物。

(2)石蕊溶液遇酸变红,故填:

红。

(3)③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钙的反应,氢氧化钙是碱,即是酸的化学性质也是碱的化学性质,故填:

③。

(4)反应⑤稀盐酸和氧化铝生成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Al2O3+6HCl=2AlCl3+3H2O,故填:

Al2O3+6HCl=2AlCl3+3H2O。

(5)稀盐酸和和氧化铝生成氯化铝和水,和氢氧化钙生成氯化钙和水,故填:

③⑤。

(6)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

Na2CO3。

18.不溶HCl不能没有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水、气体Ba(OH)2+Na2CO3=BaCO3↓+2NaOH取两份试液,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钡,没有生成沉淀是氢氧化钠溶液

【详解】

(1)由图可知碳酸钡不溶,故填:

不溶。

(2)由图可知氯化氢具有挥发性,故填:

HCl。

(3)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钙溶液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氯离子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钙离子没有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水、气体,故填:

不能;没有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水、气体。

(4)氢氧化钡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Ba(OH)2+Na2CO3=BaCO3↓+2NaOH,故填:

Ba(OH)2+Na2CO3=BaCO3↓+2NaOH。

(5)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取两份试液,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钡,没有生成沉淀是氢氧化钠溶液,故填:

取两份试液,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钡,没有生成沉淀是氢氧化钠溶液。

19.

(1)49

(2)20%

解:

设200g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为x。

氢氧化钠质量分数

【详解】

(1)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故填:

49.

(2)见答案

20.2H2O2

2H2O+O2↑能控制反应速度红色固体,变为黑色Fe2O3+3CO

2Fe+3CO2集中火焰,提高温度在装置末端,加一个燃烧着的酒精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偏小

【详解】

(1)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O2↑,装置B和装置A相比较,其优点是能控制添加药品速度,进而控制反应速度,故填:

2H2O2

2H2O+O2↑;能控制反应速度。

(2)氧化铁和一氧化碳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红色固体,变为黑色,化学方程式Fe2O3+3CO

2Fe+3CO2,酒精灯上金属网罩的目的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装置有不足之处没有尾气处理,改进措施是在装置末端,加一个燃烧着的酒精灯点燃残余一氧化碳,故填:

红色固体,变为黑色;Fe2O3+3CO

2Fe+3CO2;集中火焰,提高温度;在装置末端,加一个燃烧着的酒精灯。

(3)D实验中,步骤⑤是蒸发,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

蒸发时,当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配置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步骤③仰视量取水,水实际体积偏大,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填: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偏小。

21.H2OCuSO4溶液H2O是一种纯净物(CuSO4溶液显蓝色)NaOH溶液

取该溶液,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说明该溶液变质了(合理即可)

氢氧化钙

密封

【详解】

(1)H2O是一种纯净物,CuSO4溶液显蓝色,而该瓶试剂为10%的无色液体,所以一定不是H2O、CuSO4溶液

(2)碱性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变红色,酸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碱性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变蓝色,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颜色变红色,可知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3)氢氧化钠可以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

(4)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可以检验碳酸钠的存在;取该溶液,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说明该溶液变质了;

(5)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除去了碳酸钠杂质,且没有引入新杂质,所以用氢氧化钙比较好

(6)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溶液变质,应该密封保存。

答案:

(1)H2O、CuSO4溶液;H2O是一种纯净物(CuSO4溶液显蓝色)

(2)NaOH溶液

(3)

(4)取该溶液,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说明该溶液变质了;

(5)氢氧化钙;

(6)该密封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