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解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4661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解读.docx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解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解读.docx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组

精读与略读:

七年级下册的阅读方法

精读和略读是相对而言的。

精读,就是认真读反复读,要字斟句酌(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段反复涵泳品味,达到熟读,对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做到透彻理解,并有所思考。

略读,又称泛读或浏览,走马观花,观其大略,不求甚解。

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

所谓略读,指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

换句话说,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曾国藩写信给儿子纪泽说:

“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

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

看书如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

第一单元:

精读,字斟句酌,把握人物特征

一、单元教学重点

本单元主要学习精读的方法。

要求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此外,还要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点一:

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

精读、细读之前,要通览全篇、了解大意,对全文有一个概貌。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整体意识,不能直接进入局部、细部的分析,否则语文课就成了支离破碎的语句分析课。

在此基础上,要学会抓关键语句和段落。

“关键语句”,是指那些或者在文章结构上具有重要作用,或者能够揭示全文主旨,或者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

抓住关键语句,能够清楚地把握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作者的思路、全文的脉络,或者找到理解文章内涵的切入口。

比如,《邓稼先》一课,通过小标题将全文划分为几大部分,抓住这些小标题,能够理解每部分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大意。

每一段,又都有作者评价性的语句,这些语句,分别从一个方面凸显出邓稼先的巨大贡献和人格品质。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来。

比较难理解的语句也有一些,比如在与奥本海默的对比中,得出结论: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在文末的总结性评价: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理解了这些语句,对全文的内涵才能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对邓稼先其人,也才能有深刻的认识。

重点二:

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字斟句酌的工作,这是精读、细读的基本要求,要反复进行揣摩品味,深入理解字词、语句的含义和表达的妙处,比如《邓稼先》中:

“我不能走”是感情极为浓郁的部分。

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营造出一种残酷、悲壮的氛围,邓稼先所从事的危险的工作,正是另一种战场,让人感觉到悲怆而肃然起敬,凸显出邓稼先不怕牺牲、大无畏的奉献精神。

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将这首儿歌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再次充满深情地将邓稼先与改写中华民族历史这一伟大转变联系了起来,烘托邓稼先的历史功绩。

这些地方,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沉的情感。

重点三:

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细节,是人物、景物、事物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微的部分。

细节描写,是抓住表现对象细微而又具体之处,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

细节描写是写人文章中常用的手段。

要塑造生动具体、有血有肉、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就要注意进行细节描写。

本单元《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在叙述中,穿插了不少对其肖像、言行的描写,有许多细节表现非常传神,教学时需要关注。

《回忆鲁迅先生》中的细节描写更加丰富。

在一件件平常小事中,在旁人未加注意的细微之处,萧红却用她细腻敏锐的心灵进行描绘,捕捉到鲁迅不为一般人所知的一面,鲁迅形象在一件件平常小事中站立起来,真切感人,微中传神。

对人物的准确把握,还需要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

无论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孙权,都是历史上的名人,关于他们的资料非常多。

课文中对这些人物的生平经历也有所涉及,比如《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文本,细读文本,从文本的语言文字中去把握人物,补充介绍的资料要适当,要恰到好处,比如:

适当介绍当时我国研制两弹的国际国内形势,对于学生理解邓稼先工作的艰辛、贡献的巨大有所帮助;适当介绍闻一多被暗杀前后的政治环境,对于学生理解闻一多的“大勇的革命烈士”形象有所帮助。

要注意的是,不要将课文阅读变成人物资料的介绍会,让学生记住一些干巴巴的知识,对人物的认识只停留在概念性知识的层面;不要先行给出一个人物形象的“标签”,让学生从文中或补充的资料中去寻找“依据”,“证实”所谓的理解。

而是要设置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知识背景,揣摩人物的思想心理,把握人物的情感,对人物有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二、单元选文情况

这个单元主要讲述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名人的风采。

课文中所选择的名人,是那些在人类历史上具有突出成就,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他们在人格、气质、精神、品格等方面都有诸多令后人景仰,也有需要后人学习发扬之处。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了解这些杰出人物的经历,认识他们所做的贡献,感受他们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学习他们良好的习惯和治学方法,是非常有益的,这也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重要体现。

本单元阅读课文的人文内涵丰富,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及其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的贡献,值得细细揣摩。

在篇章结构、语言形式等方面,也都各有特色,可以细读、积累。

《邓稼先》

作者和主人公都是著名的科学家。

邓稼先是“两弹一星”奖章获得者,为新中国两弹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杨振宁是邓稼先的好友,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作者有传统眼光、历史视野、全球胸襟,因此文章写得不同凡响。

例如,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赞扬“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其后引用李华的《吊古战场文》,渲染边地大漠荒凉的气氛,为邓稼先的丰功伟绩营造艰险环境。

课文从近百年来中华民族蒙受屈辱和宰割写起,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大背景中推出邓稼先,在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来评价邓稼先,显得大气、厚重,也更加凸显邓稼先“将只手撑天空”的“中国男儿”形象,可以说具有历史的深邃感。

作者把邓稼先同奥本海默对比,始终把邓稼先放在国际大舞台上写,显示出作者的全球视野,一下子提升了文章的境界。

这是因为作者学贯中西,胸怀世界,所以有条件把中国和美国的顶尖人物拿来做对比。

总之,由于作者熟悉我国传统文化,又具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使得课文内涵丰富,底蕴厚重,凸显出一个立体的、光芒四射的邓稼先形象。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这篇课文主要从“说”和“做”两方面来写闻一多。

闻一多一生中的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是“卓越的学者”,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闻一多同时又是一位民主战士,他的言行表现出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是闻一多精神品格的主要方面。

文章的后半部分,即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最后一句,高度评价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首先,文章立意高,构想巧。

由于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特别熟悉,所以,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抓住最能突现闻一多先生个性特点的“说与做”作为中心,来剪裁,虽然写的是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但作者却能给读者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的全貌:

感情炽烈的诗人,卓越的学者,大勇的烈士,形象完美高大。

本文不仅反映出闻一多先生的生活道路,而且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闻一多先生“说与做”变化的社会原因,使闻一多先生的形象打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准确地反映出那个时代民主战士的形象、个性和共同的生活道路。

由于作者采用分类结构,在主题统帅下,分“说与做”两方面组织材料,自由灵活地运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等表现手法,用叙说,把分散的场景和事件的片段,贯串起来,给人以概貌;用描写,把闻一多先生钻研学术废寝忘食和游行示威视死如归的精神真实具体地表现出来,不仅肖其形,而且传其神,使人物音容神态,呼之欲出;用议事,揭示事之本质;议论中有抒情,抒情中有议论,表达作者对闻先生极度赞美之情,作者把自己对闻先生的崇敬激情,全部倾注于对闻先生的“说和做”的精心刻画之中。

全文没有号召之语,只是让艺术形象说话,使读者在学习中心领神会,潜移默化,从而受到艺术感染和思想熏陶,使文章达到情理并胜之境界。

经过作者精心设计,作者在1,2,5,6,12,16,17,18等自然段中,多次呼应,反复强调,多方阐述中心,不仅使中心突出,内容周严,而且使层次清楚,前后勾联,脉路畅通,一气呵成,使内容和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

总之,作者虽信笔挥洒,但结构严谨,内容精悍,形式短小,足见作者剪裁功底之深。

其次,我们还应该学习借鉴本文朴实有情的语言运用。

孔子曰:

“辞,达而已矣。

”好的散文语言,犹如演员念台词,朴实有情,不但能精确地表情达意,而且富有激情。

作者从活生生的口语中,经过仔细选择、加工和锤炼,使得语言朴实有情,不少地方凝炼成诗的语言。

如“众物腾怒”、“目不窥园”、“兀兀穷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昂首挺胸,长须飘然”,准确、生动,而又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思想内容。

作者还用了不少短语,表达爆发式的激情,“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牛斗,声震天地!

”读起来,金石碰击,铿锵作声,分外有力。

总之,本文通过隽水的形象,朴实凝练的语言,抒发了作者颂扬闻一多先生治学为人的真挚激情。

(刘松梧《<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写作特点》,语文教学与研究1984年01期)

《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的这篇文章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

鲁迅逝世之后,许多人写了回忆鲁迅的文章,据目前已经整理的情况看,这些回忆文章不下240万字。

萧红的长篇回忆散文《回忆鲁迅先生》,是其中极为生动传神、独特隽永的篇章之一。

原作由若干回忆性的片段连缀成篇,看似凌乱无序,却贯穿着一条深沉难抑的感情线索。

课文节选了其中的几个片段:

鲁迅的笑、走路,鲁迅日常的生活起居,开玩笑的鲁迅,鲁迅对青年的态度,和鲁迅坐车去看电影,鲁迅的休息,繁忙的工作,鲁迅对儿童的理解和尊重,鲁迅在小事上的细心,鲁迅不顾健康地工作。

虽是节选,仍能让人“管中窥豹”,感受到不同于以往被神化的或被误解的,带着赤子之心、可亲可近、富有人情味的,在工作上忘我、投入的,对青年认真、负责的,对孩子宽厚慈爱的鲁迅形象。

鲁迅伟大的精神气质和人格魅力,就隐藏在这些生活的片段中,可感可触,真实动人。

有些片段写得细腻感人,富有深意,如写鲁迅先生深夜工作的背影: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这三段文字犹如特写镜头,刻画了鲁迅先生深夜坐着工作的情景。

作者的描写体现出鲁迅先生夜里工作至天明时间之长,工作之刻苦,突出了鲁迅背影的“黑大”。

虽然鲁迅身材比较瘦削矮小,但是他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鲁迅先生就像一个斗士在漫漫黑夜里孤独而坚忍地战斗,用自己坚强的意志迎接黎明。

《孙权劝学》

这是一个传统篇目,是根据史书的有关记载改写的。

与《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的文字相比,本文仅12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可分两层:

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本文教学重点是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语气词、称谓语,能够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教学难点是通过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形象。

课文中人物的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这就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简直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

“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

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第二单元:

精读,涵泳品味,感受作者情怀

一、单元选文情况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选编了四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

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式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七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

《最后一课》是短篇小说。

它通过一个小孩子的视角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普法战争)产生的悲剧性后果通过日常生活的一角揭示出来,以小见大,具有强烈的艺术力量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

《木兰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主人公木兰的传奇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

这些选文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

二、单元教学重点

本单元所选的作品,尽管其中有侧重抒情的(如《黄河颂》《土地的誓言》),有侧重叙事的(如《最后一课》《木兰诗》),但都表现了浓郁的家国情怀。

本单元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体会这种家国情怀,更重要的是如何来体会,这就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精读。

七年级下册的前三个单元的学习重点都是“精读”,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本单元的侧重点在于“涵泳品味”。

“涵泳”,本义是“潜游”,引申为“浸润,沉浸”,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朱熹曾说: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具体到这个单元的学习,就是要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体验和想象,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

那么,如何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呢?

朗读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

本单元的单元说明中并未提及朗读(因为这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第二单元的训练重点),但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

事实上,朗读是进入作品,特别是抒情性、音乐性较强的作品的非常理想的方式。

教师可以结合过去所学的关于朗读的知识,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进入作品的氛围和情境。

当然,朗读只是深入理解作品和作者情感的方式之一,除此之外,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揣摩关键语句和精彩段落,把握抒情方式,也都是很重要的方法。

本单元的另外一个重点是学习做批注。

本套教材每个单元都有课文采取了旁批的形式,有提问,有提示,有批注,也给学生留下了做批注的空间,可能有些师生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实践了这样的阅读方式。

而在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黄河颂》中,编者则集中提供了一些“批注示例”,从不同角度对课文进行了批注,可以让学生学习、模仿。

本单元的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扣住语文课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正如教材单元说明所说: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

”但是,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简单粗暴的政治灌输和说教,而是应该让学生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启迪和感染,从而唤起对于祖国山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的热爱。

第二,要根据课文各自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

 同样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黄河颂》《土地的誓言》侧重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最后一课》《木兰诗》则侧重故事的讲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同样是侧重抒情的作品,《黄河颂》和《土地的誓言》又有不同:

前者更为直露,以气势磅礴取胜;后者注重众多意象的排铺和抒情性描写,更为深沉隽永。

同样是侧重叙事的作品,《最后一课》和《木兰诗》又有不同:

前者作为一篇小说,截取了宏大历史背景下一个特殊的小场景,通过一些细节的刻画和比照突出主题思想;后者则以朗朗上口的民歌形式、独出心裁的详略安排展示了一位巾帼英雄的形象。

同样是适于朗读的作品,朗读《黄河颂》《土地的誓言》《木兰诗》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总之,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去处理课文的教学,切忌千篇一律。

第三,可以引导学生将阅读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自觉运用于写作和课外阅读实践。

 本单元的写作专题是“学会抒情”,而本单元的四篇阅读课文提供了丰富的例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品味这些例子,领悟写作方面的技法,并在写作中尝试运用。

此外,还可以适时推荐一些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让学生课外阅读。

三、各课解说

《黄河颂》

《黄河颂》虽然是一首现代诗,但语言浅显易懂,情感豪迈直露,学生理解起来并不会有太多障碍。

这一课的教学,应当以诵读为主,同时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

诵读前,可以通过背景的介绍、情境的引入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

教师可以利用七年级上册学过的朗读知识和技巧,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把握作者笔下塑造的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黄河的形象,体味作品中奔涌而出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情感。

至于诗中采取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如直抒胸臆、呼告、比喻、比拟、反复等,都比较简单,学生容易理解,不必做过多讲解,而是应该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体会,进而模仿运用。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

作品由于其表现主题的深刻和艺术手法的简练、生动,被许多国家选入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种版本的教材中也几乎是必选篇目。

教学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尝试站在“母语对于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这样一个高度上去把握。

小说选取了“最后一课”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环境,将一个小学校里的一堂法语课提高到向祖国告别的仪式的高度,使得这堂课的任何一个场景、任何一个细节都显示出庄严的意义。

本课的教学可以分两步走:

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情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品味小说语言,揣摩人物心理,对一些精彩段落、语句做重点品读。

本课的“思考探究”部分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安排的。

前两题侧重情节的梳理,而且都采取了“比较”的方法,要求学生将“最后一课”与“平日上课”相对比,将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前后的心情、态度相对比,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最后一课”的意义。

后两题则侧重写法,一是对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一是对小说中一些意蕴深刻的语句的揣摩理解。

“梳理探究”部分设计了一道转换叙述视角的题目,转换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理解叙述视角对于小说的重要意义。

这篇小说叙述视角选择得十分巧妙:

作者选择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作为主人公,通过他带着些无知而稚气的口吻,以他心理的变化,间接地写出了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小主人公在这堂课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受到感动——而这些,都应该让学生通过改写和比较自行体会。

《土地的誓言》

《土地的誓言》是东北作家端木蕻良写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

这是一篇类似散文诗的抒情散文,教学时如果不从“诗意”这个角度进行处理,将会使课堂枯燥沉闷、生气全无。

学生由于年龄、经历所限,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一类的体验,教师需要创设情境,去唤起学生内心对于故土的朴素情感。

可以通过影视手段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或者播放音乐《松花江上》,直接而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撼,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本文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学生能够感受到文中丰沛的感情,却难以确切地把握和理解文意。

因此,品析文中的关键意象和抒情描写,应该成为教学的核心环节。

本文众多意象列锦似的排铺,纷至沓来,加上排比句式的大量运用,形成一种气势和力度,不断冲击着读者。

这些意象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充满了细节的、活生生的“关东原野”。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想象、体味这些意象,力求将它们还原为真切的感受和活生生的形象,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再造一个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地”。

此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认真揣摩文中的关键词句,这是深入理解文章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的大致情感脉络:

故乡在召唤我——我与故乡血脉相连——土地是我的母亲——土地上留下了我的足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

本文是自读课文,虽然有一定难度,教师也不宜过多讲解,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反复大声朗读来感受和品味。

本文设计了边栏和旁批,应该提倡学生在旁批和“阅读提示”的提示和指引下理解课文,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精彩语句进行批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木兰诗》

《木兰诗》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木兰从军”的传奇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

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学生比较熟悉,语言也相对平易,虽然是教读课文,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不宜句句精讲。

在内容方面,应该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梳理基本脉络,理解人物形象,关注全诗叙事的详略安排,并思考这样安排的原因;从语言形式上,要注意本诗作为北方民歌的特点。

这篇课文也很适合朗读,但这种朗读和《黄河颂》《土地的誓言》的朗读是不同的。

《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抒情的因素并不是完全没有(比如结尾处),但不占主要地位。

它的诵读,关注点应该在作为民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形式上,注意其节奏感、韵律感以及民歌中常见的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互文、对偶、顶针、反复等)的运用,通过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基本上也是围绕上述几点进行设计的。

第三单元:

精读,熟读精思,感受文章意蕴

本单元集中展示了一组“小人物”的故事。

这些“小人物”没有传奇的经历、壮丽的事业,没有深湛的学识、豪迈的言语,也没有火一样的愤怒与冰一样的沉静,但是他们仍然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一种平实、真切、直抵内心深处的感动。

因为在他们身上,有着朴素的爱与单纯的善,有着平凡的向往与坚韧的追求,还有着自信与智慧,更重要的在于:

“他们”其实就是“我们”,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他们所具备的,我们也应具备。

阅读这些“小人物”故事的过程,其实也是审视人性、理解社会、净化心灵的过程,那种虽平淡却绵长的温暖,萦绕在我们的心头,久久不散。

从内容角度来看,这四篇课文各有侧重:

《阿长与〈山海经〉》主要表现长妈妈的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